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化论文-黄发有

电子文化论文-黄发有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言规范,网络文学,视听艺术,时代转换

电子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发有[1](2019)在《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电子文化(electronic culture),目前有两种理解,其一是带电的文化,"电子"是作为电量最小单元的基本粒子;其二是数字文化或网络文化。本文使用广义的"电子文化",其媒介形式包括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通信卫星、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等。在大众媒介的发展历程中,电子媒介的快速扩张爆发出颠覆性力量。电影、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以其技术优势,给大众带来新的娱乐方式与文化快感。而电影故事片、广播文艺节目、电视剧、网络游戏将技术与艺术统一起来,声音、画面、色彩的有机融合以及视听艺术的数字化进程,不仅丰富了电子媒介的艺术表现手段,而且不断给印刷媒介和(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3期)

黄发有[2](2018)在《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性,不仅给文学作品的词汇、修辞、语篇、语体都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语言背后的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导致语言思维的弱化与视听思维的强化。受到影视文化的影响,脚本化的叙事文学创作运用镜头化的语言来突出画面感,但过度强化语言的视听效果,难免牺牲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丰富性。杂语共生是网络文学语体的突出特征,小白文的流行是近年网络文学语言发展的新趋势,拼装美学与杂糅风格必将对文学语言的未来走势产生深远影响。在语言变化异常活跃的电子时代,一方面应该以柔性规范守护语言的交际功能与公共性,另一方面应该以语言创新回应时代的新变。文学语言真正的创新是新旧语言交替过程中的融合与共生,是语言观念的革新,是提升语言境界的系统工程。(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孙伟飒[3](2018)在《市场垄断状态下的电子文化中空现象浅析——重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空"一词是笔者提出的描述文化现状的词语,意为文化的虚假繁荣,这也是笔者对于目前文化状态的一种隐忧。文化的"中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虚假繁荣,更多的是个体日渐在空虚、乏味的文化环境中感知和触觉钝化、创造力下降,进而导致文明的整体减速甚至后退。本文以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为基础,讨论电子文明下个体与外部的互动方式,以及这种互动状态给个体与文化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14期)

刘斐,胡旭,罗政[4](2016)在《“新消费”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新热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从“80后”到“00后”,有个网络用语非常热络,叫“剁手党”。 关注中国经济的人,有个新词值得研究,叫“新消费”。 微观看,“新消费”究竟“新”在哪里?目标人群在哪里?该怎样“提速”? 宏观看,这个潜(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报》期刊2016-01-08)

朱媛[5](2015)在《电子文化的危机——鲍德里亚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析的一个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鲍德里亚指出了西方当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分界处的两个断裂,一个是消费文化理论对生产文化的取代,另一个是当代社会中电子文化生成。鲍德里亚论述的拟真(simulation,或译为仿真、模拟)特征的社会状况是电子媒介兴起的伴随物,可以概括为电子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电子文化以激进的拟象(simulacra,或译为影像)消解现实,电子媒介的模拟取代了现实,现实是电子操纵的结果。在鲍德里亚看来现实是镜中(本文来源于《雨花》期刊2015年18期)

徐敏[6](2015)在《录像厅与当代中国电子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浪潮,在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中国内地,深刻影响民众思想、情感乃至生活方式。主要存在于1981年至2006年间的录像厅文化,是这一时期全球电子媒介文化与中国内地社会间展开冲突、融合与博弈的产物。它以独特的亚全球化方式、混合的经济形态以及大量海外录像制品的观看,构建超本土性的观影趣味与文化身份,使录像厅不仅成为当代中国内地电子媒介文化的重要现象,而且促发中国内地文化、经济、政治等宏观领域的变革。(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5年07期)

吴晓恩[7](2014)在《尼尔·波兹曼与互联网——对波兹曼电子文化批判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尼尔·波兹曼对电子文化持有鲜明的批判态度。他认为,电子媒介瓦解了印刷媒介所构筑的理性和自律,使信息控制机制土崩瓦解,导致了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娱乐化和低智力化,将社会带入技术的集权统治阶段。互联网是电子媒介家族的重要一员,也是我们在评判电子文化时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对象。然而受到时代局限和个人原因,波兹曼对互联网的看法存在诸多偏差。本文梳理了波兹曼关于互联网的论述,剖析其观点存在的缺憾,探溯波兹曼观点形成的时代、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等原因,重申了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的核心。(本文来源于《励耘学刊(文学卷)》期刊2014年02期)

樊华[8](2013)在《新电子文化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一些有悖传统理论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现象,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理性和线性的,而是树突状的、动态的和感性的;接着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电子媒介带来的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尤其是消费部落主义行为盛行;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电子媒介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3年05期)

舒晋瑜[9](2012)在《70后作家的反抗》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遭遇和压力,但评论家张柠认为,就文学创作而言,“70后”作家的遭遇最惨,压力最大。他们没有赶上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黄金时期,也不想去蹚商业写作的浑水;他们在书籍文化而非图像文化中长大,身上天然地继承了文学的基因,却是文学体制的局外人;(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2-06-27)

吴湛辉[10](2011)在《打造滨海国际商城 建设富强幸福虎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6届中国(虎门) 国际服装交易会将于11月17-21日在服装名城虎门隆重举行。历经16年的风雨洗礼,虎门服装交易会将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届交易会主会场设在黄河时装城6楼,展场面积1840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815个,300余(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1-11-16)

电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子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性,不仅给文学作品的词汇、修辞、语篇、语体都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语言背后的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导致语言思维的弱化与视听思维的强化。受到影视文化的影响,脚本化的叙事文学创作运用镜头化的语言来突出画面感,但过度强化语言的视听效果,难免牺牲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丰富性。杂语共生是网络文学语体的突出特征,小白文的流行是近年网络文学语言发展的新趋势,拼装美学与杂糅风格必将对文学语言的未来走势产生深远影响。在语言变化异常活跃的电子时代,一方面应该以柔性规范守护语言的交际功能与公共性,另一方面应该以语言创新回应时代的新变。文学语言真正的创新是新旧语言交替过程中的融合与共生,是语言观念的革新,是提升语言境界的系统工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黄发有.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J].社会科学文摘.2019

[2].黄发有.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J].文艺研究.2018

[3].孙伟飒.市场垄断状态下的电子文化中空现象浅析——重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J].新闻研究导刊.2018

[4].刘斐,胡旭,罗政.“新消费”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新热点[N].中国信息报.2016

[5].朱媛.电子文化的危机——鲍德里亚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析的一个维度[J].雨花.2015

[6].徐敏.录像厅与当代中国电子文化[J].文艺研究.2015

[7].吴晓恩.尼尔·波兹曼与互联网——对波兹曼电子文化批判的反思[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4

[8].樊华.新电子文化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构建[J].商业时代.2013

[9].舒晋瑜.70后作家的反抗[N].中华读书报.2012

[10].吴湛辉.打造滨海国际商城建设富强幸福虎门[N].中华工商时报.2011

标签:;  ;  ;  ;  

电子文化论文-黄发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