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核,抗原,肿瘤,肺癌,乳腺癌,连环,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论文文献综述
冯轲昕,王翔,王昕[1](2019)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新辅助化疗(NCT)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可以影响乳腺癌的分子指标状态,如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水平等。Ki-67作为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其表达变化与传统预后标志物密切相关。乳腺癌患者NCT期间,Ki-67表达水平的变化可用于预测NCT的长期获益情况,这对于指导临床预后及评估NCT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NCT前后Ki-67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对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预后预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同时也为Ki-67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旨在对NCT前后Ki-67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3期)
刘春喜,姚丽,马莉[2](2019)在《上皮性卵巢癌PET/CT标准摄取值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及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PEF/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137例,其中以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EOC组,上皮性卵巢肿瘤良性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并计算阳性指数(PI),收集PEF/CT检查的SUVmax值、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SUVmax值、PCNA蛋白PI值的关系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根据SUVmax中位值将大于中位值作为阳性组,其他作为阴性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3年的总生存进行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EOC组SUVmax值、PCNA蛋白表达率与PI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UVmax值与PCNA蛋白呈正相关,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显着相关(P<0.05);PCNA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显着相关(P<0.05);总生存率SUVmax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CNA蛋白阴性表达组高于阳性组(均P<0.05); SUVmax、PCNA均是影响EOC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EF/CT SUVmax值、PCNA蛋白表达异常均与EOC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童杨雯,李汉林[3](2017)在《增殖细胞核抗原、β-连环蛋白与胃肿瘤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胃肿瘤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7-2012-07收治的75例胃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中取胃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另取同期在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47例正常患者胃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织样本中PCNA、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PCNA、β-catenin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胃肿瘤患者随访3年,比较PCNA、β-catenin表达与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CNA的诊断胃肿瘤ROC曲线的AUC为0.879,β-catenin为0.704,PCNA的AUC显着高于β-catenin(Z=2.531,P=0.021),PCN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5.2%和87.4%,β-catenin分别为83.8%和62.4%。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胃肿瘤组织PCNA、β-catenin表达呈正相关(r=0.318,P=0.017)。PCNA表达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50.7%,PCNA表达阳性组3年生存率为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9,P=0.015);β-catenin表达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53.4%,PCNA表达阳性组3年生存率为29.5%,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3,P=0.000)。结论:PCNA、β-catenin在胃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CNA诊断胃肿瘤的价值高于β-catenin,但PCNA、β-catenin均可以作为胃肿瘤预后评估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期刊2017年06期)
刘皓希,杨新华,李世超[4](2015)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按照WHO公布的调查数据,2008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1 383 500,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数的23%,病死人数为458 400,占当时全球总肿瘤病死总人数的14%[1]。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牛津大学的一篇荟萃分析对比了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使用蒽环类为主的第二代化疗药物能使患者的肿瘤相关性病死率降低36%,10年总生存率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5年03期)
宁忠华,裴红蕾,徐国平,韩阳,奚丹[5](2014)在《增殖细胞核抗原、p53和Nm23的表达以及辅助放疗对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PCNA、p53和Nm23的表达以及辅助放疗对进展期(T3~4或N+)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对222例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PCNA、p53和Nm2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复发转移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以Log rank和Cox多元回归方法分析PCNA、p53和Nm23的表达以及辅助放疗对进展期(T3~4或N+)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的预后影响。结果 PCNA和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Nm2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CNA、p53表达、肿瘤分期和辅助放疗是影响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关键因素。Log rank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都显示PCNA和p53表达、术后放疗、病理分级以及TNM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放疗总生存率的关键预后因素。结论 PCNA和p53的表达以及术后放疗是影响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的关键预后因素,而Nm23的表达不影响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的预后。PCNA和p53表达阴性的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获益更大。(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4年11期)
高立伟,李宁宁,王继英,贾惊,尹海[6](2014)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凋亡抑制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蛋白(COX-2)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11月至2012年3月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和COX-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NSCLC组织中PCNA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和60.0%。同步放化疗后,PCNA阳性表达肿瘤客观缓解率高(P=0.046),COX-2阳性表达肿瘤客观缓解率低(P=0.027);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呈显着负相关(P=0.001)。结论 PCNA、COX-2蛋白表达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有一定预测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4年03期)
吴冬寒,张学娟,吴冬冰[7](2013)在《胃癌病变中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肠上皮化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p53和PCNA的表达情况,并设正常胃黏膜为对照组,观察p53和PCNA在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过程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显着高于异型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CNA在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逐渐递增,PCNA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53蛋白表达与PCNA标记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p53和PC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呈异常表达,检测p53和PCNA对判断胃癌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3年26期)
蓝碧洋[8](2012)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生化的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VEGF及PCNA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67.1%和35.0%,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CNA阳性率为74.3%,显着高于对照组15.0%(P<0.01);观察组患者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着相关(P<0.05);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期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观察组VEGF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着低于VEGF阴性者(6.4%vs 21.7%,P<0.01);观察组PCNA阳性者与阴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7%和22.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GF及PCNA过度表达与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李鹏,张亚[9](2011)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病理分级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25例人脑胶质瘤细胞中PC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人脑胶质瘤细胞中PCNA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取10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结果人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染色强弱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而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检测胶质瘤组织中PCNA表达能快速、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评估患者预后,有望成为临床判定胶质瘤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滨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陈莉[10](2010)在《浸润性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预后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中PCNA表达,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结果:组织学分级高、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PCNA蛋白表达的平均秩次高,P<0.05;PCNA、淋巴结转移进入预后分析模型。结论:PCNA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增殖活性强的乳腺癌,分化程度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CNA、淋巴结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CNA的预后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10年02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PEF/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137例,其中以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EOC组,上皮性卵巢肿瘤良性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并计算阳性指数(PI),收集PEF/CT检查的SUVmax值、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SUVmax值、PCNA蛋白PI值的关系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根据SUVmax中位值将大于中位值作为阳性组,其他作为阴性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3年的总生存进行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EOC组SUVmax值、PCNA蛋白表达率与PI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UVmax值与PCNA蛋白呈正相关,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显着相关(P<0.05);PCNA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显着相关(P<0.05);总生存率SUVmax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CNA蛋白阴性表达组高于阳性组(均P<0.05); SUVmax、PCNA均是影响EOC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EF/CT SUVmax值、PCNA蛋白表达异常均与EOC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论文参考文献
[1].冯轲昕,王翔,王昕.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J].癌症进展.2019
[2].刘春喜,姚丽,马莉.上皮性卵巢癌PET/CT标准摄取值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
[3].童杨雯,李汉林.增殖细胞核抗原、β-连环蛋白与胃肿瘤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7
[4].刘皓希,杨新华,李世超.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
[5].宁忠华,裴红蕾,徐国平,韩阳,奚丹.增殖细胞核抗原、p53和Nm23的表达以及辅助放疗对进展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14
[6].高立伟,李宁宁,王继英,贾惊,尹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凋亡抑制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刊.2014
[7].吴冬寒,张学娟,吴冬冰.胃癌病变中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3
[8].蓝碧洋.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J].医药论坛杂志.2012
[9].李鹏,张亚.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病理分级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
[10].陈莉.浸润性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预后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