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然的城市建筑设计——绿色围护建筑初探

结合自然的城市建筑设计——绿色围护建筑初探

戈斌[1]2004年在《结合自然的城市建筑设计》文中提出摘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在现有工业技术体系下最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不应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壁垒。可持续的城市化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绿色围护结构通过改变侵占自然生态系统而不加补偿的城市建设模式,使自然元素与城市建筑相结合,使城市与自然从对立走向统一。 本文就绿色围护结构对城市气候、城市生态系统,及它对建筑内部物理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建筑围护结构绿色化的技术措施,并探讨了绿色植物与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生态城市做出展望。

张庆顺[2]2009年在《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和谐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物化形态,也是取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演绎的智慧体现。然而世界地形错综复杂,其中仅有30%才属于宜于利用和建设的“适居地”,而且,自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世界还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破坏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挑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矛盾迫使他们持续不断地对“适居地”之外的山坡地进行探索和建设,人类的发展也正经历着从平地回归到山地的过程。山坡地不仅是地球上70%人口的栖居地、水源地、矿产资源、森林和生物多样化的宝库,而且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从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及强度而言,山坡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成为未来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坡地环境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品质,从滨水到内陆,从盆地到丘陵,从高原到沙漠,坡地人居环境的文化内质随地域的自然生态差异而呈现出迥异的特性,多元的文化生态与地域的自然生态休戚相关,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基于生态文化的坡地建筑生态美学,要求实现“坡地建筑·人·坡地环境”的协同发展,体现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与统一的生态美学价值所在。作者倡导坡地建筑设计创意中的生态文化理念需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整合,既要基于狭义的缘地策略反映坡地绿色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特性、以及实现形态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整合,体现出坡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合二为一,又要基于广义的缘地策略实现与人文生态的整合,反映地域的差异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体现出坡地建筑与地域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密切关联的和谐美,以最终实现坡地建筑的意义。基于生态的缘地理念,检验坡地建筑设计创意是否合理,不仅要看其“环境的适应性”,更要看其“文化的适应性”,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适应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合理方案,也才能在更高层面地展现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要求之下“地理”和“历史”文脉的场所个性。论文重点从中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从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源流演绎和我国坡地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着手,界定了坡地的概念和论文研究的范畴,结合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支撑,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针对性、学术理念取向和创新目标,并搭建了课题研究的体系内容及主要框架。其次,结合分析传统坡地人居环境的生态哲学观及其现代意义,指出了在生态整体的观念之下,基于缘地策略的生态创意需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以生态技术为突破口来完成被动式生态气候设计,促成坡地建筑的生态美学表现,进而树立了课题研究关涉生态文化理念的哲学及美学的理论高度及框架构思,使得研究成果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和前瞻性。其叁,从中观及微观角度,结合“缘地的”策略,探讨了坡地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创意途径,包括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同构、缘地的分形美学创意表现、缘地的形式语言与空间秩序表现、从空间知觉角度探析美学表现等方面。其四,将坡地建筑设计创意的研究从空间及形态艺术表达的狭义“缘地策略”,上升至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层面,以此反映出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强调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发展之缘地创意,并以湿热地区为例,探讨气候应变的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最后提出了基于广义的生态策略及竖向空间拓展理念的“零接地”的生态构思。其五,着眼于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广义缘地理念,在形态与生态结合的基础上强调需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与文态的整合,实现生态性与地域性的结合,并结合对国内外典型作品的评析,分析了当代坡地建筑艺术创意的人文倾向。研究强化了坡地建筑空间环境秩序的人文表达的途径及意义,加强了课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成果更具哲理和启迪意义。最后,总结出课题的创新点及理论、实践意义,包括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坡地建筑的形态艺术表达需要与坡地之灵气同构,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美学观,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坡地建筑生态美学体现在更深层次的人文生态秩序等方面,并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生态文化理念应用于坡地建筑的设计创意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而又富有意义的工作。课题中生态文化理念的应用研究,对当前我国坡地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深化将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刘骁[3]2017年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叁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叁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叁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叁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叁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叁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叁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麦华[4]2016年在《基于整体观的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缘自对当代背景下叁个岭南建筑相关现象的思考:在全球一体化和地域性博弈背景下,当代岭南建筑存在地域特色相对缺失现象;在环境危机和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背景下,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存在片面化现象;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建筑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岭南建筑创作存在非理性化现象。片面孤立的建筑气候适应性与非理性的建筑创作都导致了当代岭南建筑特色的相对缺失。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采用了片面、孤立化的思维与策略方法。建筑是一个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综合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的人工物质系统。无论是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问题还是建筑创作问题,都需要以系统的思维及相应的科学方法,从整体性和动态演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以系统论的整体观核心思想为指导,把建筑气候适应性问题与建筑创作相结合,试图初步构建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理论,寻求能够整体解决问题的设计策略,探索一条在全面兼顾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从气候的技术性问题切入的、凸显岭南建筑地域特色的理性创作之路,为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添砖加瓦。论文共分叁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是提出问题部分,主要论述本篇论文的研究缘起与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相关研究基础,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2章“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分析及其整体观刍议”与第3章“基于整体观的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理论探索”,是分析问题、理论探索部分,主要以系统论的整体观核心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论述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基本要求与策略发展,提出了“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整体观”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把建筑气候适应性问题与建筑创作相结合,初步构建了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理论;第叁部分包括第4章“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的形态空间策略”、第5章“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的生态环境策略”、第6章“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的技术策略”以及第7章“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的整体应用”,是解决问题部分,主要以分类研究的方法,结合丰富的具体案例实证,重点从建筑师创作实践应用的角度,深入研究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的具体构成、影响因素、主要特点、适用情况及其在实践中的整体应用原则。

刘锐[5]2017年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叁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叁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叁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叁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叁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邓孟仁[6]2017年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适应已从对气候的被动适应变成通过能量转换的主动适应,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比例已接近40%,成为加剧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的进步也使建筑的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城市中心的超高层建筑一定程度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居住与使用需求,但同时在生态方面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破坏了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超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包括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对外主要是高强度的开发与使用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巨大规模的建筑个体也改变了原有的微气候条件。对内主要是建造耗能,从全生命周期看,它不仅体现在建设、拆除过程中的各种能源消耗,同时也体现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而消耗巨大能源;特殊的结构体系也制约了功能的适应性从而削弱了建筑本体的高效性与长效性。但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现实要求城市建筑必须以更高密度发展策略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当前,在岭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心人类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且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使用与废物产生最为集中的生态单元之一,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长时间存在并发展,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的生态研究与设计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岭南地域,结合自身多年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经验与设计案例,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知识,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详细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内外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中有序循环转换的途径与促成建筑成为自然、节能、高效的有机整体的方法。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横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文献阅读法、设计实践法等常规方法,还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计算机软件模拟、SPSS数据统计、空间句法等科学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与技术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进行了探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实现生态性的设计策略:在规划设计方面,探讨了生态位原理与建筑规划的结合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多层次的可达途径设计,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态位与适应岭南地域的自然生态位的策略,使外部自然环境得到尽可能的保护,从而建立起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建筑本体设计方面,围绕生态效率的本质,从空间、环境、行为叁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与长效性做了较全面研究,阐述了合理的尺度设计、功能适应性的提高、建筑空间协同等策略是提高建筑本体高效性的基础,而弹性灵活的建筑空间尺寸、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自然环境空中补偿、纵向空间的联动则是实现长效的关键,只有提高超高层建筑本体的生态效率,才能实现建筑真实生态性;在应对地域气候被动式设计方面,结合建筑高度与体量的特点,通过传统技术现代提炼,结合软件模拟技术,研究了建筑体型、平面组合、采光、遮阳、自然通风等方面与建筑节能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建筑对自然气候的被动式设计与主动式利用的策略;最后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章节中,研究了如何利用现有气候条件,提高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提出加强对太阳辐射、雨水、风能创新一体化利用策略。本研究通过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丰富了建筑学学科的内容,补充了岭南地域性建筑生态设计理论,填补了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方面系统研究的空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切入点与结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揭示了符合生态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核心内涵,探究了岭南地域超高层建筑友好型设计策略,拓展了生态设计的研究视野,使无机建筑环境与有机自然环境以良性的方式产生无缝对接,成为低能耗的城市载体,它构建了超高层建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对于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岭南地域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都有积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洪辰玥[7]2018年在《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的关键;建设绿色地下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在对影响地下空间绿色设计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场地设计、资源节约和室内环境设计叁个层面提出了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通过学科交叉、国内外案例研究、软件定量模拟研究、实地测量、专家问卷等多种研究方法,文章对绿色地下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性探讨。文章可以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二章,从理论层面介绍了和绿色地下空间相关的理论和概念。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第叁章,对影响地下空间绿色设计的要素进行了分析。第叁大部分是文章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提出了地下空间绿色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第四大部分是文章的第六章,是对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评价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第七章节,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的创新成果总结和对绿色设计在未来地下空间应用中的展望。文章形成的创新性结论如下:1.绿色地下公共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空间形态组合、立体化开发和人的舒适感文章对地下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建筑空间组合、人的需求及紧凑城市等建筑学、心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理论,构建绿色地下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体系。文章结合地下空间的特殊性,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总结出绿色地下公共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空间形态组合、立体化开发和人的舒适体验。2.对影响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素进行分析尽管部分影响地上建筑绿色设计的因素也会对地下空间绿色设计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地下空间绿色设计影响因素与地上建筑并不完全相同。文章从场地因素、能耗因素和室内环境因素叁个层面对影响地下空间绿色设计的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地下空间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提出提供了依据。3.基于影响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文章基于对影响地下空间绿色设计的要素分析,从场地设计、节能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叁个层面提出了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可知,场地中的要素、地形条件、空间利用效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地下空间的场地设计。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地下空间设计方法也不同,因地制宜有利于高效利用土地。对地下空间功能进行整合和改造,也有利于提升地下空间活力。另外,在一些历史城市中心区开发地下空间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应在开发地下空间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在节能设计层面,作者提出不同形态的地下空间布局会造成围护结构面积的不同、进而影响地下空间内部热环境这一设想,并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ecotect软件对不同形态的地下空间进行定量模拟,得出狭长空间会增加地下空间围护结构面积进而增加地下空间能耗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地下空间设计时要尽量避免狭长空间进而减少围护结构面积这一建议。在环境营造层面,作者针对不同功能空间提出了不同的环境营造方法。衔接空间环境设计要具有封闭性和导向性,开敞空间环境设计要能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内部环境设计还要从光环境、声环境、湿热环境和内部景观等多个层面给人们带来舒适良好的体验。作者还以成都天府广场-春熙路片区为例,对成都地下公共空间内部环境进行实地测量和定量分析,并根据前面提到的绿色设计方法对成都地下公共空间的绿色设计提供了优化措施。此外,作者从主动技术、被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叁个层面提出了地下空间设计的关键技术。如通过天窗、下沉庭院等设计将自然光和风引入地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使用节能灯具、智能空调系统和利用新能源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等等。在自然采光设计部分,作者运用ecotect软件对天窗采光和庭院采光两种方式进行定量研究,讨论天窗形状、材质、庭院深度等因素对地下公共空间自然采光的影响。4.基于影响要素的分析,构建绿色地下公共空间评价体系文章基于对影响地下空间绿色设计因素的分析,从场地设计、节能设计和室内环境营造叁个层面提出了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评价指标,并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文章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并确定了各影响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模糊评价法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价研究。总之,虽然绿色理念在我国地下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实现绿色理念在地下空间设计中多元化、系统化的发展,是中国建设生态、绿色地下空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文章提出了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的方法,并构建相应的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评价体系,最后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对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陈飞[8]2007年在《建筑与气候》文中提出气候一直是影响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现阶段,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技术的进步在为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消费驱动力的同时,加剧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与环境危机。改变传统思维观念,恢复建筑与气候的良性互动关系,为建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基础。论文的展开以夏热冬冷地区风环境研究为基点,探索各气候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建筑生成发展所起的作用,探索气候影响建筑设计理念。 论文研究将集中在以下部分展开: 前言:宏观上讨论建筑与气候的关系,现阶段城市建筑发展对宏观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总结现阶段环境问题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章:对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温度,湿度及地形特征,按照中国建筑气候区划与德国气候物理学家柯本的气候区化方法相结合,以不同的气候因子为基础,对夏热冬冷地区进行二级气候区划分。研究不同二级气候区域内民居建筑典型特征;寻找特定二级区内气候差异性与不同建筑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气候因子不同所引起的建筑形式变化,总结中国夏热冬冷地区民居建筑中的气候适应性经验,归纳不同地区建筑建造上的偏重点,为下一步研究风环境对建筑生成,发展造成的影响奠定基础。 第二章:研究不同的城市结构及几种建筑类型的风环境特征及其表现,从城市角度集中探索风环境与城市形态结构之间的联系:从高层、低层高密住宅、地下空间利用等不同建筑类型上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的风环境状况,做为论文的本体论部分,为第叁章方法论的展开奠定基础。 第叁章:为论文的方法论部分,文中对适应气候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进行讨论,通过气候资料的收集、编制与分析,从建筑的形式、布局、空间形态及界面的产生演化上研究建筑与风环境之间的关系。真实的分析各种条件下建筑风环境状况,并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建筑实现通风与防风的各种技术条件及构造措施,分析不同的建筑实例所采用的应对策略,为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章最后一部分作为方法论的延续与补充,通过制定不同的气候因子相对应的模式语言,从而简化设计过程。 第四章:讨论建筑风环境评价标准及在整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位置,作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有效补充,评价标准的建立作为整篇论文的收尾,使论文的研究更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婷[9]2015年在《寒冷气候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逐渐呈现高密度形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资源能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问题,而城市高密度地区,建设与人口、用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城市高密度地区比城市其他区域面临更多的环境、能耗、气候、生态问题。在“生态”、“节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的当下,城市节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寒冷气候区城市高密度地区资源能源消耗的研究,按照“问题探索——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应用”的逻辑方式,针对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城市高密度地区所存在的能耗问题,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索(第一、二章),首先是在分析城市发展面临严峻形势、高密度是城市未来发展诉求的基础上,抽象出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从城市层面探讨能耗和节能问题,对高密度发展的能耗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往研究,提出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研究的重要性,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第叁章),着重分析探讨寒冷气候条件下城市高密度的能耗复杂性。首先是对城市高密度地区能耗现状的分析,总结了能耗“七宗罪”;其次是分析研究城市能耗、高密度布局及气候叁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从而凝练寒冷气候区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的核心问题,为后文研究打下原理性基础。第叁部分为研究解决(第四、五章),根据前文分析,提出构建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体系,从生态节能基底、生态节能形态、生态节能支撑和生态节能行为四大要点方向提出高密度城市生态节能设计的叁层级八大要素系统,并针对寒冷气候条件进行权重赋值,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寒冷气候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第四部分为应用实例(第六章),叙述了天津市的高密度布局及城市节能概况,并基于LEAP模型进行天津市节能潜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高密度地区进行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李晓松[10]2012年在《重庆地区综合楼建筑环境适应性设计策略初探》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持续发展,系众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楼建筑应运而生,它对地上、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有助于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而多种功能的综合有利第叁产业的均衡发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引入多层次的城市生活也能够使城市空间更加的人性化;所以其具有单一功能建筑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因而在现代城市中被广泛采用。在中国,山地地区的面积就占了国土总面积的大半,重庆市就是典型的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而重庆等山地地区由于其特有的环境特点,该地区的综合楼建筑的建设也要有别于平原地区,综合楼建筑适应重庆地区的环境并不是消极地、无可奈何地适应自然,更不是盲目地、武断地改造和征服自然,而是应当积极地成为自然界的一分子,科学合理的去改造、利用自然,做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研究重庆地区的环境特点,使人、建筑与环境叁者和谐共存。本论文共七章:论文开篇是对综合楼建筑的解析,首先通过相关概念界定,指出论文研究的是重庆综合楼建筑的环境适应性设计。然后在第二章结合综合楼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的现状剖析现存的问题,归纳为自然地形、地区气候和城市空间与文化叁个方面的环境适应性问题。论文第叁章解析了重庆地区综合楼建筑的环境适应性的辩证关系,首先从人、建筑与环境叁者的关系入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叁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对重庆地区的环境特质进行分析,分析了重庆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以及文化习俗的特点。接着,文章从多个方面解释了综合楼建筑的特性,为综合楼建筑环境适应性的设计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后,由上述的现存问题、主体特性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引出重庆综合楼建筑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原则。基于前叁章的解析和分析,论文的四至六章分别从自然地形环境、地区气候环境以及城市功能环境叁个方面提出了重庆综合楼建筑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最后在第七章,以作者的设计实践为例,将重庆综合楼建筑环境适应的设计方法具体应用到实际项目当中。

参考文献:

[1]. 结合自然的城市建筑设计[D]. 戈斌. 天津大学. 2004

[2]. 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 张庆顺. 重庆大学. 2009

[3]. 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 基于整体观的当代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创作策略研究[D]. 麦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5].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6]. 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 邓孟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7]. 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 洪辰玥.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8]. 建筑与气候[D]. 陈飞. 同济大学. 2007

[9]. 寒冷气候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 王婷. 天津大学. 2015

[10]. 重庆地区综合楼建筑环境适应性设计策略初探[D]. 李晓松. 重庆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结合自然的城市建筑设计——绿色围护建筑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