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滨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韩亚静,谷山青,张骞,魏振东,李丹[1](2020)在《CINRAD/SA雷达天线锥摆故障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天线锥摆现象是雷达天线伺服系统较为常见的故障,天线长期锥摆,会降低天线的控制精度,磨损天线伺服系统的机械结构,严重时还会导致雷达强制停机。为解决滨州CINRAD/SA雷达天线追摆故障,根据天线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天线位置控制策略和天线各信号流程,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故障点,最终发现俯仰电机速度反馈信号异常,造成天线锥摆。详细描述了故障的发现、诊断、排查、处理过程,通过对此次故障分析处理,为雷达技术保障提供经验。
朱杰[2](2020)在《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数据质量控制与闪电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星地闪电探测技术,为监测和研究闪电活动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高轨道卫星闪电探测,具有独特的平台优势,是当今各国争相发展的新技术。搭载于风云四号A气象卫星(FY4A)上的闪电成像仪LMI(Lightning Mapping Imager),是我国首枚、世界首批静止轨道闪电光学探测载荷,其数据获取与服务、数据质量控制、星地数据比对与校验,多源闪电数据融合应用是国家亟需的重要研究课题。依据LMI地面应用系统信息流的逻辑关系,本论文分析了太空单粒子轰击对LMI输出数据的影响,提出了地面控制自主修复和多级数据校验方法,设计了LMI多级数据服务平台;根据LMI输出多级数据的特点,分别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层阈值判识技术的LMI多级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提高了LMI数据质量;基于星地多源数据,从个例和统计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闪电活动特征,研究了LMI数据与传统地基闪电探测数据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星地数据协同分析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⑴为了解决宇宙单粒子轰击造成LMI输出数据错误的问题,提出了地面控制自主修复方法,经过检验,修复指令生成正确率达到100%,平均修复时间不超过1分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单粒子撞击效应对于LMI探测数据的影响;研究了LMI数据校验方法并设计了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LMI数据的可靠获取,挖掘定制时空区间内的闪电活动与深对流降水之间的统计特征关系,提供了规范、精准、高效的数据服务。⑵分析了LMI中L0级、L2级数据组织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级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生成了L0级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建立分类回归树模型、朴素贝叶斯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机器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分类识别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L0级闪电数据。根据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了多源数据判识阈值的选取方法,提出了基于多源气象资料的多层次L2级Group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实例和地基闪电数据比对,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提升了LMI数据的质量。⑶分析了星地观测得到的闪电资料间的关系,提出了星地多源闪电探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实例研究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相对于地基闪电定位系统,LMI能够更快速地探测到云闪,从而提早对强对流过程预警;卫星探测的闪电次数通常是地基探测的闪电次数的5-10倍;LMI在白天的探测能力更强,定位精度更高;星地数据的匹配比例在年际、季节、时刻等不同时间尺度下,均呈现良好的一致性,但星地数据匹配比例在我国东西部差异较大,且与闪电信号强度不相关,反映出星地系统不同的探测优势。⑷挖掘了LMI数据与传统地基闪电探测数据的不同特点及二者在强对流监测中的联合应用价值,分别研究了我国境内陆地云地闪比率及变化规律、我国近海海域及台风中的闪电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境内陆地云地闪比率Z平均值为2.82,平均标准偏差0.31,且与纬度、正负地闪比例相关度不高;受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差异影响,我国四个近海海域闪电活动在季节、时段、昼夜以及峰值电流强度等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异;闪电主要集中于超强台风阶段爆发;台风移动路径两侧闪电活动分布并不均衡;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台风两次登陆前,也出现了较密集的闪电活动;密集的闪电活动,主要出现在TBB 210K的低云顶亮温区;LMI多级闪电数据的频次/密度变化与距台风中心眼距离密切相关,径向上基本呈现强-弱-强的三圈阶段性震荡分布特征;眼壁区闪电活动与台风强度的关联程度,要高于外雨带,表征了LMI能够对台风中不同强度的闪电进行更全面地探测,有助于加深对台风中闪电活动特征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升了LMI数据获取的可靠性、数据服务的精准性,提高了LMI多级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水平,实现了星地闪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对我国星载闪电探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后续相关仪器的优化,具有较好地理论指导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朱君鉴,蔡康龙,龚佃利,刘永,王硕甫,金伟福[3](2019)在《登陆台风“摩羯”(1814)在山东引发龙卷的灾情调查与天气雷达识别》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8月13—14日,1814号台风"摩羯"(YAGI)由强热带风暴逐渐减弱成热带低压,在山东省境内造成强降水,并引发了系列龙卷。龙卷发生后,气象部门对龙卷进行了详细的实地灾情调查。通过对6处龙卷路径无人机航拍的高分辨率图像和现场勘察的建筑物损毁、树木折断、庄稼倒伏等状况的综合分析,判断发生在滨州市姜楼镇、东营市盐窝镇的龙卷达到EF2级,其他为EF0/EF1级。上述龙卷都发生在残余低压环流中心移动方向的右前方,且集中在残余低压环流外围偏北段雨带中的小型超级单体内;其中在滨州引发的龙卷距离残余低压环流中心最近,约150km,在潍坊引发的龙卷距离残余低压环流中心最远,约400 km。这些小型超级单体在雨带中,自南向北或者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尺度都很小,发展高度较低,强反射率因子核位于风暴的底部,低层反射率因子的南端有入流缺口,呈钩状回波特征;低层径向速度产品有较强的正负速度对。用雷达系统原适配参数值计算表明,在调查的6次龙卷中,仅有1次龙卷发生前算出了中气旋(M)产品,2次算出龙卷涡旋特征(TVS)产品;用修改的适配参数值进行计算,在6次龙卷发生前都算出了M产品,4次算出TVS产品,优化适配参数可提前将弱的M和TVS识别出来,对龙卷的临近预警具有指导作用。
周雪松,孟金,姚蔚[4](2019)在《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弱杂波识别方法》文中指出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时常会出现电磁干扰和超折射等杂波干扰问题,通过对弱径向干扰回波的规律性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干扰回波识别算法,并成功应用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干扰回波的识别中。研究表明,一些干扰回波具有明显的空间周期性规律,对反射率因子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域上能量分布具有与常规回波明显的差异。依靠这些差异可以较好地对一些弱的干扰回波进行识别并剔除。该方法对径向上离散分布的干扰回波均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但对相对均匀和密实的径向干扰回波识别能力较弱。
张婷婷,王凤娇[5](2017)在《鲁西北地区中气旋特征的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滨州新一代天气SA雷达对2015—2016年的中气旋产品进行统计,分析了鲁西北地区中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中气旋顶高、底高、发展厚度、切变值等特征量及特征量极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中气旋的出现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集中出现在6—9月,其中6月出现的次数最多;约70%的中气旋发生在午后至傍晚;空间分布上,滨州西北方位出现的频次最多,且中气旋发展最为深厚,偏东方向出现频次最少;(2)伴随短时强将水的中气旋的各类特征高度值比伴有冰雹的的中气旋的特征高度值要低,多数的中气旋在初始阶段和消亡阶段都伴有HGT和BASE或HGT与TOP重合的现象;(3)中气旋持续时间平均在28min左右,生命史超过30min的中气旋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且以冰雹天气为主;(4)不同的强对流天气最强切变相差较大,冰雹过程中的中气旋最强切变值平均最强,且最强切变值超过30×10-3·s-1的中气旋均出现在冰雹为主的天气过程中。
张骞,陈庆亮,黄志涛,苏添记,韩亚静[6](2017)在《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是现代气象观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系统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系统的组成,开发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的详细过程,着重介绍了信息库的建立、保障平台的开发过程及实现功能。登录Internet网络,可实时在线浏览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并下载相关实用信息。
张婷婷,王培涛,王凤娇[7](2017)在《一次长寿命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章丘站探空资料及滨州、济南新一代SA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2016年6月14日发生在山东中部地区一次强降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发生前大气不稳定能量的明显增加,较强垂直风切变是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长寿命超级单体沿两山之间的谷地运动,地形对雹体发生、发展起到了抬升和维持作用,对单体的移动起到了导向作用;雷暴发生前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跃增对冰雹粒子的形成和增长十分有利;超长的三体散射(TBSS)、深厚而持久的中气旋、高悬的强反射率中心、有界弱回波区以及风暴顶强烈辐散都是大冰雹发生的显着特征。
谷山青,何瑞琦,韩亚静,陈庆亮[8](2016)在《滨州CINRAD/SC型雷达几次非典型故障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0—2014年间滨州CINRAD/SC型雷达在升级换型前出现了几次非典型故障,在故障的排查过程中,通过采用观察法、电阻电压测量法、屏蔽报警或保护电路法、替换法、空载法等监测手段及利用关键点理论参数和波形图像等方法,判断故障原因、定位及排除故障,为CINRAD/SC型天气雷达的运行保障工作积累一些经验和方法,以期将天气雷达的运行保障工作做到更好。
韩亚静,宗晓鸿,谷山青,王光辉[9](2016)在《滨州CINRAD/SA雷达接收机动态异常分析与处理》文中研究说明雷达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指标异常是接收系统性能恶化的标志,接收系统性能恶化会降低雷达产品的可靠性及可用性,影响雷达的探测和预警能力。通过对CINRAD/SA雷达的多次测试、分析和故障排查等一系列过程,详细分析了导致接收机动态范围异常的原因,迅速定位故障点并解决故障,为新一代天气雷达数字接收机动态异常故障维修提供方法与借鉴。
郝茂生,郭云才,魏凤玲[10](2013)在《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雷达塔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文中指出结合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雷达塔楼设计图纸,运用闪电定位相关资料,对雷达塔楼可能遭受的雷电危害进行了分析。对采用四支等高接闪杆的直击雷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和比较。针对感应雷击设计了相应的防雷电波侵入措施、过电压保护措施、屏蔽措施和接地系统,为雷达塔楼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山东滨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滨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CINRAD/SA雷达天线锥摆故障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线伺服系统的组成 |
2 天线锥摆过冲故障现象 |
3 故障分析及诊断 |
4 故障处理 |
5 结语 |
(2)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数据质量控制与闪电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风云四号(FY4)闪电成像仪(LMI)探测原理及实现 |
2.1 LMI探测原理及光谱通道选取 |
2.2 LMI结构及工作流程 |
2.3 LMI视场范围及工作模式 |
2.4 LMI地面数据获取、处理及各级数据产品 |
第三章 LMI星上数据错误自主修复与校验方法及其服务平台 |
3.1 概述 |
3.2 LMI星上数据错误自主修复方法 |
3.3 LMI多级数据校验方法研究及其服务平台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LMI多级数据质量控制 |
4.1 概述 |
4.2 基于人工智能的LMI L0 级数据处理 |
4.2.1 基于机器学习的LMI L0 级数据处理 |
4.2.2 基于深度学习的LMI L0 级数据处理 |
4.3 基于多源气象资料的多层次LMI L2 级数据质量控制 |
4.3.1 星地多源气象资料判识阈值选取 |
4.3.2 基于多源气象资料的数据质量控制实验 |
4.3.3 基于 GLD360 地基观测数据的比对实验 |
4.4 影响LMI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星地多源数据的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
5.1 概述 |
5.2 星地多源闪电探测数据分析方法 |
5.3 强对流过程中星地闪电资料的综合分析 |
5.4 LMI与地基闪电探测系统数据统计特征对比研究 |
5.4.1 LMI和 ADTD闪电观测资料匹配比例的年际变化特征 |
5.4.2 LMI和 ADTD闪电观测资料匹配比例的季节变化特征 |
5.4.3 LMI和 ADTD系统闪电探测数量平均时段变化特征 |
5.4.4 LMI和 ADTD闪电探测信号辐射强度特征 |
5.5 陆地云地闪比率分布及变化规律 |
5.6 基于LMI数据的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特征研究 |
5.7 基于LMI数据的台风中的闪电活动特征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登陆台风“摩羯”(1814)在山东引发龙卷的灾情调查与天气雷达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摩羯”在山东引发的龙卷概况 |
2“摩羯”在枣庄引发的龙卷 |
2.1 媒体报道 |
2.2 灾情调查 |
2.2.1 无人机航拍1号龙卷灾情 |
2.2.2 2号龙卷灾情现场调查 |
2.3 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
2.3.1 1号龙卷 |
2.3.2 2号龙卷 |
3“摩羯”在潍坊引发的龙卷 |
3.1 媒体报道 |
3.2 现场灾情实况调查 |
3.2.1 3号龙卷手机摄像视频 |
3.2.2 无人机航拍 |
3.3 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
4“摩羯”在东营引发的龙卷 |
4.1 灾情报道和实况调查 |
4.1.1 4号龙卷灾情调查 |
4.1.2 6号龙卷灾情媒体报道 |
4.2 无人机航拍6号龙卷分析 |
4.3 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
4.3.1 4号龙卷 |
4.3.2 6号龙卷 |
5“摩羯”在滨州引发的龙卷 |
5.1 5号龙卷灾情实况调查 |
5.2雷达产品分析 |
5.2.1 龙卷风暴的结构分析 |
5.2.2 近地面龙卷级别估测 |
6 M与TVS产品算法适配参数优化试验 |
7 小结 |
(4)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弱杂波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干扰回波的特征分析 |
2 回波质控算法 |
2.1 使用的数学方法 |
2.2 数据与质控方法 |
2.2.1 应用的数据 |
2.2.2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
2.2.3 数据的频域转换 |
2.2.4 干扰回波信号识别 |
3 天气实例算法应用 |
3.1 局地降水个例杂波识别 |
3.2 大范围降水个例杂波识别 |
3.3 超折射残余回波个例应用 |
3.4 识别问题的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6)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雷达系统简述 |
2 平台开发 |
2.1 开发工具 |
2.2 平台开发流程 |
2.2.1 资料库建立 |
2.2.2 框架设计 |
2.2.3 程序编写 |
2.2.4 测试发布 |
3 功能 |
3.1 主要功能 |
3.1.1 浏览功能 |
3.1.2 下载功能 |
3.2 辅助功能 |
3.2.1 搜索功能 |
3.2.2 网址链接功能 |
3.2.3 天气预报功能 |
4 网络安全 |
4.1 软件补丁安装 |
4.2 重要资料备份 |
4.3 访问权限控制 |
4.4 防火墙设置 |
5 小结 |
(7)一次长寿命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天气背景 |
2 物理量诊断分析 |
3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3.1 超级单体移动特征 |
3.2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特征 |
3.3 风暴参数及中气旋参数演变特征 |
3.4 三体散射及回波悬垂特征 |
4 结论 |
(9)滨州CINRAD/SA雷达接收机动态异常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数字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
2 故障现象 |
3 故障诊断和分析 |
4 故障检测及排除 |
4.1 排查思路 |
4.2 排查过程 |
4.3 故障排除 |
5 结语 |
(10)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雷达塔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雷达塔楼所在地的闪电特征 |
1.1 闪电定位资料介绍 |
1.2 落雷密度图 |
2 雷达塔楼直击雷防护设计 |
2.1 雷达天线直击雷防护 |
2.1.1 CINRAD/SA雷达天线装置的参数 |
2.1.2 接闪杆位置及高度选取 |
2.2 接闪杆材料及架设 |
2.3 屋顶层防直击雷保护措施 |
2.4 塔楼防侧击雷 |
3 接地系统 |
4 防雷电波侵入和过电压设计要求 |
4.1 供电系统的保护 |
4.2 传输系统的防护 |
5 防感应雷和屏蔽措施 |
6 雷达机房等电位接地系统 |
7 结语 |
四、山东滨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CINRAD/SA雷达天线锥摆故障诊断分析[J]. 韩亚静,谷山青,张骞,魏振东,李丹. 陕西气象, 2020(04)
- [2]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数据质量控制与闪电特征分析[D]. 朱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登陆台风“摩羯”(1814)在山东引发龙卷的灾情调查与天气雷达识别[J]. 朱君鉴,蔡康龙,龚佃利,刘永,王硕甫,金伟福. 海洋气象学报, 2019(04)
- [4]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弱杂波识别方法[J]. 周雪松,孟金,姚蔚. 海洋气象学报, 2019(04)
- [5]鲁西北地区中气旋特征的统计分析[A]. 张婷婷,王凤娇.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8 气象雷达探测新技术与数据质控的业务应用论文集, 2017
- [6]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开发[J]. 张骞,陈庆亮,黄志涛,苏添记,韩亚静.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06)
- [7]一次长寿命超级单体风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张婷婷,王培涛,王凤娇. 海洋气象学报, 2017(01)
- [8]滨州CINRAD/SC型雷达几次非典型故障案例分析[J]. 谷山青,何瑞琦,韩亚静,陈庆亮. 山东气象, 2016(04)
- [9]滨州CINRAD/SA雷达接收机动态异常分析与处理[J]. 韩亚静,宗晓鸿,谷山青,王光辉. 山东气象, 2016(03)
- [10]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雷达塔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J]. 郝茂生,郭云才,魏凤玲. 现代建筑电气,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