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应代谢动力学论文-叶超,王朝晖,王春江

药物效应代谢动力学论文-叶超,王朝晖,王春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效应代谢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菌药物,PK,TDM,万古霉素

药物效应代谢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叶超,王朝晖,王春江[1](2019)在《肾功能亢进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危重症患者常伴有肾功能不全,特别是脓毒症患者常继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病死率高达70%以上,是临床诊疗需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1])。而与其相反的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则常被忽视,ARC指危重症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增(本文来源于《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崔兰卿,吕媛[2](2018)在《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理论优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重要的广谱抗菌药,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形势日趋严峻,优化该类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对临床以及耐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理论将抗菌药物的PK指数与PD指数结合起来,更客观的反映抗菌药物、人体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指导抗感染治疗、减少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以及PK/PD理论优化β-内酰胺类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6期)

赵振升,杨帆,王国永,郝雪琴,周变华[3](2014)在《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和首过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家兔单次静脉注射和灌胃乙酰甲喹(30mg/kg)后的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15只家兔被随机均分为A、B、C叁组,A、B两组均通过消化道给药,但A组自心脏采血,B组自肝门静脉采血,C组则经耳缘静脉给药,自心脏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限为0.1μg/mL)检测每个血浆样品中乙酰甲喹的质量浓度,之后以非房室分析法计算乙酰甲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经消化道给药之后,A、B两组中乙酰甲喹的大多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均具有显着差异:消除速率常数(λz)分别为0.43h-1±0.11h-1和0.19h-1±0.02h-1;消除半衰期(t1/2λz)分别为1.76h±0.65h和3.69h±0.4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则分别为29.28(h·μg)/mL±4.4(h·μg)/mL和78.39(h·μg)/mL±7.28(h·μg)/mL。而静脉注射(C组)后,这些参数的数值分别为0.35h-1±0.03h-1、2.02h±0.18h和40.86(h·μg)/mL±6.76(h·μg)/mL,而体清除率(Cl)为747.93mL/(h·kg)±103.76mL/(h·kg),表观分布容积(Vz)为2 170.19mL/kg±308.96mL/kg。乙酰甲喹在A组和B组中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1.65%和192.85%。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分布广泛、消除迅速;而灌胃给药后,乙酰甲喹吸收迅速,但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4年08期)

聂芳红,李华,林红英,陈进军,刘勇[4](2009)在《千里光提取物冻干粉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抗炎药理效应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千里光提取物冻干粉(SsE)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首次采用耳肿胀度抑制率药理效应法测定SsE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发现,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给小鼠腹腔注射SsE,能较迅速地产生药理效应,使耳肿胀度抑制率显着提高;SsE最低起效量为57.40mg/kg,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符合一级反应一室模型,模型表达式为:C=1436.227e^(-0.1334t)-1436.227e^(-0.237t),表观药动学参数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Ke=0.1334h~(-1),消除半衰期t_(1/2Ke)=5.1949h,一级吸收速率常数Ka=0.237h~(-1),吸收半衰期t_(1/2Ka)=2.9241h,血药峰浓度C_(max)=1436.227mg·kg~(-1),达峰时间t_(max)=5.5474h,清除率Cl=0.0553mg·kg~(-1)·h~(-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6826.35mg·kg~(-1)·h,表观分布容积V=0.4142mg·kg~(-1),滞后期t_0=0.0104h。表明SsE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在小鼠体内起效快,消除慢,生物利用度高,在机体的分布有限,较集中于血浆,组织摄取少。(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08-01)

史军[5](2008)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在药物开发和审评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Regards for Academician Liu SFC2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Slide 6.ii Chapter Outline Introduction PK(Absorption,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limination) PK/PD(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 PK/PD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First in humans(single/multiple dosing) Mass balance(本文来源于《药物临床评价与定量药理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讲义汇编》期刊2008-10-01)

杨志福[6](2001)在《红花水提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水提物在小鼠、正常和血瘀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K)特征,以红花总黄素(safflor yellowSY)为定量指标,并与其相应的药物效应动力学(PD)指标结合,进行PK—PD相关性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红花的药效物质基础。一 红花水溶性部分的提取 以红花中主要成分SY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提取物中SY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和70%甲醇有利于SY的提取,提取率分别为(45.3±1.0)%、(43.5±1.5)%和(45.9±2.6)%,而80%丙酮提取率降为(34.6±0.8)%。二 红花水提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 红花水提物在正常小鼠体内的代谢 小鼠尾静脉注射(iv)红花水提物大剂量(264.89 mg·kg~(-1))和小剂量(26.84 mg·kg~(-1)),以红花水提物中主要成分SY的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UV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生物样品中的含量,以便对红花水提物在小鼠体内的PK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红花水提物大、小两剂量在小鼠体 第四军医大学硕 毙生论文 一 内的处置过程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半衰期什;o)分别为41石2 Inn和 27.90 min,曲线下面积(AUC)分u为 57862.17 u g ..---x-- ..---L-’和 7842.40 u g·min·mL‘,消除速率常数伙)均为 0.02血n‘,可见随着剂量 的增加,红花水提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时间明显延长。大剂量给药,红 花水提物在肝和肾中浓度最高,心、脾和肺次之,脑中浓度最低,说明 红花水提物在小鼠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 2.红花水提物在正常和血瘀大鼠体内的代谢 正常和血瘀大鼠分别 tV红花水提物 37.08 p·kg‘,以红花水提物 中主要成分SY的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UV测定不同时间点生物样品中 的含量。结果表明,红花水提物在正常和血瘀大鼠体内的处置过程曲线 分别符合…室和=室开放模型,AUC分别为 42266.S6 n s·min·InL叫 和 49632.90 u g·。in·。L‘。正常大鼠的上;;。为 66.27 min,血瘀大鼠的 分布半衰期k;;。*为 1.43而n,消除半衰期k;;。*为 95.65而n。说 明在同等剂量下,红花水提物在急性血瘀大鼠体内的代谢时间明显延长。 叁 红花水提物的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 1 红花水提物对痛经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体重 18~22 g,随机分为 6组,首先灌胃门g) 给予己烯雌酚2 mg·kg‘,1次·d-‘,共12d,进行致敏实验,在第11 和第 12d,H剂量组分别 tv红花水提物26.49 mg·kg’、52.98 mg·kg’、 和扰4.90二g叶。’: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I次·d’: 阳性组在第 12d tv度冷丁 50.00。g·kg’,未次给药 30血n后,各组腹 腔注射(lp)缩宫素诱发痛经,记录给缩宫素后30 pin内各组小鼠的扭 体次数。结果显示红花水提物可显着缓解由缩宫素收缩子宫导致的痛经。 2.红花水提物对正常和血瘀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正常和血瘀讣 37.08 mg·kg-’红花水提物后,分别在 5、10、30、 4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兜生论文 60、120、180、300和480 min,观察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 标;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正常组与空白组相比,血 瘀组与模型组相比,红花水提物可使正常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网点数 (ne number)和动静by管径(arte。o-calibe,and veno-ca15ber)显者 增加(P<0.05);亦使血瘀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网点数(net numbe,)显着 增加(P<0.05)。此外,还可使正常和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中全血粘度(n 。)、血浆粘度(n。)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比粘度(n。)显着降低(P<0.05)。 因此认为,红花水提物能促进正常大鼠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且能改善 血瘀大鼠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 四 红花水提物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对于正常大鼠,在smin~300。in内,血清中SY的浓度①)与静脉管 径 (Ven-caliber)呈负相关,与血液流变学中 n。(115s-‘)、n,和 nf 呈正相关;对于血瘀大鼠,在 10 min~480 min内,血清中 SY的浓度瞩 的变化与血液流变学中各切变率的n。和n,呈正相关。总体表现为,在一 定时间范围内,无论对于正常大鼠还是血瘀大鼠,其血清中SY的浓度瞩 与PD指标呈负相关,即随着血清中SY浓度的降低,红花水提物的药效 增加。此结果提示,红花水提物无论在小鼠,还是正常和血瘀大鼠,其 药物效应均存在明显的滞?(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1-05-01)

宋春艳,张宝真[7](1993)在《甲胺磷皮肤染毒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代谢-药物效应同步模型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甲胺磷(MAP)研究了iv,pc和sc MAP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以全血胆碱脂酶抑制率为毒效学指标对MAP的药物代谢-药物效应同步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MAP7.05mg·kg~1 iv呈叁室开放模型,pc和sc50%MAP乳剂均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MAP经皮肤吸收较快,不到3h吸收相基本结束,吸收率F约为45%。sc MAP乳剂,吸收速度比pc快10倍,吸收率F高达98%,提示完整皮肤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MAP呈周身分布,周室富集,消除较快,t_1/2小于8h,物质蓄积作用弱,存在肾外消除途径。MAP pc全血胆碱酸酶抑制率相对于血MAP浓度存在一个逆时针方向的时滞环。胆碱酯酶抑制率的I_(max)为60.9%~65.8%,IC_(50)为0.83~0.94μg·ml~1,k_(co)为0.243~0.293 h~1。(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1993年03期)

药物效应代谢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重要的广谱抗菌药,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形势日趋严峻,优化该类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对临床以及耐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理论将抗菌药物的PK指数与PD指数结合起来,更客观的反映抗菌药物、人体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指导抗感染治疗、减少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以及PK/PD理论优化β-内酰胺类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效应代谢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叶超,王朝晖,王春江.肾功能亢进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影响[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

[2].崔兰卿,吕媛.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理论优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

[3].赵振升,杨帆,王国永,郝雪琴,周变华.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和首过效应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学.2014

[4].聂芳红,李华,林红英,陈进军,刘勇.千里光提取物冻干粉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抗炎药理效应法[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5].史军.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在药物开发和审评中的应用(英文)[C].药物临床评价与定量药理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讲义汇编.2008

[6].杨志福.红花水提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

[7].宋春艳,张宝真.甲胺磷皮肤染毒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代谢-药物效应同步模型的应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3

标签:;  ;  ;  ;  

药物效应代谢动力学论文-叶超,王朝晖,王春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