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支农成为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思[1](2021)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凭借支农支出推动“三农”发展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项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财政支农资金俨然是最关键的一项资金来源。直至今日,我国农村地区依旧专注于农业生产,和城市相比,发展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城市服务业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提高的薪资待遇对农村人口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促使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发展失衡的问题日益显着。为对城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应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地区人均收入,逐渐拉近城乡差距。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财政支持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背景,从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收入、乡村振兴实施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乡村振兴的关系,并对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与说明。本文首先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实施为背景,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演进,并对各项财政支农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接着按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划分标准,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现存问题及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其次,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以农林水各项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及最低生活保障支出为解释变量,探析各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得出结论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短期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影响,农林水各项支出在支出当期即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支出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驱动力。再次,本文概括美日韩这三个国家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着重探讨对我国具有参考价值的财政支农经验。最后,对前文研究进行概括,提出明确涉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落实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于农村,发挥财政短、中、长期支农作用的财政资金投入的政策建议,这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优化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晓鹏[2](2021)在《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载体,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必由之路。日本城市化发展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且经验良多,能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0.6%,成绩斐然。但相比于成熟工业化国家近80%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及前期积累的城镇化问题集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当前及未来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从前期理论研究还是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实践来看,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出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某些问题,部分也由财政支出问题所致,并且多数城镇化问题也必须通过财政支出手段予以解决。面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中国部分制度问题的阻滞,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与革新财政支出机制来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核心点是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论文思路与结构安排上,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多维度分解,将财政支出分解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四个维度,将城镇化分解为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与城乡关系四个维度,进而确定两个核心概念相应维度之间的多个重要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将对日本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化发展中财政支出作用的多维度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并在日本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中国实践部分的行文安排上,论文采用发展实践概述、理论与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脉络。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战后),城市空间布局经历由失衡到均衡的序贯增长过程,城乡关系状况良好(主要是战后)。战前与战后实践总体表明,日本城市化发展与财政支出规模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战前生产性财政支出水平极高,战后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缓慢下降,在城市化后期消费性或民生性财政支出显着增加。战前财政集权致使城市空间发展极化;战后日本市町村的财政分权态势较为均衡,城市化空间形态也呈现先“聚”后“散”的序贯特征,大中小城市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日本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兼业经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经验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及对中国从财政支出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第二,在公共产品非过度拥挤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经济集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提升也会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实际中表现为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收入分配与福利公平需求方面,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集聚或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198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静态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分析,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三,财政支出结构的适时调整能够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公共产品偏好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与福利不公平状况、提升城镇空间综合承载力四个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模型分析发现,由公共资本效率与公私产品偏好结构变化所推动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城乡转移决策及流动均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82-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协整模型计量分析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与城镇化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中各类服务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具体影响。第四,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财政激励、财政竞争与提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升城镇化效率,但也会因财政资源分配差距产生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两级分化。财政分权、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在公共产品拥挤条件下,财政分权程度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倒“U”型影响,并在土地拥挤假设下得出城市群形态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优形态。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地区各层级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的核算结果发现,层级越高的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越高,人口的平均流入规模越大。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有助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城镇化水平越高,该边际影响越大。第五,财政支出能够扩大城乡市场规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实践中常常因城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当城镇存在公共投资而乡村没有时,农业产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会拉大;而当公共资本存在并按适当比例向乡村农业转移时,不仅会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7-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分析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2007-2019年面板校正标准误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增加、服务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虽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财政支出维度)与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城镇化维度)相关联,并根据日本经验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分析框架。(2)将财政支出引入传统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空间经济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模型,财政分权、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模型,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模型,并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选用了适用且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多数据类型实证分析,以保障经验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梁梦宇[3](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李屹然[4](2021)在《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制度是激励与约束人行为的一种规则。中国式分权制度由于对地方政府做对了激励,从而被认为是引致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但当前纵向财政税收返还已逐渐无法满足“增长型”政府的支出需求,分税制改革在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激励效应正在减弱;分权体制在保留政治权威约束下的上下级互动过程中,更倾向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在近十余年来伴随预算外收入的增长越发明显。支农事权下放后我国地方政府在区域支农领域的作用越发重要,但事实与现象发现西方经典分权理论已无法合理解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农行为。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分权制度的作用机制产生了独特影响,而这种影响能否合理激励地方政府扶持本地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本文尝试构建了中国式分权制度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的影响理论框架,希望通过优化我国分权制度设计从而优化地方政府的支农行为,最终达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本文遵循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将中国式分权细分为收入分权(横向)、支出分权(纵向)与管理分权(市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与理论构建。其中收入分权从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经济收入博弈的角度分别讨论了预算内收入(财政分权)与预算外收入(金融分权)的不同影响机制;而支出分权则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支农事权下放、信息反馈机制以及政绩考核指标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最后管理分权侧重于分析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支农干涉与管理职能问题。通过对中国式分权制度研究范畴的细化,本文揭示了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方式,并为后文实证构建了理论框架。在实证研究阶段,本文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核心变量进行了基础演绎与分析,其后采用2008-2018年面板数据,并运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空间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前文理论机制进行了验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后提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收入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①当前收入分权下无责任的财政援助弱化了纵向财政分权的激励机制,但强化了横向财政资源竞争的能力。联邦制的财政分权模型的激励效应并不适用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在中央政府高度政治集权的“大政府”领导下,基于增值税税收返还的纵向财税激励效应减弱;而地方政府可通过横向的财政控制从而强化其财政资源能力。②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支农行为上的目标函数趋同降低了金融支农约束。同时金融收入分权的预算外收入竞争强化了地方政府金融支农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来源于金融风险的对外转嫁与中央的隐形担保。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成本外溢与风险转嫁等方式,将自身预算外约束扩张的成本与风险转嫁到上级或同级政府,从而强化其金融资源的获取能力。③地方政府在强化其经济能力的过程中,支农能力大于了其支农真实需求。通过理论与博弈分析表明,财政援助所形成的横向财力转移会导致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提升。地方政府中高收入分权地区会主动增加财政支农规模,在被转移支付前优先满足自身支农需求;而低收入分权地区的地方政府则在农业“争资立项”的基础上对中央与同级政府造成事实性依赖。二是地方政府利用“风险转嫁”扩大其预算外支农约束,增强了预算外收入的横向竞争(金融资源),从而更为盲目的扩张其预算外的金融支农约束。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分权造成的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同时收入分权对支农规模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双门槛效应,适度的收入分权能够推动当地支农规模上涨,但过高或过低的收入分权对于支农规模提升作用降低。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收入分权在25%、50%以及75%分位条件下对涉农资金规模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同,其结果同时说明当前地方政府支农资金规模的主要受到政府间横向经济博弈与其支农能力的影响,而非适应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2)支出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农政绩导向行为①当前支出分权的下放并未能平衡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差,信息传递仅能从上至下而未能从下至上。由于我国户籍制度与乡村文化传统限制导致农村受益主体的村民难以运用“用脚投票”或“用手投票”来反馈地方政府对三农建设的成绩与满意度;农村对地方政府服务供给的信息反馈失效导致委托代理模型在我国农村的应用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弱化了支出分权通过横向竞争优化农村公共投资结构的作用。②上级部门指标性考核方式则强化了支出分权的纵向激励效应,中央政府指标性考核从选择性变为了唯一性。当前支出分权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与绩效考核方式,造成地方政府在面临上级政府考核时产生对政绩指标过度依赖,从而忽略了当地农村受益主体的真实需求。这种激励偏差会引致地方政府一方面追求短期政绩表现,同时对农村公共投资更侧重“可视性”的政绩投入,最终形成政绩导向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事权下放导致地方政府对农村投资与公共服务供给遵循“可视化”优先的投入导向,对容易被上级政府考核发现的“可视化”指标更加侧重,而对于不易被晋升考核重视的“非可视化”指标则投入不足。通过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发现支出分权对支农行为“短期化”投入的冲击效应在滞后四期左右迅速收敛于零,表明了地方政府的支农政绩导向行为对农村投资建设未能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持,同时这种短期性行为对于“可视化”指标的影响滞后期更为提前。此外实证结果表明当前财政资金对于需要长期和持续性供给的农村服务供给更为有效。(3)管理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农市场分割行为①管理分权此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与干涉并未有效促进其市场化进程,反而促进了区域间的市场分割行为,这种干涉行为不仅未能消除“市场失灵”,反而导致了“政策性失灵”。我国农业市场与政府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强政府”与“弱市场”关系,地方政府在支农事务上出现明显的地域边界隔离,支农行为边界不清晰,职能不确定的现象,并对当前区域中农业商品市场以及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进行行政干预与地方保护。②管理分权的主要影响机制为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农业商品或生产资料市场的价格因素来对农业生产与销售环节进行控制。地方政府支农行为边界的模糊引致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缺乏制约,在面领“各自为战”与提升本地农业经济增长的选择中,地方政府突破管理分权边界约束对区域农业发展形成市场保护,最终形成农业多领域的市场分割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一是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就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市场分割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商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区域性市场分割,该行为表现出区域内Moran I值的显着与趋同性,表明农业商品市场的市场分割已经形成了一定区域性聚合性以及部分地方政府横向联盟;同时,通过了拉格朗日乘子法检验后,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管理分权对农业商品市场分割的影响显着。二是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就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了检验,实证表明省农业生产规模会影响对管理分权的影响效应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即管理分权在农业生产大省形成的市场分割行为会更加明显。本文中国式分权制度特点从不同维度勾勒出地方政府在支农行为的特点,描述了支农规模基于博弈、支农投资服从政绩、支农管理缺乏合作的综合性支农行为。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我国分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与优化方案。最后,和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框架创新。本文将分权制度的纵向激励、横向竞争、预算外经济资源博弈以及地方政府支农行为抉择纳入到统一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政府间一方面存在纵横联动的二维显性制度“双重激励”效应,另一方面存在基于预算外经济资源撰取的隐形制度“投机抉择”,显性与隐形制度博弈结果决定了地方政府支农的行为路径。该框架较好的解释了地方政府支农“意愿”不强,但支农规模增长的现象;同时澄清了支农资金规模并非造成农村公共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并能对区域农业市场分割现象进行有效回答。(2)分权制度的研究维度细化。基于中国经验对已有以纵向税收返还为核心的财政分权制度研究内容的细化与扩展。本文在将分权制度的研究范畴细化为收入分权、支出分权以及管理分权三个维度,是对当前分权制度研究维度与范畴的有效细化。(3)实证方法创新。运用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了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支农规模影响的非线性关系,描述了不同分权程度的影响机制差异性,是对已有线性实证方法的一个补充;运用PVAR模型实证了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的滞后期影响,并描述了该影响在短期快速收敛的政绩导向现象,是对已有研究忽略政策滞后期影响与持续效应的一个补充;通过设定质点距离并基于“冰山理论”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并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了地方政府对农产品造成的市场分割行为,是将“冰山理论”与空间地理结合实证的创新扩展。
钱娇娇[5](2021)在《地方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经济水平稳步上升,国民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需求均远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现象也随之显现。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降低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更是实现共同富裕征途上巨大的绊脚石。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城乡收入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城镇居民享受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机遇等方面的条件远比农村居民优越,各种优秀资源集中的城镇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方面均占据优势,长期发展下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将会扩大,从而导致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出现很大的悬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财政支出总额逐年上涨,2019年较2018年的绝对量上涨17954亿元,相对量上涨8.13%,与全国相类似,近年来安徽省财政支出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2019年比2018年上涨12.46%。政府财政支出作为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在协调社会资源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地方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以为相关部门调整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实现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和维护社会安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并且指出文章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部分,阐明财政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概念,并对财政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进行分析。第三章为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和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首先,描述2008-2019年安徽省整体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将其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做比较分析,并刻画201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其次,将2008-2019年期间安徽省整体与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做对比,并作出201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的财政支出规模的统计分析;最后,对安徽省财政支出的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部分,分别建立静态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以刻画安徽省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结合文章分析部分的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现状分析及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2008-2019年期间安徽省整体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在2008-2012年期间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2012年后低于全国水平。第二,2008-2019年期间安徽省财政支出的规模呈现上升趋势,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支农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依次降低。第三,静态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医疗卫生支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其他三项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着作用;控制变量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均存在抑制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促进作用;第四,考虑到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受其滞后期影响,引入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一期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结论显示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是动态变化的,上一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会对本期产生正向冲击;教育支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支农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静态面板回归结果一致。文章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别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以及支农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政府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尤其需要合理增加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通过加大乡村教育投入,尽量缩小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避免因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杨广勇[6](2020)在《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领域,相继作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有效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然而,地方政府自有财力供给不足和大量财政资金沉淀并存的矛盾相当普遍,财政资金配置低效问题在涉农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集中有限资源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央政府于2016年启动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将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涉农资金按照原渠道下达,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贫困县,由其按照权责匹配原则自主实施。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是在现有财政体制框架下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和地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鉴于此,论文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客观评价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提出进一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脱贫攻坚与相对贫困纾解的有序衔接提供决策依据。理论上,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渠道主要包含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整合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这是由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财政分权特征决定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涉及决策主体、审批主体、实施主体、监督评价主体。根据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公共预算理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能够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助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而且可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聚焦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可以通过政府间权责的合理划分和财力的协调适应、部门间职责的分工配合和预算管理职权的统筹整合产生增产效应,通过购买性支出间接渠道、转移性支出直接渠道产生增收效应。从政策变迁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自2013年以来逐步由地方自主探索转变为区域整体推进。通过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整体情况分析发现:财政涉农资金总体规模庞大且保持增长态势,但其高速增长难以持续;地方政府在涉农领域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财政分权程度相对更低。进一步通过湖南省和安徽省两个不同类型贫困县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在整合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项目配置方面,均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为主,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规模在2019年均提升了 60%以上,而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资金配置相对不足,其中湖南省洞口县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出现36.65%的降幅;在整合资金的项目选择依据和绩效考评方面,均建立了脱贫攻坚项目库管理制度,且编制了绩效目标,但均存在着项目库资金缺口过大、绩效管理链条不全等问题。为实证分析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2013-2018年中部四省229个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能够显着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即产生增产效应,贫困县的人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较非贫困县可提高1.47个百分点;不同类别的贫困县产生的增产效应均是显着的,但存在明显差异,国家扶贫重点县最高,增产效应高达2.55个百分点,连片特困地区县次之,达到1.22个百分点,省级扶贫重点县最低,仍达到1.04个百分点;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未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即直接的增收效应并不显着。进一步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未能通过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仍不牢固;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增长表现为遮掩效应而非中介效应,增产效应被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增长遮掩了 5.5%,增收效应被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相对规模的增长遮掩了71.18%,适度规模下的转移支付结构优化和涉农投入绩效提升更为可取。最后,提出促进财政涉农资金有效整合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层面,加快涉农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深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实质整合;地方政府层面,推动地方涉农部门职责的分工协调,深化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配套政策层面,通过加快财政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等立法进程,提升财政治理法治化水平等。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从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财政分权特征出发,尝试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双向传导机制,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传导机制、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传导机制,其可通过政府间权责的合理划分和财力的协调适应、部门间职责的分工配合和预算管理职权的统筹整合产生增产效应,通过购买性支出间接渠道、转移性支出直接渠道产生增收效应;其次,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分别从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验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增长表现为遮掩效应而非中介效应。(2)运用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方法客观评价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直接推动的涉农资金重大改革试点,对于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实施四年多以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因果推断研究在现有文献中是鲜有涉及的。本研究在梳理我国贫困县政策和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的基础上,从粮食主产区中部四省选择了 129个贫困县和100个非贫困县共229个县1374个观测样本,运用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方法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具有显着的增产效应,但直接的增收效应并不显着。(3)发现连片特困地区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增产效应的异质性。按照处理组样本贫困县类别进行分类检验,发现不同类别的贫困县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产生的增产效应存在显着差异,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增产效应低于国家扶贫重点县,但明显高于省级扶贫重点县。考虑到连片特困地区县农业生产成本等因素,这一结论更具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未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乡村产业,改善相对贫困状况,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梁建业[7](2020)在《基于民生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来自S市的实践》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转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解决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提出了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作联结政府行为和社会需求的关键节点,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各级政府都已将“保民生”列入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S市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长,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过去历史问题、地方财力状况等因素,仍存在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民生支出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通过重新梳理支出项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农等财政民生支出进行合理调整,能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保障和改善民生。本文聚焦于地方财政,运用实证分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以民生为导向对S市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探索科学可行的优化路径和建议。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对财政支出职能、民生支出等相关概念进行合理界定,科学梳理学界提出的民生财政理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在对S市地方财政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审视财政支出发展规律,归纳支出结构特点,总结民生支出项目现状,探索与S市实情相适应的财政民生支出合理比例,并探究其中的问题及成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财政实际情况和相关指导理论,理顺调整执行思路,基于民生导向提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可行建议。
罗荣[8](2019)在《白银市“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从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乡村居住人口为6.74亿人,占总人口比率为50.32%1。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目前依然存在着医疗设备落后、医务人员匮乏等问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建设任重道远。从2005年起,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决定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甘肃作为第一批城市综合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试点省,已选派数万名城市高素质医师到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不但受到了受援医院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项目对医疗服务和健康扶贫的影响,有必要优化和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项目绩效进行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促进项目更科学地实施,让它真正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实惠。本文根据“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的性质、特点和绩效评价要求,设计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的实施情况,获得了第一手基础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从基础目标、满意度、组织管理、影响和发展四个维度综合评价了“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表明,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综合绩效“良好”。其中,基础目标绩效“很好”,组织管理绩效“较好”,说明支农监管工作程序透明,组织到位,监督完善,患者满意度较高;支农效率绩效“较好”,说明支农医师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并有效地援助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支农效益绩效“一般”,说明由于医师岗位匹配度不高、诊疗设备不足等客观原因使得其对乡镇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能力有限;可持续发展能力绩效“很好”,说明受援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根据“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本文认为该项目在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支援目标、支援协议、医师岗位设置、宣传示范效应及绩效监管等方面仍然有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本文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统筹规划目标,精准支农协议,创新支农模式,加强日常监管与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谭昶[9](2019)在《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Wu and Tan,2019)。随着全球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全球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的30%上升到2016年的54.3%(Word Bank,2017)。中国正处于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7年的58.52%,达到了全球平均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被认为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城镇化对于减少农村贫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hahbaz等,2010;Cuong,2012;Luc等,2013;彭代彦等,2017)。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中都提出坚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4年我国政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制定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并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城镇化也并非是一剂万能良方。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一系列问题凸显,例如生态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贫困是永远不可回避的话题(吴海涛,2016)。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同时,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7年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汪三贵,曾小溪,2018)。特别是自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也是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期间,平均每年脱贫人口数达到1370万,减贫事业取得的新突破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城镇化具有很强的跨区域关联性,一个地区的城镇化不仅会作用于本地区贫困缓解,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状况产生跨地区影响,即产生空间溢出效应(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而且现有文献在研究城镇化与贫困关系问题时大都只考虑了收入维度的贫困,而忽略了教育和医疗等维度的贫困。基于此,本文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出发,在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效应。这为深刻认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农村贫困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推进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镇化以及农村贫困减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机理分析;第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及综合水平测度;第三,基于宏观和微观视角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第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减贫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并说明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数据来源和总体框架;最后提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新型城镇化、农村收入贫困、农村教育贫困和农村医疗贫困等核心概念做出界定;然后详细论述了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从二元结构理论、集聚与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结构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本章首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将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其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时空演变趋势。然后,从人口、土地、经济、生态、生活和城乡一体化六个维度共20个指标构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熵值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第三章,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机理。本章主要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城镇化对农村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机理,并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相关研究假说。首先,从户籍转换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效应等三个方面论述人口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机理;然后,从增长极效应和土地价格效应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影响机理;最后,从涓滴效应和结构效应两个方面论述经济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机理。第五部分为第四章,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本章从农村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的视角出发,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对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效应。第六部分为第五章,人口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人口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视角,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并设定邻接权重、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在探索性空间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人口城镇化对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效应,并对影响效应进行深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七部分为第六章,土地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土地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本章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视角,利用我国2007-2016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探索性空间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土地城镇化对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效应。第八部分为第七章,经济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经济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本章从经济城镇化的发展视角,利用我国2007-2016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城镇化对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效应。第九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在总结全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贫困减缓。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研究目标展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有:第一,研究内容上的创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前期研究都是重点关注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近年来,有少量研究探讨城镇化与农村贫困的关系,但都只是采用单一的人口城镇化指标,忽略了新型城镇化是涉及人口、土地、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基于此,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从人口、土地、经济等六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从多个维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并且厘清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第二,研究视角上的创新。虽然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应该受到更多关注,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现有文献在研究城镇化与贫困关系问题时大都只考虑了收入维度的贫困,而忽略了教育和医疗等维度的贫困。基于此,本文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对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效应。因此,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具有创新性。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实证研究新型城镇化各项指数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从宏观层面来看,现有文献对城镇化与农村贫困的研究大都是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忽略了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并设定了邻接权重、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三种空间关联模式,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的影响效应。从微观层面来看,现有研究还鲜有从农村家庭层面来分析城镇化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本文利用CFPS数据库统计的农村家庭数据,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从微观的视角来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效应。第四,研究观点上的创新。本文实证研究得出的部分观点具有一定新意,(1)从时间序列模型来看,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减缓作用具有滞后效应。(2)从空间面板模型来看,农村收入、教育和医疗贫困均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不仅能显着减缓本地区的农村贫困,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助力于其他地区的农村减贫。
肖万春,李伟舵,唐琼,肖向晶[10](2013)在《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财政支农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引导农业经营者行为的基本杠杆。按财政支农范围划分,财政支农政策包含农业财政、农村财政和农民财政;按财政支农政策内容划分,财政支农政策主要是指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具体包括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生态保护和建设、抗灾救灾、扶贫开发、农民发展和农村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政府与市场有效对接机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机制、国家激励与农民投入相结合机制和部门之间统筹协作机制是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设的内在机制。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有力保障,是实现湖南"三个梦"目标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阶段论、凯恩斯的需求管理论、农村公共产品论是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用立法保障财政政策顺利实现,采取形式多样的财政支农形式,农民普遍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福利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从2004年到2013年,中央政府连续十年发布"一号文件"都强调"三农"的重要性,湖南认真贯彻落实,提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财政支农政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取消农业税后,以加强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国民待遇;财政支农多部门配合,全社会集体参与;粮食补贴政策由"间接暗补"变为对农民"直接明补";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成为主体。但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财政支农政策以及改革开放后重GDP的政策导向影响,财政支农政策被放置在"建设财政"背景下制定和实施,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财政支农政策整体性框架尚未建立,把财政支农政策片面化为农业财政政策,财政支农政策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财政支农政策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权责统一原则;财政支农政策落实面临困难,财政支农政策落实运行成本高,项目多头管理、协调难度大、重复投资现象严重,有些财政支农政策操作方式不规范,资金配套压力大、投向失准,导致政策的实际执行往往走样;财政支农政策宏观效益不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全省及14个市州进行整体分析和分类实证数量分析,进一步说明湖南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2006年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补助制度后综合得分值提高很快;各市州域由于经济实力、人口因素、历史因素及观念因素的差异,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综合得分在1以上排前三名的是常德市、长沙市和岳阳市,得分值较低的后三名是娄底市、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市。湖南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面临城乡统筹及市场化不断深化、财政支农机制灵活、支农力度加大、中部崛起及湖南四大经济板块纳入国家战略等历史性机遇。湖南必须顺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抓住机遇,明确完善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财政强农惠农富农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指导思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立足湖南现实,以强农惠农富农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权责为重点,以提高财政支农资源配置效率为前提,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为突破口,紧紧守住尊重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这一底线,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注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推进财政支农政策创新,构建符合湖南实际的具有区域特色和推广应用价值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取向,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增量创新与存量整合相结合。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近期(2015年)来说,要围绕争取处理好农民增收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把财政支农政策着力点放在"两个稳步提高"和"三个着力加大"上,创新涉农资金整合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机制,加强规划引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构建完善好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远期(2020年)看,要实现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农民两个层面的综合平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农业稳定、农村繁荣、农民富裕。要在重视农业财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财政和农民财政的支持力度。农业财政的支出结构要进一步优化,整合各种补贴为农业生产补贴,以农业经营规模50亩为门槛、以交易的商品粮为对象实行阶梯式递增补贴,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突出农村制度改革,在保持土地用途不变、农民自愿、确保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场建设,破除城乡制度壁垒,实行居民自由迁徙,促进农民职业化、市民化、现代化。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对策措施:一是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政策体系。健全涉农财税体制,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各项公共产品供给事权基础上,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取消县及县以下公益性建设项目配套,尽量减少贫困县的涉农项目配套,调整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因素,按照平原区、丘陵区、山区等不同地理和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涉农建设项目核算标准,尤其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起点和基数上体现差异性,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投入核算,建议由国家统一制定政府支农支出口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体系序列,将目前对支农支出速度指标、增量指标要求,调整为财政支农支出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指标要求,保证财政支农支出与财政总支出同步增长;进一步完善林业扶持政策,应适时提高退耕还林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四两拨千斤的"的引导作用,建立财政激励引导信贷资金融资机制,建议以财政信用为主体,通过贴息、担保等手段,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信贷投入,搭建大型农业项目公共融资平台,综合采用税费减免、财政补贴、风险补偿、风险基金等措施,健全农业信贷约束与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成立专门政策性保险机构,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对水稻等农作物整体投保,采取半强制性农业保险政策。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建议在全省"四大区域"各选一个典型县进行种粮补贴制度改革试点,彻底摒弃分散化小幅递增式"撒胡椒面"的补贴方式,整合各项种粮补贴,以阶梯式的直补奖励政策,按50亩经营规模门槛和销售粮食的多少对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主体进行补贴,按市场规模大小、技术先进程度、辐射带动能力对农产品加工、储存流通龙头企业进行补贴;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力度;支持农业科技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精深加工业,
二、卫生支农成为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生支农成为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财政支农支出研究 |
1.2.2 农村居民收入研究 |
1.2.3 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 |
1.2.4 财政支农与乡村振兴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4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1.4.0 概念界定 |
1.4.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1.4.2 平衡增长理论 |
1.4.3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演进 |
2.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实施 |
2.2 财政支农支出与乡村振兴 |
2.2.1 公共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演进 |
2.2.2 财政支农支出与乡村振兴 |
3 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3.1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与增长 |
3.1.1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 |
3.1.2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
3.2 财政支农支出现存问题及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
3.2.1 财政涉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 |
3.2.2 城乡二元结构下公共服务差距明显 |
3.2.3 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受限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
3.2.4 土地资源再分配用于农村占比小 |
4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分析 |
4.1.1 财政生产性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4.1.2 公共服务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4.1.3 转移性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4.2 模型设计 |
4.2.1 VAR模型 |
4.2.2 脉冲响应 |
4.2.3 方差分解 |
4.2.4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4 VAR模型的动态特征 |
4.4.1 单位根检验 |
4.4.2 脉冲响应分析 |
4.4.3 方差分解 |
4.5 结果分析 |
5 国际经验借鉴 |
5.1 日本:农村振兴,发挥财政支出作用 |
5.2 韩国:新村运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
5.3 美国: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 |
5.4 国外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5.4.1 完善公共服务提供 |
5.4.2 充分利用财政支出短中长期作用 |
5.4.3 缩小城乡差距 |
6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财政支农政策完善 |
6.1 明确涉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6.2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
6.3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6.4 落实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于农村 |
6.5 发挥财政短、中、长期支农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与城市化问题 |
1.2.2 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规律与中国实践 |
1.2.3 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城镇化 |
1.2.4 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
1.2.5 财政分权、空间经济效率与城镇化 |
1.2.6 财政支出与城乡关系 |
1.2.7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财政支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2 财政支出理论 |
2.2.3 城镇化相关理论 |
2.3 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多维度分析 |
3.1 日本概况及工业化发展历程 |
3.2 日本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 日本人口城市化发展实践 |
3.4 日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5 日本城乡关系发展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经验与启示 |
4.1 日本财政制度沿革概述 |
4.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分析 |
4.2.1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规模效应 |
4.2.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结构效应 |
4.2.3 日本财政分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4.2.4 日本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
4.3 日本经验与启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5.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
5.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规模变迁 |
5.2 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的互动逻辑 |
5.2.1 公共产品与经济集聚 |
5.2.2 财政支出规模的城镇化发展效应 |
5.2.3 财政支出、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5.3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5.3.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数据准备 |
5.3.2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3.3 动态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研究 |
6.1 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实践 |
6.1.1 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 |
6.1.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 |
6.2 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6.2.1 财政支出结构的城镇化发展效应分析 |
6.2.2 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6.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
6.3.1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 |
6.3.2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7.1 中国财政分权与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1.1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
7.1.2 中国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2 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
7.2.1 机理分析 |
7.2.2 数理分析 |
7.3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7.3.1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7.3.2 中国央地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
8.1 中国城乡关系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8.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及成因分析 |
8.1.2 中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财政支出的现实需求 |
8.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8.2.1 财政支出的城乡关系发展效应 |
8.2.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数理分析 |
8.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
8.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LMDI分解分析 |
8.3.2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 |
8.3.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中国式分权制度 |
1.4.2 地方政府支农行为 |
1.5 主要创新点与贡献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评析 |
2.1 理论借鉴 |
2.1.1 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 |
2.1.2 分权制度与发展理论基础 |
2.1.3 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风险理论 |
2.1.4 地方政府行为边界理论 |
2.2 文献评析 |
2.2.1 分权化的OECD国家与地方政府行为 |
2.2.2 中国式分权制度的激励形式 |
2.2.3 中国式分权制度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偏好 |
第3章 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设 |
3.1 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 |
3.1.1 财政收入分权与财政支农规模增长 |
3.1.2 金融收入分权与金融支农规模增长 |
3.1.3 研究假设 |
3.2 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政绩导向行为 |
3.2.1 支出分权、信息传递失效与横向激励弱化 |
3.2.2 支出分权、考核机制失效与纵向激励强化 |
3.2.3 研究假设 |
3.3 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市场分割行为 |
3.3.1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机制 |
3.3.2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路径 |
3.3.3 研究假设 |
第4章 中国式分权的演进与描述性统计 |
4.1 中国式分权的体制背景与演进过程 |
4.1.1 中西方分权制度构建的社会背景与差异 |
4.1.2 中国式分权制度的历史探索 |
4.1.3 中国式分权制度的特征:显性与隐形分权 |
4.2 中国式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2.1 收入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2.2 支出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2.3 管理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3 地方政府支农行为描述性统计 |
4.3.1 支农预算约束与区域配置描述 |
4.3.2 支农政绩导向与服务结构描述 |
4.3.3 支农市场分割与价格指数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 |
5.1 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预算约束行为的跨时与跨区域影响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指标设计、描述与处理 |
5.1.3 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分析 |
5.1.4 跨时与区域差异分析 |
5.2 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预算约束行为的非线性影响 |
5.2.1 双门槛模型设计 |
5.2.2 指标设计与描述 |
5.2.3 TM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5.2.4 门槛效应回归结果 |
5.3 稳健性检验:面板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政绩导向行为 |
6.1 研究思路与模型 |
6.2 变量设定与整理 |
6.2.1 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6.2.2 变量整理 |
6.3 支出分权制度与地方政府支农可视化行为 |
6.3.1 财政支出分权与可视化行为 |
6.3.2 金融支出分权与可视化行为 |
6.4 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短期化行为 |
6.4.1 财政支出分权与支农短期化行为 |
6.4.2 金融支出分权与支农短期化行为 |
6.5 支出分权与支农滞后期影响效应分解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市场分割行为 |
7.1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 |
7.1.1 研究思路与模型构建 |
7.1.2 指标设计、整理与测算 |
7.1.3 Moran I指数与模型甄别 |
7.1.4 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 |
7.2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路径检验 |
7.2.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与检验步骤 |
7.2.2 指标设计、整理与描述 |
7.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协调正式性政策约束,建立诱导性分权制度 |
8.2.2 优化财政援助机制,防范财政支农的机会主义 |
8.2.3 强化政府预算监管,平衡金融支农资源 |
8.2.4 建立信息双向回馈渠道,完善考核激励设计 |
8.2.5 整合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农业生产联盟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相关研究成果 |
(5)地方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财政支出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概念及影响机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财政支出相关概念 |
二、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概念 |
第二节 财政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
一、教育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
二、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
三、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
四、支农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
第三章 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和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一、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
二、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对比 |
三、安徽省16个地级市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
第二节 安徽省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
一、安徽省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
二、安徽省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第四章 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静态分析 |
一、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二、模型的选择与估计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动态分析 |
一、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二、模型的选择和估计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现状分析结论 |
二、静态分析结论 |
三、动态分析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注重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以教育带动农村经济 |
二、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三、改革医疗卫生体制,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
四、拓展农业生产范围,协调发展农村经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贫困县脱贫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界定 |
3.1.1 财政涉农资金的范围 |
3.1.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内容 |
3.1.3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理解 |
3.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理论依据 |
3.2.1 公共产品理论 |
3.2.2 财政分权理论 |
3.2.3 公共预算理论 |
3.3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理 |
3.3.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的传导路径 |
3.3.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民收入的传导路径 |
第4章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变迁与实施情况 |
4.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的演变历程 |
4.1.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2005-2012年 |
4.1.2 区域性整体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 |
4.2 财政涉农资金的配置情况 |
4.2.1 整体概况 |
4.2.2 农业发展财政资金的配置情况 |
4.2.3 农民脱贫增收财政资金的配置情况 |
4.3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规定与典型案例 |
4.3.1 贫困县发展概况 |
4.3.2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规定 |
4.3.3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典型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1.1 研究假设 |
5.1.2 双重差分模型构建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对农业产出的效应 |
5.3.3 对农民收入的效应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中介效应模型 |
6.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6.1.1 研究假设 |
6.1.2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中介变量选取 |
6.2.2 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农业产出的传导效应 |
6.3.3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传导效应 |
6.3.4 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传导效应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奖励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民生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来自S市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民生与财政的有关理论 |
2.1 民生的内涵 |
2.1.1 民生的含义 |
2.1.2 民生与财政的关系 |
2.1.3 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2 民生财政理论 |
2.2.1 民生财政的构建要求 |
2.2.2 民生财政的职责 |
2.2.3 财政民生支出的范围 |
2.3 基于民生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 |
2.3.1 财政支出结构的概念 |
2.3.2 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 |
2.3.3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方向 |
2.3.4 基于民生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市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
3.1 S市财政支出结构总体状况 |
3.2 S市财政支出结构中民生支出规模分析 |
3.2.1 S市民生支出规模及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3.2.2 S市民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及弹性系数 |
3.3 S市财政支出结构中各项民生支出现状分析 |
3.3.1 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
3.3.2 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分析 |
3.3.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现状分析 |
3.3.4 支农支出现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市财政民生支出合理占比分析 |
4.1 分析方法的选取 |
4.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4.3 S市数据回归分析 |
4.3.1 数据选取 |
4.3.2 回归分析 |
4.3.3 计量结果与实际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市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S市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
5.1.1 民生投入力度仍待加强 |
5.1.2 教育支出相对规模不足且结构失衡 |
5.1.3 医疗卫生支出缺乏长效机制,保障方式有待改善 |
5.1.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不稳,支出空间被挤占 |
5.1.5 支农资金比重偏低,直接支出有待提高 |
5.2 问题的原因 |
5.2.1 政府职能偏好与民生支出相冲突 |
5.2.2 地方财政收入受限于经济水平,总量不足 |
5.2.3 上下级间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 |
5.2.4 有利于民生支出的监管体系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民生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
6.1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思路 |
6.1.1 落实政府职能转变 |
6.1.2 将计量结果与地方实情相结合 |
6.1.3 加强民生支出的预算管理 |
6.2 S市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建议 |
6.2.1 合理提高民生支出规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
6.2.2 继续加大教育支持力度,进一步调整教育支出结构 |
6.2.3 完善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优化财政保障方式 |
6.2.4 确保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稳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6.2.5 提高财政支农比重,确保支农直接支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白银市“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城乡医疗对口支援 |
2.1.2 “万名医师支农”项目 |
2.1.3 “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绩效评价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 |
2.2.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2.3 绩效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概况 |
3.1 “万名医师支农”项目执行情况 |
3.2 “万名医师支农”项目主要做法 |
第四章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绩效评价指标确立的方法与步骤 |
4.2 绩效评价指标确立的逻辑和内容 |
4.3 指标体系设计与优化 |
4.4 指标权重设定 |
第五章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绩效评价 |
5.1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绩效评价的数据采集 |
5.2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绩效的评价分析 |
第六章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万名医师支农”项目存在问题 |
6.2 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调查问卷(支农医师) |
附录2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调查问卷(受援单位工作人员) |
附录3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调查问卷(就医患者) |
附录4 白银市“万名医师支农”项目访谈提纲 |
致谢 |
(9)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 |
五、本文的组织结构 |
六、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农村收入贫困 |
三、农村教育贫困 |
四、农村医疗贫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二元结构理论 |
二、集聚与扩散理论 |
三、增长极理论 |
四、产业结构理论 |
五、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 |
一、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测算方法 |
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机理 |
第一节 人口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机理 |
一、劳动力转移效应 |
二、户籍转换效应 |
三、人口城镇化与农村贫困的U型曲线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土地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机理 |
一、增长极效应 |
二、土地价格效应 |
第三节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机理 |
一、涓滴效应 |
二、结构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收入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基于全国时间序列数据的检验 |
二、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检验 |
三、基于微观视角的检验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教育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与平稳性检验 |
二、实证检验 |
三、内生性处理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医疗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与平稳性检验 |
二、实证检验 |
三、内生性处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口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人口城镇化对农村收入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人口城镇化对农村教育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人口城镇化对农村医疗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土地城镇化对农村收入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土地城镇化对农村教育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土地城镇化对农村医疗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收入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教育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医疗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
一、指标选取 |
二、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背景研究 |
1.1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内涵与机制 |
1.2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战略意义 |
1.3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理论依据 |
1.4国外部分国家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启示 |
二、湖南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现状分析 |
2.1我国及湖南现有主要的财政支农政策 |
2.2当前湖南财政支农政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
2.3湖南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设实证评估 |
2.4湖南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面临的机遇 |
三、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 |
3.1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
1.指导思想 |
2.基本原则 |
3.主要目标 |
3.2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对策措施 |
1.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政策体系 |
2.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
3.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效率和使用效益 |
4.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基本保障 |
四、卫生支农成为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研究[D]. 王静思.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2]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D]. 李晓鹏. 河北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影响研究[D]. 李屹然. 西南大学, 2021(01)
- [5]地方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钱娇娇.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1)
- [6]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D]. 杨广勇. 山东大学, 2020(04)
- [7]基于民生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来自S市的实践[D]. 梁建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白银市“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罗荣. 兰州大学, 2019(08)
- [9]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D]. 谭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研究[A]. 肖万春,李伟舵,唐琼,肖向晶. 湖南财政与“三农”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3
标签:新型城镇化论文; 财政支出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