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跨音速颤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音速颤振,方向舵,垂直舵,操纵面
跨音速颤振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15)在《带操纵面的垂尾跨音速颤振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型飞机垂尾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带方向舵的垂尾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模型,并通过地面振动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垂尾刚度,方向舵旋转刚度稳定,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06期)
贺顺,杨智春,谷迎松[2](2014)在《机翼跨音速颤振特性的频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的物理意义出发,推导出以气动力时域计算为基础的跨音速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通过求解非定常Euler方程,获得机翼简谐振动下的跨音速气动力时间历程,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模态气动力系数的时间历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跨音速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进而在频域内进行机翼的跨音速颤振特性分析.采用该方法计算了AGRAD 445.6机翼随马赫数变化的颤振边界,所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4年03期)
孙亚军,梁技,杨飞,章俊杰[3](2014)在《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先进民用支线飞机采用超临界机翼设计,跨音速颤振特性是超临界机翼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是民机研制阶段最有效的跨音速颤振特性适航验证试验。设计了某民机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风洞颤振试验模型并进行颤振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亚音速颤振分析和压缩性数值分析,得到了超临界机翼的跨音速颤振压缩性修正曲线。研究表明,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速度最大压缩性修正系数较小,风洞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试验结果可以用于飞机的适航取证。(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04期)
杨飞,杨智春[4](2013)在《飞机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飞机T型尾翼的结构与气动布局特点,T型尾翼颤振计算不能套用常规尾翼的分析方法,而需要考虑平尾面内运动以及静升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跨音速空气压缩性效应和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的不准确性,使得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计算更加困难,准确性较低。因此,需要采用试验为主计算为辅的方法来研究飞机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特性。针对某T型尾翼结构,用ZAERO软件等价片条势流跨音速颤振(ZTAIC)方法计算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特性,研究了马赫数、风洞气流密度和平尾迎角对T型尾翼颤振特性的影响。通过升力系数斜率空气压缩性修正计算方法和跨音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方法得到了飞机T型尾翼的跨音速颤振的凹坑曲线和空气压缩性特性,两种方法得到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3年10期)
梁技,杨飞,杨智春[5](2013)在《气动扰流对飞机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音速颤振试验通常在稳定的理想流场中进行,不考虑实际非稳定流场的气动扰流对颤振特性的影响。在飞机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试验中,通过设置一种气动扰流装置对风洞流场实施干扰以研究气动扰流对飞机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动扰流可以将飞机T型尾翼的颤振耦合模态从平尾弯扭耦合型改变为垂尾弯扭耦合型;可显着降低飞机T型尾翼的颤振动压,翼面外气动扰流较翼面内气动扰流对飞机T尾颤振特性的影响作用大。其原因在于施加的气动扰流所诱导产生的跨音速激波作用在垂尾翼面上改变了垂尾的非定常气动力,引起气动刚度和气动阻尼发生改变,由于平尾的气动阻尼相对较大,可以预计,一旦气动扰流引起垂尾的气动阻尼迅速减小到其临界颤振阻尼,则会引起垂尾弯扭耦合颤振型先于平尾弯扭耦合颤振型发生,从而表现出T尾颤振动压的降低。在颤振模型风洞试验中,当风洞试验结果与期望不一致时,需要研究气动扰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3年01期)
张苏华[6](2013)在《基于CFD的机翼跨音速颤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于势流气动力线化理论,采用p-k法或V-g法在频域范围内计算亚音速、超音速颤振的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在跨音速条件下,由于气体出现较强的可压缩性和激波,气动力的线化较为困难,传统的频域方法已不再适合求解机翼的跨音速颤振问题。为了能够精确地计算机翼跨音速条件下的气动力,本文首先对Euler方程进行研究,阐述了基于半离散格式的空间离散、时间离散及迭代方法,并给出了弹簧网格变形及几何守恒定律的迭代格式。而后以ONERA M6机翼为例,计算了该机翼跨音速条件下的翼面气动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NASA风洞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本文采用基于CFD的流固耦合方法计算机翼的跨音速颤振问题。首先阐述了结构振动方程的模态迭加法、Newmark数值积分方法及HHT数值积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施过程;然后对耦合面的数据传递方法及流场/结构场的时间交互格式进行了研究,并搭建了基于ANSYS/CFX的流固耦合颤振数值仿真平台;之后以多场耦合求解器MFX计算了跨音速颤振标准算例AGARD445.6机翼的颤振问题,计算结果与NASA跨音速风洞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最后,基于该跨音速颤振仿真平台计算了带外挂机翼的跨音速颤振,得到了典型的“跨音速凹坑图”,计算结果与国外文献一致。上述研究表明:利用基于CFD的流固耦合颤振数值仿真平台计算叁维机翼的跨音速颤振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3-01-01)
张苏华,赵永辉[7](2012)在《基于CFD-CSD耦合的机翼跨音速颤振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FD-CSD耦合计算是预计机翼跨音速颤振特性的主流方法。以跨音速颤振国际标准模型AGARD 445.6机翼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MFX多场耦合求解器对Euler方程进行求解来获得作用在机翼表面上的非定常气动力;对结构振动方程采用HHT方法直接数值积分以获得结构响应。通过CFD和CSD的耦合,计算了AGARD 445.6机翼的跨音速颤振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NASA风洞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表明利用ANSYS.MFX计算机翼跨音速颤振问题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2年12期)
窦忠谦,史爱明,杨永年,周铮[8](2012)在《复合材料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颤振课题是飞机设计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以支线客机ARJ21超临界机翼颤振特性研究为背景,在俄罗斯TsAGI的T-106风洞中完成了该复合材料机翼跨音速颤振实验,基于N-S方程和无限插值方法(TFI)生成叁维贴体运动网格对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进行了并行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超临界机翼在跨音速区域具有跨音速颤振"凹坑"现象;与风洞实验结果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为使用超临界机翼的运输类飞机跨音速颤振特性预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2年01期)
史爱明,王艺坤,叶正寅[9](2009)在《叁维机翼跨音速颤振数值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结构运动网格技术,考虑叁维机翼弹性变形求解叁维跨音速非定常流场,同时耦合多自由度结构运动方程进行跨音速标模算例AGARD445.6机翼的颤振数值分析。采用的流动控制方程为叁维非定常Euler方程。用中心有限体积法进行空间离散,用双时间隐式方法进行时间推进。数值分析获得的颤振临界速度与马赫数关系曲线明显反映了跨音速颤振临界速度随马赫数变化出现"凹坑"的物理特征。同时,数值分析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所使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8-14)
郭同庆,陆志良[10](2009)在《考虑剪刀口缝隙影响的操纵面跨音速颤振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块结构网格及基于交叉面积的再分区和对接面上守恒量插值,对考虑垂尾舵面剪刀口影响及舵面偏转两种情况生成面对接多块粘性网格及弹性动态网格。有限体积法、双时间推进法求解非定常N-S方程,数值模拟考虑舵面剪刀口影响及舵面偏转的非定常流动。采用时域内非定常N-S方程和结构运动方程的耦合求解方法,对考虑舵面剪刀口影响、不考虑剪刀口影响及舵面偏转叁种情况下某垂尾的颤振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8-14)
跨音速颤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的物理意义出发,推导出以气动力时域计算为基础的跨音速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通过求解非定常Euler方程,获得机翼简谐振动下的跨音速气动力时间历程,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模态气动力系数的时间历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跨音速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进而在频域内进行机翼的跨音速颤振特性分析.采用该方法计算了AGRAD 445.6机翼随马赫数变化的颤振边界,所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音速颤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婷婷.带操纵面的垂尾跨音速颤振模型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5
[2].贺顺,杨智春,谷迎松.机翼跨音速颤振特性的频域分析[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4
[3].孙亚军,梁技,杨飞,章俊杰.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4
[4].杨飞,杨智春.飞机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
[5].梁技,杨飞,杨智春.气动扰流对飞机T型尾翼跨音速颤振影响的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
[6].张苏华.基于CFD的机翼跨音速颤振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7].张苏华,赵永辉.基于CFD-CSD耦合的机翼跨音速颤振计算[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
[8].窦忠谦,史爱明,杨永年,周铮.复合材料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J].航空工程进展.2012
[9].史爱明,王艺坤,叶正寅.叁维机翼跨音速颤振数值计算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2009
[10].郭同庆,陆志良.考虑剪刀口缝隙影响的操纵面跨音速颤振计算方法[C].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