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硅氢加成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硅烷,催化剂,烯烃,多相,贵金属,金属,硅油。
硅氢加成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继,金培玉,朱晓英[1](2019)在《二氧化硅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烯基叁乙氧基硅烷对二氧化硅表面羟基进行修饰,再与铂(Pt)配位制得二氧化硅负载卡斯特铂催化剂。以3-氯丙烯与叁氯氢硅通过加成反应制备γ-氯丙基叁氯硅烷为反应模型,考察了二氧化硅负载铂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该反应中原料转化率及目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回收后的负载铂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铂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氯丙烯转化率稍有提高,但γ-氯丙基叁氯硅烷选择性降低;与采用等量之比的原料时相比,叁氯氢硅用量略微增加时,氯丙烯的转化率由82%提高到90%,γ-氯丙基叁氯硅烷选择性没有大幅度变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氯丙烯转化率逐渐提高,γ-氯丙基叁氯硅烷选择性先略微提高,而后大幅下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氯丙烯的转化率先大幅提升,随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γ-氯丙基叁氯硅烷选择性先提高后保持稳定。该催化剂在叁氯氢硅与氯丙烯的硅氢加成反应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在氯丙烯与叁氯氢硅的量之比为1. 1∶1,负载铂催化剂用量为15×10~(-6),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氯丙烯转化率为86. 43%,γ-氯丙基叁氯硅烷选择性为75. 88%。此外,经第5次回收后使用,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无明显下降,在工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有机硅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席路,向洪平,刘珠,刘晓暄[2](2019)在《乙烯基硅油黏度对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端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为硅氢加成反应底物,(Me-Cp) Pt(Me)3为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光诱导(Me-Cp) Pt(Me)3催化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硅橡胶,并对光催化剂(Me-Cp) Pt(Me)3的浓度、光固化反应条件、紫外光固化动力学以及端乙烯基硅油黏度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eCp) Pt(Me)3的质量分数为400×10-6时,在5 min内反应转化率接近100%;高黏度的乙烯基硅油有利于反应最终转化率的提高;黏度为5 000 mm2/s的乙烯基硅油体系所制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较好,其拉伸强度为0. 528 MPa,拉断伸长率达789%(约为500 mm2/s和10 000 mm2/s体系的2~3倍);高黏度乙烯基硅油制得的硅橡胶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硅橡胶热质量损失率10%时的温度从487℃提高至496℃,最终残余质量分数从60%提高至68%。该法能在短时间内制得硅橡胶制品,并可通过增加乙烯基硅油的黏度,有效提高硅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有机硅材料》期刊2019年04期)
代自男,白赢,厉嘉云,彭家建[3](2019)在《镍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Ni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中,是有机金属催化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介绍了近20年来镍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烯炔烃、含羰基化合物及其他不饱和化合物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纪建业,温淑谊,李政,戚嘉豪,陈衍均[4](2019)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烷氧基官能化MQ硅树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制备甲氧基官能化的MQ硅树脂(Methoxy functionalized MQ silicone resin,MMQ)的最佳反应条件,以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Methyl-vinyl containing MQ silicone resin,MVMQ)、叁甲氧基硅氧烷(Trimethoxysiloxane,TMOS)为主要原料,在氯铂酸(H_2PtCl_6)催化下,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备了MMQ.通过碘量法测定MVMQ中未反应乙烯基的质量分数,确定乙烯基的转化率,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摩尔配比Si—H/Si—CH=CH_2对乙烯基转化率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对加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MMQ,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80℃、催化剂用量10μg/g(以MVMQ质量计)和摩尔配比Si—H/Si—CH=CH_2 1. 3∶1,此时乙烯基的转化率达到78. 58%.(本文来源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谢志凯,陈秀莹,胡文斌,舒绪刚,周新华[5](2018)在《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负载铂高效催化硅氢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后修饰法合成MIL-101-791,并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Pt/MIL-101-791催化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氮气吸附脱附(BET)、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催化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硅氢加成反应作为Pt/MIL-101-791催化性能的探针.结果表明:Pt成功的分散在MIL-101-791上,并体现出了高效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转化率能保持在85%以上.通过优化该反应的生产条件,得出最佳催化工艺:3%催化剂用量占总底物用量的0.24%,n(APEG)/n(MDHM)=1.1/1,催化时间为3 h,催化温度为90℃下,MDHM的转化率高达94%,生成的产品色泽纯净,且在植物表面具备良好的铺展性能.(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8年06期)
杨晓玲,白赢,厉嘉云,代自男,彭家建[6](2018)在《钛、镍、铁配合物在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Ti、Ni、Fe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是有机金属催化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非贵金属钛、镍、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烯炔烃、含羰基化合物及其他不饱和双键、叁键化合物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和进展,分析了这叁类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8年12期)
杨晓玲,白赢,厉嘉云,刘煜,代自男[7](2018)在《二氯二茂钛/金属氢化物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氯二茂钛/金属氢化物为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性能.发现二氯二茂钛/四氢锂铝在室温下即可有效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对于直链烯烃,产物只有β加成和加氢产物.溶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有影响,乙醚为最佳溶剂.(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安晓鸣[8](2018)在《多孔有机膦配体聚合物合成和钴催化炔烃硅氢加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多孔有机膦配体聚合物合成及多相催化应用;第二部分为Co催化炔烃选择性硅氢加成研究。第一章:均相金属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氢甲酰化为代表的有机反应中,但均相催化剂的难于分离和重复利用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多孔有机聚合物因为高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孔容、易于官能化等优点,在非均相催化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乙烯基官能化膦配体聚合物是实现氢甲酰化反应非均相催化的有效途径。我们设计新路线合成两种乙烯基官能化膦配体(叁(4-乙烯苯基)膦(Vinyl-PPh3)和4,5-双(4-乙烯苯基)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Divinyl-xantphos)),将其聚合成有机多孔膦配体聚合物。聚合物搭载贵金属Rh后催化氢甲酰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重复利用性能。新路线的原料易得,步骤大为简化,总产率较高,即将实现氢甲酰化多相催化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第二章:硅氢加成反应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在工业上有着巨大的应用需求。人们对硅氢加成催化剂的研究经历了从贵金属到廉价3d过渡金属的演变。在众多金属催化剂中,金属Co催化剂凭借其高活性、高选择性、低成本等优势,在多种硅烷与不饱和烃的硅氢加成反应中发挥作用。我们以乙酰丙酮钴作为催化剂、叁苯基膦作为配体,催化炔烃与苯硅烷为底物的硅氢加成反应,能够以较高产率、选择性地生成反式反马氏加成产物((E)-β型)。该反应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泛,选择性高,对于已有的硅氢加成研究是一个有力的补充。随后,我们以多孔有机膦配体聚合物POL-Xantphos&PPh3作为催化剂载体和配体,实现了多相催化的Co催化选择性硅氢加成反应。该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炔烃与二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选择性生成反式反马氏加成产物((E)-β型)。该方法操作简便,底物范围广泛,选择性高,同时有着优良的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拓展了多孔有机聚合物在有机反应多相催化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杨晓玲[9](2018)在《钛、镍配合物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氢加成反应是制备各种有机硅单体与聚合物的一种主要方法,且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副产物少等优点。硅氢加成反应中最常用的催化剂是Speier催化剂、Karstedt催化剂、Wilkinson催化剂等贵金属催化剂。虽然这些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但其高昂价格,不可回收等缺点仍未得到解决。过渡金属铁、钴、镍、钛等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简单的钛、镍配合物在添加剂或者有机磷配体的作用下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取得了较好催化效果。具体方法为:(1)将Cp_2TiCl_2在金属钐(Sm)、LiAlH_4、KO~tBu的作用下,催化直链烯烃与含氢硅烷反应;钛酸四乙酯Ti(OEt)_4单独催化不同烯烃与硅烷的反应。(2)将本组制备的有机磷配体或商业上买来的叁苯基膦直接作为配体,与NiCl_2在室温下直接配位得到磷-镍配合物,并通过X-单晶衍射等方法表征了其结构。将该系列配合物用于催化不同烯烃与含氢硅烷反应。考察了不同烯烃和含氢硅烷、催化剂量和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各催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催化剂能在简单操作条件下高效地催化直连烯烃与Ph_2SiH_2、PhMeSiH_2等二级含氢硅烷反应,尤其是本论文合成的有机磷镍配合物,催化直链烯烃硅氢加成β-选择性达100%,在工业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方少勤[10](2018)在《B(C_6F_5)_3和IrH(POCOP)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DF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理论计算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被用于研究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叁(五氟苯)硼烷B(C6F5)3催化吡啶类化合物硅氢加成反应的机理,以及过渡金属铱配合物催化CO2硅氢加成反应的机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受阻挫Lewis酸碱对(FLPs)催化反应,Lewis酸和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硅氢加成反应机理。第二章介绍了理论研究的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第叁章探究了 B(C6F5)3催化吡啶类化合物硅氢加成反应的机理。在M06-2X//B3LYP泛函理论下,我们计算了整个反应路径。该反应分为叁步:(1)B(C6F5)3催化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生成1,4-二氢吡啶化合物,4-甲基吡啶生成1,2-二氢吡啶化合物;(2)B(C6F5)3催化二氢吡啶化合物选择性生成5-甲硅烷基吡啶化合物;(3)B(C6F5)3催化下,2-甲基-5-甲硅烷基吡啶化合物生成5-甲硅烷基哌啶。3-甲基二氢吡啶化合物经二硅氧烷(Me2HSi)20还原,生成O-桥连的双环氮杂化合物。第四章探究了铱配合物[IrH(POCOP)]+催化CO2还原为CH4的硅氢加成反应机理。在B3LYP泛函理论下,我们计算了整个反应路径。该反应分为四个阶段:(1)铱配合物[IrH(POCOP)]+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硅烷基甲酸酯。(2)铱配合物[IrH(POCOP)]+催化甲硅烷基甲酸酯还原为双(甲硅烷基)缩醛。(3)铱配合物[IrH(POCOP)]+催化双(甲硅烷基)缩醛还原为甲氧基硅烷。(4)铱配合物[IrH(POCOP)]+催化甲氧基硅烷还原为甲烷产物。第一步还原过程为整个反应的决速步,能垒为29.5 kcal/mol。后叁个还原过程的能垒比较低,分别为12.2 kcal/mol,16.4kcal/mol,22.9kcal/mol。此外,我们发现生成的铱二氢化合物[IrH2(POCOP)]能有效促进二氧化碳的硅烷基化。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两类硅氢加成反应:B(C6F5)3以及过渡金属铱配合物催化的硅氢加成反应。计算获得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和中间体,深入探究了催化机理。(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30)
硅氢加成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端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为硅氢加成反应底物,(Me-Cp) Pt(Me)3为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光诱导(Me-Cp) Pt(Me)3催化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硅橡胶,并对光催化剂(Me-Cp) Pt(Me)3的浓度、光固化反应条件、紫外光固化动力学以及端乙烯基硅油黏度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eCp) Pt(Me)3的质量分数为400×10-6时,在5 min内反应转化率接近100%;高黏度的乙烯基硅油有利于反应最终转化率的提高;黏度为5 000 mm2/s的乙烯基硅油体系所制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较好,其拉伸强度为0. 528 MPa,拉断伸长率达789%(约为500 mm2/s和10 000 mm2/s体系的2~3倍);高黏度乙烯基硅油制得的硅橡胶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硅橡胶热质量损失率10%时的温度从487℃提高至496℃,最终残余质量分数从60%提高至68%。该法能在短时间内制得硅橡胶制品,并可通过增加乙烯基硅油的黏度,有效提高硅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硅氢加成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刘继,金培玉,朱晓英.二氧化硅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应用[J].有机硅材料.2019
[2].席路,向洪平,刘珠,刘晓暄.乙烯基硅油黏度对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J].有机硅材料.2019
[3].代自男,白赢,厉嘉云,彭家建.镍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研究进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纪建业,温淑谊,李政,戚嘉豪,陈衍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烷氧基官能化MQ硅树脂[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
[5].谢志凯,陈秀莹,胡文斌,舒绪刚,周新华.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负载铂高效催化硅氢加成反应[J].分子催化.2018
[6].杨晓玲,白赢,厉嘉云,代自男,彭家建.钛、镍、铁配合物在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8
[7].杨晓玲,白赢,厉嘉云,刘煜,代自男.二氯二茂钛/金属氢化物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安晓鸣.多孔有机膦配体聚合物合成和钴催化炔烃硅氢加成反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8
[9].杨晓玲.钛、镍配合物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10].方少勤.B(C_6F_5)_3和IrH(POCOP)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DFT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