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隐喻性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语,汉语,认知,莫斯科,意向性,双重性,意义。
隐喻性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华鸿燕[1](2019)在《隐喻性话语取象的具身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性话语是语言运用的常态,也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尽管学界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硕,但有关其意义建构的认知研究仍存在着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有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进行深入研究。认知科学认为认知系统主要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子系统组成。本文从感知觉活动入手,综合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物取象理论和认知科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以及知觉内容双重性理论来探讨隐喻性话语生成和解读的认知过程。这一探讨涉及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意义建构机理、参与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认知要素以及贯穿于隐喻性话语运用中的思维方式四个问题。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是具身的取象的过程,这是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过程的定性与概括。与概念隐喻理论从“概念”出发并进而提出两概念域映射的思路不同,本文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物取象所蕴含的以意象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隐喻认知内涵和观物取象的体知观所蕴含的具身认知内涵,从“象”概念出发,提出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是以意象表达认识的具身认知过程这一观点,即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取象说认为隐喻性话语的基本要素是意和象的有机结合,即作为本体的意须寄寓于喻体中具体的象才得以表征。取象说是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过程“是什么”的回答,同时作为一个提纲挈领性的观点它也贯穿于全文对隐喻性话语的认知研究。第二,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受到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制约。按照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的观点,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机理的探讨也是对隐喻性话语中意象形成的机理的探讨,这是从大脑内部视角展开的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研究;意象形成是一种知觉活动,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引入具身认知观下的知觉理论——知觉内容双重性。基于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体现为隐喻性话语生成和解读过程中意象形成的知觉活动,对这两方面的知觉活动的概括和比较如下:(1)隐喻性话语生成中意象形成的知觉活动在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制约下,发话者对交际意图即本体的知觉内容存在于两个层次:一是发话者基于对本体的事实性感知而形成的事实性知觉内容,另一是发话者在坚持本体不变性的同时对其进行视角性审视并进而生成以意象形式存在的视角性知觉内容。(2)隐喻性话语解读中意象形成的知觉活动在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制约下,受话者对隐喻性话语即喻体的知觉内容存在于两个层次:一是受话者基于对喻体的事实性感知而形成的事实性知觉内容,另一是受话者在坚持喻体不变性的同时对其进行视角性审视并进而生成以意象形式存在的视角性知觉内容。(1)和(2)的概括表明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知觉活动的发生离不开交际主体对世界的视角性感知,这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观点是相同的,即两者均强调了看待事物的视角(ways of seeing things)之于语言的生成和理解的重要性。隐喻性话语生成和解读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象要进一步发展,即分别外化为具体的隐喻表达和内化为意义。(3)隐喻性话语生成和解读过程中知觉活动的异同相同点有叁个:其一是性质相同,过程均是知觉的;其二是机理相同,发话者和受话者的知觉活动均受到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制约;其叁是层次相同,发话者和受话者关于知觉对象的知觉内容均经历了从事实性维度向视角性维度的转换。不同点有两个:其一是主体的知觉起点不同,就生成而言,发话者的知觉起点是作为交际意图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受话者的知觉起点是具体的隐喻性话语;其二是主体的心智状态不同。心智状态包括知识储备以及个人的风格、兴趣等,并因人而异。发话者和受话者在隐喻意义建构中的心智状态是不同的。第叁,参与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认知要素有身体要素和环境要素,这是从大脑外部视角展开的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知觉活动的研究。身体要素指的是基于身体的感觉运动知识,环境要素指的是隐喻性话语发生的语境。正如感觉运动知识是知觉形成不可或缺的认知要素,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知觉活动首先也离不开感觉运动知识,这其中作为隐喻意义建构基础的意象图式的形成就是对感觉运动知识的充分利用。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不是纯粹的知觉活动,毕竟隐喻性话语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发生的,因此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认知要素的考察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身体要素,还要考虑作为环境要素的语境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影响。本文对参与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语境的探讨参考了K?vecses的广义语境观,但又做些调整:作为身体要素的感觉运动知识同K?vecses关于隐喻的语境观中的身体语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作为身体要素的感觉运动知识就不再被纳入作为环境要素的语境中;参与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语境主要由情景语境、语篇语境和认知概念语境构成。具身认知视域下参与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身体要素和环境要素在实质内容上与K?vecses所谈的隐喻中的语境是一致的,只不过本文是在具身认知的“身体”和“环境”的分类标准下展开对隐喻性话语中的语境的探讨。从知觉内容双重性来探讨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大脑内部的知觉活动充分体现了作为科学知识的认知理论在隐喻意义研究中的作用,而对参与这一知觉活动的大脑外部的认知要素的考察则更多体现了作为人文知识的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对隐喻意义建构的影响。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活动的一“内”一“外”地分析是具身认知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体现。多种要素的共同参与也体现出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活动的涌现性。第四,贯穿于隐喻性话语运用中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最早可追溯到《周易》。《周易》中的卦画或卦形是我国早期隐喻性语言,而藏匿于卦画或卦形运用中的思维方式便是言象意叁位一体的意象思维,并体现为卦画或卦形生成的“意→象→言”和解读的“言→象→意”的逻辑顺序。意象思维也贯穿于隐喻性话语运用的始终,它是隐喻性话语得以“存活”的“大动脉”。隐喻性话语运用中的意象思维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其阶段的划分是以意义建构的产物——意象——为分界点把意象思维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意象思维中的“意象形成”阶段,并体现为隐喻性话语生成的“意→象”和解读的“言→象”的顺序。对隐喻性话语中意象思维的第一阶段“意象形成”的探讨是从大脑内部意义建构的知觉活动发生的机理和参与意义建构的外部认知要素这两方面展开的。第二阶段是意象思维中的“意象转化”阶段。“意象转化”是指作为意义建构产物的意象进一步转化的过程,并体现为隐喻性话语生成的“象→言”和解读的“象→意”的轨迹。不管是据象铸言的隐喻性话语的生成还是因象出意的隐喻性话语的理解,“言”和“意”均是意象在语言活动中的升华和转化,均是意象的认知价值在语言运用中的实现。对隐喻性话语中意象思维的第二阶段“意象转化”的探讨是围绕意象转化发生的动因和方式而展开的。意象之所以能沿着“象→意”和“象→言”的思维轨迹内化为意义和外化为具体的隐喻表达的动因在于意象本身的特性:表意性和符号性。隐喻性话语解读的“象→意”环节是以“意象迭加”的方式进行的,而隐喻性话语生成的“象→言”环节则是在语法规则制约下以具体语言,比如汉语,对意象进行固化而实现的。需要指明的是,观物取象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知觉内容双重性理论关照下的隐喻性话语取象的具身认知研究是对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它只是为隐喻性话语的认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并非对西方隐喻理论的颠覆和否定。本文构建的解释框架也可用于指导汉语中其它修辞性话语的认知研究,这也是其研究价值的体现。(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5)
孙静[2](2019)在《日常会话意图与隐喻性话语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性话语是人们日常会话中常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对于英语学习和研究者来说,要想在英语会话中准确理解和运用隐喻性话语,有必要透彻了解这一语言形式的功能。对隐喻性话语的内涵界定、产生机制、理解理论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最终将这些研究落脚于隐喻性话语在表达日常会话意图方面的功能上,达到对隐喻性话语的全面剖析,为英语学习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文旭,华鸿燕[3](2018)在《具身认知视域下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隐喻性话语有着长久的研究历史,但多是对过程的说明,缺乏机理性的探讨。本文用象征思维和知觉内容双重性构建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全文首先说明汉语隐喻性话语可以抽象为"T→[转写为]S"结构;继而用美国哲学家诺伊的"感觉运动权变"理论中的知觉内容双重性解释为什么T在一定条件下由S表达;随后用象征思维说明S对T的象征关系;最后说明T内容的要素如何在主体意向性和语境的共同作用下以S表达式突现出来。(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4期)
宋超[4](2018)在《美国两党总统演讲中隐喻性话语的框架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话语一直是话语研究的关注对象,政治通过话语进行传播,话语蕴于政治形成体系。其中,总统演讲作为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往往包含有特定的话语策略和政治意图,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美国两党总统在各自演讲中,通过运用隐喻性话语所体现出的隐喻性话语框架也大相径庭。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美国政治话语的研究成果斐然,但鲜有从受众的视角,并综合认知机制动态地对美国两党总统演讲中隐喻性话语进行框架模式的解读。框架理论认为框架是一种植入思维并决定我们如何看待世界的认知结构,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两类。其运作机制是框架互动激活。在政治话语中,最高层级的框架便是道德。本研究搜集整理美国共和党布什总统(2001-2009)执政期间的8篇国情咨文和民主党奥巴马(2009-2017)执政期间的8篇国情咨文,选取其中围绕“外交”议题的演讲内容作为研究语料。整合批评隐喻分析和框架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定性分析两党总统演讲中隐喻性话语所体现出的框架模式及其中的认知机制。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包括:1.在布什和奥巴马围绕外交议题的国情咨文演讲中,两位总统的隐喻性话语体现出的表层框架分别是什么?2.两位总统演讲中隐喻性话语体现出的表层框架的异同体现在哪些方面?3.两位总统演讲中的隐喻性话语反映出的深层框架是什么?两党所秉承的道德价值是如何影响深层框架的?4.美国两党总统演讲中隐喻性话语的框架模式及其认知加工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采用MIPVU识别出两位总统演讲语料中的概念隐喻,基于Lakoff(2008)总结出的美国两党高频隐喻列表,逐一对识别出的概念隐喻进行甄选、分类、统计,分别呈现两党总统演讲中隐喻性话语体现出的表层框架并比较异同,进而探究其深层框架,尝试提出概括性的框架模式和阐释性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发现:1.在外交议题的国情咨文演讲中,布什总统的演讲中包含有旅程框架、建筑框架、比赛框架、人类框架、植物框架等11种隐喻性表层框架;奥巴马总统的演讲中包含有人类框架、容器框架、旅程框架、建筑框架、赌博框架等12种隐喻性表层框架。2.总体上,两位总统的演讲中都包含有旅程框架、戏剧框架、人类框架、植物框架和建筑框架等五种隐喻性框架作为他们的演说策略。但也有差异,布什总统作为共和党执政者,秉承个体、独立、成功等道德价值观念,因而突出旅程、比赛和建筑等叁种隐喻性表层框架;而奥巴马总统作为民主党执政者,秉承共情、联盟、合作等观念,更多地突出人类框架和容器框架等两种隐喻性表层框架。3.基于表层框架的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在总统演讲中,秉承“严父”形象的共和党总统建构起美国小政府、寻求国际权威、个人担责这叁种深层框架;而秉承“慈亲”形象的民主党总统构建起美国大政府、倡导合作团结、共情理解这叁种深层框架。这都深受两党固有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因此,话语受众即美国民众会对接收到的总统话语进行心理加工,与他们个人的意识价值进行匹配,进而做出他们个人的回应,这有助于察明两党的政治意图是否落实。4.本研究总结出美国两党围绕重大议题的隐喻性话语框架模式,这是一个动态的加工过程,遵循“道德价值观-议题蕴含的深层框架和概念隐喻-隐喻性表层框架和隐喻性表达-推论国家形象和身份-社会施事角色”等五个步骤。进而,本研究整合提出了政治话语建构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机制,以阐释话语层面与意识形态层面的联通方式和动因。认知路径的话语分析重视话语的“阐释接受”阶段,这一研究范式有助于揭示出隐含在语篇中的话语策略以及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是一次融合政治学、认知科学和语言研究的尝试,研究结论将能够帮助我国和他国更好地了解美国两党的政治话语体系和道德价值体系。(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期刊2018-06-02)
华鸿燕[5](2018)在《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观物取象是我国古人对认知过程的一种哲学概括,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观物取象之于隐喻性话语的认识论价值可从意象思维和全面性的观物原则展开。观物取象是传统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就是一个取象过程,并分别体现在据象铸言和立象尽意的语言活动中。这就是隐喻性话语取象说的总体观点,也是观物取象之于本研究的认识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姜复宁[6](2015)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潜藏叙事的发轫与繁盛——试析从《聂隐娘》到《红楼梦》中的隐喻性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学的发展与叙述符号学的产生,为挖掘文本深层含义提供了新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叙事学得以产生。利用现代叙事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部分隐喻性的话语进行深度剖析,则会得到新的意蕴与内涵,这即是潜藏叙事背后的深意。通过梳理与探求唐传奇《聂隐娘》中"磨镜人"和《红楼梦》中"谶语式对联"等隐喻性话语的深意,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小说的潜藏叙事显现出文学意味不断增加、使用数量逐渐增加、叙事方式不断成熟等特点。发轫于唐传奇的潜藏叙事手法为后世小说创作者所继承发展,最终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全面繁盛。(本文来源于《特立学刊》期刊2015年06期)
梁国杰,赵新利[7](2015)在《隐喻性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效力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无论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中国的政治传播话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涌现出大量的隐喻性政治话语,在中国的政治传播领域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201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提出"中国梦"来隐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年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来隐喻中国同东盟国家(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5年25期)
赵恒毅[8](2015)在《《红楼梦》隐喻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学中的瑰宝,其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隐喻是我们日常言语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具。在交际中,隐喻的成功使用和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在认知、社会、文化上的趋同性,也即是顺应交际双方的结果,否则隐喻难以理解,交际更无从谈起。顺应论的提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运用到语言学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该理论不仅摒弃了以往语用学研究的条条框框,不止限于对一些传统课题的研究,而是把顺应论看作是语言学研究综观,使用语言就是选择语言,提出了研究语言使用要综合考虑社会、认知和文化因素,并提出了四个研究角度进行综合的语用研究。具体地说,它们包括语境关系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这四个研究角度作为研究语言使用的语用学方法中互为依存的几个研究重点,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该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前人对隐喻和顺应论的研究概况,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运用相关语用学理论,分析《红楼梦》中隐喻性话语的不同语用功能。第叁章,在以《红楼梦》(前八十回)为语料库的基础上,除开诗词中出现的隐喻,找出其中人物对话的隐喻性话语,并尝试运用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分析这些隐喻性话语。语境是理解隐喻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叁大因素: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交际双方对隐喻性话语的理解,就是顺应语境中的这叁大影响因素的结果。第四章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阐述《红楼梦》隐喻性话语,作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使用隐喻性话语也是顺应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受封建传统社会文化的制约。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通过分析研究,一是旨在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学名着《红楼梦》,二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隐喻性话语并在交际中能够更好的去使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期刊2015-05-01)
刘红利,崔林[9](2014)在《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隐喻性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远超于单纯的句式及词义层面问题,在对话语理解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传统隐喻观在隐喻方面阐释不足,而概念整合理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对隐喻的意义成因机理做出了充分的阐释,从而有助于对隐喻性话语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3期)
陈容[10](2012)在《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隐喻性话语的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美国认知语言学家Gorge lakoff和Markjohnson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h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到隐喻无所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想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写作此论文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此题目的研究,俄罗斯留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汉语学习,跨文化交际中注意到这些带有隐喻意义的词语,不能只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来理解这些词语。避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响正常的交际。而在教学方面,希望能够认识到俄罗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隐喻时出现偏误的原因。指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一步促提高对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2年21期)
隐喻性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隐喻性话语是人们日常会话中常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对于英语学习和研究者来说,要想在英语会话中准确理解和运用隐喻性话语,有必要透彻了解这一语言形式的功能。对隐喻性话语的内涵界定、产生机制、理解理论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最终将这些研究落脚于隐喻性话语在表达日常会话意图方面的功能上,达到对隐喻性话语的全面剖析,为英语学习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喻性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华鸿燕.隐喻性话语取象的具身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孙静.日常会话意图与隐喻性话语功能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文旭,华鸿燕.具身认知视域下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
[4].宋超.美国两党总统演讲中隐喻性话语的框架模式分析[D].南通大学.2018
[5].华鸿燕.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
[6].姜复宁.中国传统小说中潜藏叙事的发轫与繁盛——试析从《聂隐娘》到《红楼梦》中的隐喻性话语[J].特立学刊.2015
[7].梁国杰,赵新利.隐喻性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效力及启示[J].青年记者.2015
[8].赵恒毅.《红楼梦》隐喻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D].湖北师范学院.2015
[9].刘红利,崔林.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隐喻性话语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10].陈容.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隐喻性话语的理解[J].青年文学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