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保县那甲初级中学533703
摘要:语文教学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情激情,深化情感体验。
关键词: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升华情感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目标的贯彻落实,而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这一句话既强调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揭示了积极情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情感要以认识为基础并伴随认识活动产生、发展和变化。学生对某事物的知识掌握得越多,懂得的道理越深刻,情感积累就越深厚。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文中的感人情节和重点词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斑羚飞渡》是沈石溪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讲的是作者亲眼目睹了斑羚群在遇到困难时飞渡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教学中,老师可以这样利导: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最危难的关头毫无畏惧,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小斑羚的生命呢?让学生们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自由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加深,情感会得到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就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终身受益。”
二、以情激情,深化情感体验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感染学生,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记得在上《背影》时,配乐朗读课文后,崔京浩的《父亲》音乐悄然响起,父亲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定格,我读着读着,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许多学生的眼角也都闪烁着泪光。随后让学生齐唱这首歌,歌词“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是那拉车的牛……”几乎是从心中迸发出来的声音。就这样,教师由心而发的真挚情感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把教学效果推向最佳境界。
三、激发想象,升华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而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场所。
比如教学《与朱元思书》一课,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统领全文的句子,让学生找自己喜爱的句子默读。教师可抓住“异水”“奇山”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的脑海中,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之后又让学生听教师配乐朗读,闭眼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学生兴致更浓了,在他们的描述中,山水都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从对山水的描写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去富春江,你准备选择什么季节去?为什么?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吟读,促进情感体验
情感是渗透在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对于表达思想感情强烈的课文,通过诵读的训练,能够有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情感激发起来了,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可以推进情感涟漪的深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进入作品情境,唤起与作者的共鸣。古人写文章就有“感情凝于胸,而吟于笔端”之说。
教学课文《安塞腰鼓》,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去感受高原生命的火烈,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可通过读来悟出,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实现整体感悟。从美读中体味文章表现的气势,感觉其中的生命律动,进而理解语言中包孕的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正是反复的吟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领会到课文的蕴意,灵魂得到荡涤。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是播散在这土壤里的。”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营造教学氛围,以情再现课文形象、意境,以情朗读,以情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原来是一首感人的诗,是一幅精美的画,是一曲动人的歌。
参考文献
[1]富维岳唱印东《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84。
[2]张静《让情感在体验中升华》。
[3]方国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