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观(一)

建筑环境观(一)

一、建筑环境观(一)(论文文献综述)

李守旭[1](2021)在《“新制宜主义”建筑思想再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新制宜主义"建筑思想形成后23年间李道增关于建筑文化与生态的思考和研究,梳理归纳了这一建筑思想在当代境况下再发展的相关背景,分析了该建筑思想再发展的具体内容,丰富并系统化新制宜主义"一体四宜"思想内涵,构建了"八面六十四项"正面清单式的开放型设计方法,并倡导以系统反馈和满意决策理论为指导,整合优化工程建设服务流程,以多层级反馈与判断提高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决策质量。

苗哺雨[2](2020)在《圆明园景观格局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清代宫廷档案史料出发,在前人对于圆明三园进行的大量复原研究的基础上,对圆明园的内外地相格局进行了完整的分析梳理。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明确了钦天监中直接记录在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档案中的理论,同时整理了圆明园文史资料中的堪舆相关史实,并挖掘五朝皇帝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易学、五行、阴阳、四神等相关诗句,探析帝王造园思想中的堪舆理念与园景营造之间的联系。在外部格局方面,从形势论的角度对圆明园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圆明园的选址缘由、圆明园三园的轴线定位原因,以及圆明三园方位对位中可能存在的原因。在对内部格局进行的研究中,对圆明三园不同的整体格局进行了文化视角的解读,将圆明三园按全园、景区、景点三个不同的尺度进行格局分析。首先从形势论的视角去审视圆明三园的景观营造,对园中的山水格局、建筑布局中与形势派理论相合之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再从圆明园的营造史实中剥离出可能被使用到的理气派理论对圆明三园进行合局研究,探析理气论之九宫八卦、玄空飞星、三合理论在圆明园实际营造过程中的地位。在本文的研究中,以形势论观圆明三园格局,其中相合之处较多,而以理气论观之,则多不相符,为数不多的相合之处也缺乏直接依据。这样的结论也符合王其亨先生《风水:中国古代建筑的环境观》一文中对皇家重形势、轻理气的传统的描述。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圆明三园各自景观格局形成背后的指导思想,补充了圆明园景观营造中的设计思路,为圆明园乃至清代皇家园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温世坤[3](2020)在《“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发展在建国后有一个小高潮,其中以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为代表事件,但随后经历了20年的断层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生产浪潮,中国的第四代建筑师们一边把西方的标准作为一种先进性的象征进行着时代所赋予的建设任务,一边又在实践中寻找确立自身身份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取得了极大的声誉与成就(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张珂获得阿卡汉奖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也宣示着中国建筑逐渐在西方建立的建筑理论体系下自我身份的确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大生产的背景下建筑品质低下、城市建设杂乱的状况仍普遍存在。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与分析,以此来促进中国建筑的进步与发展。李兴钢作为大院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如今已是中国建筑师中的先锋代表之一。其自步入工作岗位以来,边实践边探索,在关注西方建筑体系下基本建筑要素的同时,也强调将中国传统纳入实践中,并于2014年确立了以“胜景几何”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其建筑实践及其设计理念的背景和发展,按时间线的纵向梳理和跨时间线的横向对比这两种方式,来形成对其建筑实践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全面的理解。同时作者在研究生期间进入其工作室进实习,收获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组织并记录了一次专访。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构建了三个案例精读的基础,以对其设计过程更加精确、深入的认识,避免了对一些问题的简化与误读,并以这三个精读案例为基础来支撑跨项目的横向对比和设计特点总结。文章最后对李兴钢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在历史语境下对其工作的意义进行定位与阐述。

何东伟[4](2018)在《传统山地城镇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价值研究 ——以四川武胜沿口古镇为例》文中提出传统山地城镇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形成的时代产物,在过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历史中,传统山地城镇通常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代表着一定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成就。传统山地城镇作为一定山地区域范围的中心,在历史发展演进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延续了个性鲜明的城镇空间形态以及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传统山地城镇的这些特性,清晰显示了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价值,这对人们认知现代城市的“前世今生”可以形成一条完整、清晰的城镇演变图景。随着我国近现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传统的、理性的人性化生活空间正在被现代城市空间取代。这也直接导致传统生活空间和传统历史文化特质在现代城市化大背景中被严重冷漠。随着我国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和人民的精神需求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和人民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关注程度得到大幅提高。传统生活空间作为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生活习俗、文化特质的载体,其存在和延续对未来社会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使用价值。因此,文章通过对传统山地城镇空间进行详细分析、论证,总结传统山地城镇特有的空间特质,从而全面挖掘传统山地城镇具有的功能价值。以此作为文章的理论本源,并结合现代城市存在的问题,探讨传统山地城镇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最终实现传统山地城镇和现代城镇的有机统一。首先,文章通过归纳、分析传统山地城镇的一般属性,充分、清晰的认识传统山地城镇个性化的山地特色、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性化的空间体验等价值属性。以此证实传统山地城镇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必要性。其次,本文以武胜沿口古镇和新县城为具体研究对象,先对武胜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形成的新县城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现代武胜新县城中,街巷道路、景观环境、休闲娱乐场所、文化体验设施、建筑空间及建筑品质等存在的不足。以此作为问题的出发点,进而针对性的分析沿口古镇在新县城中具有哪些方面的精神意义和实际使用功能的价值。然后,对古镇山水格局、山地形态、建筑形态、生态景观环境、街巷空间形态等传统山地城镇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调研分析,以此作为文章的理论依据,从而得出沿口古镇所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文章将传统山地城镇的价值和意义与现代城市存在的不足结合分析,以此探究传统山地城镇对现代城市功能补充完善的具体的、有效的方法和方向。

谷扬[5](2017)在《文脉视角下的武汉大学校园空间与建筑研究》文中指出武汉大学被认为是中国最美丽的校园,其早期校园空间格局和建筑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一直是后续校园建设的参照,对校园新的建筑及空间产生了极大影响。长久以来,校园建设中决策者和设计者多试图建立与早期校园规划建筑的联系,却面临缺乏理论指导的困境。虽然现今学者们已经对武汉大学校园与建筑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以描述性为主,且感性成分居多,相关考据稍显不足,缺乏基于历史语境的理性分析和时空脉络上的整体梳理,未能对武汉大学校园与建筑特征给出明确的界定。以此为背景,本文借文脉的视角,通过图表归纳与图解分析等方法展开对武汉大学校园空间与建筑的探索。论文主体内容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二、三章的文脉本源特征研究和第四章的文脉传承研究。第二章在梳理了武汉大学形成与发展,新校舍建设缘由等规划背景的前提下,将最终呈现的校园选址与总平面规划图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域外规划思想、中国早期校园规划风尚、地形条件制约等外在影响因素结合考察,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推测凯尔斯的选址意图和校园规划过程中的相关思考,归纳出武汉大学校园规划层面的文脉本源特征。第三章结合设计师的教育背景、民国时期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技术等影响因素,从建筑平面形制、立面语言、空间与结构体系以及细部设计等方面探讨和总结了武汉大学建筑层面的文脉本源特征。第四章在文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二、三章所归纳总结的武汉大学校园空间格局特征和早期建筑形式特征,从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与校园建筑风格演变两个层面梳理和评论了 20世纪50年代以后校园建设活动中存在的文脉传承手法,总结武汉大学文脉传承的动因并通过挖掘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建筑相对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具有的进步意义,归纳出早期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留给当代的三点基本启示,以期为未来的校园更新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黄真[6](2016)在《乡镇聚落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研究 ——以达州市宣汉渡口乡土家风情街为例》文中指出研究表明,传统乡镇聚落有着极高的社会、自然、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的不断延伸,在现代文明、经济发展以及旅游开发活动的冲击下,某些聚落独特的本土形态正在逐步丧失,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聚落风貌正面临着地域文化的失语、生态环境的退化、土地资源空废、空间形态的无根、空间活力的丧失、功能配置不足等问题。本文从以上问题入手,引出了对乡镇聚落的保护及更新的探索,从而提出了以“本土性”表达为目标的乡镇聚落更新的策略,为未来的乡镇聚落更新提供一种设计的方法。这个过程是对乡镇聚落更新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实践验证的结果,它可以有意识的引导乡镇聚落的更新,不至于完全处于被动的规划中。文章通过对国内十余个的乡镇聚落的实地走访和调研,以乡镇聚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聚落布局、公共空间、建筑三个层面进行影像和图解的分层剖析,归纳出三个层面的特征,评价和总结出本土性特色和更新原则。结合笔者参与的达州市宣汉渡口乡土家风情街规划设计项目,得出这三个层面更新的本土性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从政策、经济、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去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界定了研究对象和内容,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释和界定,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研究选取的实例。同时对国内外对乡镇聚落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了综述,最后得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为现状研究。在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研之后,总结出乡镇聚落建设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得到了本文对乡镇聚落的研究层面为聚落布局、公共空间、建筑三个层面,并对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乡镇聚落更新的作用。第三章为聚落布局层面的本土性表达研究。分别从本土性特色、本土性表达原则以及更新的本土性策略来展开分析。第四章为公共空间层面的本土性表达研究。同样从本土性特色、本土性表达原则以及更新的本土性策略来展开分析。第五章为建筑层面的本土性表达研究。同样从本土性特色、本土性表达原则以及更新的本土性策略来展开分析。第六章为结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李婧[7](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王韬[8](2014)在《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已走过了三十余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延伸,一些曾经质朴的田园风貌正面临着地域文化失语、生态环境退化,空间形态无根等问题的蔓延。对于乡村聚落的营建而言,如何在巩固成果的同时化解当下的问题,从而使乡村风貌得以全面改善和村民生活获得实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借鉴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村民主体认知为研究视角,试图探求一种超越主体与客体、认知与存在、真实与想象的营建策略与方法,为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乡村聚落营建提供依据。本文以聚落空间营建为主旨内容通过“乡村解读、理论把握、机制分析、策略提出、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对乡村营建的本质意义、演进特征与营建的参与者进行了解读,明确了乡村聚落始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中演进,并且确立了基于村民主体的研究立场。其次,围绕村民主体认知的发展框架、演化动力、交互途径与物化基础四个方面,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研究框架,完成由问题到方法的转化。随后,通过对乡村聚落营建与村民主体认知关系的梳理,分别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建成环境影响下村民的认知方式和演变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解析,进而归纳了乡村聚落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营建中生态自然、社会人文与聚落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营建策略与实施原则,并以浙江长兴塔上村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力图以一种开放和融合的方式提炼出一些在村民主体融入乡村聚落营建时所普遍具有的意义、特征和规律。虽然任何总结都可能是片段的和局部的,但其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村民主体认知的考量,“以小见大”的引发对我国乡村聚落营建方法的思考和提升。

王国光[9](2013)在《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针对我国目前普遍存在建筑创作脱离国情、缺乏特色的不良倾向和基本理论的缺失、建筑形式模仿的负面现象,提出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思想。本文首先从广泛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建筑的定义上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澄清了概念上的模糊,提出了能揭示建筑本质的,较诸多说法更为准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环境整体观”的含义,同时提出了基于环境整体观的建筑创作所遵循的“自然性、社会性、生活性、建构性、发展性”这五种最基本的属性,即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建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环境的整体概念,对建筑进行纵向方面探源,把环境整体与建筑空间的本质联系加以探讨,来阐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体环境变迁与空间形式的变化之间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第三,结合当代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的六大原则:1.整体思维是设计的基础;2.融入环境是设计的目标;3.适应生活是设计的理想;4.技术适宜是设计的深化;5.人文营造是设计的提升;6.面向未来是设计的觉醒。最后作者结合理论对近年来涌现的优秀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结合“环境整体观”加以分析和验证,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论文的创新之处:1.提出了能揭示建筑本质的,较诸多说法更为准确的“建筑”定义。进而明确了“环境整体观”的含义,同时提出了基于环境整体观的建筑创作所遵循的“自然性、社会性、生活性、建构性、发展性”这五种最基本的属性,即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建筑创作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2.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环境的整体概念,来阐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体环境变迁与空间形式的变化之间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结合当代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的六大原则。3.结合“环境整体观”理论对近年来涌现的优秀岭南建筑创作和本人参与的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实践加以分析,从而验证了该创作思想的可行性,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石春初[10](2012)在《基于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呈现“跃进”式的发展姿态。这虽然是一种旺盛需求的体现,但它伴生的对由内而外以及自我表现策略的过度追求,正在程度不同地威胁着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建筑背离了它所依托环境,因而迷失了方向;而无目标、无节制的建筑多元化也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无序。本文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提出对环境特征的考量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对建筑与环境关联的历史背景与既有理论梳理,对环境概念与属性认知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环境的形态及感知特征为出发点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框架。通过对优秀案例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基于环境的形态特征及感知特征,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策略与手法,以期能够适用于设计的各个层面。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检验。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提出问题。详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相关概念并提出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分析问题,构建全文的理论基础并建立研究框架。解读了建筑环境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建筑与环境关联的价值取向。建立并剖析了的课题基于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的研究框架,阐释了在形态与感知维度,环境作用于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第三部分即第三、四章,解决问题,研究基于环境形态、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以客观的形态维度与主观的感知维度为框架。在客观维度,以环境形态的形象、空间、结构层面特征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在主观维度,以环境各类型感知的特征作用于建筑设计的方式为线索,基于视觉、联觉、情感记忆分类进行探索。在客观与主观的维度均以建筑形态设计为核心,依据诸多优秀案例对两者间良好关系的成因、生成精彩建筑的方式,进行剖析研究,总结、归纳整理出较为系统的设计手法。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实践检验。以设计实践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同时反思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对环境特征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二、建筑环境观(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环境观(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宜主义”建筑思想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制宜主义建筑思想释义
二新制宜主义建筑思想再发展研究的相关背景
    1政策导向与职业导则
    2李道增在1998年后的相关学术论述
    3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思想和钱学森的系统总体思想
    4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对建筑思想与设计方法的影响
三新制宜主义建筑思想再发展的具体内容
    1丰富“一体四宜”建筑思想内涵
    2构建“八面六十四项”正面清单式设计方法
    3优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流程
四结语

(2)圆明园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定
        1.2.2 研究限制
    1.3 研究现状
        1.3.1 圆明园营造研究
        1.3.2 对圆明园的堪舆理论研究
    1.4 论文运用的传统理论——基于对钦天监漏刻科的研究成果
        1.4.1 钦天监在皇家园林营造中所用之理论
        1.4.2 本文所运用的堪舆理论派别
    1.5 圆明园历史沿革综述
        1.5.1 圆明园史料研究范围
        1.5.2 圆明园营造史略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1.8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圆明园文史资料中的堪舆观念
    2.1 历史档案中的堪舆文化
    2.2 御制诗中的堪舆文化
    2.3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易学文化与园景营造的联系
第3章 形势论视角下的圆明园选址要素分析
    3.1 寻龙察砂
    3.2 观水点穴
    3.3 定向纳吉
    3.4 三垣分野——圆明三园方位对位关系分析
第4章 圆明三园格局变革中的文化因素初探
    4.1 皇子赐园时期圆明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4.2 雍正御园时期圆明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4.3 乾隆时期圆明园及长春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4.4 嘉庆、道光、咸丰朝圆明三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形势派视角下的圆明园内部山水环境分析
    5.1 圆明园内部山水走势与格局分析
        5.1.1 九州景区砂水相配格局分析
    5.2 长春园内部山水走势与格局
    5.3 绮春园内部山水走势与格局
        5.3.1 山水形势
        5.3.2 建筑地相格局——四时四序
第6章 形势派理论视角下的园中园地相格局营造
    6.1 以四象观审视园中园景观格局
        6.1.1 山环水抱,篱墙回环
        6.1.2 前敞背实,负阴抱阳
    6.2 以阴阳观审视园中园景观格局
        6.2.1 有无相生,阴阳生长
        6.2.2 虚实相济,意与境融
        6.2.3 阴阳调和,自然如此
    6.3 以有情的环境观审视园中园景观格局
        6.3.1 呼象喝形
        6.3.2 观生赋德
第7章 理气派理论在圆明园营造过程中的地位探析
    7.1 《圆明园风水启》中的理气派理论总结提取
        7.1.1 论奏折中的太极点
        7.1.2 论奏折中的合局方法
        7.1.3 对奏折中几个概念的明确
    7.2 圆明园中后湖及福海两处九宫格局的对比分析
    7.3 长春园九宫格局(八卦方位)对位分析
    7.4 绮春园九宫八卦方位对位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理气派理论与圆明园合局分析
    8.1 玄空飞星理论在圆明园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合局分析
        8.1.1 玄空飞星在九洲景区与福海景区的应用情况分析
        8.1.2 玄空飞星在长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8.1.3 玄空飞星在绮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8.1.4 玄空飞星在各景点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8.2 三合理论在圆明园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合局分析
        8.2.1 三合理论在九洲景区与福海景区的应用情况分析
        8.2.2 三合理论在长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8.2.3 三合理论在绮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8.2.4 三合理论在各景点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归纳与总结
    9.1 本研究的成果
        9.1.1 不同的总体指导思想下的圆明三园总体布局
        9.1.2 以形势派理论验证圆明三园之格局
        9.1.3 以理气派理论验证圆明三园之格局
    9.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9.2.1 拓宽了清代皇家园林乃至古典园林设计研究中的思路
        9.2.2 探索了圆明园复原研究的新思路
    9.3 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李兴钢与李兴钢工作室
        1.1.2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3 研究的学科背景
        1.1.4 补充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建筑案例及设计思维与理念
    1.3 研究内容:李兴钢建筑实践线索的梳理、理念解析与基于案例精读的相关话题及互动机制
    1.4 既往研究综述
        1.4.1 研究现状
        1.4.2 既往研究的不足与优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本文研究方法构成的背景
        1.5.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1.6 论文构架
第2章 李兴钢建筑实践发展历程与“胜景几何”理念
    2.1 消弭中西之别、回归建筑本体——中国60 年代生建筑师
    2.2 李兴钢成长轨迹与实践之路
        2.2.1 起航(1987-1991 年):天津大学建筑教育的影响
        2.2.2 发展(1991-2013 年):没有地图的行者——多线并进的实践期
        2.2.3 成型(2013 年至今):方向的归拢与总结——“胜景几何”的提出与发展
    2.3 小结
第3章 呼应传统环境的建筑设计——绩溪博物馆
    3.1 传统建筑范式建造逻辑的继承与变异
        3.1.1 传统建筑基本空间建构要素单元的提取与转化
        3.1.2 空间单元转化过程中拓扑变形所产生的尺度夸大问题与处理
        3.1.3 屋架空间单元提取转化对于工程建造的正向作用
        3.1.4 从“加法”原则到“减法”原则的整体组织秩序转变
    3.2 传统建筑观的继承与转化
        3.2.1 对场地环境的适应
        3.2.2 建筑空间营造——视觉体验与动态体验的相辅相成
    3.3 “人造自然”与“人工自然”
    3.4 具体形式与构造做法的传统与现代
        3.4.1 传统建造的现代做法——“偷换”
        3.4.2 建立在现代主体材料构造做法上对传统材料做法的介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构多义性与日常感的营造——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4.1 反纪念性建筑形体与日常场所感的营造
        4.1.1 聚落式的结构形体应对空白的场地
        4.1.2 形体消解与“反纪念性”
        4.1.3 建筑立面的日常场所感营造
        4.1.4 内外空间渗透与“历时性”动态空间体验
    4.2 多义的结构
        4.2.1 结构在建筑形体塑造起主导作用
        4.2.2 结构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4.2.3 建筑设计过程中受结构专业(结构承重要求)的影响
    4.3 建筑内部动态空间体验与场所感的营造
        4.3.1 线性布局的秩序感与“异物(episodes)”的扰动
        4.3.2 内外交融的空间与流线系统
        4.3.3 结构多义基础下的空间体验差带来的场所感营造和动态体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形城市介入建筑设计——大院胡同 28 号院改造
    5.1 老北京分形结构下对四合院分形维度的再细化
        5.1.1 北京城历史城市结构中的分形城市
        5.1.2 北京胡同区内四合院的困境
        5.1.3 分形城市的介入以解决四合院更新问题
    5.2 层层递进的闭环式空间体验
        5.2.1 等级分明的空间层级划分
        5.2.2 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区分
        5.2.3 闭环式空间体验
    5.3 小尺度建筑品质的营造
        5.3.1 空间感受的放大
        5.3.2 结构、家具、设备的整合对空间品质的提高
        5.3.3 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整合对生活品质的提高
        5.3.4 造园手段对空间精神品质的提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李兴钢工作室跨项目横向对比与特点总结
    6.1 建筑观层面:以“胜景”为目标的“建筑——景观——城市跨尺度的交互”
        6.1.1 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6.1.2 具体交互策略——“景观建筑”
    6.2 建造体系:“几何”逻辑控制下的“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建造系统”
        6.2.1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理念
        6.2.2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二度影响
    6.3 项目跨度:跨尺度与类型的建筑实践
        6.3.1 应对跨尺度、类型项目中的尺度问题——大尺度消解与小尺度的“放大”
        6.3.2 基于拓扑的同种空间模式下的跨尺度、类型建筑实践
    6.4 “胜景几何”的空间营造特点:“喧嚣”与“静谧”——动态体验(Dynamic experience)与其后的视觉体验(Optical experience)高潮
        6.4.1 蒙太奇(Montage)——“碎片化空间的拼贴”形成的动态体验
        6.4.2 空间压缩”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6.4.3 “尺度感变化”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6.4.4 动态体验后的视觉体验——空间高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传统山地城镇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价值研究 ——以四川武胜沿口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现状
        1.1.2 现代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1.3 国内传统(街区/城镇)空间保护利用和延续的应对措施分析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范围
    1.6 本文的研究框架
    1.7 相关概念
        1.7.1 山地
        1.7.2 传统山地城镇
        1.7.3 传统城镇空间
        1.7.4 历史环境
        1.7.5 场镇
2 传统山地城镇的演进及空间形态特征
    2.1 传统山地城镇的演进
        2.1.1 传统山地城镇的分布特点
        2.1.2 传统山地城镇的选址、规划、营造
        2.1.3 传统山地城镇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2 传统山地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2.2.1 自然山水空间
        2.2.2 “幺店子”空间
        2.2.3 广场、码头空间
        2.2.4 街巷空间
        2.2.5 场口、街口空间
        2.2.6 建筑空间
        2.2.7 石梯山道空间
        2.2.8 菜园、晾坝空间
    2.3 传统山地城镇历史职能
3 沿口山地古镇空间形态及其与地形环境的关系
    3.1 沿口山地古镇的成因及演进过程
        3.1.1 武胜县治历史变迁概要
        3.1.2 沿口山地古镇的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脉络
    3.2 沿口山地古镇的自然特征
        3.2.1 古镇生态气候特点
        3.2.2 地质、水文特点
        3.2.3 地形地貌特征
        3.2.4 植被构成方面
        3.2.5 居民与地形及建筑之间的关系
    3.3 沿口山地古镇的人文环境特征
        3.3.1 古镇人口组成及居民职业特点
        3.3.2 古镇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
    3.4 沿口山地古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3.4.1 古镇自然山水空间形态
        3.4.2 古镇广场及江岸空间
        3.4.3 古镇街巷空间
        3.4.4 古镇街口空间
        3.4.5 古镇建筑空间
        3.4.6 古镇石梯山道空间
        3.4.7 古镇菜园空间
    3.5 古镇景观构成
        3.5.1 古镇自然景观构成
        3.5.2 古镇人文景观构成
    3.6 古镇建筑对地形环境的适应形表现
        3.6.1 沿口古镇对地形环境的回应
        3.6.2 古镇单体建筑对地形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3.6.3 古镇建筑的接地形态
        3.6.4 古镇道路交通布局与建筑组织特点
        3.6.5 古镇排水系统
4 沿口山地古镇建筑特征及地域文化构成
    4.1 沿口山地古镇的建筑形态特征
        4.1.1 宅店式建筑形态特征
        4.1.2 宗教和祭祀建筑形态特征
        4.1.3 分散布置的民居建筑形态特征
    4.2 沿口山地古镇建筑结构及构造特点
        4.2.1 古镇建筑屋顶
        4.2.2 古镇建筑构架结构
        4.2.3 古镇建筑维护结构
        4.2.4 古镇建筑台基处理及台基特点
        4.2.5 建筑装饰艺术特色
    4.3 沿口山地古镇的地域文化构成
        4.3.1 移民活动与巴蜀文化
        4.3.2 沿口古镇建筑的地域特色
        4.3.3 沿口古镇的山水特色
5 武胜县城存在的不足与沿口古镇的功能延伸
    5.1 沿口山地古镇与武胜新县城的关系
    5.2 武胜新新县城空间内涵的缺失
        5.2.1 地域文化缺失
        5.2.2 交通空间特色缺失
        5.2.3 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类型单调及休闲娱乐空间不完善
        5.2.4 生态环境品质较差
    5.3 沿口山地古镇在武胜新县城的功能延伸
        5.3.1 地域特色和文化信仰方面
        5.3.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扩展城市功能方面
        5.3.3 生态环境及旅游休闲方面
6 传统山地城镇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价值
    6.1 传统山地城中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生态及景观价值
    6.2 传统山地城镇人性化生活空间与交通空间形态的丰富性
        6.2.1 传统山地城镇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6.2.2 山地交通空间形态的丰富性
    6.3 传统山地城镇的旅游度假及休闲娱乐功能
    6.4 传统山地城镇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地域文化展示
    6.5 实现现代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5)文脉视角下的武汉大学校园空间与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学校园文脉研究概况
        1.2.1 关于近代校园建筑历史研究
        1.2.2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建筑相关的研究
        1.2.3 文脉相关的研究
    1.3 研究范畴与内容
        1.3.1 时空范畴
        1.3.2 对象范畴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空间格局溯源
    2.1 早期校园规划的背景
        2.1.1 国立武汉大学院系结构的形成
        2.1.2 新校舍建设缘由
    2.2 早期校园规划的选址
        2.2.1 李四光与叶雅各的校园选址意向
        2.2.2 凯尔斯影响下的最终选址确定
    2.3 早期校园规划的形成与演变
        2.3.1 1929年凯尔斯设计概念图
        2.3.2 1929年校园初步规划图
        2.3.3 1929年修改版校园规划图
        2.3.4 1930年修改版校园规划图
        2.3.5 1935年校园建设地图
        2.3.6 1936年最终版校园规划图
    2.4 早期校园规划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4.1 建筑师的专业背景与实践经历
        2.4.2 域外规划思想的影响
        2.4.3 中国早期校园规划风尚
        2.4.4 武汉大学建设委员会的建设意图
        2.4.5 校园丘陵环境的启示与制约
    2.5 早期校园空间格局特征归纳
        2.5.1 山水相接
        2.5.2 U形空间
        2.5.3 轴线体系
        2.5.4 单体主导的群态组合
        2.5.5 视线组织
        2.5.6 集中风貌
        2.5.7 校门引导
        2.5.8 阳坡布局
    小结
第三章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形式考察
    3.1 早期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凯尔斯的教育背景与校园建筑观
        3.1.2 中国近代建筑风潮
        3.1.3 中国近代建筑结构的发展
        3.1.4 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址的地形条件
        3.1.5 武汉大学建设委员会的建设控制
    3.2 早期建筑的平面形制
        3.2.1 平面设计中的轴线
        3.2.2 平面中的古典比例
        3.2.3 平面中的功能理性与空间趣味
    3.3 早期建筑的立面语言
        3.3.1 基台上的建筑
        3.3.2 立面中的古典比例
        3.3.3 立面处理手法中的主从秩序
        3.3.4 立面的分段
    3.4 早期建筑的结构体系
    3.5 早期建筑的细部设计
        3.5.1 中西元素的融合与创新
        3.5.2 古典基调中的现代性表达
    3.6 早期建筑的形式特征归纳
        3.6.1 民族元素的表达
        3.6.2 地形的回应
        3.6.3 历史形制的借用
        3.6.4 西方古典构图的运用
        3.6.5 主从关系的体现
        3.6.6 形式创新与现代性探索
    小结
第四章 武汉大学的文脉传承
    4.1 文脉传承理论分析
        4.1.1 文脉主义建筑观的来源
        4.1.2 文脉的双重解释
    4.2 武汉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文脉传承
        4.2.1 校园空间形态演变概述
        4.2.2 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格局填补
        4.2.3 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轴线控制
        4.2.4 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地形肌理回应
        4.2.5 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山水相接
        4.2.6 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同源文脉拼贴
    4.3 武汉大学校园建筑风格演变中的文脉传承
        4.3.1 校园建筑风格演变概述
        4.3.2 校园建筑设计中的体量主从秩序
        4.3.3 校园建筑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引用
        4.3.4 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局部古典比例
        4.3.5 校园建筑设计中的立面分段关联
        4.3.6 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地形环境回应
    4.4 武汉大学文脉传承的总结与思考
        4.4.1 文脉传承的动因
        4.4.2 文脉传承的进一步思考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致谢

(6)乡镇聚落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研究 ——以达州市宣汉渡口乡土家风情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政策背景: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1.1.2 经济背景:乡镇经济的发展
        1.1.3 文化背景: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1.4 生态背景:乡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实例的选取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1 有关乡镇聚落的基础理论研究
        1.5.2 国内乡镇聚落发展状况
        1.5.3 国外乡镇聚落发展状况
    1.6 研究的方法
        1.6.1 论文研究步骤
        1.6.2 论文实施框架
2 乡镇聚落的研究
    2.1 乡镇聚落研究的现状
        2.1.1 我国乡镇建设现存问题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乡镇聚落的发展趋势
    2.2 乡镇聚落研究的层面
        2.2.1 聚落布局层面
        2.2.2 公共空间层面
        2.2.3 建筑设计层面
    2.3 乡镇聚落更新的作用
        2.3.1 传承乡镇聚落的本土文化
        2.3.2 保护乡镇聚落的生态环境
        2.3.3 合理利用乡镇聚落的土地资源
        2.3.4 继承和更新乡镇聚落的空间形态
        2.3.5 重现乡镇聚落的空间活力
        2.3.6 正确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
        2.3.7 完善乡镇聚落的功能配置
3 乡镇聚落布局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研究
    3.1 乡镇聚落布局的本土性特色
        3.1.1 因地制宜,融入自然
        3.1.2 求同存异,灵活多变
        3.1.3 空间开敞,建筑组群
    3.2 乡镇聚落布局更新的本土性表达原则
        3.2.1 共生环境的继承性原则
        3.2.2 地域文化的诠释性原则
        3.2.3 空间形态的适宜性原则
    3.3 达州市宣汉渡口乡土家风情街聚落布局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策略
        3.3.1 格局保育
        3.3.2 空间规划
        3.3.3 功能植入
4 乡镇聚落公共空间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研究
    4.1 乡镇聚落公共空间的本土性特色
        4.1.1 线型街巷空间的多变性
        4.1.2 公共空间设计的开放性
        4.1.3 整体统一下的可变性
        4.1.4 外部空间环境的生态性
    4.2 乡镇聚落公共空间更新的本土性表达原则
        4.2.1 公共空间的多样化原则
        4.2.2 公众参与的开放性原则
        4.2.3 乡镇文化的演绎原则
        4.2.4 自然景观的引入和融合原则
    4.3 达州市宣汉渡口乡土家风情街公共空间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策略
        4.3.1 空间设计
        4.3.2 功能复合
        4.3.3 活动引入
5 乡镇聚落建筑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研究
    5.1 乡镇聚落建筑的本土性特色
        5.1.1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5.1.2 建筑空间的可变性
        5.1.3 特色空间的设计
    5.2 乡镇聚落建筑更新的本土性表达原则
        5.2.1 建筑形态的创造性原则
        5.2.2 营建过程的适应性干预原则
        5.2.3 表达方式的乡土性融合原则
    5.3 达州市宣汉渡口乡土家风情街建筑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策略
        5.3.1 原型保护
        5.3.2 原型调适
        5.3.3 形制与形式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调研案例分析表
    C. 项目附图

(7)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乡村发展状况
        1.1.2. 国外乡村发展的经验启示
        1.1.3. 我国乡村建设现存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客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客体研究
        1.2.2. 主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客体研究
        1.2.3. 整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本体研究
        1.2.4. 乡村聚落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与视角选择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5.4.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乡村营建的解读与诠释
    2.1. 乡村的基本认识
        2.1.1. 乡村的本意
        2.1.2. 乡村演进的特征
        2.1.3. 乡村营建的参与者
    2.2. 两种作用的方式
        2.2.1. 自组织作用下的乡村聚落
        2.2.2. 他组织作用下的乡村聚落
        2.2.3. 共存的必然性与转化的可能性
    2.3. 两种力量的博弈
        2.3.1. 自发建造与统筹规划的立场差异
        2.3.2. 价值资源享有时权力的不对等
        2.3.3. 时效性与持续性更替作用
    2.4. 村民主体立场的明确
        2.4.1. 关于乡村——是村民生活的家园,而不是政治运动的试验场
        2.4.2. 关于营建——是村民的权益体现,而不是建筑师的自我实现
        2.4.3. 关于村民——是乡村的核心主体,而不是被牺牲的局部
    2.5. 本章小结
3. 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认知的发展框架——认知发展理论
        3.1.1. 建构主义与认知发展理论
        3.1.2 图式、同化与调节
        3.1.3. 认知发展的框架建立
    3.2. 认知的演化动力——协同学
        3.2.1. 自组织理论与协同学
        3.2.2. 竞争、协同、序参量
        3.2.3. 认知演化的动力特性
    3.3. 认知的交互途径——传播学
        3.3.1. 传播学与传播类型
        3.3.2. 传播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
        3.3.3. 认知交换的传播机制
    3.4. 认知的物化基础——文化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
        3.4.1. 文化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阐释
        3.4.2. 认知与环境的关联——地方感、地方认同、地方依恋
        3.4.3. 认知物化的存在方式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营建与村民主体认知图式
    4.1. 生态认知图式与人地关系
        4.1.1. 传统乡村的生态构建观
        4.1.2. 人地关系变迁中的环境态度
        4.1.3. 人、地、居的制衡
    4.2. 社会认知图式与作用要素
        4.2.1. 乡土意识与农耕文化
        4.2.2. 社会变迁中认知的变更动因
        4.2.3. 认知变更下文化的增殖与异化
    4.3. 空间认知图式与聚落形态
        4.3.1.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聚落空间
        4.3.2. 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聚落空间
        4.3.3. 建成环境作用下的空间认知
    4.4. 乡村聚落营建的发生机制
        4.4.1. 混合生长的聚落风貌
        4.4.2. 原型自律的居住形态
        4.4.3. 低技高效的建造方式
        4.4.4. 微观诱发下的宏观涌现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村民主体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
    5.1. 乡村聚落的生态自然构建策略
        5.1.1. “共生”环境观的延续
        5.1.2. 适宜性生态技术的发展
        5.1.3. 生态景观评价的落实
        5.1.4. 观念传播主动性的强化
    5.2. 乡村聚落的社会人文营造策略
        5.2.1. 文化形态的分层应对
        5.2.2. 乡土景观的认知与利用
        5.2.3. 地方产业的交互促进
        5.2.4. 价值取向的包容整合
    5.3. 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策略
        5.3.1. 空间结构的真实性还原
        5.3.2. 建筑形态的创造性延续
        5.3.3. 营建过程的适应性干预
        5.3.4. 表达方式的乡土性融合
    5.4. 乡村聚落营建的实施原则
        5.4.1. 整体性原则——整体联动协同并进
        5.4.2. 开放性原则——开放构架公众参与
        5.4.3. 渐进性原则——模式引导初步建造
        5.4.4. 主体性原则——面向主体激励互助
    5.5.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浙江长兴塔上乡村聚落的营建方法
    6.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6.1.1. 案例选取的背景
        6.1.2. 营建目标的明确
        6.1.3. 主体认知视角下的营建方法
    6.2. 场所信息的把握与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6.2.1. 场内影响要素的提取
        6.2.2. 建成环境现状的把握
        6.2.3. 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6.3. 建立生态、产业与人居共生的聚落格局
        6.3.1. “山、水、田”生态脉络的延续
        6.3.2. 产业布局及用地功能的调整
        6.3.3. 社区微循环空间网络的建立
    6.4. 乡土建筑的承袭与改良
        6.4.1. 整体形态的统一把控
        6.4.2. 单体构成要素的局部协调
        6.4.3. 生态适宜性技术的创新融入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总结与提升
        7.1.1. 从强势作为到谦卑无为
        7.1.2. 从他者想象到身份认同
        7.1.3. 从乡土自发到文化自觉
        7.1.4. 从形态重写到场所誊写
        7.1.5. 从建筑创作到社会行动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逻辑与方法
        1.3.1 研究的逻辑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框架
第2章 环境整体观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2.1 建筑——“陌生”的事物
        2.1.1 “家”字溯源
        2.1.2 住居的定义
    2.2 环境整体观的概念
        2.2.1 “大房子”带来的启示
        2.2.2 “一则故事”引发的思考
        2.2.3 环境整体观的概念
    2.3 环境整体观的理论缺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地域性建筑的环境整体观
    3.1 “天人合一”的哲学自然观
    3.2 源于环境的建筑发展历程
        3.2.1 环境的选择与建筑的起源
        3.2.2 生活的定居与聚落的形成
        3.2.3 聚落的演变受整体环境的影响
        3.2.4 社会环境的变革到“邑”的形成
    3.3 融入整体环境的地域性建筑特质
        3.3.1 关注自然,应对环境
        3.3.2 融入生活,传承文化
        3.3.3 应对社会,顺应时代
        3.3.4 注重建构,传承技艺
    3.4 院落空间的整体环境意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建筑大师的环境整体观及历史局限
    4.1 第一代大师赖特的有机建筑观
        4.1.1 赖特的整体环境观
        4.1.2 赖特的自然观
        4.1.3 赖特的有机建筑理念
        4.1.4 有机建筑的六个原则
        4.1.5 赖特经典案例分析
        4.1.6 赖特建筑思想遗产的启示
    4.2 第二代大师路易斯·康的建筑整体秩序观
        4.2.1 康的建筑哲学观
        4.2.2 路易斯·康建筑哲学中的环境整体观
        4.2.3 康的“Order”与老子之“道”
        4.2.4 路易斯·康经典案例分析
        4.2.5 康的建筑思想遗产的启示
    4.3 第三代大师安藤忠雄的极简主义哲学观
        4.3.1 安藤忠雄的建筑整体观
        4.3.2 安藤忠雄的建筑体验性
        4.3.3 安藤忠雄的整体观表现三要素
        4.3.4 安藤忠雄的案例分析
        4.3.5 安藤的建筑思想的启示
    4.4 整体观的忽视与大师的“失误”
        4.4.1 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居住区的被炸
        4.4.2 密斯在范斯沃斯住宅设计上的偏颇
        4.4.3 柯布在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上的“失误”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工业文明的“缺失”和后工业社会的“复归”
    5.1 物质环境的变迁与工业美学的崇拜
        5.1.1 铁的普遍使用致建筑以“工业产品”出现
        5.1.2 玻璃的大量使用促空间的过度开放
        5.1.3 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与方盒子的大量出现
        5.1.4 技术——社会发展的双刃剑
    5.2 城市环境的变迁
        5.2.1 工房的发展——现代建筑应运而生
        5.2.2 街道的拓展——城市的规划调整
        5.2.3 规划的调整——“画意派景观”的出现
        5.2.4 城市环境与建筑的互动
    5.3 人文环境的变革
        5.3.1 启蒙运动与理性发展
        5.3.2 理性发展与新的认识
        5.3.3 新的认识与建筑发展
    5.4 工业化发展的巅峰——现代主义建筑时期
        5.4.1 现代主义建筑兴起的环境背景
        5.4.2 C.I.A.M 与现代环境观的变迁
    5.5 现代主义建筑的没落与反思
        5.5.1 现代主义建筑的没落
        5.5.2 功能主义整体观的缺失
        5.5.3 纯理性主义的片面性
    5.6 后工业社会的“复归”
        5.6.1 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
        5.6.2 自然环境特征
        5.6.3 社会环境特征
        5.6.4 后工业社会的环境整体观
    5.7 后工业社会的审美观
        5.7.1 生态审美观的兴起
        5.7.2 走向“过程体验”
        5.7.3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5.8 建筑本体论的复归
        5.8.1 复归的观念支持
        5.8.2 复归的技术支持
    5.9 基于环境整体观的设计原则
        5.9.1 整体思维是设计的基础
        5.9.2 融入环境是设计的目标
        5.9.3 适应生活是设计的理想
        5.9.4 技术适宜是设计的深化
        5.9.5 人文营造是设计的提升
        5.9.6 面向未来是设计的觉醒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自然环境的整体设计原则
    6.1 影响建筑创作的自然环境要素
    6.2 自然地形激发建筑创作灵感
        6.2.1 建筑地形
        6.2.2 地形建筑
        6.2.3 地形景观
        6.2.4 阿尔瓦罗·西扎的创作实践
    6.3 自然材料给建筑创作以灵性
        6.3.1 尊重自然的原则
        6.3.2 体现人文的原则
        6.3.3 材料的人文表达
        6.3.4 彼得·卒姆托的创作实践
    6.4 地域气候赋予建筑创作以特质
        6.4.1 自然光的作用
        6.4.2 自然光的营造
        6.4.3 自然风的作用
        6.4.4 自然风的利用
        6.4.5 安藤忠雄的创作实践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人文环境的整体设计原则
    7.1 建筑与人文环境关系
    7.2 影响建筑创作的人文要素
        7.2.1 审美观念——走向生态审美
        7.2.2 道德境况——提倡人伦道德
        7.2.3 设计规范——体现社会责任
        7.2.4 地域生活——注重人文特色
        7.2.5 伦佐·皮亚诺的创作实践
    7.3 新地域主义的人文启示
        7.3.1 研究地域横向的人文差异
        7.3.2 立足地域、注重场所、体现工艺
        7.3.3 建筑本质之美(形式兼顾人文)
        7.3.4 认识建筑、体验建筑
        7.3.5 里伯斯金的创作实践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技术环境的整体设计原则
    8.1 技术系统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工艺)
    8.2 技术途径的建筑创作构想
        8.2.1 主体要素的创造应用
        8.2.2 客体要素的巧妙应用
        8.2.3 工艺要素的精益求精
    8.3 整体环境观与技术的选择
        8.3.1 从整体的角度看待技术
        8.3.2 对于传统技术辩证看待
        8.3.3 “适宜技术”的选择
        8.3.4 理性面对技术的新发展
        8.3.5 诺曼·福斯特的创作实践
    8.4 建筑技术是建筑创作的深化
        8.4.1 技术对于建筑创作的作用
        8.4.2 创作应重视技术的工艺原则
        8.4.3 创作应发掘技术的人文属性
        8.4.4 新的技术推动新的创作方式
        8.4.5 让·努维尔的创作实践
    8.5 基于“自然、人文、技术”的整体思维与创新精神
        8.5.1 尊重并融入整体环境
        8.5.2 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
        8.5.3 创新思维与求真务实
第9章 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应用
    9.1 环境整体观在现代岭南建筑创作中的验证
        9.1.1 岭南地理位置与环境特色
        9.1.2 岭南传统文化特色
        9.1.3 岭南传统建筑特色
        9.1.4 岭南现代建筑创作探索之路
        9.1.5 环境整体观与岭南现代建筑的创作实践
        9.1.6 案例 1: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创作实践
    9.2 本人参与的创作实践和教学案例
        9.2.1 创作实践: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创作实践
        9.2.2 教学案例:二年级的餐馆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选题缘起
        1.1.2 历史背景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4 国内建筑现存问题调研
    1.2 选题的解读
        1.2.1 环境研究范围的界定
        1.2.2 环境的形态与感知特征
        1.2.3 研究的创新性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
    2.1 环境作用于建筑设计的基础认知
        2.1.1 建筑环境观的形成
        2.1.2 环境作用于建筑设计的价值基础
        2.1.3 环境作用于建筑设计的理念
    2.2 环境特征作用于建筑的维度框架
        2.2.1 环境在形态维度对建筑的影响
        2.2.2 环境在感知维度对建筑的影响
        2.2.3 形态与感知维度作用的相辅相成
    2.3 环境形态特征作用于建筑设计的基础研究
        2.3.1 环境形态的构成解析
        2.3.2 建筑对环境形态特征表达的目标取向
    2.4 环境感知特征作用于建筑设计的基础研究
        2.4.1 环境感知特征作用于建筑的现象学基础
        2.4.2 主体对环境体验的感知分类
        2.4.3 建筑对环境感知特征表达的目标取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环境形态特征的建筑设计策略
    3.1 建筑对环境形象特征的表达
        3.1.1 建筑体量与环境形象的整合
        3.1.3 建筑表皮对环境形象的呼应
    3.2 建筑对环境空间特征的表达
        3.2.1 建筑对山地空间特征的运用
        3.2.2 建筑对滨水空间特征的运用
        3.2.3 建筑对城市空间特征的运用
    3.3 建筑对环境结构特征的表达
        3.3.1 建筑设计对环境核心特征的把握
        3.3.2 建筑设计对环境轴线特征的把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环境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策略
    4.1 运用环境视觉感知特征的建筑生成
        4.1.1 以静态环境视线为引导的建筑生成
        4.1.2 以动态环境视觉为引导的建筑生成
    4.2 运用环境联觉感知特征的建筑写作
        4.2.1 建筑对环境联觉感知的综合表达
        4.2.2 建筑对环境物象的感知演绎
        4.2.3 环境感知特征在建筑中的渗透与层次
    4.3 运用环境情感记忆特征的建筑锚固
        4.3.1 锚固于作为物象形态的环境
        4.3.2 锚固于作为情境形态的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环境特征的建筑设计实践
    5.1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楼设计
        5.1.1 对校园环境轴线特征的运用
        5.1.2 滨水环境视觉感知特征的运用
        5.1.3 校园环境引入建筑的层次表达
    5.2 茂县羌城规划设计
        5.2.1 居住建筑与地形地貌的整合
        5.2.2 祭祀建筑对环境空间结构的利用
        5.2.3 综合环境特征营造场所精神
    5.3 腾冲欢乐度假公园建筑设计
        5.3.1 商业街对环境中水体形态的模拟
        5.3.2 利用凸水岸环境空间特征布置主体建筑
        5.3.3 利用岛屿的环境结构中心性营建地标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建筑环境观(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宜主义”建筑思想再发展研究[J]. 李守旭. 新建筑, 2021(05)
  • [2]圆明园景观格局研究[D]. 苗哺雨. 天津大学, 2020(02)
  • [3]“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D]. 温世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4]传统山地城镇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价值研究 ——以四川武胜沿口古镇为例[D]. 何东伟. 河南大学, 2018(01)
  • [5]文脉视角下的武汉大学校园空间与建筑研究[D]. 谷扬. 武汉大学, 2017(08)
  • [6]乡镇聚落更新的本土性表达研究 ——以达州市宣汉渡口乡土家风情街为例[D]. 黄真. 重庆大学, 2016(03)
  • [7]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8]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 王韬. 浙江大学, 2014(12)
  • [9]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D]. 王国光.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10]基于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D]. 石春初.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建筑环境观(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