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龙[1](2020)在《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业在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企业科技创新、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着,是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在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科技服务业虽然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对经济的贡献率达不到社会上对它的期待,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隶属于G市科学技术局的科技服务型事业法人单位,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资源平台、促进G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G市产业调整转型升级、提升G市区域核心竞争力等工作。为提升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为G市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以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营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理论分析、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归纳了服务的定义,研究了服务的定义及特点、服务营销的理论发展、STP战略、PEST模式、SWOT模型;了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从服务营销7个P和SWOT模型分析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经营现状及需改进的问题;运用PEST模型分析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外部环境,总结科技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和竞争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加深了解客户行为及客户对服务的需求、客户的满意度情况;运用STP战略分析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市场定位;通过综合分析,基于服务营销策略提出建议。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产品、营销渠道、促销、服务过程方面有待改进。第二,面临着积极的政治经济环境、科技服务需求大,科技服务业队伍日趋庞大,行业内服务领域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高、盈利性弱等特点,竞争日趋激烈。第三,运用目标市场战略,将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定位为综合性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第四,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服务人员、服务过程方面对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营销策略提出建议。
杜明月[2](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发挥着引擎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核心技术的掌握仍是一个难题,技术获取仍然需要一定技术引进,重生产轻技术开发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纽带,产业创新系统的资源要素涉及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要素,这些要素具有一定稀缺性。在创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成为制约产业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资源配置效率是衡量和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数量指标,也能够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改善指明调整方向。因此,以系统科学为视角,探析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内部结构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利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调整创新系统资源投入,能够准确把握制约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关键问题所在,对于推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能为决策者重新审视产业创新资源配置提供一定科学参考。第一,界定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概述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基础理论,阐明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框架。第二,综合评价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对产出指标进行降维,结合Sto NED模型和动态评价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并采用ESDA方法对效率进行了时空分异研究。第三,系统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分别从系统层次结构中的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载体要素、创新制度要素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要素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运用BP-DEMATEL模型对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合ISM模型探析了关键影响因素和非关键影响因素对效率的作用路径,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关键影响因素对效率的作用效果。第四,构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原理和步骤、系统边界和基本假设、模型设计原则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演化过程,结合适应性检验和历史检验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第五,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调整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控制变量参数,以此生成诸多模拟方案,得到计算机仿真结果,并考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与产出对控制变量参数调整的敏感性。依据各个模拟方案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结果,在模拟方案集中选出最优方案,进而得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的最优调整方案。最后,提出了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与建议。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统筹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均衡配置、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等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许水平[3](2014)在《科技中介功能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中介是专门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的组织。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以科技进步推进发展方式改变的基本战略,要求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换。然而,我国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存在严重的“创新悖论”。从企业创新活动来看,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摒弃创新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实现的观念,打破传统的企业边界,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实施开放式创新。然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创新也面临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较高的交易成本以及对社会资本的高要求等诸多挑战。科技进步推进发展方式改变的基本战略和企业开放式创新为科技中介机构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其有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科技中介事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中介机构大量涌现,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行业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科技中介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基于此背景,本文对我国科技中介展开深入研究。进一步明晰科技中介的功能、分析我国科技中介功能实现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促进我国科技中介功能提升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由四个相关部分组成。一、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的界定。主要分析了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历程和主要科技中介机构-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此分析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促进我国科技中介发展的主要力量,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行业竞争与协作。二、科技中介功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研究部分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分析了科技中介降低技术商品交易成本的功能;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分析了科技中介消除技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功能;从区域创新系统失灵视角分析了科技中介消除五种形式的创新系统失灵的功能。本文将以上功能称作科技中介的具体功能。其中降低技术交易成本功能和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功能共同之处是完善技术市场,最终促进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消除或缓解各种形式的创新系统失灵的功能共同之处是优化创新系统结构,最终促进社会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将市场完善功能和创新性系统优化功能称为科技中介的二级功能,其最终功能为提升社会创新能力。实证部分是对理论部分的检验。主要实证研究作为科技中介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市场发展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科技中介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促进效应。并且,在创新能力的不同水平上,科技中介对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创新能力越强,促进作用越强。三、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研究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功能实现的主要障碍。关于需求方面的障碍,综合国际经验、国内研究成果以及本人实地调研反馈的信息,本文认为科技中介社会接受程度不高是当前从需求方面阻碍科技中介功能实现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借鉴社会行为理论的相关成果,构建科技中介机构接受意图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对科技中介接受意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开放创新理念、信任、预期绩效、企业创新障碍以及社会影响影响接受意图的主要因素。其中开放创新理念、信任除了直接影响接受意图,还透过中介变量预期绩效间接影响接受意图。而企业创新障碍对接受意图的直接效应没有通过检验,其对接受意图的影响全部来自透过预期绩效的间接效应。关于供给障碍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中介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认为有些科技中介服务属公共物品、有些属准公共物品、还有些则属私人物品。科技中介服务属性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是科技中介服务的三个主要供给主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主体在供给科技中介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并对江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展开案例分析,通过构建系统基模分析江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四、促进我国科技中介功能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前文研究结果,从能力提升、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需求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科技中介功能提升的对策。
薛会来[4](2013)在《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服务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联盟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国内外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历程和概况,介绍了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的诞生背景,从服务资源,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运用灰色分析对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各成员服务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将会员分类,找到他们共同的优势与劣势,以便更好的资源共享。此外成立调研小组,对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16家会员单位进行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参观学习了解了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共享现状,对联盟成员的共享现状做出了数据分析和比对。最后运用中心年报数据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和对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服务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议。
温艳娟[5](2013)在《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科技服务实体。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其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了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本文针对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国内外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历程和概况,从服务资源,人力资源,服务成效三个方面对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年报数据进行运用灰色综合评价分析,对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竞争力进行排名。然后对各个中心进行聚类分析,把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按照发展现状分类,找到了省会各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的优势与劣势。并对省会各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调查研究了省会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对数据的分析和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最终确定了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提供了信息。解决了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可对同类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汪娟[6](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林子华,庄志彬[7](2012)在《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工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工作机构,在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在阐述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措施建议。
薛强[8](2012)在《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国家科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启动了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工作。经过20年的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回顾其发展历程,呈现出阶段性脉络和特征。一、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一)起步阶段(1992—1997年)1992年,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建设从零起步,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路。经过5年的发展,中心数量突破100家,规划、
李红,孙红军,戚建强[9](2011)在《浅谈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地方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支撑。本文结合理德斯普公司对北京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的深入研究,对照国家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要求及相关法规,阐述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新形势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吴逢阳,罗英,钟臻,胡良红,张青[10](2010)在《关于加快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文章重点分析江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服务营销与管理 |
2.1.1 服务的定义及特点 |
2.1.2 服务营销的定义及特点 |
2.1.3 服务营销的组合策略理论 |
2.2 科技服务业的现状研究 |
2.2.1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
2.2.2 科技服务业的现状 |
2.2.3 科技服务机构 |
2.3 理论工具 |
2.3.1 STP战略理论 |
2.3.2 PEST模型 |
2.3.3 SWOT模型 |
第三章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简介 |
3.1.1 业务范围 |
3.1.2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架构及财务状况 |
3.2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营销现状 |
3.2.1 服务产品 |
3.2.2 服务定价 |
3.2.3 服务营销渠道 |
3.2.4 服务促销 |
3.2.5 服务人员 |
3.2.6 有形展示 |
3.2.7 服务过程 |
3.3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面临的问题总结 |
3.3.1 服务产品方面 |
3.3.2 营销渠道方面 |
3.3.3 市场促销方面 |
3.3.4 服务人员方面 |
3.3.5 服务过程方面 |
第四章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行业特点分析 |
4.2.1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性质和分类 |
4.2.2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服务领域 |
4.2.3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科研成果转化 |
4.2.4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盈利性 |
4.3 竞争对手分析 |
4.3.1 同市同行的正面竞争 |
4.3.2 其它行业的跨界竞争 |
4.3.3 其它地区同行的跨区域竞争 |
4.4 客户评价 |
4.4.1 服务产品和定价的评价 |
4.4.2 服务人员的评价 |
4.4.3 客户行为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营销战略STP分析 |
5.1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SWOT分析 |
5.1.1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优势 |
5.1.2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劣势 |
5.1.3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会 |
5.1.4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威胁 |
5.2 市场细分 |
5.3 目标市场选择 |
5.3.1 目标市场选择依据 |
5.3.2 目标市场分析与选择 |
5.4 市场再定位 |
5.4.1 识别潜在竞争优势 |
5.4.2 选择竞争优势 |
5.4.3 塑造形象和传播市场再定位 |
第六章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6.1 服务产品策略 |
6.1.1 引入互联网+,建立科技中介服务线上“商城” |
6.1.2 原有的服务产品作为线上商城的“自营商品” |
6.1.3 提供线上平台数据服务 |
6.2 服务价格策略 |
6.3 渠道策略 |
6.3.1 线上营销 |
6.3.2 大数据精准营销 |
6.3.3 新媒体营销 |
6.4 促销策略 |
6.4.1 广告策略 |
6.4.2 引入会员制 |
6.5 服务人员策略 |
6.5.1 增加科技中介服务线上商城的技术支持和客服人员 |
6.5.2 市场和营销人员队伍建设 |
6.5.3 加强服务人员的激励 |
6.6 有形展示策略 |
6.6.1 保障线上商城的系统稳定性 |
6.6.2 形象设计 |
6.7 服务过程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客户满足度调查 |
致谢 |
(2)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高技术产业 |
2.1.2 创新资源 |
2.1.3 创新资源配置 |
2.2 产业创新系统基础理论 |
2.2.1 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2.2.2 产业创新系统的整体结构 |
2.2.3 产业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2.2.4 产业创新系统的层次结构 |
2.2.5 产业创新系统的功能 |
2.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与研究框架 |
2.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 |
2.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与分析 |
3.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体系与评价 |
3.1.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2 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 |
3.1.3 随机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 |
3.1.4 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
3.1.5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地区差异分析 |
3.2.1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 |
3.2.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地区差异分解 |
3.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
3.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
3.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初探 |
4.1.1 创新主体因素初探 |
4.1.2 创新载体因素初探 |
4.1.3 创新制度因素初探 |
4.1.4 创新环境因素初探 |
4.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
4.2.1 传统DEMATEL模型 |
4.2.2 BP-DEMATEL模型 |
4.2.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4.2.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计算结果 |
4.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4.3.1 解释结构模型 |
4.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 |
4.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 |
4.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4.4.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4.4.3 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1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基础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特点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步骤 |
5.1.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概念 |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目的 |
5.2.2 系统边界的确定及基本假设 |
5.2.3 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
5.2.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5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流图分析 |
5.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
5.3.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数据来源与仿真模拟 |
5.3.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仿真分析 |
6.1 模拟方案生成与敏感性分析 |
6.1.1 模拟方案生成 |
6.1.2 敏感性分析 |
6.2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的效率优化 |
6.2.1 投入和产出指标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6.2.2 基于效率评价结果的方案选优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
7.1 统筹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均衡配置 |
7.1.1 缩小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差异 |
7.1.2 提高局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
7.2 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 |
7.2.1 创新制度因素驱动 |
7.2.2 创新主体因素驱动 |
7.2.3 创新载体因素驱动 |
7.3 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科技中介功能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辨析与界定 |
1.2.1 科技中介概念辨析 |
1.2.2 功能相关概念辨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3.1 国外科技中介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科技中介研究进展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科技中介发展状况分析 |
2.1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历程 |
2.1.1 摸索阶段(1978-1984) |
2.1.2 政策支持阶段(1984-1997) |
2.1.3 规划发展阶段(1997-2002) |
2.1.4 效率提升阶段(2002至今) |
2.2 我国主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
2.2.1 技术市场发展状况 |
2.2.2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状况 |
2.2.3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状况 |
2.3 促进我国科技中介发展的力量 |
2.3.1 市场需求 |
2.3.2 政府政策 |
2.3.3 行业竞争协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中介功能理论分析 |
3.1 科技中介功能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3.1.1 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 |
3.1.2 交易成本理论 |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 科技中介功能研究的创新系统理论基础 |
3.2.1 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 |
3.2.2 创新系统失灵 |
3.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科技中介功能分析 |
3.3.1 科技中介通过改善市场交易结构节约交易成本 |
3.3.2 科技中介通过协调交易过程节约交易成本 |
3.4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科技中介功能分析 |
3.4.1 技术商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 |
3.4.2 科技中介与信息不对称的消除 |
3.5 基于创新系统失灵视角的科技中介功能分析 |
3.5.1 科技中介改善创新系统弱关系失灵 |
3.5.2 科技中介改善创新系统强关系失灵 |
3.5.3 科技中介缓解创新系统制度失灵 |
3.5.4 科技中介缓解创新系统基础设施失灵 |
3.5.5 科技中介缓解创新系统能力失灵 |
3.6 科技中介功能总结 |
第4章 科技中介功能实证研究 |
4.1 简要文献回顾 |
4.2 模型设定、指标选择及数据简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指标选择 |
4.2.2 数据来源及简要分析 |
4.3 实证分析 |
4.3.1 方法选择 |
4.3.2 均值回归结果分析 |
4.3.3 分位数回归结果分析 |
4.4 结论及政策涵义 |
第5章 我国科技中介功能实现的障碍—需求方面 |
5.1 技术接受模型发展演进 |
5.1.1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
5.1.2 技术接受模型 |
5.1.3 技术接受和利用的整合理论 |
5.1.4 技术接受模型的应用 |
5.2 科技中介接受行为模型构建 |
5.2.1 模型的提出 |
5.2.2 结构模型的研究假设 |
5.2.3 潜变量的测量 |
5.3 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 |
5.3.1 结构方程模型 |
5.3.2 数据获取与简要分析 |
5.4 研究假设的验证 |
5.4.1 测量模型评价 |
5.4.2 结构方程模型之结构模型分析 |
5.5 结论及政策涵义 |
第6章 我国科技中介功能实现的障碍—供给方面 |
6.1 科技中介供给模式 |
6.1.1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6.1.2 科技中介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及供给模式 |
6.2 我国科技中介供给存在的问题 |
6.2.1 政府层面 |
6.2.2 私人部门层面 |
6.2.3 非盈利组织层面 |
6.3 案例:江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系统基模分析 |
6.3.1 江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现状 |
6.3.2 系统基模分析方法 |
6.3.3 基于系统基模的江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问题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科技中介功能提升的路径 |
7.1 路径一:能力建设 |
7.1.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
7.1.2 进行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率 |
7.1.3 利用现代技术,开展管理和业务创新 |
7.1.4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美誉度 |
7.2 路径二:结构优化 |
7.2.1 构建多层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7.2.2 促进科技中介服务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同 |
7.2.3 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协作与资源整合 |
7.3 路径三:环境改善 |
7.3.1 转变政府职能 |
7.3.2 健全法律法规环境 |
7.3.3 规范市场环境 |
7.3.4 加强行业自律 |
7.4 路径四:需求引导 |
7.4.1 推动创新发展战略,扩大创新活动规模 |
7.4.2 营造开放式创新文化 |
7.4.3 税收减免 |
7.4.4 政府购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服务资源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预期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联盟资源共享机制主要理论依据 |
2.1 联盟资源共享的有关研究 |
2.2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
2.3 产业集聚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联盟成员共享现状的实证分析 |
3.1 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 |
3.2 调研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 服务资源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
3.2.2 生产力促进联盟资源配置效率调查结果 |
3.2.3 服务资源共享意愿的调查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运用数学模型对各中心竞争力分析 |
4.1 运用灰色分析方法分析数据 |
4.1.1 生产力促进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权重确定 |
4.1.2 数据处理及灰色关联评价 |
4.1.3 灰色评价及分析总结 |
4.2 运用聚类分析对各中心分类 |
4.2.1 聚类分析法概述 |
4.2.2 运用 SPSS 对中心进行聚类 |
4.3 联盟成员共享资源特点总结 |
4.3.1 服务资源实力领先的中心优势 |
4.3.2 服务资源实力较好的中心优势 |
4.3.3 服务资源实力一般的中心优势 |
4.3.4 服务资源实力较弱的中心发展潜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共享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
5.1 运营保障机制 |
5.2 信任机制 |
5.3 沟通机制 |
5.4 协调决策机制 |
5.5 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
5.6 咨询资源的共享机制 |
5.7 培训资源的共享机制 |
5.8 平台资源的共享机制 |
5.9 专家资源的共享机制 |
5.10 对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服务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议 |
5.11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生产力促进中心现状 |
1.2.2 国际科技中介机构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主要理论依据 |
2.1 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理论 |
2.1.1 生产力促进中心定义 |
2.1.2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现状 |
2.1.3 生产力促进中心职责 |
2.2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
2.2.1 科技中介服务的定义 |
2.2.2 科技中介服务的类型和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省会部分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况 |
3.1 石家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
3.2 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
3.3 新华区汇智生产力促进中心 |
3.4 辛集皮革生产力促进中心 |
3.5 高邑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 |
3.6 井陉钙镁生产力促进中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价及分析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内容 |
4.1.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2 运用灰色分析法对中心进行评价 |
4.2.1 灰色评价方法的原理与模型 |
4.2.2 灰色评价方法的结果 |
4.2.3 灰色评价结果分析 |
4.3 对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聚类分析 |
4.3.1 聚类方法的原理与步骤 |
4.3.2 聚类方法结果 |
4.3.3 聚类方法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展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发展策略研究 |
5.2.1 联盟化策略 |
5.2.2 人才策略 |
5.2.3 产学研合作策略 |
5.2.4 争取政府支持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数据来源说明 |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2.1 北京市经验 |
4.2.2 上海市经验 |
4.2.3 大连市经验 |
4.2.4 深圳市经验 |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
13.2.1 战略规划 |
13.2.2 政策导向 |
13.2.3 宣传引导 |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
13.3.1 财政扶持 |
13.3.2 税收扶持 |
13.3.3 公共投资 |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7)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工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创新竞争与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发展要求 |
二、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及机制原因分析 |
1. 自主性不强, 对政府过于依赖。 |
2. 核心竞争力不足, 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3. 政策保障和法律支持不够, 影响了持续发展。 |
4. 投入严重不足且渠道单一, 服务功能受限。 |
5.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化建设有待提高。 |
6. 市场发育不成熟, 社会认可度不高。 |
三、当前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工作机制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建议 |
1. 科学定位政府角色,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
2. 以机构属性为基础, 创新建立起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
3. 统筹推进, 建立交错互动的区域生产力促进网络。 |
4. 制定规范, 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 |
5. 扩宽视野, 与国际化发展接轨。 |
(8)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 |
(一) 起步阶段 (1992—1997年) |
1. 标志性事件 |
2. 发展成效和经验总结 |
3. 起步阶段特征分析 |
(二) 加速阶段 (1998—2002年) |
1. 标志性事件 |
2. 发展成效和经验总结 |
3. 加速阶段特征分析 |
(三) 提升阶段 (2003—2007年) |
1. 标志性事件 |
2. 发展成效和经验总结 |
3. 提升阶段特征分析 |
(四) 跨越阶段 (2008年至今) |
1. 标志性事件 |
2. 发展成效和经验总结 |
3. 跨越阶段特征分析 |
二、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坚持科技本色 |
(二) 发挥体系优势 |
(三) 培育核心业务 |
(四) 加强队伍建设 |
(五) 要有国际视野 |
(六) 遵循发展规律 |
(9)浅谈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历史沿革 |
1.1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历程 |
1.2 我国生产力促进机构的构建模式 |
1.3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性质和定位 |
2 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各级政府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
2.2 生产力促进中心之间还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以及足够的经验交流 |
2.3 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还缺乏统筹的安排, 统一的领导 |
2.4 生产力促进中心在自身建设, 如人员素质、资金保障、工作宣传等方面还亟待加强 |
3 新的发展形势下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方向建议 |
3.1 在战略型新兴产业领域采取市场化机制建立和发展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2] |
3.2 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平台,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
3.3 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强金融服务职能 |
3.4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体系建设 |
(10)关于加快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现状 |
2 存在的问题 |
3 加快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
3.1 加强政策与环境建设,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3.2 注重基础条件建设, 不断强化服务能力 |
3.3 建立和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 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
3.4 加强联合与协作, 搭建信息共享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
3.5 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
四、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G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刘小龙.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研究[D]. 杜明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3]科技中介功能及提升路径研究[D]. 许水平. 南昌大学, 2014(04)
- [4]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联盟服务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 薛会来.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
- [5]河北省省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策略研究[D]. 温艳娟.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
- [6]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7]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工作机制研究[J]. 林子华,庄志彬.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7)
- [8]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J]. 薛强. 科技成果纵横, 2012(03)
- [9]浅谈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李红,孙红军,戚建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2)
- [10]关于加快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 吴逢阳,罗英,钟臻,胡良红,张青. 科技广场,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