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

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

李世葵[1]2003年在《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要进一步发展艺术生产力,就要完善艺术的科学管理,向管理要生机、向管理要效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艺术管理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有关艺术生产部门的生产,充分发挥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繁荣昌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质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艺术人力资源管理可视为现代人事劳动管理,它是在艺术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使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的活动,它研究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人与事的配合,以充实开发艺术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思路、方法和技术。艺术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面临的严峻课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建立有效的艺术管理机制,繁荣我国艺术事业,提升艺术质量与效益。 2、如何有效沟通具有不同工作制度、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的艺术员工,促使他们高质量地进行创造工作。 3、如何既形成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又不影响艺术家发挥创造才能。 4、如何在完善工薪报酬体制的基础上,同步地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鼓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5、如何使高成本的艺术人才培养投资得到回报,有效地促进效益的增长。 6、如何既鼓励了艺术精英参加社会和学术活动又不会流失艺术人才。 7、如何建立合理的艺术人员评价体系,使之为艺术部门的发展积极作贡献。 8、面加入WTO后中国艺术行业的新情况,我国艺术管理会有那些新特征。 我从艺术团体适应生存环境条件的变化着手,对我国艺术行业主客体管理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合对目前国际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论述,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来分析未来适合我们国情和艺术行业实际情况的艺术从业人员管理的新模式,找出了一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适合艺术行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另外我还总结近五十年来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上所取得的成就,经历的挫折与转变,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上论述艺术管理的规律以及适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艺术客体的管理方法、原则、策略与机制。

管鸣[2]2009年在《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艺术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艺术人才的挖掘、从事者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以及艺术经纪人等主客体方面的影响,本文从艺术管理主客体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的提出对应方案。

李精明[3]2012年在《艺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一门知识体系的确立通常以基本问题的解决为依据,艺术管理学也不例外。从知识体系的视角,以艺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分类分析、分析与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艺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系统的范畴、基本问题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要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并研究了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目的、研究范围及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力图为一般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提供参照,为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扫清障碍。艺术管理学相关的学科问题分为基本问题和引申问题两个层面;基本问题层面包括研究对象及目的、研究范围及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引申问题层面包括艺术管理学的归属、特点、定义等;基本问题层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基本问题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研究对象决定研究范围,理论框架是研究范围的体系化,研究对象、目的等要素决定研究方法。基本问题系统内部要素受外部因素影响。研究对象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受到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的制约与规范,学科目的受社会需求影响,研究方法受研究范式引导、研究条件的制约。基本问题系统还影响引申问题等系统外部环境。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组织及其活动。艺术管理学的直接目的是知识的发现、整合,间接目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原始的意义目的,即高效实现组织目标;二是战略、价值目的,即社会效益、艺术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叁种效益的平衡。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学科层面、历史层面、艺术组织管理的宏观层面和艺术组织管理的微观层面。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是基于艺术管理作用范围大小和基于艺术门类的复合型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层面、历史层面的知识构成艺术管理学的理论框架。艺术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由哲学层面的方法、一般层面的方法和具体层面的方法构成。

尹嘉琳[4]2016年在《表演艺术管理活动伦理问题探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从伦理学视角出发,以伦理失范为切入点探讨表演艺术管理领域伦理问题的探索性研究论文,其创新性在于艺术管理学与伦理学在艺术管理领域内的新结合。在当今表演艺术领域发展的多元环境下,笔者拟在厘清表演艺术管理、伦理、管理伦理等概念的基础上,对“表演艺术管理伦理”这一概念进行初步的界定和阐释,为表演艺术管理研究领域充实新的内容。首先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析在表演艺术管理多元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五类伦理失范现象,开展表演艺术管理实践活动伦理规范的研究,并揭示表演艺术管理活动中倡立伦理的重要性、作用及伦理失范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艺术管理实践活动模型分析五类失范案例的失范因素,针对原因从五个要素方面,提出建设表演艺术管理实践伦理规范的有效对策与途径。明确指出了艺术管理活动主客体及管理受众在进行艺术管理活动中应具备的伦理素养和应遵循的伦理准则,从而引导表演艺术管理企业组织或个人从业者树立义利并举的艺术管理观念,开展和运作符合伦理规范的表演艺术实践活动项目。并且建议规范文艺工作者的道德意识与表演行为,提升欣赏者音乐素养,以及通过完善文艺法律法规来改善和创造适宜的健康的表演艺术管理伦理环境。本文的写作是一项开辟学科研究新领域的有意义的探索。笔者希望这一新领域的研究能够成为未来研究的新趋势,共同致力于促进表演艺术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

顾颖[5]2008年在《艺术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才学、法律学、管理学、心理学诸方面,而它又不是纯理论的论述,而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随着艺术产业的发展,艺术文化的繁荣,人们对艺术需求迫切性越来越强,理论界对艺术管理模式的探讨和研究逐步深入。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管理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艺术管理模式中的叁个主要因素: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长期的艺术管理实践中都是被割裂开来看的。过去艺术管理者通常是由优秀的艺术家或者专门的商业投资人来担任,这就导致艺术管理偏重艺术价值的实现或者偏重市场价值的实现。随着艺术文化的大发展,政府加大对艺术院团的管理,艺术管理的社会价值又被过渡夸大。这种分裂叁种因素的做法使得艺术管理行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总结。至今,对艺术管理的探索仍在进行,艺术管理的范式研究仍在继续。本文通过对上海话剧中心艺术管理实践的研究,表明艺术管理模式中艺术价值、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这叁个要素所形成的价值链是互相影响和互相依赖的,是一个统一体。基于艺术管理的特殊性,艺术管理模式的价值链在于艺术价值统一于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中,艺术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实现艺术、社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要实现最大化,必然会设想把艺术自身的这种核心价值融入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今天的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自身如何来体现的问题了,作为一个艺术管理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在参与艺术自身的创作与体现后,能够把其艺术价值转化为融入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与影响力中突现尤其重要。

冯阳[6]2016年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叁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叁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叁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耿纪朋, 郑小红, 龚珍旭[7]2014年在《艺术管理的概念考略》文中认为艺术管理学(Arts Management&Arts Administration)也可以简称艺术管理,是一门交叉性的新型学科,不仅在中国,其在国际领域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艺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学科的发展却是源自20世纪40年代国际艺术组织管理经验的规范化。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单一而普遍的艺术管理模式被基本的艺术管理课程代替,艺术和商业的结合是在适应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与模式。艺术管理是理论和应用性结合很强的交叉学科,艺术学和管理学是其双重的基础,而融合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诸多学科。

董峰[8]2010年在《对艺术管理的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艺术管理学科建构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艺术管理的相关语词进行了区分,对艺术管理的词源进行了考察,对艺术管理已有概念进行了评判,进而从多个方面对艺术管理的内涵属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王月颖[9]2016年在《对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的反思》文中提出艺术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只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我们对于艺术管理的学科意识、学科定位都尚不清晰,亟待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来说,文化是核心,艺术是基础,经济学、传播学是支撑,而管理是手段。对于高校来说,只有对艺术管理专业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这一学科。

唐斌[10]2010年在《美术馆与知识生产》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美术馆早已不只是一个固定的、局限的建筑空间,它被看做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以全方位、整体性与开放式的观点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内的文化机构,它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自觉努力地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进程。美术馆文化的自觉、自省和自信意识对于整个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壮大,社会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建构越来越发挥出积极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进入“知识型社会”,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与理解也在发生着转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和消费趋于多样化,美术馆作为一个特别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它是用最为直观的图像保存着人类的记忆、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传承着文化的延续、传播着人类的知识。本论文以美术馆为研究对象,从知识生产的角度,以美术馆与社会、美术馆与文化、美术馆与教育作为切入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这些问题展开梳理与书写,揭示隐含在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的美术馆背后的丰富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内涵,阐释美术馆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美术馆的知识生产和美育的意义。同时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美术馆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国际交流与对话中如何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D]. 李世葵.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2]. 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分析[J]. 管鸣. 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9

[3]. 艺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D]. 李精明. 中南大学. 2012

[4]. 表演艺术管理活动伦理问题探究[D]. 尹嘉琳. 中国音乐学院. 2016

[5]. 艺术管理模式研究[D]. 顾颖. 复旦大学. 2008

[6].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

[7]. 艺术管理的概念考略[J]. 耿纪朋, 郑小红, 龚珍旭. 艺术品鉴. 2014

[8]. 对艺术管理的解读[J]. 董峰. 艺术探索. 2010

[9]. 对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的反思[J]. 王月颖. 社会科学战线. 2016

[10]. 美术馆与知识生产[D]. 唐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0

标签:;  ;  ;  ;  ;  ;  

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