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损伤论文_肖彬,刘庆宽,张磊杰,孙一飞,贾娅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界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临界,疲劳,热障,气动力,立井,纵波。

临界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肖彬,刘庆宽,张磊杰,孙一飞,贾娅娅[1](2019)在《表面损伤斜拉索雷诺数临界区气动力与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索由于具有自身质量轻、结构刚度差、结构阻尼小和自身长细比大的特点,极容易发生风(雨)致振动,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的重要受力构件,准确掌握其风荷载对于桥梁抗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斜拉索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表面可能受到损伤,该斜拉索在临界雷诺数区的气动力特性和流场特性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此种状况,通过同步测力风洞试验,对表面无损伤斜拉索模型和表面损伤斜拉索模型在不同风攻角下的升力系数进行时程分析,得到边界层转捩的3个区域;将升力系数时程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升力时程频谱图,并通过频谱图分析随机信号的频域特征;对比从雷诺数亚临界、临界到超临界区表面无损伤和表面损伤斜拉索的流场变化,并从周围流场变化的角度分析雷诺数临界区斜拉索气动稳定性及可能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无损伤和表面损伤模型的升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二者的升力时程在TrBL0向TrBL1阶段和TrBL1向TrBL2阶段过渡过程中会出现双稳态现象,损伤会影响斜拉索尾流区旋涡脱落的情况,进而对不同雷诺数下的Strouhal数值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罗忠兵,王新禹,孟亦圆,金士杰,陈军[2](2019)在《纯铁低周疲劳表面/亚表面损伤临界折射纵波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材料构件表面/亚表面损伤严重降低构件的表面完整性。针对早期力学损伤的评价难题,研究了基于临界折射纵波(critically refracted longitudinal wave,L_(CR))的无损评价方法。以纯铁低周疲劳损伤为对象,分析其循环应力-应变响应及组织形貌演变,建立了L_(CR)波归一化幅值与疲劳加载周次的对应关系,并与常规超声脉冲回波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薄片状试样,L_(CR)波在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显着高于常规超声脉冲回波法,且前者归一化幅值与加载周次呈单调递减关系,后者归一化幅值和超声衰减系数与加载周次关系并不单调,证实L_(CR)波适于工程构件表面/亚表面力学损伤无损评价。(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9期)

周觉,蔡振威,王炜哲[3](2019)在《基于R5规范的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损伤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baqus软件对某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阀门温度和Mises应力等参数在启动、稳定运行和停机阶段的分布规律,选取特征位置的数据结果,采用英国的R5规范中损伤评估流程开展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阀门的损伤和疲劳寿命评估。结果表明:阀门在运行过程中蠕变问题显着;阀门的某些位置在运行中会产生很大的局部应力,不同阶段阀门Mises应力变化差异很大;阀门最危险位置单次循环损伤为0.014 07,即可以保证70次循环的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笪耀东[4](2019)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减温器损伤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典型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喷水减温器的布置方式和结构形式,根据减温器的服役条件和检验情况,以一台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为例,分析了其主要损伤模式为蒸汽高速冲刷产生的机械振动疲劳和水汽温差作用下产生的热疲劳。通过分析,总结了喷水减温器机械振动疲劳和热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检验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期刊2019年08期)

张菁丽,吴金平,罗媛媛,赵彬,郭荻子[5](2019)在《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 & Latham韧性损伤准则Ti600合金临界损伤值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材料在给定条件下的临界损伤值,进行Ti600合金1010℃,0.001s~(-1)下的拉伸实验,获得该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同时简化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模型,以真应变ε_1代替等效应变■,极限拉应力σ_(UTS)代替等效应力■,计算得到高温钛合金Ti600在该条件下的临界损伤值。将此损伤值嵌入有限元软件中,对之前的拉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以确定该临界损伤值的准确性。结果表明:Ti600合金在1010℃,0.001s~(-1)下的临界损伤值为0.643。将其代入有限元软件模拟拉伸过程发现,试样裂纹萌生和扩展位置预测准确,最小横截面变化规律与实验基本相符。这说明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模型和拉伸实验测得的Ti600临界损伤值是较准确的。(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叶宏德,党恒耀,李慧,董明洪[6](2019)在《船用10CrNiCu钢缺口拉伸性能及临界损伤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应力叁轴度对船用10CrNiCu钢延性断裂的影响,分别对无缺口试样和带有不同曲率半径缺口的试样测量了其力学性能及临界损伤参数Wdc,并用扫描电镜对断口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缺口试样的塑性变形集中在缺口根部很小的区域,材料强度随应力叁轴度的增大而升高;在准静态加载条件下,临界损伤参数Wdc基本保持恒定,且与加载速率无关。临界断裂应变与应力叁轴度满足Johnson-Cook断裂准则,即满足指数衰减关系。微观断口分析表明,随着应力叁轴度的增大,韧窝尺寸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19年02期)

彭艳,李浩然,刘洋,章健[7](2019)在《基于均布临界域本征损伤耗散的疲劳极限等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疲劳极限预测是工程结构件复杂载荷下抗疲劳设计重要基础。应力场强理论,无法给出考虑平均应力的疲劳极限关系,属于临界域准则,而临界点准则无法刻画高周疲劳损伤局部域特点,与高周疲劳损伤特点不相吻合。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及其不可逆热力学框架,建立一种基于高周疲劳损伤临界域本征损伤耗散的疲劳极限等量关系模型。该等量关系包括考虑拉压异性的含平均应力的拉伸疲劳极限和对称旋转弯曲疲劳极限与对称扭转疲劳极限之比。运用含平均应力的拉伸疲劳极限预测模型,对两种常见铝合金LC4和LC9进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现有的单一线性(GOODMAN和THORDBERG)和GERBER椭圆疲劳极限等量关系模型,与试验吻合较好,单一线性疲劳极限等量模型无法刻画拉压异性。利用对称旋弯-对称扭转疲劳极限比值预测模型分别对11种常见金属材料疲劳性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明显优于基于应力场强法导出的比值预测模型。基于均布临界域本征损伤耗散开展疲劳极限预测,为金属材料疲劳强度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孙基,程磊,王立伟,王鼎,郝圣旺[8](2019)在《连续损伤力学基临界奇异指数与破坏时间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响应量在临近破坏时呈现出临界幂律奇异性加速特征,是一种被广泛证实的灾变破坏前兆,并被火山、滑坡和岩石破坏实验等后验预测结果证实为一种对破坏时间进行短临期预测的可行方法.但是,奇异性指数测量值的较大分散性导致了对其具体取值的争议和预测效果的不确定性.因此,理解奇异性指数取值特征及其内在物理控制因素,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材料时间相关失效特征,构建了刻画损伤加速发展通向破坏过程的力学模型.导出了恒名义应力蠕变加载和控制名义应力随时间线性增大两种典型加载方式下,损伤和应变率加速发展通向破坏的临界幂律奇异性前兆特征.阐明了临界幂律奇异性指数取值依赖于材料损伤与承受真应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一内在物理根源,表明了实际测量中奇异性指数的分散性不完全归结于测量数据误差,而是有着内在物理控制因素.针对破坏前奇异性指数的不确定性,建议了在未知奇异性指数条件下预测破坏时间的方法,并基于花岗岩脆性蠕变破坏实验进行了验证和说明.(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薛维培,李昊鹏,姚直书,彭世龙,刘晓媛[9](2019)在《考虑脆性损伤和水力耦合影响的立井井壁临界突水水压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凝土这种准脆性材料的损伤特性引入脆性损伤因子,导出叁轴状态下损伤变量表达式。采用脆性材料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和轴压水压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强度准则,基于水力耦合理论导出井壁承受的地下水压解析解,开展临界突水水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承受的地下水压远高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混凝土强度提高井壁承受的水压越大,水压与损伤半径的曲线斜率增速越快。混凝土井壁承受的临界突水水压及临界损伤半径随着孔隙率增大明显降低,且混凝土强度越高降低速率越快,考虑水力耦合作用对井壁承受的临界突水水压影响很大。高强混凝土脆性损伤因子提高,临界突水水压随之降低。实例验证表明本文得到的理论解合理。(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定玉,王如转,李卫国,郑恒伟,王小荣[10](2019)在《基于临界失效能密度判据的热障涂层热震损伤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热障涂层系统(TBCs)在热震过程中的损伤行为。方法基于材料能量储存极限,推导了适用于平面复杂应力情形的温度相关性临界失效能密度判据,进而利用该临界失效能密度判据与ABAQUS有限元软件相结合,研究了热生长氧化层(TGO)凸起的热障涂层系统在冷却热震过程中的损伤行为。结果对于TGO层凸起的热障涂层系统,计算了冷却热震过程中陶瓷层(TC)和TGO层的失效能密度分布云图,并根据最大失效能分布情况分析了TBCs在热震过程中各层材料的可能破坏位置,所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在对TBCs的冷却热震损伤行为模拟计算中发现,当TC层的强度比较低时,热震会使TC层上表面产生往内部扩展的垂直裂纹;当TC层强度达到某一定值时,首先发生热震破坏的位置由TC层上表面变成了TGO层与粘结层(BC)的界面处,即TBCs的各层破坏顺序发生了变化。结论使用临界失效能密度准则来判断热障涂层在冷却热震过程中的损伤行为,比单纯使用某一方向应力更为准确,并能准确判断损伤起始位置和演化情况,从而更全面地反映热障涂层在热震过程中的损伤破坏行为。(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临界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材料构件表面/亚表面损伤严重降低构件的表面完整性。针对早期力学损伤的评价难题,研究了基于临界折射纵波(critically refracted longitudinal wave,L_(CR))的无损评价方法。以纯铁低周疲劳损伤为对象,分析其循环应力-应变响应及组织形貌演变,建立了L_(CR)波归一化幅值与疲劳加载周次的对应关系,并与常规超声脉冲回波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薄片状试样,L_(CR)波在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显着高于常规超声脉冲回波法,且前者归一化幅值与加载周次呈单调递减关系,后者归一化幅值和超声衰减系数与加载周次关系并不单调,证实L_(CR)波适于工程构件表面/亚表面力学损伤无损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界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肖彬,刘庆宽,张磊杰,孙一飞,贾娅娅.表面损伤斜拉索雷诺数临界区气动力与流场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9

[2].罗忠兵,王新禹,孟亦圆,金士杰,陈军.纯铁低周疲劳表面/亚表面损伤临界折射纵波评价[J].材料保护.2019

[3].周觉,蔡振威,王炜哲.基于R5规范的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损伤评估[J].动力工程学报.2019

[4].笪耀东.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减温器损伤模式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

[5].张菁丽,吴金平,罗媛媛,赵彬,郭荻子.基于NormalizedCockcroft&Latham韧性损伤准则Ti600合金临界损伤值的测定[J].材料工程.2019

[6].叶宏德,党恒耀,李慧,董明洪.船用10CrNiCu钢缺口拉伸性能及临界损伤参数研究[J].中国造船.2019

[7].彭艳,李浩然,刘洋,章健.基于均布临界域本征损伤耗散的疲劳极限等量关系[J].机械工程学报.2019

[8].周孙基,程磊,王立伟,王鼎,郝圣旺.连续损伤力学基临界奇异指数与破坏时间预测[J].力学学报.2019

[9].薛维培,李昊鹏,姚直书,彭世龙,刘晓媛.考虑脆性损伤和水力耦合影响的立井井壁临界突水水压理论解[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10].李定玉,王如转,李卫国,郑恒伟,王小荣.基于临界失效能密度判据的热障涂层热震损伤行为研究[J].表面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刀盘载荷加载曲线一24t二",05335时刻下塔的几应力云图和...一25t二0.04851时刻上塔及中横梁的叭应...温度及应变速率对AZ80镁合金临界损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墩粗鼓最外缘损伤...温度及应变速率对Ti-6Al-2Zr-1Mo-1V合金...

标签:;  ;  ;  ;  ;  ;  ;  

临界损伤论文_肖彬,刘庆宽,张磊杰,孙一飞,贾娅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