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锡醇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膜,溶胶,凝胶,金属,论文,醇盐,锡醇盐。
锡醇盐论文文献综述
吴世华[1](2001)在《铟锡醇盐的合成及ITO薄膜溶胶-凝胶法制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醇盐又称金属酸酯或金属烷氧基化合物,被誉为填补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之间空白的广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部分。本文综述了金属醇盐的普遍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金属醇盐在有机制备、催化应用、新材料制备等领域内的广泛应用。 铟锡醇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精细化学品,随着溶胶-凝胶法制备ITO氧化物系新材料的兴起,它们被广泛地用作前驱体。本文采用逐步升温氯化法合成了无水叁氯化铟,并以此为原料,详细研究了铟醇盐的合成方法;使用无水四氯化锡,仔细考察了锡醇盐的合成工艺。产物经化学分析和红外波谱分析证实。结果表明:(1)铟锡醇盐的合成是一项极为精细的工作,合成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合成体系的干燥程度;(2)铟醇盐[In(OR)_3]适于用醇钠法制备,锡醇盐适于用氨法制备,这与铟锡元素的电负性差别密切相关;(3)四氯化锡与醇的溶剂化作用强于叁氯化铟与醇的溶剂化作用,并从溶液中分离出了InCl_3·2ROH和SnCl_x(OR)_(4-x)·n ROH[R=Et,Pr~l,Bu~n;x=2,3;n=2,3];(4)为了制备较纯的醇盐,钠法反应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较长时间是必须的,氨法反应应在冰浴下进行。在此条件下,合成出了In(OR)_3和Sn(OR)_4[R=Et,pr~l,Bu~n],其产率均在70%以上。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采用溶剂干燥醇钠法,首次以四水合叁氯化铟为原料合成了铟的醇盐In(OR)_3[R=Et,Pr~l,Bu~n],其产率达80%以上,从而大大拓宽了铟醇盐的合成途径,降低了合成成本。 铟锡氧化物(ITO)是一种重掺杂、高简并的n型半导体,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能。用前述方法和实验合成的铟锡醇盐,本论文还研究了IT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浸镀技术,考察了浸提制膜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优化的工艺,制得的ITO薄膜其膜电阻为10~1000Ω/□,膜厚达80nm。(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1-06-30)
董占能,吴世华,郭玉忠[2](2000)在《锡醇盐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锡醇盐是溶胶 -凝胶法制备IT0薄膜的前驱体 .本文采用氨法和醇钠法两种方法研究了用四氯化锡的醇溶液合成锡醇盐 ,实验结果表明 :氨法比醇钠法优越 ;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锡酸乙酯、锡酸异丙酯、锡酸正丁酯稳定性依次增强 .(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锡醇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锡醇盐是溶胶 -凝胶法制备IT0薄膜的前驱体 .本文采用氨法和醇钠法两种方法研究了用四氯化锡的醇溶液合成锡醇盐 ,实验结果表明 :氨法比醇钠法优越 ;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锡酸乙酯、锡酸异丙酯、锡酸正丁酯稳定性依次增强 .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锡醇盐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世华.铟锡醇盐的合成及ITO薄膜溶胶-凝胶法制备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
[2].董占能,吴世华,郭玉忠.锡醇盐的合成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