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波长光标记交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波长光标记交换,光标记交换,光分组交换,城域网
多波长光标记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衡志德[1](2006)在《多波长光标记交换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P业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下一代网络朝着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分组交换网络发展。分组交换网络流量的突发性特征,以及存在大量的逻辑连接,使得以线路交换为主的网络已经不再适应网络发展的需求。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的出现使得光纤传输的带宽极大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满足下一代网络对于带宽的需求,而如何在高带宽网络上提供数据传输的高速率和高效率,成为探讨的方向。理想中下一代网络将是基于光分组的全光交换网络。光分组信头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实现光分组交换,这就是所谓的光标记交换技术。本论文工作就以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和此种网络的网元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主。论文分叁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多波长光标记的原理和实现技术、多波长光标记网络结构和关键网元实现技术展开研究,并分析了从现有网络到光标记交换网络的演进过程。第二部分内容是对我们首次建立的多波长光标记交换试验平台进行了描述,阐述了试验平台的结构及其实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了推广此技术的应用,第叁部分对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6-01-01)
衡志德,李荣玉,肖石林,隋志成[2](2005)在《基于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的城域光以太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应用广泛的光以太网技术,提出了构建城域光标记交换以太网的构想。在国际上首次搭建了多波长光标记交换试验床,成功完成了高速多媒体视频信号和摄像头捕捉信号的演示,实现了微秒量级的光标记包头和光包的可编程组装拆分。先进的多波长光标记交换加上商用化的光以太网技术,成为未来城域网建设的一种理想的组网方案。(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05年09期)
梁硕,曾庆济,肖石林[3](2005)在《RPR与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融合实现多环互连》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弹性分组环(RPR)与多波长光标记交换两种技术融合,采用多波长光标记交换将去往不同RP子网的数据进行光路由,实现多个弹性分组环之间互通信息。(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05年02期)
赵焕东,曾庆济,池灏,肖石林[4](2003)在《多波长光标记交换中一种新的多波长-时间编码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了多波长光标记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并针对多波长光标记分组交换中的标记头编码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波长 时间编码法 ,这种编码法充分利用了波长和时间两种自由度 ,大大增加了编码数量 ,提高了编码效率 .最后 ,设计了实现这种编码的发射机和接受装置 .(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3年07期)
多波长光标记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应用广泛的光以太网技术,提出了构建城域光标记交换以太网的构想。在国际上首次搭建了多波长光标记交换试验床,成功完成了高速多媒体视频信号和摄像头捕捉信号的演示,实现了微秒量级的光标记包头和光包的可编程组装拆分。先进的多波长光标记交换加上商用化的光以太网技术,成为未来城域网建设的一种理想的组网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波长光标记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1].衡志德.多波长光标记交换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
[2].衡志德,李荣玉,肖石林,隋志成.基于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的城域光以太网[J].光通信技术.2005
[3].梁硕,曾庆济,肖石林.RPR与多波长光标记交换技术融合实现多环互连[J].光通信技术.2005
[4].赵焕东,曾庆济,池灏,肖石林.多波长光标记交换中一种新的多波长-时间编码法(英文)[J].光子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