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明勇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402160;赖亚南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320000;
曹丰锦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402160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学校教育变革要作好课程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凝练学校课程哲学,确定学校特色发展方向。课程顶层设计要依据学校发展愿景和学校现有课程资源以及学校的现实环境,从而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课程顶层设计发展愿景
我国长期以来坚守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课程开发模式,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各学校课程实施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忠实执行取向。然而,自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使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为学校践行“儿童立场”提供了政策保障,于是很多学校开始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但很多学校往往“忙于埋头拉车,很少抬头看路”,表面轰轰烈烈,实有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之嫌,既无明确的目标指向,也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因而出现了课程设置碎片化、随意性的倾向,无法彰显课程结构的张力,也没有反映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校的发展愿景。
要使教育改革和学校课程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让学校课程设置既能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又能反映学校的现实需要,切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就必须做好学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课程设计的核心在学校管理层,因此学校课程设计就是指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一、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源于工程学的概念,数十年前被跨国公司普遍采纳。简而言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论对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系统性的规划。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按照国家政策的刚性要求、地方政府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校的发展愿景,对学校课程作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有多少所学校作出了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实施的效果如何,尚未有准确的统计与结论。清华附小、北大附中、深圳后海小学、上海格致中学、重庆谢家湾小学等走在课程改革前列。而大量的中小学还没有从应试的惯性思维中走出,只是忙于完成国家课程规定的基本任务,热衷于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不敢、不愿、不能对国家课程进行重新建构,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转化。至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队伍、课程资源等原因,要做到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都还需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打破国家课程一统天下、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也就是说,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唯有如此,课程才是学校的课程,才能反映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没有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就没有优质的学校课程,国家课程也难以“接地气”。因此,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可以在国家课程与学生经验课程之间架设一个沟通的桥梁,以便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在各中小学的切实转化,从源头上缩短国家课程与学生经验课程之间的落差,进而催生学校特色课程。
那么,学校课程顶层设计需要遵循什么原则?顾明远先生说:基础教育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要进行三方面的努力。第一,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第二,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三,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蔡元培曾说:“教育者,培养健全人格之事业也。”课程设计需要关注学生作为“整全人”的发展。当然,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还要考虑课程的结构体例。上海市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曾提出了一种区域性的课程结构模式,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彼此渗透的关系,研究型课程渗透于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之中,三类课程的共同追求是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顶层设计的核心价值
1.凝练学校课程哲学
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层面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底线要求。学校以国家课程为逻辑起点来规划课程设计,凝练学校的教育哲学。因为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教育哲学确定了学校的课程哲学。因此,学校的课程哲学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操作方式以及课程的评价标准。学校教育哲学强调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观念变革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强调在发挥学校共同体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开展顶层设计,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和育人目标,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只有根据自己的课程哲学设计的课程才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才能指向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生作为“整全人”的发展。
2.确定学校特色发展方向
学校要根据历史文化传承、现实基础与发展愿景,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精神去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凝练学校特色文化,重构学校特色课程。因为各学校历史推演进程、文化积淀不同,课程资源条件迥异,学校特色发展便会有不同的路径,课程形态也会呈现不同的精神风貌。为了满足本校学生发展的共同需要和不同潜质、兴趣和特长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校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也会呈现个性化特征。例如全国首家儿童文学校园、重庆市永川区汇龙小学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以儿童文学作为学校特色发展方向,在“发现儿童,点燃梦想”办学理念的框架下提炼出“阅读滋润童年”的特色理念,构建了以儿童文学为核心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三、顶层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需要校长、教师一方面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看待课程设计、作好课程规划,另一方面要注意地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愿景。学校课程经由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反思的循环往复,并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等课程主体得以实现。
1.学校发展愿景规划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需要以学校的发展愿景为旨归,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转化,这是顶层设计的精髓。学校课程设计要考虑学校培养目标、学生核心素养和办学定位。
(1)确立培养目标。学校的育人目标首先要回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关键问题。它涉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要求、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同时也涉及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学校的现实环境。例如经合组织提出将培养目标确定为“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就应该以此为指针,设计课程建设总体思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结构模式、课程实施路径和课程评价策略。有了清晰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课程设计,因为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拟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过去那种知识本位、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不同,现代教育要求学校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拟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如清华附小依据学校的文化传承、办学理念和校训拟定了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和学会改变。通过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及课程实施,培养“健康、阳光、乐学”的现代少年。
(3)确定办学定位。首先要回答办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要依据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确定办什么样的学校,即确定办学定位。当然,办学定位还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结合地方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以及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也要考虑学校所处社区文化环境等。办学定位应该是明确具体的,像“中国一流”这样含糊的说法不能反映培养目标的具体性,只能说是忽悠人的口号。正因为这样,还要考虑办学定位的阶段性和渐进性。
2.现有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本文拟就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展开讨论。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的条件性保障,课程资源决定着课程的内容、结构以及实施的效果与效益。
(1)软件条件。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校长的决策能力和课程领导力从高位制约着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如果校长只是忙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不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并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去思考学校课程设置,顶层设计就无从谈起。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情怀和课程领导力在实践层面制约着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如果教师不能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课程设计就只能是装点门面的“摆设”。学生的课程领导力分享、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保证课程顶层设计“落地”的必要条件。
(2)硬件条件。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各种专用教室和学校各种活动(校内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社区文化(校外课程资源)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不能只是空中楼阁,除了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地方政府对人才的要求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还必须考虑学校的现实环境与办学条件。如“陶艺课程”,除师资外,还要考虑场地的设施等条件。
3.学校现实环境
学校现实环境包括:其一,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要分析学校发展的基础、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寻找学校发展的最佳象限。当然,在顶层设计之初,不必过于追求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和理论性,首先是认准方向,怀着尊重与敬畏的心态去大胆实践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学校课程的品质。其二,“从儿童立场出发”,系统分析学生发展情势,科学把握学生发展的问题、基础与愿景,以儿童的视角,传递儿童的话语,表达儿童的思想,并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分层、分类、分步骤设置学校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选择需要。其三,分析国家课程设计的思路、内容与目标,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终极目标,将部分内容科学合理地整合到校本课程之中,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转化,使学校课程真正成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其中,区域文化资源、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尤其能够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生成点,而学校的发展劣势有时也可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突破点并最终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高建华赢在顶层设计:决胜未来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再造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赖明勇韩永惠基于核心素养,发展学校特色[J].中小学校长,2016,(10)。
[3]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
[4]艾伦·C·奥恩斯坦等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陈建华论学校教育哲学及其提炼策略[J].教育研究,2015,(10)。
[6]宋乃庆范涌峰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构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