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过敏原检测、脱敏治疗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吸入性过敏原检测、脱敏治疗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陆宏榘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皮肤科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方法,总结和分析对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23种吸入性变应原对287例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和脱敏治疗。结果:287例慢性过敏性患者经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后,分别进行了12~24个月的脱敏治疗,其中对慢性荨麻疹有效率为8102%、慢性湿疹有效率为8235%、过敏性哮喘有效率为7021%、过敏性鼻炎有效率为7714%,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对于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相应的致病变应原,尽早脱敏治疗,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过敏原;脱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59-02

我科自2004年4月~2008年4月间采用23种吸入性过敏原试剂(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对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通过临床实践,我们现将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的疗效及用药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4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患者287例,其中慢性荨麻疹137例,慢性湿疹68例,过敏性哮喘35例,过敏性鼻炎47例,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以上病例中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疾病者17例。年龄4~72岁,平均年龄3861岁;男女比例为1:134;病程1~165年,平均病程684年。

12检测及治疗方法:我们对本组每一个受检者均询问完整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好发季节、发作持续时间、伴发症状、饮食或服药情况、居住或工作环境变化、花粉或化学物质接触情况),并进行严格筛选,其入选标准为:①患者病程在一年以上,且相关症状明显,反复发作;②非急性期过敏者;③不是对某种物质高度敏感或有过敏史;④受检前一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前五日未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及受检前三天未使用麻黄素、氨茶碱者;⑤双侧上臂外侧检测部位皮肤无严重感染和明显皮疹,影响检测结果的观察者。

表1过敏原检测结果的判定

脱敏治疗方法: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将所示过敏的过敏原试剂用变应原(抗原)溶媒液(山西恒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稀释成不同浓度,混合注射于患者上臂外侧皮下,2次/周,10次为1个浓度级,每月为一疗程,逐月增加过敏原试剂浓度和剂量至维持量,其后再在维持量的基础上逐渐加大脱敏注射的间隔时间,直至脱敏治疗结束[3]。

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对试物高度敏感或曾有过严重过敏史者,不宜作此试验;试验前应做好准备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各种治疗措施,试验后30分钟内要严密观察全身反应,特别是注意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如发生强烈反应,应及时处理;试验后24~72小时要密切关注迟发性反应的发生。脱敏治疗时要合理选择脱敏液的浓度,遵循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逐渐中和抗体的原则,以减轻或防止过敏。

表2脱敏治疗过敏原试剂的配制浓度

13疗效判定:我们按以上所治疗各类疾病制定了相应的疗效判定标准。

2治疗结果

21治疗完成情况:根据以上287例各类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情况,均完成了从初始量至维持量的脱敏治疗,中途退出者未纳入观察病例中。疗程为12~24个月,其中慢性荨麻疹:18~24个月;慢性湿疹:12~18个月;过敏性鼻炎:18个月;过敏性哮喘:12~24个月。

22疗效:脱敏治疗完成后6个月观察其疗效。见表4表3各类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病种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慢性荨麻疹无风团发生,痒感消失。偶有风团发生,痒感明显减轻。风团发生及痒感较治疗前稍减轻。风团发生及痒感较治疗前无变化。慢性湿疹皮疹及痒感消失。偶有皮疹发生,痒感明显减轻。皮疹发生及痒感较治疗前稍减轻。皮疹发生及痒感较治疗前无变化。过敏性鼻炎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等症状消失。偶有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等症状发生,且明显减轻。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等症状较治疗前稍减轻。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等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过敏性哮喘咳嗽、胸闷、哮鸣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偶有咳嗽、胸闷、哮鸣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且明显减轻。咳嗽、胸闷、哮鸣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治疗前稍减轻。咳嗽、胸闷、哮鸣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表4各类病例脱敏治疗结果(n,%)

23远期疗效观察:治疗完成一年后对经治疗有效病例跟踪随访发现,有部分复发,但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表5远期疗效观察(n,%)

24不良反应情况:在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过程中尚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发生。

3讨论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自然环境恶化,近年来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应原皮内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原理是当有某种变应原进入皮肤时,对某些物质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立即引起特异性皮肤内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斑,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时,则出现水肿和风团,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4]。检测变应原是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键。根据此原理,采取查明致敏物质,并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对过敏性疾病盲目、单纯的药物治疗,久治不愈的状态,对于本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临床检测和治疗中观察发现,本地区的外源性致敏物以屋尘、螨、昆虫、花粉、霉菌、香烟烟为主;致敏抗原主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发病季节以春秋季为高峰;好发年龄为25~50岁;女性多于男性。我们在对以上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后,疗效显著。但仍然存在部分复发或无效等问题。本文就无效病例原因予以分析:①市售过敏原试剂有一定局限性,仅为最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受试以外的其它过敏原就不可能被检测出来,同样也得不到有效脱敏治疗;②患者一味依靠单纯的脱敏治疗,忽视了有效的药物配合治疗;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能脱离过敏环境;④部分患者由于病龄较长、症状重、反复发作,局部和相邻组织长期、反复被组织胺等化学介质作用及炎性刺激,发生了器质性改变。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粘膜极度水肿增厚,形成鼻息肉,因其压迫、阻塞鼻窦管,使窦内常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积存,而出现急、慢性鼻窦炎。又如过敏性哮喘,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包括胶原纤维、平滑肌)重建,导致气道增厚与狭窄,形成阻塞性肺气肿。由此可见,过敏性疾病的脱敏治疗必须及早进行,以防止出现器质性改变;在脱敏治疗前应尽可能全面地检测产生疾病的致敏抗原,以便有效进行脱敏治疗;在脱敏治疗时,应积极配合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彻底脱离过敏环境,以免反复发病。

本文中虽然观察病例较少,疗效观察时间欠长,但是通过治疗观察,皮内注射检测吸入性过敏原和脱敏治疗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针对性强、效果确实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吸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有效选择方法。

参考文献

[1]顾瑞金,顾之燕.临床变态反应疾病[J].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155252.

[2]叶世泰.内科讲座(变态反应疾病)[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740.

[3]陆前进,等.皮肤科实验技术与科研方法[J].第1版.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114117

[4]杨国亮,等.现代皮肤病学(第1版)[J].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6165

标签:;  ;  ;  

吸入性过敏原检测、脱敏治疗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