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等教育,机会,差异,高校,生活史,公平,性别。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唐海龙[1](2019)在《从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高校招生政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入学公平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政府不断采取措施,高等教育入学公平不断改善。但从招生政策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入学公平仍然存在着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多与政策理念偏颇、指标分配不合理、资助体系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不够等问题有关。因此,促进高等教育入学公平,必须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完善指标分配政策、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建立政府主导下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教育公共政策制定机制,以不断促进高等教育入学公平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洋[2](2019)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回顾与思考——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作为当代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维持地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杨倩编着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以及城乡的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吴薇,邱雯婕[3](2019)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可将其划分为男女高等教育均实现普及化、男女高等教育尚未迈入普及化、女性高等教育较男性而言率先迈入普及化叁种类型。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国家民主程度并无明显相关。人类发展指数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越高;性别不平等指数越低,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上升态势。(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段欢欢,王伟宜[4](2019)在《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入学率、性别平等指数和条件概率对英国男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男女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在不断上升,而女生上升得更快,男生的优势逐渐消失,而女生的优势逐渐凸显;从学科领域来看,学科中的性别分布差异虽依然存在,但两性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有所拓宽,尤其是女生的学科分布范围拓宽得更加明显,"男理、女艺"的现象已经消失,且男女学生在学科分布上出现趋同化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15期)
何宗樾,宋旭光[5](2019)在《公共教育投入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共教育投入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个体教育获得主要通过提升教育预期收益、改善个体教育预期以及增加教育供给叁种路径来实现。具体而言,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了各个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且在现行教育政策下,教育部门能够在改善教育预期、扩大教育供给等诸多方面有效干预个体的教育决策。(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孔钺钺[6](2019)在《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的扩招为许多家庭子女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热议的重点话题。有关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因素的研究也从未中断过。研究者多聚焦于城乡来源、社会阶层、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近年来,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研究者多采用定量法研究学生所在的某个阶段的教育经历对其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关于教育经历是如何影响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还较少。所以,从学生的中小学教育经历出发,深入探讨社会资本中的哪些因素对学生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又是如何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利用生活史研究法,通过对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14名学生进行深度采访,以此来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基础教育经历,从而探讨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他们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研究发现,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社会关系、父母和亲属提供的信息帮助以及给予的鼓励等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同伴的学业表现、升学意向和行为影响个体高等教育机会的选择;城乡社区环境和资源间接影响个体入学机会的选择;中小学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包括提供的升学信息、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情感支持等影响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尤其是高中阶段学校各方面提供的教育资源对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影响更大。研究建议,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平衡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高等教育优化大学招生结构,增加对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弱势群体的补偿和扶持力度;中小学校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扩展信息渠道,以弥补家庭资本的缺失;父母应参与到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去,充分运作可利用的家庭资本提高子女的学业成绩,从而增加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晋,叶晓阳,伍银多,丁延庆[7](2019)在《高校扩招中的高等教育分层及入学机会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从1999年至2012年出现了大幅扩张,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层级。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国毕业生调查数据(2003-2013年),采用多份因变量回归(MNL)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背景优势群体具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优势。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城市户籍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逐渐消失;父母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具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始终保有985高校入学机会的相对优势。(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周菲[8](2019)在《无声的区隔:高考文理分科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高考文理分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其对学生素质发展影响的争论,文理分科所造成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被主流的声音所遮盖。有数据表明,文理分科的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之所以未引发强烈关注,是基于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的正当性认识、后天选择产生的自致性后果,以及不可比性和程序正义的合理性渲染。然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来看,文理分科所产生的入学机会不公平的扩散效应是长远和显要的。取消文理分科并不会对文科生造成新的"机会劣势",但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制订和制度设计中,以质量和公平为共同关照,审慎推进。(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范静波,孟令东,杨晓平[9](2019)在《家庭因素影响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趋势差异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在我国仍属于稀缺的资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影响着社会公平。子女所获得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投入的反映。促进教育公平,需要政府与高校共同努力来淡化家庭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期刊2019年Z1期)
张行[10](2019)在《高校扩招、重点高中制度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教育公平和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在众多影响教育不平等的因素中,高校扩招政策和重点高中制度获得研究者的关注较少。文章基于"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六省市的数据,在Mare的模型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重点高中制度与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及重点高中制度的影响在扩招政策实施后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高中制度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高校扩招政策实行以后,这一影响在减小,说明高校扩招对重点高中制度发挥作用具有重要影响;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直接作用则不明显,说明高校扩招与大学升学机会没有相关关系,但是高校扩招作为一种政策性因素调节着其他因素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不能被忽略。(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1期)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作为当代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维持地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杨倩编着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以及城乡的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进行了具体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1].唐海龙.从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高校招生政策的视角[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刘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回顾与思考——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
[3].吴薇,邱雯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9
[4].段欢欢,王伟宜.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变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
[5].何宗樾,宋旭光.公共教育投入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差异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9
[6].孔钺钺.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7].杨晋,叶晓阳,伍银多,丁延庆.高校扩招中的高等教育分层及入学机会分配[J].教育发展研究.2019
[8].周菲.无声的区隔:高考文理分科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J].高等教育研究.2019
[9].范静波,孟令东,杨晓平.家庭因素影响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趋势差异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
[10].张行.高校扩招、重点高中制度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J].教育学术月刊.2019
论文知识图
![城乡高中生父亲受教育程度分布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142516.nh0004&suffix=.jpg)
![不同学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JYKO2008010150002&suffix=.jpg)
![1995年-2008年男女高等教育入学机](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JYKO2011010090001&suffix=.jpg)
![地方政府竞争与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入](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256781.nh0004&suffix=.jpg)
![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变化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HIGH2010020020004&suffix=.jpg)
![1-2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相关研宄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7111324.nh0002&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