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明甘肃省临潭县扁都九年制学校747502
摘要:新课改重新界定和评估了语文知识及其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结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观的新内涵,探讨了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及其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知识观
语文是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语文知识教学在培养人才、传播文化、促进文明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试教育下语文知识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重点考察记忆、判断知识和分析静态语言现象,忽视了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全面素质。因此,教育部颁布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语文教学进入了另一个极端,部分教师忽视了语文知识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因此,本文从初中学生的特点探讨了新课程下初中语文知识观及其具体实施策略。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观解析
21世纪初期,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提高了语文知识与技能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不必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取消了“基础知识”条目。“基础知识”在传统语文知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有专家认为三维教学目标具有淡化语文知识的倾向。虽然新课标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并取消了“基础知识”,但是新课标将“知识与技能”目标作为教学的基础,即新课标用一个重要的维度确立了“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的地位。可见新课标并非淡化语文知识的地位,也并非将语文知识教学作为鸡肋,而是重新对语文知识的观念、内涵、地位、作用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解释,重新界定和评估了知识价值。
新课标认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语文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运用能力。例如新课标规定初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尝试,用于理解教学中的语言难点;掌握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方法,体会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等。同时也需注意,新课标对修辞手法的教学要求仅局限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因而语文知识教学应根据文章讲解语法和修饰知识,而非系统地介绍修辞手法。该要求也在教学评价中得到体现,如新课标削减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而且并未将语法、修辞知识作为考试内容。
二、初中语文观的教学实施策略
1.定位教学目标,激活教学内容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观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学中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与之相适应,教学活动也不仅仅是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自我处理和转换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生成知识。基于以上理论要求,语文知识教学应打破传统“知识功利主义”、“知识授受主义”、“工具主义”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克服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语文教师也需要摒弃“知识即为真理”的措施理念,把握知识的不确定性、文化性和价值性,将知识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相连。
教学目标定位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也需要作出调整,适应教学目标。传统语文知识教学过于重视系统性和整体性,忽略了语文的人文特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更新知识,除旧纳新。例如句群知识、词的构成、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语法知识和句群知识的难度较大,并且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可大胆舍弃。再如并列、递进表现手法,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因而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做好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此外,教师还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知识领域,渗透其它学科知识。
2.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
(1)随文学习,学以致用。如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修辞知识,而不必系统性学习。随文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教科书也为学生体验语文知识提供了条件,如学习副词时,教师可引导并帮助学生赏析文章句子感受副词。
(2)创设情境,转化知识。学习情境能将学生带入学习环境,进入学习角色,产生思想共鸣。语文教学情境更是引发学生思维和探究的重要工具,让学生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体验并感悟语言的神韵,并发展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情境创设实现调动学生积极性、求知欲、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3)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建构知识。语文是工具,需要学生在实践中生成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巩固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佳的实践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能力用于写作,并加以引导,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顾云卿从祛魅走向返魅——新知识观及其对语文课程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1,10:16-18。
[2]屈雅洁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4,15:144。
[3]杨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知识观的嬗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0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