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太平洋中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太平洋海隆,洋中脊玄武岩,斜长石,岩浆作用
东太平洋中脊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录,崔建军,张维[1](2019)在《东太平洋海隆1°N洋中脊玄武岩斜长石斑晶的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作用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太平洋海隆为世界典型的扩张脊,其上的洋中脊玄武岩为研究快速扩张作用下的岩浆作用提供了机会。在东太平洋海隆1°N采集到的洋中脊玄武岩内发现了大量结晶状况良好的斜长石斑晶。基于玄武岩的常量元素测试分析,洋脊下部的原始岩浆经历了以橄榄石为主的结晶分离过程,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斜长石结晶分离。对样品中斜长石斑晶的电子探针测试表明,这些斜长石斑晶为岩浆自生矿物,而非捕掳晶。部分环带斜长石斑晶成分的规律性的变化主要受控于原始岩浆温度的变化,而非岩浆混合作用。我们推测Galapagos叁联点下部可能存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岩浆体系,为斜长石矿物的结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条件。这些斜长石斑晶形成后并未分离成岩,而是被岩浆带至洋底喷发形成玄武岩。(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2期)
祝红丽,刘芳,李欣,王桂琴,孙卫东[2](2017)在《东太平洋中脊玄武岩的Ca同位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关地幔橄榄岩的研究表明,地幔的Ca同位素组成是不均一的。然而,至今对引起地幔Ca同位素不均一的认识并不统一。一些研究认为,再循环的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可以造成地幔Ca同位素的不均一性(Huang et al.,2011;Kang et al.,2016)。另一些研究认为部分熔融过程可能也是造成地幔Ca同位素不均一的因素之一(Amini et al.,2009;Chen et al.,2014;Kang et al.,2016),但是目前缺乏直接的证据表明Ca同位素在部分熔融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丁雪,李军,郑常青,黄威,崔汝勇[3](2014)在《东太平洋海隆1.5°N~1.5°S和南大西洋中脊13.2°S玄武岩物质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东太平洋海隆(EPRⅠ区和Ⅱ区)和南大西洋中脊(SMAR)6个站位新鲜的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EPR玄武岩样品可分为辉石玄武岩、气孔玄武岩和玻基玄武岩3种类型,SMAR玄武岩样品主要为辉石玄武岩。EPR和SMAR玄武岩样品的标准矿物组合相同,均出现了石英和紫苏辉石标准矿物,为典型的拉斑玄武岩。EPRⅠ区和SMAR玄武岩表现出轻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可能受到了富集地幔源区(EMORB)的影响,其玄武岩可能形成于未经历早期熔融事件的富集地幔或部分熔融程度相对较低。EPRⅡ区玄武岩为正常型洋中脊玄武岩(N-MORB),其源区为经历了早期熔融事件的、亏损洋中脊地幔源区(DMM),且源岩部分熔融程度较高。EPRⅠ区与Ⅱ区不同的幔源特征说明东太平洋海隆地幔源区存在不均一性。(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4年05期)
郭浩,张海江[4](2014)在《东太平洋洋中脊Gofar转换断层沿走向变化的地震速度分布与地震破裂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在全球范围内,洋中脊转换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是受热量控制的。但在大洋转换断层上所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只破裂了根据热模型所预测的破裂区域的一小部分,并且大多数的断层滑移并没有产生大震,因此温度并不是唯一的控制因素。当大震发生时,在该区域又会准周期性地重复发生。此外,大洋转换断层通常会产生比大陆走滑断层高一个数量级的前震。本次研究的区域为东太平洋海隆Gofar转换断层(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期刊2014-10-20)
赵慧静,曾志刚,殷学博,陈帅[5](2014)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3件采自东太平洋海隆(EPR)13°N附近的玄武岩和火山玻璃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该区域玄武岩的演化过程和物质来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m(Tb)/m(Lu)(1.74~2.03),m(Sm)/m(Nd)(0.29~0.35)和m(Nd)/m(Y)(0.32~0.48)存在不能忽略的变化,表明它们可能受到了非均一质地幔来源的影响。m(La)/m(Nb),m(La)/m(Sm)和m(La)的线性相关性辨别结果,以及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图表现的元素分布特征等均表明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的洋中脊玄武岩可能来自不同的端元组分,也证明研究区域内的玄武岩除N-MORB(常规型MORB)外,还有E-MORB(富集型MORB)。此外,玄武岩m(Ce)/m(Pb)和m(Ce),m(Nb)/m(U)和m(Nb),以及m(Nb)/m(La)和m(La)线性相关性,均显示了这些微量元素比值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正相关趋势,这可能与双组分地幔熔融有关。m(Nb)/m(Th)和m(Th)线性相关性显示出负相关,显示该区域玄武岩的地幔来源组成可能受到了富集组分的影响。分析显示,样品的Nb*值均大于1,而大部分样品的Ta*值大于1,这表示大部分玄武岩的来源很可能是从俯冲区域循环的物质。(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谢燕荣[6](2014)在《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及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非培养的方法,分析了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多样性,并对其中一株锌抗性菌株的抗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详细解析了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第一部分: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多样性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巨大威胁,而微生物能通过多种机制对环境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和去除。研究和分析深海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菌的种群结构及其抗性机制,将为重金属污染生物的修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七种含有不同种类重金属(Zn2+、Ni2+、Mn2+、Cu2+、Hg2+、Co2+和Cr7+)的培养基,对两个来自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样品进行了富集,并获得了抗性菌群。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Zn、Ni.Mn、Cu.Co和Cr抗性菌群中的优势类群分别是:Halomonas和Paracoccus;Microbacterium和Alcanivorax; Halomonas,Marinobacter和Georgenia;Achromobacter和Serratia;Halomonas和Idiomarina;Idiomarina和Bacillus。利用平板纯培养的方法,从上述富集菌群中分离得到了多种重金属抗性菌,包含16株细菌和8株真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分属Salegentibacter,Dietzia,Paracoccus,Alcanivorax,Georgenia,Halomonas, Microbacterium,Salinicokla和Thalassospira10个属中的13个种。其中,在Zn、Ni.Mn和Co抗性菌群中,PCR-DGGE检测到的优势种属均获得了纯培养,它们分别是Halomonas;Microbacterium和Alcanivorax;Georgenia;Halomonas.另外,从Cu,Co,Zn和Ni抗性菌群中分离获得真菌8株,ITS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它们均为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随后,我们对分离自Zn抗性菌群且具有较好抗性的菌株VCZn-1进行了研究。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模式种Halomonas zincidurans B6T的同源性为100%。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C,盐度13%和pH8-9;其对Zn2+的最高抗性为27mmol/L;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3天内,能够促使MA培养基中49±3.42%的Zn2+沉淀。后续Zn2+去除率实验表明,该菌株主要的抗性机制是在稳定期产生的碱性次级代谢物,使培养基的pH值增大,从面导致Zn2+的自然沉淀。此外,该菌株对其它重金属也有较好的抗性,如Mn(9mmol/L),Cu(1mmol/L)和Ni(1mmol/L).菌株VCZn-1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组大小约3,709,838bp,GC含量为64.04%,在其基因组中存在与重金属抗性相关的ATPase转运体和RND家族转运体,这些抗性基因的存在,可能是该菌株具有多种重金属抗性的分子基础。第二部分: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分析为了解析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本文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横跨南大西洋洋中脊的14个表层海水样品中,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的V5-V8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14个样品共获得177,364条序列,其中164,784条有效序列,每个样品平均11,770条序列,序列平均长度约286bp。Shannon和Chao1指数均显示,14个表层海水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且样品间多样性差别不大;Unifrac和UPGMA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样品呈现按照采样地理位置进行聚类的趋势,说明它们具有一定的生物地理分布特征。同时,14个样品在微生物组成上并无明显区别,古菌的优势类群为Euryarchaeota中的Marine group Ⅱ和Marine Group Ⅲ;而细菌的优势类群为Alpha变形菌纲Rickettsiales目中的SAR11surfacel clade (9.48%-16.19%),以及Gamma变形菌纲Oceanospirillales目中的SAR86clade (11.93%~18.24%).在属水平上,14个样品中仅有20.9%~29.1%的序列可分类到属,其中的优势属为:Candidatus Portiera, Alteromonas, Pseudoalteromonas, Fluviicola, Thalassomonas, Oleibacter, Vibrio, Hyphomonas, Alcanivorax和Pelagibaca属此外,利用富营养的2216E和寡营养的R2A培养基,对水样中好氧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两种培养基共分离获得116株细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们分属于Gamma-, Alpha-, Epsilonproteobacteria, Bacteroidetes, Bacilli和Actinobacteria门中的24个属。其中Gammaproteobacteria门是绝对优势类群,占可培养菌株总数的63.79%,它们归属于Vibrio, Pseudoalteromonas, Alteromonas, Marinobacter和Halomonas属;Alphaproteobacteria门占24.14%,主要种属是Erythrobacter, Pseudoruegeria和Sulfitobacter。同时,高通量测序中检测到的Alteromonas, Alcanivorax, Marinobacter, Pelagibaca, Photo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Tenacibaculum和Vibrio8个属的细菌,在上述分离培养中均获得了纯培养。综上所述,本文对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及跨南大西洋洋中脊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中一株重金属抗性菌的抗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东太平洋热液区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开发利用,以及对南大西洋表层海水生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4-01)
赵慧静[7](2013)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地区洋中脊玄武岩矿物组成,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玄武岩中橄榄石寄主的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火成岩中硅和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玄武岩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并通过对玄武岩结晶过程的模拟,对岩浆演化过程进行了示踪。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快速扩张洋脊区域玄武岩的成因和起源,有助于了解全球洋中脊玄武质岩浆活动的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域洋中脊玄武岩样品中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显示该地区玄武岩中存在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主量元素的分析表明这些MORB来自熔融深度不同的地区,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熔融,并在玄武岩质岩浆中出现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共结晶。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的分析显示洋中脊玄武岩的岩浆来源中可能有富集型组分物质的加入。结合洋中脊玄武岩和其中橄榄石寄主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元素组成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EPR13°N附近地区的玄武质岩浆中存在Olv+Plag+Cpx共结晶,但在喷出地表的MORB中,只存在Olv+Plag共结晶,证实了“辉石悖论”在该地区玄武岩的研究中也成立。同时,通过使用COMAGMAT软件对熔融包裹体和MORB全岩中矿物结晶分异过程的模拟以及熔融包裹体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该地区出现的E-MORB是富集型物质的低压熔融(1±1kbar),以及富集型组分和普通地幔岩浆高压混合(4±2kbar)这两个不同过程作用的结果。EPR13°N附近地区中MORB的δ~(30)Si和δ18O均值与已知的普通MORB的δ~(30)Si和δ18O值有差异,我们推断,可能是该地区的玄武岩受到了富集组分的影响。而作为对比研究区的Manus海盆,其火成岩中相对高的Si、O同位素值显示它们可能受到了热液蚀变的影响。在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的岩石序列中,δ~(30)Si和δ18O值都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我们认为,随着岩浆的演化,Si和O同位素的分馏受到了SiO2含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3-05-01)
于小刚,曹志敏,江巧文,蒋玉波,贾培蒙[8](2012)在《太平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东太平洋海隆9°~10°N(9°50.01′N,104°17.44′W,水深2 200m)热液硫化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测试资料研究表明,硫化物具有高Ca、Cu、Co、Se含量,低Pb、Mn、As、Cd、Ba和Au含量的特点,为富Cu型热液硫化物。热液硫化物中Cu与Co、Se、Ag、Cd等元素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8),而与Ca、Ba、Mn、Pb等元素呈负相关关系(R2>0.8)。热液硫化物烟囱体中不同圈层化学成分的变化较大,稀土元素(REE)的含量从内层到外层逐渐变高,可以反映出硫化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均一性和矿化条件的不同。热液硫化物中REE含量较低,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和LREE富集的特征,与海水的REE配分曲线基本一致,表明热液硫化物中的REE主要来源于海水。(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2年08期)
王琰,孙晓明,戴瑛知,吴仲玮[9](2012)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及东太平洋海隆海底热液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底热液硫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并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洋中脊、海山及弧后盆地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Herzig et al.,2006)。其中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热液体系更因其超慢速的扩张速率而在全球大洋中脊系统中独具特色,并且研究程度较低,热液体系的成矿物质(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2年S1期)
于小刚[10](2012)在《大洋海底玄武岩及其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慢速-超慢速扩张SWIR和快速扩张EPR9°N~10°N热液活动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热液区部分玄武岩、热液硫化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SWIR热液区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与N-MORB相似,却与典型N-MORB不同,推测由岩浆来源的不均一所致;EPR热液区玄武岩则属于典型的N-MORB。研究区玄武岩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SWIR热液区玄武岩具有LILE和HFSE相对富集及明显的Ba正异常的特征;EPR热液区玄武岩则表现出LILE轻微亏损、HFSE相对富集以及Ba负异常特征。相对SWIR而言,EPR玄武岩微量元素配分曲线整体上表现出平坦的亏损型分布模式,反映了该区亏损型地幔源区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玄武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明,SWIR玄武岩的∑REE高于EPR玄武岩,两者均表现出LREE轻微富集、Ce正异常和Eu轻微负异常的特征。在La-La/Sm变异图上,La/Sm与La同步增加,表明两个热液活动区海底玄武岩岩浆的演化主要受不同程度部分熔融作用控制。不同热液活动区热液硫化物的化学成分差异显着。SWIR热液硫化物中Zn、Mn、Mo、Cd、Ba以及REE的含量明显高于EPR,而Ca、Fe、Cu、Se、Pb等元素的含量则低于EPR。研究区热液硫化物Cu-Pb-Zn叁角图显示,SWIR、EPR两热液区的热液硫化物分别属于富Zn型和富Cu型热液硫化物。同一热液活动区热液硫化物的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根据热液硫化物Cu-Zn-Fe叁角图获知,SWIR热液硫化物样品swir-s1属于富Zn型热液硫化物,而swir-s2则属于富Fe型热液硫化物。研究区热液硫化物和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显示,SWIR、EPR9°~10°N热液硫化物中∑REE远远低于各热液区玄武岩中的∑REE,但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却高于玄武岩,均具有较为明显的Ce负异常、LREE富集、HREE亏损的特征。SWIR热液硫化物表现出显着的Eu正异常,其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也高于EPR。SWIR、EPR两个热液活动区硫化物中稀土元素的来源不同,其中前者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而后者主要来源于海水。(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5-08)
东太平洋中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有关地幔橄榄岩的研究表明,地幔的Ca同位素组成是不均一的。然而,至今对引起地幔Ca同位素不均一的认识并不统一。一些研究认为,再循环的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可以造成地幔Ca同位素的不均一性(Huang et al.,2011;Kang et al.,2016)。另一些研究认为部分熔融过程可能也是造成地幔Ca同位素不均一的因素之一(Amini et al.,2009;Chen et al.,2014;Kang et al.,2016),但是目前缺乏直接的证据表明Ca同位素在部分熔融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太平洋中脊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录,崔建军,张维.东太平洋海隆1°N洋中脊玄武岩斜长石斑晶的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作用的指示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9
[2].祝红丽,刘芳,李欣,王桂琴,孙卫东.东太平洋中脊玄武岩的Ca同位素组成[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3].丁雪,李军,郑常青,黄威,崔汝勇.东太平洋海隆1.5°N~1.5°S和南大西洋中脊13.2°S玄武岩物质组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
[4].郭浩,张海江.东太平洋洋中脊Gofar转换断层沿走向变化的地震速度分布与地震破裂的关系[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2014
[5].赵慧静,曾志刚,殷学博,陈帅.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J].海洋科学.2014
[6].谢燕荣.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及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D].厦门大学.2014
[7].赵慧静.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
[8].于小刚,曹志敏,江巧文,蒋玉波,贾培蒙.太平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地质前沿.2012
[9].王琰,孙晓明,戴瑛知,吴仲玮.西南印度洋中脊及东太平洋海隆海底热液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比研究[J].矿床地质.2012
[10].于小刚.大洋海底玄武岩及其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