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几何滑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几何,变阻器,画板,电功率,折线,荷载,组合。
几何滑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军,蔡瑶瑶,张军龙[1](2019)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塔藏断裂几何结构及滑动递减模型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塔藏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长约170km,与岷山断裂带共同构成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北构造边界,中部与岷江断裂、荷叶断裂、虎牙断裂的北延段交会,构成岷山隆起的地貌边界。通过卫星影像解译结合构造地貌调查,确定了断层属于全新世活动断层,并利用断层走向弯曲和活动性、阶区等标志将塔藏断裂分为叁段。西段为罗叉段,总体走向NWW,西侧与玛曲断裂形成左行左阶拉分区,东侧在下黄寨村走向顺时针偏转至东北村段。中段为东北村段,总体走向NW,东侧在九寨沟口附近走向逆时针偏转至马家磨段。东段为马家磨段,总体走向NWW,西侧隔荷叶断裂、虎牙断裂的北延段与中段相接。东北村段以岷江断裂斜交点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次级段,马家磨段以阶区为界划分为扎如次段、唐寨次段、勿角次段。罗叉段和马家磨段的地震离逝时间较近,东北村段相对较远。断裂带整体呈反"S"形,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总体呈减小趋势,大部分水平变形转化为垂向的岷山隆升。结合不同段上的滑动速率,发现东昆仑断裂东段滑动速率呈梯度下降特征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断层弯曲的几何特征相对应。(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9年01期)
丁海锋[2](2018)在《利用“几何画板”研究滑动阻器如何选择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测量电阻或描绘电阻的U-I特性曲线的电学实验中,怎样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是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避难就简地用"滑小必分"等口诀让学生硬记结论,但学生却无法理解其内在的物理思想,这显然违背物理教育的初衷。怎样既能让问题直观浅显又符合物理实验规律呢?笔者利用"几何画板"构造电路并模拟采集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滑动变阻器。问题由来一般学生会认为阻值越大的滑动阻(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19期)
刘永树[3](2018)在《用好几何画板 助力物理教学——以“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功率”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态电路中,研究滑动变阻器电功率变化及最大值已经成为中考热点,但学生得分率却持续下降。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验法、物理公式分析法、函数图像法综合运用,让学生从中学会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将总结的规律运用到习题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功能迅速画出滑动变阻器电功率随电路电流变化的函数图像,便于学生理解变化规律,并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装备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夏少标[4](2016)在《利用几何画板深入讨论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几何画板有着强大的绘图功能,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用好几何画板,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利用几何画板突破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展开论述.(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6年08期)
刘洋,许才军,温扬茂,李志才[5](2015)在《利用InSAR技术研究2008、2009年青海省大柴旦Mw 6.3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几何、滑动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由北东东走向的阿尔金断裂带、北西西走向的海原-祁连山断裂带和近东西走向的东昆仑断裂带叁条巨型左旋走滑断裂所围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地壳块体,包括柴达木活动地块和祁连山活动地块(袁道阳等,2004)。在该区域内,西部以相对于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的北向运动为主,向东其运动方向逐渐发生顺时针偏转,东部以南东向运动为主。该区域的新生代构造变(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期刊2015-10-10)
陈丽萍,孔祥增,郑之,林新棋,詹晓珊[6](2013)在《基于滑动窗口的几何移动平均鞅算法在震前异常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发生前往往存在各种异常现象,而如何有效地提取震前异常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采用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几何移动平均鞅算法来进行震前异常特征提取。该算法将地震数据进行几何移动平均鞅处理和滑动窗口特征抽取后,能够有效地提取地震震前异常数据的特征。利用该算法对汶川地震和庐山地震震前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卫星长波辐射信息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发现震中区域比周边区域存在更明显的异常,这些异常信号可以辅助研究人员在震前确定地震区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3年12期)
崔强,张振华,安占礼,鲁先龙[7](2013)在《组合荷载作用下扩底基础地基土体破坏模式及滑动面几何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拔稳定性分析是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优化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线路工程的安全运行及经济造价。目前电力行业标准DL/T5219-2005给出了原状土扩底基础上拔承载力"剪切法"计算公式,然而该公式是基于仅仅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下上拔土体呈对称状的圆弧形回转面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而实际基础同时承受水平荷载作用,并对基础的稳定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弹塑性理论,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戈壁滩地基土中扩底基础地基土体的变形破坏进行了数值分析,提出了地基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判定准则,并分析得出上拔和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扩底基础周围土体滑动面几何形态的概化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上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修正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3年03期)
斯琴巴图[8](2010)在《应用几何画板研究滑动变阻器在限流、分压电路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学实验中控制电路的元器件一般为滑动变阻器,它的作用是保证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变化,便于测量.下面把滑动变阻器以限流和分压的形式接入电路时对测量电路的影响以及实验中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用几何画板画出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化的图象,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期刊2010年15期)
柯颋,叶斌,胡修林[9](2008)在《滑动窗应用场合下的2维几何矩快速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2维几何矩算法着眼于单个矩形窗口,但当关心的矩形区域在大地图上滑动时,传统算法效率不高。为提高2维几何矩运算速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迭代算法。由于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相邻滑动窗重迭的像素信息,从而可以大大提高2维几何矩的计算效率。该算法所需的乘法和加法运算复杂度完全与滑动窗尺寸N×L无关,都为O(1)。与传统算法的2维几何矩运算复杂度O(N×L)相比,该算法运算速度可以比传统算法提高接近N×L倍。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结论。该速度可以满足大多数实时应用的需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周宏,朱伟江,姜庆泉[10](2007)在《单折线坡面土坡最危险滑动面范围的几何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得出单折线坡面土坡最危险滑面几何分区的包络线,包络线内任意点和坡顶、坡脚点构成的单折线坡面其最危险滑面将跨越坡顶点和坡脚点。对不同坡比的土坡进行包络线的拟合表明,包络线上下界主要部分呈直线,同时不同坡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与坡比有极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拟合方程快速确定包络线,可以很方便的对边坡最危险滑面位置以及滑坡体方量作粗略的估计,可以指导工程边坡的削坡处理。(本文来源于《勘察科学技术》期刊2007年02期)
几何滑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测量电阻或描绘电阻的U-I特性曲线的电学实验中,怎样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是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避难就简地用"滑小必分"等口诀让学生硬记结论,但学生却无法理解其内在的物理思想,这显然违背物理教育的初衷。怎样既能让问题直观浅显又符合物理实验规律呢?笔者利用"几何画板"构造电路并模拟采集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滑动变阻器。问题由来一般学生会认为阻值越大的滑动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几何滑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军,蔡瑶瑶,张军龙.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塔藏断裂几何结构及滑动递减模型讨论[J].地震.2019
[2].丁海锋.利用“几何画板”研究滑动阻器如何选择的问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
[3].刘永树.用好几何画板助力物理教学——以“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功率”教学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
[4].夏少标.利用几何画板深入讨论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选择[J].物理通报.2016
[5].刘洋,许才军,温扬茂,李志才.利用InSAR技术研究2008、2009年青海省大柴旦Mw6.3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几何、滑动分布[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2015
[6].陈丽萍,孔祥增,郑之,林新棋,詹晓珊.基于滑动窗口的几何移动平均鞅算法在震前异常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3
[7].崔强,张振华,安占礼,鲁先龙.组合荷载作用下扩底基础地基土体破坏模式及滑动面几何特征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
[8].斯琴巴图.应用几何画板研究滑动变阻器在限流、分压电路中的影响[J].中学物理.2010
[9].柯颋,叶斌,胡修林.滑动窗应用场合下的2维几何矩快速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8
[10].周宏,朱伟江,姜庆泉.单折线坡面土坡最危险滑动面范围的几何分区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