导读:本文包含了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初中,地理,地理教学,科学,课堂教学,发展观。
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东[1](2019)在《初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要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新任务,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方法所能承担的。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共同完成。所以我们要探索多种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使它们在实现地理教学新功能中各具优势,各尽其职。那么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刘桂平[2](2018)在《初中地理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不仅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维系后代人健康发展的直接保障。初中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环境、资源、人口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教学内容和观点论述均与可持续发展观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将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育策略。(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8年10期)
刘忠盈[3](2018)在《浅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想以及形成科学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在科学教育中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不仅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相关知识以及在科学教学中渗透这一理念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实施措施。(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君华[4](2017)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提出的背景20世纪至今,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负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己经不同程度的尝到了破坏自然的苦果。人们将会面临(本文来源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期刊2017-11-01)
周松秀,蒋海兰,刘兰芳[5](2017)在《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部分,初中地理教学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调查分析初中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实施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地理教师可持续发展自身教育意识较强,愿意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理解不清,可持续发展思想执行能力较弱;公立初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优于私立初中。文章提出了3个方面的对策:加强初中地理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初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自觉行为,养成知行合一的品格,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重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邓永兰[6](2017)在《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不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问题,让人类开始面临着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要改变大众的观念与意识,离不开“教育”这一重要手段,要使全世界的公民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主要方式,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上都比较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国家课程中虽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体现,但不能较好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的教学。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逐渐受到许多学校的重视。本文即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徐市镇作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调查、实验、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开发出以徐市镇为例,符合学生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课程。该课程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出发,按资源、经济、环境叁大模块划分出一些子项目组成。并通过该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验证,该校本课程不仅弥补了国家课程区域性的不足,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从而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2)
戴迪[7](2016)在《略论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渗透——以“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培育,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叁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课标(2011版)和(实验稿)的区别,并以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为例,从教材框架、文字系统、图片系统及活动系统四个角度阐述课标修订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渗透,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6年24期)
刘金阳[8](2016)在《初中地理教育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互相渗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化向综合化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综合化人才的社会呼声下,我国教育部顺应时代潮流,对中考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在中考设置了"综合科目考试",考试不再沿用传统的考察模式,考试内容源于地理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各科知识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知识的渗透,拓宽知识面,学会采用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方法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6年26期)
董明旭[9](2016)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与环境正面临着严重危机,未来世界,衡量国家发展的依据将是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各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初中地理课标中也提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联系紧密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比较方便。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指出了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前人在研究此问题的一些成就。第二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以及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应遵循的的相关原则。第叁部分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分别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叁个方面来分析。第四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叁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是实施此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分别从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学生个人成长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第五部分是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他人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春玲[10](2016)在《初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文化遗失、发展不平衡等全球性问题对世界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将可持续发展意识植根于公民的内心修养。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培养公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运而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地球的特征、地球上的人类和现象的学术领域[1]。历来关注人地关系和区域问题,在阐述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契合度高;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按照不同空间尺度,划分为地球、世界、中国、乡土等区域地理层次,其中包含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结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而且,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势在必行,而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将在很大程度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顺利实施。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并给出了进行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探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学理论基础和教育学理论基础两方面。第叁部分对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初中地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五种教学模式,分别是人口观教学模式、资源观教学模式、环境观教学模式、文化观教学模式、发展观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标、理论基础、教学程序、支持系统、实施建议、教学案例六个部分。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展望。美国教育者哈维·丹尼尔斯提出“整合性单元”的概念,他指出要帮助教师设计与运用主题式、跨学科的学习项目以促进学习。受此启发,我将(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按人口、资源、环境、文化和发展五个专题进行整合,并为每个专题设计出可行的教学模式。这是本论文主要的创新之处。然而本论文提出的五种教学模式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实践检验,或许不甚完善,系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通过撰写本论文,笔者期望以整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为载体,以相应的教学模式为手段,使学生首先理解基础的地理知识,熟悉基本的地理技能,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并期望这些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经得起考验,并不断优化发展,更好得服务于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乃至其他学科、其他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6)
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不仅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维系后代人健康发展的直接保障。初中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环境、资源、人口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教学内容和观点论述均与可持续发展观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将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育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东.初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2].刘桂平.初中地理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J].新课程(中).2018
[3].刘忠盈.浅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8
[4].李君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2017
[5].周松秀,蒋海兰,刘兰芳.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
[6].邓永兰.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7].戴迪.略论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渗透——以“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为例[J].地理教学.2016
[8].刘金阳.初中地理教育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研究[J].才智.2016
[9].董明旭.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10].张春玲.初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