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生态系统论文-杨屹涵,王军邦,刘鹏,芦光新,李英年

高寒生态系统论文-杨屹涵,王军邦,刘鹏,芦光新,李英年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寒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江源,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气温

高寒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屹涵,王军邦,刘鹏,芦光新,李英年[1](2019)在《气候变化主导高寒脆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化趋势(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江源,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区,其高寒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其成为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处于重要地位。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由于生态系统过程的复杂性、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等,使得对高原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驱动因素存在多种归因解释。本研究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估算叁江源区2000–2012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于像元尺度的气温和降水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叁江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格局,探讨气候水热因素对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模拟NPP与野外采样的地上生物量(AGB)显着线性相关,能够解释AGB空间变异的45%,高于MODIS生产力产品(MOD17A3)的解释能力(21%);(2)1990–2012年间叁江源区的气候呈暖湿化趋势,较之1990–2000年,近10年气候呈暖湿化加速趋势;(3)在暖湿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叁江源全区NPP的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13.7 g m–2),统计置信度为86%(即显着性水平P=0.14);叁大流域对比表明,黄河源头NPP增速最快(17.44g m–2 (10 yr)–1,P=0.158),其次是长江源头,澜沧江增速最低(12.2 g m–2 (10 yr)–1),统计置信度仅为67%;(4)NPP年际变化的气候因素分析发现,气温和降水能够解释全区草地NPP年际变异的83%,可解释全区高、中、低覆盖度草地NPP年际变异的78%、84%和83%。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植被生产年际变化趋势中起主导作用。这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区的影响机制,及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具有重要科学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4期)

孟飞[2](2019)在《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分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蒸散发分割是农业、水文、土壤、气象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生态系统管理、作物产量模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大气水汽、土壤蒸发水汽、植被蒸腾水汽以及蒸散发水汽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代表δD和δ~(18)O)的变化规律及气象因素,将疏勒河上游草甸生态系统的蒸散发分割为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量化疏勒河上游草甸生态系统中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对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明确疏勒河上游水汽交换特征,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区域水分再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气象要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进而影响各组分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其中气温在夜间0:00至早上8:00变化幅度很小,8:00-17:00气温逐渐升高,17:00之后又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在白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最小值出现在16:00附近。每日的风速变化幅度很小,基本维持在1~5 m/s。太阳净辐射变化与气温变化过程一致。(2)土壤蒸发δ_E、植被蒸腾δ_T和蒸散发δ_(ET)的季节变化大致呈“V”字型的变化特征,7、9月份δ_E、δ_T和δ_(ET)的值较高,最低值均出现在8月8日,其结果分别为-20.6‰、-13.9‰和-15.8‰。其日变化趋势为10:00-14:00时段δ_E、δ_T和δ_(ET)的值逐渐变大,14:00-15:00达到最大值,15:00以后又逐渐减小。其中δ_(ET)值的变化受环境条件和叶片水稳定同位素富集程度的共同影响,上午δ_(ET)较低。下午14:00-15:00相对湿度低、太阳净辐射高且气温较高,强烈的蒸腾速率促使植被蒸腾趋于同位素稳定态,叶片水同位素逐渐富集,同时使得边界层大气重同位素富集,所以δ_(ET)迅速升高。(3)利用同位素分析仪结合特定腔室分别计算出土壤蒸发水汽、植被蒸腾水汽和生态系统蒸散发水汽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能有效分割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其中植被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F_T)为62%,在蒸腾速率较高的正午12:00左右F_T甚至能达到90%以上。土壤蒸发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F_E)仅为38%。说明在疏勒河上游草甸生态系统植被蒸腾是生态系统水分消耗的主要形式。同时为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水汽交换特征和区域水分再循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蔡栋[3](2019)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极端气候的影响,高寒草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风险评价可以对人类活动和极端气候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进行潜在风险度量,分析、评价造成主要风险的风险源,探索、预测生态风险的形成机制以及减缓风险源所带来的损失,帮助管理者针对生态风险带来的危害,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生态安全。因此,有效的度量高寒草地生态风险水平,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意义。本研究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与统计分析方法,以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野外实测数据、年鉴数据、土壤调查数据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选取干旱、鼠害、土壤侵蚀作为自然风险源,非放牧人类活动、放牧承载力作为人类影响风险源,采用概率损失度模型评价单项风险源对高寒草地的生态风险,最后采用熵值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甘南州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风险进行时空动态评价。单项生态系统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生态系统风险评价中,甘南州高寒草地干旱风险在2000-2015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甘南州北部和东部干旱风险逐渐降低,而南部和西部有升高的趋势,但是仅在甘南州东南部的迭部和舟曲、卓尼北部和玛曲南部的局部地区表现出显着的变化。2)鼠害生态系统风险评价中,甘南州高寒草地鼠害风险在2000-2015年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并且甘南州北部地区鼠害风险呈现减小的趋势,南部地区呈现升高的趋势,北部地区鼠害风险减小显着,而南部地区除了玛曲局部地区显着外,大多数地区鼠害风险增强不显着。3)土壤侵蚀风险评价中,甘南州高寒草地土壤侵蚀风险在2000-2015年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在甘南州北部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减小比较显着,而在甘南州西部地区的局部区域土壤侵蚀风险有显着增加的趋势。4)非放牧人类活动风险评价中,甘南州高寒草地非放牧人类活动风险在2000-2015年呈现降低的趋势;并且非放牧人类活动风险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均呈现增强的趋势。5)放牧承载力风险评价中,甘南州高寒草地放牧承载力风险在2000-2015年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夏河高寒草地放牧承载力风险减小不显着;碌曲、玛曲、迭部的放牧承载力风险增加显着;卓尼、临潭的放牧承载力风险增加不显着;舟曲地区的放牧承载力风险增加的区域变化显着,减小的区域变化不显着。综合生态系统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综合生态系统风险结果表明,甘南州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风险在2000-2015年呈现降低的趋势,在未来15年间,高寒草地次低生态系统风险和中等生态系统风险可能呈增加的趋势,低风险、次高风险和高风险呈现减小的趋势;同时,夏河、玛曲西部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风险显着减小,碌曲、迭部、舟曲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风险显着增加。整体而言,甘南州西部较东部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风险变化显着;自然风险源是引起高寒草地综合生态系统风险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高洋,全明英,申卫丹,任晓冬[4](2019)在《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CO_2排放及其环境响应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度分别为40 cm(OTC1)和80 cm (OTC2)的开顶式透明小室(Open-top chambers,OTC)对青藏高原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进行模拟增温处理,研究了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的CO_2排放强度对气温升高的响应以及环境控制机理。结果显示:在平均气温分别提高2. 79℃(OTC1)和4. 96℃(OTC2)的条件下,对照(CK)及2种不同幅度增温处理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CO_2排放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同时在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123. 6、142. 3、166. 2 g C/(m2·month); CO_2的年排放通量也表现出随增温幅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即OTC2(684. 1 g C/(m2·year))>OTC1(580. 7 g C/(m2·year))>CK(473. 3 g C/(m2·year))。通径分析显示,5 cm土温是影响CK、OTC1和OTC2叁个系统CO_2排放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孙建,张振超,董世魁[5](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约有1/3的草地经历着不同程度退化,严重危害区域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草地退化是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植被群落结构失调、功能减弱、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目前,草地恢复的主要措施有围栏封育、人工建植、鼠虫害及毒杂草防除等,需根据不同草地退化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治理,协调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实现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生态安全、区域稳定和经济发展,主要应从宏观功能区划,畜牧业科学发展、政策法规和教育落实3个方面进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本专辑收录了关于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和恢复关键生态过程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刘娟[6](2019)在《模拟增温与氮添加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和氮沉降背景下,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的改变,对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位于青海湖流域青海师范大学伊克乌兰瓦颜山湿地野外观测试验站为研究地点,利用开顶式增温圈和人工施加氮肥分别模拟温度升高和氮沉降,通过设置对照、增温、氮添加、增温氮添加交互作用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采用静态箱法测定生态系统碳交换,研究了增温和氮添加下高寒草甸土壤、植物和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模拟增温增加了土壤温度,降低了土壤湿度,且对15 cm处土壤温度和10 cm土壤湿度影响更显着。在土壤全碳、全氮方面,不考虑土壤深度的影响,增温和氮添加及交互作用提高了土壤全碳、全氮含量。(2)在地上生物量方面,增温及交互作用增加了地上生物量,而氮添加降低了地上生物量。在地下生物量方面,增温和交互作用增加了0-10 cm的地下生物量,氮添加降低了0-10 cm的地下生物量;在土壤10-20 cm处,不同处理间地下生物量表现为对照>增温氮添加>氮添加>增温。(3)在不同处理下,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在生长季初期和后期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较低,甚至表现为碳排放;而在生长季旺期碳吸收能力较强。不同处理下的平均日动态变化和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大体呈“U”型趋势;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基本表现为单峰型趋势;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GEP)总体呈倒“U”型趋势。(4)增温作用促进了整个研究阶段NEE的碳吸收和GEP的增加,但未达到显着状态(P>0.05),且对ER影响不明显;增温条件下,同一种处理不同月份间的NEE、ER和GEP差异显着(P<0.05)。整个研究阶段,氮添加对NEE、ER和GEP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增温及氮添加交互作用促进了生长季旺期GEP和整个生长季ER,但对NEE的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NEE、GEP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交互作用下的ER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明显(P<0.05)。(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刘英[7](2019)在《基于FSAM和KM模型的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通量野外观测试验站为依托,以2017-2018年观测的CO_2和水汽通量及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解析模型中的FSAM模型与KM模型,综合分析了相同通量贡献水平(P=0.8)下,不同大气稳定度、风向和生长阶段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的变化特征,可以较准确的反应该生态系统下垫面的通量信息。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FSAM模型计算相同大气条件,观测高度上升0.14 m后,大气稳定状态下,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长度由107.16 m增加到130.92 m,次风向由136.96 m增加到240.5 m,非主风向Ⅰ由175.98 m增加到267.85 m,非主风向Ⅱ由141.84增加到185.2 m,生长季由116.28 m增加到187.32 m,非生长季由116.28 m增加到149.65 m;大气非稳定状态下,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长度由45.36 m增加到49.83m,次风向由52.4 m增加到61.5 m,非主风向Ⅰ由65.58 m增加到57.42 m,非主风向Ⅱ由49.03 m增加到55.28 m,生长季由56.5 m增加到80.29 m,非生长季由37.5 m增加到84.51 m。次风向通量贡献区>非主风向Ⅰ>非主风向Ⅱ>主风向,稳定状态下非生长季通量贡献区>生长季,非稳定状态下生长季>非生长季。(2)基于FSAM模型计算相同观测高度,不同大气条件下的通量贡献区长度变化范围如下:观测高度为2.83 m时,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长度变化范围为45.36~107.16 m,次风向为52.4~136.96 m,非主风向Ⅰ为65.58~175.98 m,非主风向Ⅱ49.03~141.84 m,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分别为45.35~151.52 m和41.55~166.08 m。观测高度为2.97 m时,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为49.83~130.92 m,次风向为61.5~240.5 m,非主风向Ⅰ为57.42~267.85 m,非主风向Ⅱ为55.28~185.2 m,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分别为52.2~224.24 m和54.2~163.5 m,非主风向Ⅰ通量贡献区>非主风向Ⅱ>次风向>主风向,观测高度为2.83 m时非生长季通量贡献区>生长季,2.97 m时生长季>非生长季。(3)基于KM模型计算相同大气条件,观测高度增加0.14 m后,大气稳定状态下,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长度由250.54 m增加到286.07 m,次风向由177.16 m增加到180.85 m,非主风向Ⅰ由163.93 m增加到166.07 m,非主风向Ⅱ由151.58m增加到162.86 m,生长季由169.71 m增加到200.09 m,非生长季由157.07 m增加到162.86 m,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非主风向Ⅱ>次风向>非主风向Ⅰ,生长季>非生长季。大气非稳定状态下,主风向通量贡献区由152.09 m增加到161.46 m,次风向由94.4 m增加到111.49 m,非主风向Ⅰ由111.07 m增加到118.79 m,非主风向Ⅱ由86.16 m增加到96.37 m,生长季由99.4 m增加到157.25 m,非生长季由94.95 m增加到130.9 m,次风向通量贡献区>非主风向Ⅰ>次风向>非主风向Ⅱ,生长季>非生长季。(4)基于KM模型计算相同观测高度,不同大气条件下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如下:观测高度为2.83 m时,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为152.09~250.54 m,次风向为94.4~177.16 m,非主风向Ⅰ为111.07~163.93 m,非主风向Ⅱ96.37~151.58m,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分别为99.4~197.37 m、94.95~206.25m。主风向通量贡献区>次风向>非主风向Ⅱ>非主风向Ⅰ,非生长季>生长季。观测高度为2.97 m时,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为161.46~286.07 m,次风向为111.49~180.85 m,非主风向Ⅰ为118.79~166.07 m,非主风向Ⅱ为89.16~162.86 m,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分别为120.72~200.09 m、96.43~223.86 m,主风向通量贡献区>非主风向Ⅱ>次风向>非主风向Ⅰ,非生长季>生长季。(5)通过对比FSAM模型和KM模型在通量贡献水平P=0.8时,不同大气稳定条件、观测高度、风向和生长阶段的通量贡献区长度范围表明两种解析模型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通量塔架设高度越高、大气越稳定、粗糙度越小,通量贡献区横向拉伸越大,垂直于迎风向的距离也越大。差异性在于通量贡献区长度计算结果显示KM模型比FSAM模型大,形成差异的原因:(1)模型间参数化方程不同,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差异性更为明显;(2)模型之间对所需参数的限制条件不同,FSAM模型限制条件比KM模型大。(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周显辉[8](2019)在《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物种剔除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野外调查实验和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人工草地群落构建实验,大量的研究报道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各种可能的机理,进而推演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然而,调查实验无法区分生物多样性和非生物环境协变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而人工群落构建终究不能完全反映自然群落构建过程和状态,再者生态系统功能对物种增加的响应可能并不一定与对现实物种丧失的响应一致。为此,整合相关进展与近年来发展的性状生态学,重新思考和验证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自然群落中物种丧失的响应势在必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以其极高的群落内物种多样性、较低的群落间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异质性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性,为我们实施物种剔除实验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基于以上背景以及气候变化和放牧影响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种丧失的现状,本研究在过去的七年中,开展了一个较系统的不同高度和植物功能群组合(即优势嵩草、高禾草、高杂草、中高杂草和低杂草)物种剔除实验,尝试从根本上揭示现实物种丧失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回答植物群落构建的种间生态位分化、生产力和稳定性维持、植物-土壤互馈等一系列群落生态学的基本问题,并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及同类天然草地保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初步得出以下四点主要研究结果:第一、总体上,与不剔除的对照相比,物种剔除后群落主要组分种种内性状变异增大,这种增加在种内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变异中更加明显,与物种的克隆生长能力密切相关。群落间功能性状多样性变化主要源自种内变异,而非物种周转。虽然群落间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物种组成和多度不同,但群落间高度、叶片氮磷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种内性状变异所致。第二、剔除嵩草和高禾草后,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并不大,但地上生物量急剧下降,与此对应,剔除中低杂草后地上生物量下降相对较少,但物种多样性丧失明显;总体上,剩余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分年际来看,这种正相关关系在剔除实验前叁年并不显着,而在剔除实验后叁年植被恢复过程中,随着物种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正相关关系越发明显。第叁、总体上,与对照相比,物种剔除使地上生物量时间稳定性趋于减小,这种减小在剔除中高杂草处理中尤为显着,其原因是剔除物种不仅减小了年际平均生物量,而且增加了年际间生物量的波动;剩余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稳定性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与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显着负相关,即多样性越高的群落年际之间生物量变化越小。稳定性的维持不仅与剩余物种多样性有关,而且也与群落均匀度和物种生物量不同步性有关。第四、与对照相比,剔除嵩草、禾草、高杂草和中杂草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着减小,剔除低杂草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都减小、剔除高禾草和高杂草后土壤速效磷和总磷也分别减小。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揭示土壤质量的减小不仅与生物量的丧失有关,而且更多受植物多样性减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剩余物种多样性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之间都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速效氮与剩余地上生物量之间负相关。综上所述,本学位论文得出两点主要结论:第一、物种剔除后的植物种内变化支持了种间生态位分化在高寒植物多样性维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物种丧失后,植物群落可以通过增加种内性状变异,以缓冲物种丧失引起的多样性丧失。我们的研究表明基于种内变异的物种可塑性响应和适应性演化,可以缓冲物种丧失对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第二、研究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嵩草或高禾草的丧失虽然会减低生产力,但并不会显着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生产力的稳定性;与此相应,常见杂草的丧失会导致群落生产力稳定性急剧下降,而且导致土壤质量,尤其是土壤磷资源下降。基于以上结果,论文深入讨论了植物可塑性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以及响应气候变化和放牧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我们也强调了杂草在维持高寒草地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王安阔,王娓,曾辉[9](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上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两个海拔梯度(3200 m和4000 m)上开展实验,研究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7年生长季,两个海拔的GEP均高于ER,表明这两个生态系统在生长季均表现为碳汇。低海拔(3200 m)的增温对生态系统C通量没有显着的作用,原因可能是增温引起的水分限制。在较湿润的高海拔(4000 m)地区,增温显着提高了生态系统C通量,平均而言,增温引起的GEP增加量(2.30 mg CO_2/(m~2·s))高于ER (0.62mg CO2/(m~2·s)),导致NEE增加。两个海拔优势植物物种的去除对生态系统C通量均没有显着的作用,原因可能是剩余物种的补偿作用,因为去除处理对两个海拔的地上生物量(AGB)和地下生物量(BGB)的影响都不显着。增温和优势物种去除对两个海拔生态系统C通量没有显着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揭示土壤湿度在调节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通量对气候变暖响应方面的重要性,单一优势植物物种的去除可能不会对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C通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凤滋,旭日[10](2018)在《增水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层土壤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为多梯度增加降水的控制实验,观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表层(-10cm)土壤碳(Total Carbon,TC)氮(Total Nitrogen,TN)对降水增加的响应。结果显示:3年5个梯度的增水处理未引起表层土壤碳氮产生显着的变化,但2014年和2015年在增水40%和增水80%处理下,土壤总碳、土壤总氮有一定增加(P>0. 05);表层土壤铵态氮总体有增加的趋势(P> 0. 05),硝态氮总体有减少的趋势(P> 0. 05)。表明短期的增水处理不会引起表层土壤碳氮发生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8年06期)

高寒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蒸散发分割是农业、水文、土壤、气象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生态系统管理、作物产量模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大气水汽、土壤蒸发水汽、植被蒸腾水汽以及蒸散发水汽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代表δD和δ~(18)O)的变化规律及气象因素,将疏勒河上游草甸生态系统的蒸散发分割为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量化疏勒河上游草甸生态系统中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对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明确疏勒河上游水汽交换特征,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区域水分再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气象要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进而影响各组分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其中气温在夜间0:00至早上8:00变化幅度很小,8:00-17:00气温逐渐升高,17:00之后又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在白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最小值出现在16:00附近。每日的风速变化幅度很小,基本维持在1~5 m/s。太阳净辐射变化与气温变化过程一致。(2)土壤蒸发δ_E、植被蒸腾δ_T和蒸散发δ_(ET)的季节变化大致呈“V”字型的变化特征,7、9月份δ_E、δ_T和δ_(ET)的值较高,最低值均出现在8月8日,其结果分别为-20.6‰、-13.9‰和-15.8‰。其日变化趋势为10:00-14:00时段δ_E、δ_T和δ_(ET)的值逐渐变大,14:00-15:00达到最大值,15:00以后又逐渐减小。其中δ_(ET)值的变化受环境条件和叶片水稳定同位素富集程度的共同影响,上午δ_(ET)较低。下午14:00-15:00相对湿度低、太阳净辐射高且气温较高,强烈的蒸腾速率促使植被蒸腾趋于同位素稳定态,叶片水同位素逐渐富集,同时使得边界层大气重同位素富集,所以δ_(ET)迅速升高。(3)利用同位素分析仪结合特定腔室分别计算出土壤蒸发水汽、植被蒸腾水汽和生态系统蒸散发水汽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能有效分割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其中植被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F_T)为62%,在蒸腾速率较高的正午12:00左右F_T甚至能达到90%以上。土壤蒸发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F_E)仅为38%。说明在疏勒河上游草甸生态系统植被蒸腾是生态系统水分消耗的主要形式。同时为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水汽交换特征和区域水分再循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寒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杨屹涵,王军邦,刘鹏,芦光新,李英年.气候变化主导高寒脆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化趋势(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2].孟飞.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分割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蔡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9

[4].高洋,全明英,申卫丹,任晓冬.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CO_2排放及其环境响应机制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孙建,张振超,董世魁.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J].草业科学.2019

[6].刘娟.模拟增温与氮添加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D].青海师范大学.2019

[7].刘英.基于FSAM和KM模型的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8].周显辉.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物种剔除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9

[9].王安阔,王娓,曾辉.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上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李凤滋,旭日.增水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层土壤碳氮的影响[J].林业资源管理.2018

标签:;  ;  ;  ;  

高寒生态系统论文-杨屹涵,王军邦,刘鹏,芦光新,李英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