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性松动论文-牛舜,龙华,李永伟,赵振,马保安

无菌性松动论文-牛舜,龙华,李永伟,赵振,马保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菌性松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动物模型,人工关节置换,无菌性松动

无菌性松动论文文献综述

牛舜,龙华,李永伟,赵振,马保安[1](2019)在《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动物模型的快速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已在临床解决了许多终末期的关节疾患。研究表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患者,其假体周围处于高骨更新状态。因此骨-假体界面的早期整合对于阻止磨屑颗粒和细胞因子的迁移至关重要,而限制人工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磨屑颗粒诱导的假体无菌性松动。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尝试使用107个UHMWPE颗粒快速建立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兔动物模型,以便为进一步探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机制及防治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我们用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动物的左侧胫骨髓腔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假体。在实验组中,分别于假体表面和膝关节腔内植入0.5×10~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颗粒。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关节内压力更高、骨组织形态学参数更差、假体生物力学固定强度更低,同时,促炎细胞因子和骨更新标志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我们使用很少的UHMWPE颗粒成功快速地建立了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兔动物模型,从而为今后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杨强,杨志平,李建民,李昕,李振峰[2](2019)在《髓腔内打压植骨在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保肢术是肢体恶性骨肿瘤和部分侵袭性良性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而人工假体置换是保肢术中采用的主要方法。随着存活时间的延长,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其中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假体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往往需要进行翻修术以恢复肢体功能。假体松动可导致骨量丢失、髓腔扩大甚至皮质缺损,如何修复骨质缺损、恢复骨量是翻修术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介绍髓腔内打压植骨在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翻修术中的应用,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张浩然,王丰,杨雄刚,李子明,庞承刚[3](2019)在《建立并验证膝关节周围肿瘤假体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诺模图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肿瘤型人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危险因素;(2)建立并验证膝关节周围肿瘤假体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诺模图模型。方法:从两个骨肿瘤中心收集了在2001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接受肿瘤假体置换的患者数据,最终纳入177个假体。共有61名女性患者和116名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5岁。(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牛舜,龙华,张艳,李永伟,马保安[4](2019)在《运用偏振光观测聚乙烯磨屑颗粒诱导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用偏振光显微镜来观测无菌性松动人工关节假体周围的聚乙烯颗粒分布,评估其在研究磨屑颗粒诱导假体无菌性松动机制及防治措施等实验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我们用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动物模型,在左侧胫骨髓腔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假体。并分别于假体表面和膝关节腔内植入0.5×10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颗粒。术后行四环素荧光双标记。膝关节滑膜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骨组织改良丽春红染色后分别用普通光镜和偏振光镜观察,未染色的骨组织行荧光显微镜和偏振光镜观察。结果:在聚乙烯颗粒刺激下,膝关节滑膜组织增生明显,骨-假体结合差,假体周围骨小梁稀疏,偏振光显微镜可清晰显示双折光性的聚乙烯颗粒在膝关节分布于滑膜及其深层结缔组织中,在骨-假体间隙间大量充填,阻碍骨-假体整合。结论:运用偏振光显微镜可以清晰而简便地观察滑膜和假体周围的聚乙烯颗粒分布,与传统实验方法相比,更加直观、简便和经济。(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王晨华,刘勇,李燕,韦玮,崔勇[5](2019)在《骨显像对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与假体周围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4月~2017年9月在我科行骨显像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2例,经随访明确诊断的28例,人工置换关节31个。无菌性松动组12例,松动关节14个;感染组16例,感染关节17个。结果 14个诊断为松动的关节中,骨显像发现局部核素分布增强的关节13个,诊断阴性的关节1个,诊断为松动的关节10个,灵敏度92.8%,准确率为71.4%;17个感染关节中,骨显像发现局部核素分布增强的关节16个,诊断阴性1个,诊断为感染的12个,松动2个,灵敏度94.1%,准确率为70.6%。结论骨显像诊断假体无菌性松动和感染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高的准确度,对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和感染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梁鹏,牛舜[6](2019)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早期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关节置换术(TJA)是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关节疾病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随着手术量的增大,其并发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假体无菌性松动,严重影响了假体的使用寿命,需要进一步行翻修手术。因此,如何提高假体无菌性松动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对评估假体磨损状态、延长假体寿命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对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早期诊断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1期)

田一星,杨惠林[7](2018)在《THA术后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IL-3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34(IL-34)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假体周围骨溶解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5-01—2017-01因THA术后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而行翻修手术的患者,标本取自髋臼杯周围的界膜组织。对照组纳入同期因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而行初次THA的患者,标本取自髋臼周围关节囊组织和筋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界膜组织中IL-3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假体无菌性松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eal-time PCR与ELISA检测结果均表明,观察组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IL-3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34在THA术后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的表达显着升高,其表达水平与无菌性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IL-34有可能成为诊断无菌性假体松动的一个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马军峰,李雪芳,胥朵[8](2018)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股骨假体出现假体松动的原因,以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9月~2017年09月医院收住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 5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0~48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患者均于髋关节置换术后3年2个月~11年7个月出现假体松动:假体取出后43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并且骨床与骨水泥间形成界膜组织;2例骨水泥碎裂,19例髋臼假体内壁磨损严重;3例假体柄轻易用手取出。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无菌性假体松动的原因与手术技术操作、假体的选择、患者自身原因有关。人工关节磨损产生微小颗粒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骨水泥、界膜是出现假体松动后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22期)

耿天翔[9](2018)在《雷尼酸锶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磨粒诱导无菌性松动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雷尼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对小鼠假体周围磨粒诱导无菌性松动模型关节中的作用,探讨其在无菌性松动中作用的机制。方法本实验探讨SR对全关节置换术的作用机制。药物组造模一周后行SR[625mg/(kg·d)或1800 mg/(kg·d)]灌胃,对照组行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老年雌鼠组在造模同时做切除卵巢处理,灌胃12周后处死取材。Micro-CT检测假体周围骨质溶解情况、骨小梁厚度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关节组织中RANKL、OPG表达水平,RT-PCR测组织中OPG、RANKL表达水平,ELISA测IL-1、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RANKL、OPG水平。结果(1)在野生型雄性C57全膝关节置换模型的Micro CT扫描水平位截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对照组的小鼠胫骨的假体周围发生了骨质的吸收,但是在服用SR药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骨质吸收的程度有显着的减轻。HE染色结果中,对照组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结果相对比,可以发现对照组的假体周围的骨量略少于服用SR药物的另外两个药物组,低剂量组的骨量与高剂量组相比,但两者之间骨量差别较小。同位置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中,有类似的梯度分布的结果:OPG染色中,阳性染色的细胞数量从高剂量组到低剂量组到对照组依次减少;RANKL染色中依次递增。炎性因子IL-1、TNF-α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SR的高剂量组中,假体周围组织中的炎性因子最少,对照组小鼠的假体周围的组织中炎性因子最多。(2)在野生型雌性C57全膝关节置换模型的Micro CT扫描水平位截图中可以看到青年和老年鼠的对照组的假体周围发生了骨质的吸收,但是在服用SR药物的青年鼠和老年鼠的实验组中骨质吸收的程度有减轻,青年鼠和老年鼠的药物组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的厚度大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中,两个对照组的假体周围的骨量略少于药物组,药物组中青年鼠假体周围骨量略少于老年鼠,但两者之间骨量差别较小。同位置的OPG染色中,青年药物组的细胞阳性率多于老年药物组,且二者均高于两个对照组;RANKL染色中,细胞阳性率最低的组是青年药物组,其次是老年药物组,两个对照组中RANKL阳性染色的细胞数量最多。炎性因子IL-1、TNF-α的ELISA监测结果显示,两个药物组的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青年药物组的炎性因子低于老年药物组。(3)在野生型和SOST-/-雄性C57全膝关节置换模型的Micro CT扫描水平位截图中可以看到野生型和SOST-/-对照组的小鼠胫骨的假体周围发生了骨质的吸收,野生型对照组假体周围骨质吸收十分明显,而SOST-/-对照组假体周围骨质吸收相对较少,在两种基因表现型的药物组中骨质吸收的程度有显着的减轻,且SOST-/-药物组假体周围骨溶解非常少,同时骨小梁的数量也大于野生型药物组,骨小梁的厚度SOST-/-对照组和野生型对照组并没有显着差异。HE染色结果中,基因敲除鼠的骨量明显多于野生型实验鼠。同位置的免疫组化OPG染色中,基因敲除鼠的细胞阳性率多于野生型实验鼠,药物组的细胞阳性率多于对照组;RANKL染色显示基因敲除鼠的阳性细胞的个数比野生型实验鼠少,药物组的阳性染色的细胞的数量比对照组少。Real-time PCR测定四组实验鼠样本中的,RANKL的测定结果青年野生型对照组最高,其次是野生型的药物组,再次是基因敲除鼠的对照组,敲除鼠实验组的RANKL含量最低。OPG的测定结果与RANKL相反,两组敲除鼠的OPG含量均高于野生鼠,药物组的OPG含量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测定四组实验鼠样本中的OPG和RANKL浓度关系结果与Real-time PCR检测中近似,RANKL的测定结果青年野生型最高,其次是野生型的药物组,再次是基因敲除鼠的对照组,药物组敲除鼠的RANKL含量最低。OPG的测定结果与RANKL相反,两组敲除鼠的OPG含量均高于野生鼠,药物组的OPG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敲除SOST基因可以解除SOST对经典Wnt通路的阻止作用,并使RANKL/OPG比值下降,对磨粒诱导小鼠假体周围骨溶解有阻止作用。SR对磨粒诱导小鼠假体周围骨溶解有阻止作用,可以在没有SOST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下调RANKL/OPG的比值和阻止炎性因子释放多种途径对关节置换术后磨损颗粒引起的无菌性松动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8-06-30)

邝满源,李仕勋,谭健韶,李长川,傅光涛[10](2018)在《NODs在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proteins,NODs)在磨损颗粒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的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松动中的作用,收集髋关节周围组织共32例,其中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组(A组)7例,股骨颈骨折组(B组)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C组)13例、化脓性感染组(D组)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对比各组织巨噬细胞中NOD1、NOD2的表达情况;并在体外用钛颗粒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检测其NOD1、NOD2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提示,A组巨噬细胞中NOD1和NOD2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体外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后,NOD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mRNA表达在1h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OD1的mRNA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但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24h后NOD1、NOD2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D1和NOD2可能参与了磨损颗粒激活巨噬细胞诱导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8年12期)

无菌性松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保肢术是肢体恶性骨肿瘤和部分侵袭性良性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而人工假体置换是保肢术中采用的主要方法。随着存活时间的延长,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其中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假体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往往需要进行翻修术以恢复肢体功能。假体松动可导致骨量丢失、髓腔扩大甚至皮质缺损,如何修复骨质缺损、恢复骨量是翻修术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介绍髓腔内打压植骨在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翻修术中的应用,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菌性松动论文参考文献

[1].牛舜,龙华,李永伟,赵振,马保安.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动物模型的快速建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2].杨强,杨志平,李建民,李昕,李振峰.髓腔内打压植骨在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张浩然,王丰,杨雄刚,李子明,庞承刚.建立并验证膝关节周围肿瘤假体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诺模图预测模型[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牛舜,龙华,张艳,李永伟,马保安.运用偏振光观测聚乙烯磨屑颗粒诱导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5].王晨华,刘勇,李燕,韦玮,崔勇.骨显像对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6].梁鹏,牛舜.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早期诊断[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7].田一星,杨惠林.THA术后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IL-3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

[8].马军峰,李雪芳,胥朵.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9].耿天翔.雷尼酸锶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磨粒诱导无菌性松动的动物实验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8

[10].邝满源,李仕勋,谭健韶,李长川,傅光涛.NODs在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8

标签:;  ;  ;  ;  

无菌性松动论文-牛舜,龙华,李永伟,赵振,马保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