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盘江坳陷东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力场,剖面,盆地,样式,单元,论文,南盘江坳陷。
南盘江坳陷东部论文文献综述
任立奎[1](2002)在《南盘江坳陷东部及邻区构造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在丰富的野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控制全区构造格架的五条区域性断裂(南丹—都安断裂带、南盘江断裂带、右江断裂带、巴马断裂带和下雷—灵马断裂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构造表现形式、不同时期断裂的控盆作用,并探讨了它们不同时期不同段落的运动学机制。 以野外测制的控制不同构造区的四条地质构造剖面(北东-南西向两条、近东西向两条)及若干辅助剖面为基础,对研究区的构造样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剖面中反映的构造反转、褶皱组合样式、逆冲断裂带、直立地层发育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探讨。结合地表地质情况和深层构造特征,利用平衡剖面原理对叁条地质构造剖面进行了平衡,通过平衡后的剖面更好地对剖面所反映出的构造样式、组合形态及各个滑脱面进行分析,并且计算出变形后地层的变形缩短量为30%左右。研究区内深浅层构造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多层次滑脱,且不同层次上构造变形样式各不相同。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南盘江坳陷东部地区进行了构造格架的建立和构造区划,确定了南盘江坳陷的东部边界为南丹-都安断裂带,南部边界为下雷-灵马断裂带;并对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根据不同构造层中变形方向及后期构造迭加的分析,对本区的构造应力场及变形场进行了探讨,本区盖层早期阶段(D-C)为近南北向的伸展拉张,二迭纪(特别是晚二迭世)的伸展方向可能发生了改变,除在各断裂带继承性活动外,沿南北方向又新生了一些半地堑。而在挤压变形时,印支期主要为近南北向挤压,燕山早期为NW-SE向挤压,燕山晚期为NNE-SSW向挤压,而喜山运动可能经历了从EW向向SN向方向挤压的转变。 初步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认为本区与西南侧的特提斯域的发生、发展及滨太平洋域的构造发育历史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对本区的盆地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2-05-01)
南盘江坳陷东部论文开题报告
南盘江坳陷东部论文参考文献
[1].任立奎.南盘江坳陷东部及邻区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