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韵,生动,形式,生命,中西,文艺理论,文学。
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宋中华[1](2011)在《中国“气韵生动”论与西方“生命形式”论的对接与互补——中西文学表现论融通之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作为东方文学批评和西方文学理论重要部分的审美理论也是这两个文论体系之间相互融通的重要承载者。早至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和亚里士多德的"感情进化"理论(Catharsisi),中西方文论几乎同时开始了审美领域的探求。在之后数千年的发展中,审美理论一直保持着相异同时相通的状态,其中,中国"气韵生动"论与西方"生命形式"论的对接与互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中,"气韵生动"的命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人评论说"不把握‘气韵生动’,就不可能把握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如果翻开西方现代文论,我们会发现"生命形式"理论,这一20世纪方才正式被提出的理论,与"气韵生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中西方文论相互融合的一个非常自然的切入点。(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袁新[2](2007)在《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这一理论命题是中西美学及文艺理论融合的结果,它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命题与西方20世纪美学中的“生命形式”论相结合,认为“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是文学文本理想的存在形式。文学翻译是一种独特的文艺创作形式,因此,文学译本也应该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本文由引言、正体、结语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于本文选题的原因、采用的方法、语料来源、主要内容、写作本文的意义以及创新之处等作了介绍。“正体”共分四章。第一章中对中国气韵理论和西方生命形式论进行必要的介绍,进而阐发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气韵”范畴,最早见于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气韵”用于论文,最早见于南朝梁史家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此后的千百年来,“气韵”问题成为各门艺术中共同关心的一个美学命题和研究重点。生命形式论,是指由德裔美国学者苏珊·卡纳斯·朗格提出的生命形式理论。中国学者认为,“只有用‘气韵生动’一词修饰和限制生命形式,才能更好地概括艺术作为生命形式的特征。”“气韵生动”论和“生命形式”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几方面:一、译者始终要有“生命”意识;二、译者要使译文成为“生气灌注”的有韵味的整体,注重表现原文超越性的审美追求;叁、“气韵生动”、“气韵天成”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作品的“自然”特征,译者要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翻译,并且要让人觉得整个译本“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斧凿痕迹。第二章中论述了“文学翻译中传达气韵之美的重要途径:语音和语义的巧妙配合”。提起语音修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诗歌创作,而且对语音修辞的理解也局限于个别语音手段的运用上。本文所持的观点是,语音修辞是广泛存在的。任何一篇可以称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作品,都是语音和语义的完美结合体,翻译成别国文字,语义部分保留了下来,而语音部分则需要“重组”。译文成败的关键,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看语音是否同原文一样很好地配合了语义的表达,是否传达出了原文中语音和语义高度协调下产生的气韵之美。本章首先对“语音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做了论述,继而从“声韵的协调”和“节奏的配合”两方面结合具体译例进行了分析。第叁章论述了“气韵生动”的艺术美类型及其翻译中语音修辞的运用。本文把“气韵生动”的艺术美分为“气盛之美”和“气柔之美”。“气盛之美”表现出的是雄壮昂扬的壮美,而“气柔之美”渲染出的是清丽静雅的优美。文中结合译例具体分析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气韵之美,并阐述了在翻译中如何从语音上进行配合。第四章论述了“气韵生动”的译文表现出的艺术效果,本文将其主要归纳为叁个方面:一、情景交融。中外文论及美学理论把“情”看作是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翻译时应该注意的是,“情”与“景”的融合,是内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的拼合。语音有很强的表“情”功能,是渲染气氛、烘托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二、虚实相映。文学作品中,逼真描写的景、形、境等具体的事物,称为“实境”;由实境诱发的审美想象空间称为“虚境”。虚境是艺术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它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同时,虚境要通过实境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它是在实境生动直观、惟妙惟肖基础上的升华。文学翻译中,首先要通过原文的实境感受它的虚境,然后在这种虚境的指导下,用译文语言去生动刻画实境。气韵生动的作品都是虚实相映的。叁、浑然天成。“气韵”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它的“自然”属性。所谓“自然”有这么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艺术作品形式上的自然性特征。优秀的文学译本应该让读者感觉不到丝毫的“人工”痕迹。其次,“气韵生动”还意味着艺术家主体思想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文学翻译中,译者应该在自然的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浑然天成”的文学译本。“结语”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做了总结。(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7-06-30)
金昕[3](2006)在《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文艺理论的对接式融合是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中西文论长期在相对孤立的环境中生成,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往往出发点不同,立足点也不同,结果导致同一个理论命题西方文论解决了一半,而中国文论解决了另一半。如果我们在分析二者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将它们对接起来,组成关于同一个命题的更完整、更合理的理论表述,使它更具有理论的普适性和明晰性,那么我们所做的融合中西文艺理论工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文学艺术的本体性质的问题上,西方文论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论有着“文学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这样的界定。它是美国现代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结合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论提出的。实际上,关于文学艺术的生命本体性质,在西方文论史上早有过不少的理论铺垫,只是到了20世纪,由苏珊·朗格“生命形式”论的提出,它才成为西方的显学。但是苏珊·朗格对文学艺术本体的讨论,运用的却是实证主义的方法,她对生命形式的理解驻足于结构和形式的视域,忽略了文学艺术最重要的人文审美特性,人和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她采用的机械的分析式思维,忽略了艺术本体的有机性,割裂了内容和形式。也就是说,她仅仅是从文学艺术与有机生命体最外在、最表面的形式特征上去研究“生命形式”的命题,至于文学艺术更内在的生命本质即它的审美精神特质却被她相对地忽略了。 在这一问题上,中西文论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因为正是在被苏珊·朗格的现代生命形式论所忽略的地方,中国古代文论却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较强的审美主体性和思维的直觉性决定了古人自然而然的把文学艺术看作是一种生命形式。在这一理论前提下,审美者以自身为中心,把艺术和审美对象人化,运用人的生命模式对文学艺术进行感悟式的品评。从这一点出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诸如“气”、“韵”、“风”、“神”、“味”等一系列原本是魏晋人物品藻中用来品评人的范畴,最终无须任何转换地便进入到文学艺术理论中来,用以描述和传达人们的审美感受。在中国古人那里,艺术、审美和人的精神、气度、灵魂是不可(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6-04-01)
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这一理论命题是中西美学及文艺理论融合的结果,它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命题与西方20世纪美学中的“生命形式”论相结合,认为“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是文学文本理想的存在形式。文学翻译是一种独特的文艺创作形式,因此,文学译本也应该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本文由引言、正体、结语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于本文选题的原因、采用的方法、语料来源、主要内容、写作本文的意义以及创新之处等作了介绍。“正体”共分四章。第一章中对中国气韵理论和西方生命形式论进行必要的介绍,进而阐发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气韵”范畴,最早见于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气韵”用于论文,最早见于南朝梁史家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此后的千百年来,“气韵”问题成为各门艺术中共同关心的一个美学命题和研究重点。生命形式论,是指由德裔美国学者苏珊·卡纳斯·朗格提出的生命形式理论。中国学者认为,“只有用‘气韵生动’一词修饰和限制生命形式,才能更好地概括艺术作为生命形式的特征。”“气韵生动”论和“生命形式”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几方面:一、译者始终要有“生命”意识;二、译者要使译文成为“生气灌注”的有韵味的整体,注重表现原文超越性的审美追求;叁、“气韵生动”、“气韵天成”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作品的“自然”特征,译者要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翻译,并且要让人觉得整个译本“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斧凿痕迹。第二章中论述了“文学翻译中传达气韵之美的重要途径:语音和语义的巧妙配合”。提起语音修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诗歌创作,而且对语音修辞的理解也局限于个别语音手段的运用上。本文所持的观点是,语音修辞是广泛存在的。任何一篇可以称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作品,都是语音和语义的完美结合体,翻译成别国文字,语义部分保留了下来,而语音部分则需要“重组”。译文成败的关键,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看语音是否同原文一样很好地配合了语义的表达,是否传达出了原文中语音和语义高度协调下产生的气韵之美。本章首先对“语音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做了论述,继而从“声韵的协调”和“节奏的配合”两方面结合具体译例进行了分析。第叁章论述了“气韵生动”的艺术美类型及其翻译中语音修辞的运用。本文把“气韵生动”的艺术美分为“气盛之美”和“气柔之美”。“气盛之美”表现出的是雄壮昂扬的壮美,而“气柔之美”渲染出的是清丽静雅的优美。文中结合译例具体分析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气韵之美,并阐述了在翻译中如何从语音上进行配合。第四章论述了“气韵生动”的译文表现出的艺术效果,本文将其主要归纳为叁个方面:一、情景交融。中外文论及美学理论把“情”看作是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翻译时应该注意的是,“情”与“景”的融合,是内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的拼合。语音有很强的表“情”功能,是渲染气氛、烘托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二、虚实相映。文学作品中,逼真描写的景、形、境等具体的事物,称为“实境”;由实境诱发的审美想象空间称为“虚境”。虚境是艺术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它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同时,虚境要通过实境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它是在实境生动直观、惟妙惟肖基础上的升华。文学翻译中,首先要通过原文的实境感受它的虚境,然后在这种虚境的指导下,用译文语言去生动刻画实境。气韵生动的作品都是虚实相映的。叁、浑然天成。“气韵”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它的“自然”属性。所谓“自然”有这么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艺术作品形式上的自然性特征。优秀的文学译本应该让读者感觉不到丝毫的“人工”痕迹。其次,“气韵生动”还意味着艺术家主体思想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文学翻译中,译者应该在自然的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浑然天成”的文学译本。“结语”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做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中华.中国“气韵生动”论与西方“生命形式”论的对接与互补——中西文学表现论融通之一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
[2].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3].金昕.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安徽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