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朝鲜族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金青云[1]2004年在《中国朝鲜族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校体育是体育的基石,而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及其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活动的领地。有关体育知识、技能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去体验和运用、掌握;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通过课余体育的实践去磨练和培养。 目前,学校的课余体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如,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较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课余体育的发展。同样,目前中国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正涌动着改革的热潮,特别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为课余体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健康是第一要素。既然要重视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就必然要重视他们从事课余体育活动的现实状况。随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的颁布不仅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也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聚居的体育也是我国体育社会指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朝鲜族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朝鲜族学生的健康状况以及朝鲜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部分 主要论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目前国内外对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主要研究以分布在东北叁省的朝鲜族中学为主。叁省共有148所。其中对38所朝鲜族中学的1 14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1 140张问卷(男、女比例相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第叁章:结果与分析 我国朝鲜族中学约有75%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其中男生参与率明显高于女生;仅有17%的学生周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约有47%的学生活动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但竞有50%的女生活动持续时间还不到30分钟,且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学生数仅占犯%左右。活动动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共同趋势,但在交往、调节精神等方面存在异同点;体育活动的参与形式与态度上,尚停留在听读和观赏形式上,且积极参加活动人数比例只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集中于本校的体育场馆,其参与活动的主要方式趋向于无人指导与同学一起活动为主,以个人活动为辅。 直接参与项目倾向于慢跑、排球等对抗性强、简单易行的特征;间接参与项目趋向于足球、排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男生所选的项目具有对抗性强、竞争性高的特点,女生所选的项目趋向于技艺性高、对抗性强的隔网类项目,并与学校、国家的优势项目有关;希望参加项目呈多元化倾向,具有网球等新型项目,其中,男生主要选择项目具有与直接参加项目有些共同趋势,而女生选择项目具有健身、娱乐和消遣性特征。课余体育活动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课余活动方式之一,但学业负担过重、场地器材短缺、缺乏兴趣以及缺乏教师指导等因素仍然制约着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体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消极的生活方式和根深蒂固的封建习俗是仍然阻碍和影响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上述调查分析结果,得出了重要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金青云, 姜允哲[2]2006年在《我国朝鲜族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朝鲜族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系统地了解朝鲜族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中发现其存在问题,为推动学校体育的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

姜成[3]2007年在《中国朝鲜族体育的文化审视》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朝鲜族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领域,在研究中涉及过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文献资料只有叁篇,第一篇是李正花在《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一书中撰写的第十二章《朝鲜族体育文化》,书中采用史记形式述及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阶段划分问题。第二篇是姜允哲的《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中论述了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二重性问题,第叁篇是金英雄的博士论文《中国朝鲜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文中详细论述了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至今尚无人从文化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本文研究可以填补这一领域空白。本文以文化学科为主线,运用其理论知识构建研究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理论框架。以体育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为辅,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从形成到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朝鲜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从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史和体育史入手,论述了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历史切入点与体育文化形成,解决了研究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历史上限问题。考虑到中国朝鲜族是跨境民族,它的体育文化并不是起源于中国。在迁入中国之初,其体育文化已经是成熟的。当朝鲜族体育文化在异乡扎根、发展时,地域间的文化冲突和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必然要发生,在冲突趋于缓和时,朝鲜族体育文化会自我调整发生文化变迁,以适应中国主流体育文化的需要。事实上,朝鲜族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发生了文化冲突与文化变迁,还有许多文化理论对研究朝鲜族体育文化是有帮助的。例如:体育文化控制、体育文化传播等等。但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理论可以更好地为研究文化内涵及性质提供理论支撑。另外,还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史。对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内涵的研究,主要是从体育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叁个层面进行论述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在论述朝鲜族体育的物质文化时,没有像以往其他文章一样,一一介绍开展的体育项目,因为已经有很多文章详细介绍过朝鲜族开展的体育项目。而是把它分为叁个部分加以论述:1、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边缘化;2、中国朝鲜族新兴外来体育文化的泛化;3、中国朝鲜族其他体育文化的倾向化。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性质是本文研究重点之一,它为后来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战略部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分前人已经做过细致而又周全的研究,本文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说明。如果说前几章是以文化学的视角审视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话,那么,第六章则可说是文化审视的运用。通过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深层剖析,对朝鲜族体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获得这种理性认识后,使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定位变得有章可循。本文分别从层次、服务、目标叁个层面进行定位。层次定位为:带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体育文化;服务定位为:立足延边,带动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发展,为各自所在省和国家体育事业服务。目标定位为:整体上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争取国内一流;社会体育向生活化、市场化、产业化过渡;学校体育持续发展传统体育强项,力争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朝鲜族鲜明的体育文化特色。最后,依据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定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朝鲜族体育文化发展战略。

邵琳雅[4]2015年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篮球运动在我国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日益加大,篮球课在学校体育课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学校的篮球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们掌握规范的篮球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参与篮球运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从中体验到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等,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因此,开展学校篮球运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20所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20所中学的篮球课、课外篮球运动、竞赛开展状况等方面的调查,总结并分析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篮球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推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室外的篮球场地可以满足学生篮球课的需要,但是室内篮球馆稀缺。中学体育教师的性别比例不合理,学历普遍不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领导对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课外篮球运动开展的不是很好,县市举办篮球竞赛和中学学校内部组织篮球竞赛太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学生对于课外篮球运动的需求。学业压力、对篮球的兴趣、篮球运动氛围、天气气候、家长的传统思想、硬件设施等因素都影响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课外篮球运动的开展。针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和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篮球运动的资金投入,建造室内篮球场馆,为篮球运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学校应该多培养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尤其是女性体育教师,逐步改善体育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化。鼓励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以及和课程相关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增加学校篮球课的教学时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经常开展各种篮球竞赛,营造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要减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学生的学习压力,家长也要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支持孩子参与各种形式的篮球运动。

刘嘉瑜[5]2011年在《中国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指出排球运动自1905年传入我国以后,在我国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开始阶段的娱乐排球发展至今天的竞技排球运动。随着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人口的比重也逐渐加大,群众性排球运动的逐渐的普及程度也在提高。排球运动以其较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审美性、社交性等功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了这项运动中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体育文化的发展与我国体育大环境不可分割,但又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解放初期至文革前期,延边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闻名全国,培养了大批体育运动健将和体育专业人才,并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五十年代曾被誉为“排球之乡”的称号。本文为了分析总结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的辉煌历史经验,秉承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的历史传统,解析当今影响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发展影响因素,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事件及特点进行分析,并以学校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拥有辉煌历史,在延边地区形成了良好的排球文化氛围,并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运动员。然而对现今朝鲜族女子排球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训练的矛盾依然存在,缺乏排球专业教师队伍,竞赛制度不合理,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决策部门对排球运动不够重视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善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落后的现状,传承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辉煌历史文化,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扩大排球特色学校的创建范围和数量;完善教练员培养体制,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合理的竞赛制度;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根据当前地方排球运动发展的实际状况,加强资金投入,全方位的普及延边排球运动。

张同香[6]2011年在《重庆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重庆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调查,试图探讨阻碍重庆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提高重庆市青少年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为区域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做出努力,以期为增强青少年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出积极性建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首先对重庆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整体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其次,针对不同位置及特色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青少年学生,从课外体育锻炼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时间特征、锻炼方式、空间环境、项目内容、参与两操的态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其差异性并找寻其原因。然后,对阻碍重庆市青少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并进行深入阐述与分析。最后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大部分中小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较高并持肯定态度,且动机健康积极,其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价值认同受主观认识的影响越加明显,表现为年级越高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越低。同时也表现出高年级比低年级,女生比男生更缺少锻炼的现状。2)平时和双休日,空间锻炼环境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学校体育场馆和就近的免费公共场所,而平时多集中于前者,双休日多集中于后者。同时,多数学生既喜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校外体育活动,又喜欢有组织的校内赛事、形式相对灵活又相对比较自由的课外活动形式。在人际环境的选择中,表现为年级越高同伴效应越明显,年级越低对父母或家人的选择比例越高。3)青少年校外锻炼项目丰富多样,但内容缺乏创新,主要青睐与轻器械、球类运动以及休闲类娱乐项目等;性别、年级差异明显,男生及高年级学生主要以竞技类项目为主,女生和低年级学生对轻器械和休闲项目表现出更高的倾向性。4)青少年的性别差异并不影响他(她)们参与两操的态度,但其学校的地理位置及学校特色却对他们参加两操的态度有显着影响。传统特色及中心城区学校更为灵活的两操组织形式是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时,校内体育锻炼时间也因青少年性别、学校位置、学校特色的不同、年级的高低而表现出显着差异性,表现为男生在校内锻炼时间明显好于女生:传统学校学生校内锻炼时间好于一般学校;小学生参与两操的态度最认真、校内锻炼时间最长,初中生在这两方面表现次之,高中生最差,初中生表现最好的为课间操参与形式的多样化。5)体育锻炼习惯与方法,家庭经济条件,学校体育政策,课业负担与压力,健身环境与指导,体育锻炼兴趣与价值取向是阻碍重庆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六大因子。各因子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其中不同特色学校,不同位置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在因子得分比较中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健身习惯与方法、健身环境与指导对青少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是相对比较广泛的。

樊超[7]2012年在《延边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行为要受心理、态度、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而体育行为因素包括体育兴趣、体育动机、体育态度等。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以往研究表明,当代大、中、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好的,动机是正确的,但也应看到,在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良体育的行为倾向。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产生良好的体育行为,需要转变学生对体育锻炼所持有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锻炼态度一行为九因素模型为理论背景,通过问卷《锻炼态度量表》对延边地区城市中学生的调查,了解中学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人群在锻炼态度一行为九因素模型上的差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延边地区:延吉、珲春、敦化、图们、汪清、和龙、龙井、安图8个县市的城市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影响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以及影响体育行为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中学生体育运动项目上,选择叁大球的学生比例不容乐观,且朝鲜族学生喜欢足球,汉族学生则偏爱篮球,锻炼场所主要以室外场地为主,且喜欢结伴锻炼,每周锻炼次数集中在2-3次;阻碍延边地区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学习太忙、上网.游戏.看电视和没时间锻炼,均为客观因素,而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小,其中天气条件和场地设施两个客观因素也是影响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较为重要因素;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上,行为习惯、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叁个因素是体育锻炼态度中比较重要的因素;而在研究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关系时,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叁因素最为重要,其次是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目标态度也不容忽视。基于以上结果,要使延边地区中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关部门应合理安排学校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全面实施基础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使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运动技能技巧,充分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其次,基于北方气候等特征,特别是受冬天寒冷气候的限制,严重阻碍了体育的教学与开展,政府部门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放力度,建立大量室内体育场馆,让更多想锻炼的人不受条件的限制;最后,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问题,将不同人群通过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其中,对于男女、朝汉、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地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要做到因人、因地、因民族等而异,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

张春一[8]2007年在《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较量,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教育。体育是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而学校体育是人们学习体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体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各项指标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延边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延边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全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现阶段加深对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视是绝佳的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对区域内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和总结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各种因素,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对策,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同时对填补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空白,缩小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差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延边地区(8大市县)的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能够纳入学校工作之中,但是规范性较差;体育课开课率为100%,90.6%的体育教师能够完全按自己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84.7%的体育教师能够按教案进行授课,但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秋千、跳板、摔跤)的授课情况平均只有3.9%,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弱化”现象较为严重;体育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体育教师的学历以专科为主,但中学体育教师学历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教龄较短、科研能力差;年龄结构出现年轻化;课余体育活动从整体开展一般,除课间操开展较好,每天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只有65.6%能够落实,早操基本没有;课余运动训练有93.6%的学校都能开展,但是大部分运动队都为临时组建,赛后解散。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体育经费严重短缺,体育场地器材大部分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研究结果分析:提出对于体育的观念、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体育场地和器材、农村人口负增长等是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

辛艳燕[9]2017年在《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学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选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延吉市朝鲜族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资结构、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课程的开设、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学实施、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场地器材、影响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学的各项因素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结论:1.教师师资队伍现状来看,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师的整体水平较好,在年龄、学历和专业等方面能够满足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差距较大。体育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少,师生比例较大。2.排球教学现状来看,延吉市朝鲜族中学的排球教学课时数量上基本满足日常教学需要。教师能够基本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安排。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侧重于排球基本动作的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运用常规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的体育教师较多。3.学生参加排球教学情况来看,延吉市朝鲜族中学的学生对于排球的喜爱程度较好。对于学校排球教学比较满意,能够在排球学习中有所收获。学生们也已经认识到排球学习对于中考体育测试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参与到排球学习中。对于体育教师的排球教学能力比较认可。4.场地器材现状来看,延吉市朝鲜族中学的排球教学场地和器材能够不能满足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各校排球场地的材质和数量不均衡,对于未来排球教学的开展有限制影响。5.影响教学的因素来看,目前影响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学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排球自身运动特点;学校领导层面的重视程度;场地器材的配套程度;学校体育教师的师生比例以及中考体育测试均对排球教学有影响作用。而中考体育测试的影响比较大。建议:1.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师补充机制,从年龄、学历和专业等角度考查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大力招聘女性体育教师来改善性别比例失调现状。扩大体育教师的数量,降低师生比例。以改变体育教师工作量大的现实问题,改善排球教学效果。2.应该鼓励体育教师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日常排球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又可以将排球教学的大纲内容加以良好的贯彻执行。在教学方法中,应该鼓励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变死板、常规的课堂为灵活、生动的课堂,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3.应该从根源上培养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认知和理解,不仅是依靠中考体育的引导和带领,更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排球,鼓励学生参与到排球运动中去,鼓励男生多参与排球运动。4.应该加强对于排球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和维护,从源头上保证排球运动的顺利实施,对排球日常教学工作做到良好的支持,既要保证学生的日常教学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发展需求。5.针对于影响排球教学的众多因素,应该从源头上对于相关因素进行把握和改变,要重点重视中考体育测试的影响,从而真正促进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学的发展。

吕兴[10]2018年在《驻济高校普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民健身计划”的背景下,人们对体育活动的观念、价值及体育功能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若要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必须要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缺乏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分不开的。大学生肩负着衔接学校与社会的重任,所以在大学阶段,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参加课余体育项目,无论是对日后参加工作,还是踏入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在高校体育中,课堂体育与课余体育是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课余体育的概念与课堂体育的慨念不同,课堂体育指的是体育课,而课余体育指的是课堂体育的继续与延伸。大学生主动参加课余体育项目,对于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体育运动能力及青少年的个性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培养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意识。课余体育的概念是指学生在非上课的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方式、手段,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放松心情、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运动技术能力和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由此认识产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活动的总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查阅国内外有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概述,深入了解相关问题,为问卷调查的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驻济高校大学生主动参与各类课余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运用专家访谈法走访有关领导和负责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运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1驻济高校普通大学生中男生、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的选择、体育锻炼强度和体育消费情况都不相同。2驻济高校普通大学生在锻炼时间段这个问题和活动场地的选择上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比较合理,符合人体生理标准。3驻济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以及参与频率都不相同,情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4驻济高校普通大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功能,有比较正确、全面的理解,大部分的同学都可以认识到,体育活动可以增强我们自身的体质,调节我们的情绪,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健身、减肥,达到塑身的效果。5驻济高校普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有差异,主要目的为锻炼身体,调节心情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6驻济高校体育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需要,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较少,许多学生了解不到,但是学校的体育氛围较好。7家长普遍支持孩子参与课余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中国朝鲜族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金青云. 延边大学. 2004

[2]. 我国朝鲜族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金青云, 姜允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3]. 中国朝鲜族体育的文化审视[D]. 姜成. 延边大学. 2007

[4].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学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 邵琳雅. 北京体育大学. 2015

[5]. 中国朝鲜族女子排球运动历史与现状研究[D]. 刘嘉瑜. 延边大学. 2011

[6]. 重庆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D]. 张同香. 西南大学. 2011

[7]. 延边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关系研究[D]. 樊超. 延边大学. 2012

[8]. 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春一. 延边大学. 2007

[9]. 延吉市朝鲜族中学排球教学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辛艳燕. 延边大学. 2017

[10]. 驻济高校普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吕兴.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朝鲜族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