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理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机理,氧原子,围岩,力场,细丝,表面活性剂。
机理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郭雄,陶飞,杨啊涛,史卫杰,曾洪[1](2019)在《重燃叶片浇不足缺陷数值模拟及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roCAST软件研究了某重型燃机叶片充型过程中液态金属的速度场、温度场分布,阐述了浇不足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各工艺参数的影响行为。研究表明,浇不足缺陷产生于节点开始充型至局部液态金属停止流动阶段,其本质在于该阶段液态金属热量损失过大;而根本原因是由于液态金属的充型顺序、充型轨迹及热交换影响了温度分布。此外,研究还发现,提高浇注温度可以改善浇不足缺陷;提高浇注速率可改变充型顺序及路径,但不一定会改善热交换状态及浇不足缺陷。通过浇注系统优化设计、合理控制浇注参数,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液态金属的充型顺序、充型路径及热交换,从而有效地避免浇不足缺陷的产生。(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9年12期)
谢文芳,谢敬佩,王爱琴,毛志平,田捍卫[2](2019)在《铜铝铸轧复合板复合过程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二维稳态层流模型,选择走坯速度为0.5 m/min,浇注温度为973 K,进行不同厚度铜铝复合板的铸轧模拟。结果表明,当铝层厚度为定值时,铸轧区出口位置温度和液穴深度比随铜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大。当铜层厚度为定值时,铸轧区出口位置温度和液穴深度比随着铝层厚度的减小而减小。选择铜、铝厚度分别为8 mm和2 mm进行铸轧试验,通过SEM和EDS进行界面扫描和能谱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铜铝复合板铸轧复合机理,主要是通过Cu、Al原子在热和力的作用下互扩散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从而形成冶金结合。(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9年12期)
李冬坤,董发勤,李海龙,霍婷婷,贺小春[3](2019)在《H_2O_2在α-Fe_2O_3表面非均相氧化SO_2机理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H_2O_2和SO_2气体在矿物氧化物(α-Fe_2O_3)表面上的非均相反应,研究了H_2O_2和SO_2在α-Fe_2O_3(001)表面的吸附机制和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O_2、H_2O_2均在α-Fe_2O_3(001)表面通过Fe原子进行吸附,H_2O_2相比于SO_2优先吸附在α-Fe_2O_3(001)表面,且H_2O_2在表面的赋存形式趋向于两个·OH形式吸附。通过二者共吸附的局域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结果发现,SO_2和H_2O_2的共吸附形式是通过H_2O_2产生的·OH吸附在α-Fe_2O_3(001)表面,同时SO_2被H_2O_2产生的·OH氧化[S(SO_2)-电荷布局:0. 79 e→1. 32 e; O(H_2O_2)-电荷布局:-0. 77 e→-1. 11 e]形成·OH+SO_2团簇。模拟结果表明大气微量气体H_2O_2能够在矿物氧化物表面介导SO_2吸附并促进SO_2的转化,为理解H_2O_2在大气中非均相氧化SO_2的反应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杨海平[4](2019)在《含叁维内裂纹试件单轴压缩裂纹扩展机理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含叁维椭圆内裂纹在压载条件下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变化及裂纹扩展规律,基于裂纹尖端的应力状态,定义了应力集中系数函数δ,得到了裂纹前缘的转角θ和扭角Φ(分别对应裂纹的二型与三型破坏)随着裂纹前缘的变化规律.同时基于M积分与最大周向拉应变准则,计算出了裂纹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及裂纹扩展规律,与室内试验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裂纹的转角θ沿着裂纹前缘从长半轴到短半轴的过程中不断减小,裂纹的扭角Φ沿裂纹前缘不断增大;基于最大周向拉应变准则得出了椭圆裂纹压载条件下的裂纹扩展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解析规律及数值模拟规律与室内试验一致,验证了本文解析分析及数值分析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曲默丰,李娟,董乐,周熙宏,杨冬[5](2019)在《半周加热内螺纹管中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700℃高效超超临界锅炉和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中工质水的流动传热规律和机理,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了大比热容区内半周加热条件下长度为2 m、水力直径为19 mm的垂直上升四头内螺纹管中超临界水的流动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半周加热条件下内螺纹管内壁温度和热流密度呈现类似抛物线分布,在内壁热流密度变化不大的局部区域(圆周角φ=0°~90°),内壁温度在肋底与背风侧交点处达到最大值,在肋顶与迎风侧交点处达到最小值,内壁热流密度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这是由内螺纹肋的旋流作用造成的,内壁热流密度的周向分布不是影响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唯一因素;超临界水发生传热强化现象主要是由于其在边界层内的比热容份额较大导致的,而与湍动能的大小无关。(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万钦,曾飞,殷俊,胡远东,刘佳璐[6](2019)在《Nb:AlNO薄膜的双动力学调控阻变机理及其学习行为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计算过程有必要在微观动力学层面找到神经元或突触的模拟单元。为此,我们于室温条件下制备了Nb弥散掺杂的AlON薄膜。在正向的外部刺激下Nb氧化物纳米微晶首先在底电极附近形成,并团聚形成纳米团簇向顶端电极生长,构成导电细丝,电导升高;在负刺激下,导电细丝断开,电导下降。且在电导升高和下降过程中均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现象。薄膜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上述导电细丝由氧原子的迁移和热扩散所控制,电流引发的局部加热使得Nb氧化物纳米微晶首先形成,进而增强电导。然而,连续的正刺激耗尽了附近的氧原子,使导电细丝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结晶相在局部积累的热作用下转化为非晶相,使得电导降低。反之,连续的负激励通过将氧原子抽离减小了纳米团簇的大小,这仍符合相变动力学。因此,类似于神经递质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动力学的上述两种动力学的相互作用,促成了器件电导的长程波动式变化。我们还成功模拟了包括脉冲频率依赖可塑性和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在内的传统神经网络协议。另外,本忆阻系统还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其低的电流密度大大降低了功耗。二是两种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用不同频率合成信号的可能性,包括编码和解码方法。我们相信,该人工神经突触将极大地促进神经形态的模拟计算。(本文来源于《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杜敏,卢麒丞,宋亮,黄彬,罗明[7](2019)在《撞击流对喷雾燃烧强化机理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液体燃料喷雾撞击燃烧过程中不同流场条件对燃烧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而探索不同流场条件对喷雾撞击燃烧过程的强化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同轴对置式双喷嘴撞击流喷雾燃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燃料质量流量相同时,双喷嘴撞击流对燃烧存在明显的强化作用;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加,燃料蒸发与反应速率提高,燃烧温度增加;两喷嘴存在一个最佳间距,使得燃烧效果最佳,随着喷嘴间距的增加或减小,燃烧反应都会减弱;喷嘴夹角为180°时,燃烧效果最佳,随着喷嘴夹角的减小,蒸发速率会增加,燃烧反应会受阻.(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宋彦琦,王石磊,孙川,郝亮钧[8](2019)在《断层端部裂纹扩展相似模拟试验及力学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相似理论制作符合实际地层力学性质的先存断层模型试件,分析在一定地应力条件下试件破坏过程;利用断层端部应力场理论,揭示先存断层构造产生相应破坏模式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微裂纹逐渐发育扩展,扩展路径逐渐趋向于加载方向,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多条分支路径,随后裂纹相互汇合贯通使试件破坏,利用断层端部应力场理论可以判定新产生的破裂方向,其与先存断层产生的主要破坏的角度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5期)
周国军,贺严[9](2019)在《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软弱岩体联合支护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矿山深部高应力破碎岩体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施工风险高、使用周期短等问题,以安徽某铁矿为例,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及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深部-440m中段进路开挖后支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锚网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在探究高性能预应力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及注浆补强联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其施工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并通过围岩松动圈测试及围岩表面位移监测等方法对联合支护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深部进路开挖后,顶板竖直位移为1 183.8mm,竖向应力达到15.85MPa,围岩变形破坏严重,单一支护措施无法满足安全高效采矿作业的要求,锚网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将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注浆等多种支护手段充分结合,形成复合支护结构,扩大了支护体系的承载范围,锚喷网注联合支护作用下的围岩松动圈面积仅为原来的48.8%,围岩顶板竖向位移为385.6mm,与原顶板竖向位移相比降低了66.1%,围岩稳定性显着提高,是使深部软弱围岩形成长期稳定整体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有色矿冶》期刊2019年05期)
吕锦涛,赵会军,田浩,吕晓方,赵煜[10](2019)在《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的实验探究与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了3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叁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CTMAB)和聚甘油脂肪酸酯(PGFE),通过测试表面活性剂对辽河原油的流变性、界面张力、驱油效果等的影响,借助分子模拟手段探究了多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驱油行为。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改善原油流变性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DS>PGFE>CTMAB;在质量分数为0.3%时,SDS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为1.03×10~(-2) mN/m,且驱油效率高达87.3%;分子模拟中各表面活性剂降低原油密度的能力由小到大的排序为:CTMAB<PGFE<SDS;各原油体系石油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显示,4种原油体系最高峰均位于r(石油分子与岩石表面的距离)为0.12 nm处,空白原油体系峰值为11.432;CTMAB,PGFE,SDS原油体系的最高峰值依次为10.084,9.902,8.047,峰值越低,原油分子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力越弱,故SDS的驱油效果最佳。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解释了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机理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二维稳态层流模型,选择走坯速度为0.5 m/min,浇注温度为973 K,进行不同厚度铜铝复合板的铸轧模拟。结果表明,当铝层厚度为定值时,铸轧区出口位置温度和液穴深度比随铜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大。当铜层厚度为定值时,铸轧区出口位置温度和液穴深度比随着铝层厚度的减小而减小。选择铜、铝厚度分别为8 mm和2 mm进行铸轧试验,通过SEM和EDS进行界面扫描和能谱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铜铝复合板铸轧复合机理,主要是通过Cu、Al原子在热和力的作用下互扩散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从而形成冶金结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理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郭雄,陶飞,杨啊涛,史卫杰,曾洪.重燃叶片浇不足缺陷数值模拟及形成机理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9
[2].谢文芳,谢敬佩,王爱琴,毛志平,田捍卫.铜铝铸轧复合板复合过程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9
[3].李冬坤,董发勤,李海龙,霍婷婷,贺小春.H_2O_2在α-Fe_2O_3表面非均相氧化SO_2机理的模拟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4].杨海平.含叁维内裂纹试件单轴压缩裂纹扩展机理及数值模拟[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曲默丰,李娟,董乐,周熙宏,杨冬.半周加热内螺纹管中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及机理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19
[6].万钦,曾飞,殷俊,胡远东,刘佳璐.Nb:AlNO薄膜的双动力学调控阻变机理及其学习行为的模拟[C].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7].杜敏,卢麒丞,宋亮,黄彬,罗明.撞击流对喷雾燃烧强化机理的数值模拟[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宋彦琦,王石磊,孙川,郝亮钧.断层端部裂纹扩展相似模拟试验及力学机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9].周国军,贺严.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软弱岩体联合支护机理研究[J].有色矿冶.2019
[10].吕锦涛,赵会军,田浩,吕晓方,赵煜.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的实验探究与动力学模拟[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