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囊藻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锥囊藻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在中国部分地区所采集的锥囊藻属植物进行了形态观察及分子序列的测定,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锥囊藻属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地位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分析,并在此过程中采集报道了两个新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山西省太原市汾河、山西省忻州市暖泉沟和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公园采集到的锥囊藻形态结构与群聚锥囊藻(Dinobryon sociale)相似;在贵州省贵阳市黔灵湖、山西省晋城市蟒河和河南省焦作市子房湖采集到的锥囊藻形态结构与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相似;于山西省晋中市恋思水库采集到的锥囊藻形态结构特征与长锥形锥囊藻(Dinobryon bavaricum)相似;于山西省忻州市琵琶海采集到的锥囊藻形态结构与群聚锥囊藻美国变种(Dinobryon sociale var.americanum)相似;在山西省太原市令德湖和山西省晋中市云竹水库采集到的锥囊藻形态结构与密集锥囊藻(Dinobryon sertularia)相似。2.对所采集的锥囊藻属植物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测定了四个分子标记,包括SSU序列、ITS序列、COI序列以及rbc L的序列,并基于不同的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系统发育树呈现的结果与形态学鉴定基本一致,除了在山西省晋城市蟒河采集的锥囊藻的分子鉴定结果发现其并非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而是宁武锥囊藻(Dinobryon ningwuensis);在山西省晋中市云竹水库和2017年在山西省太原市令德湖采集到的锥囊藻的分子鉴定结果发现并非密集锥囊藻(Dinobryon sertularia),而是宁武锥囊藻(Dinobryon ningwuensis)。3.在标本采集过程中,于山西省宁武县琵琶海和山西省太原市令德湖发现了锥囊藻,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形态观察表明在琵琶海采集的藻株群体短而密集,细胞有两条不等长鞭毛,外具囊壳;囊壳圆筒状,短而宽,长23-36μm,宽8-12μm;囊壳基部呈圆锥状,中部圆筒形,囊壳开口处扩展。2018年于山西省太原市令德湖采集的藻株群体长而密集,细胞外具囊壳;囊壳呈圆锥状,短而窄,长20-28μm,宽6.8-8μm;囊壳基部向一侧倾斜,中部向外扩展,开口处先收缩后扩展。这两株藻的形态结构与其它锥囊藻有细微差别。基于SSU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株藻种区别于其他的锥囊藻株。我们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提议新种Dinobryon ningwuensis X.JIANG,J.FENG&S.XIE,sp.nov.和Dinobryon taiyuanensis X.JIANG,J.FENG&S.XIE,sp.nov.。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锥囊藻属植物概述
  •   1.2 锥囊藻属植物分类及系统学研究
  •     1.2.1 锥囊藻属植物分类体系建立过程
  •     1.2.2 锥囊藻属植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锥囊藻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锥囊藻属植物的形态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分子数据的锥囊藻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SSU序列的锥囊藻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3.2.2 基于ITS序列的锥囊藻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3.2.3 基于COI序列的锥囊藻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3.2.4 基于rbcL序列的锥囊藻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3.2.5 基于SSU、ITS1、5.8S、ITS2 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锥囊藻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   3.3 讨论
  • 第四章 淡水锥囊藻属新种Dinobryon ningwuensis的发现和系统分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新种分类
  •     4.2.2 序列遗传距离分析
  •     4.2.3 系统发育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淡水锥囊藻属新种Dinobryon taiyuanensis的发现和系统分类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新种分类
  •     5.2.2 序列遗传距离分析
  •     5.2.3 系统发育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对于所采集锥囊藻属植物分类地位的探讨
  •   6.2 不同地点标本之间的比较
  •   6.3 淡水锥囊藻属新种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姜小蝶

    导师: 冯佳

    关键词: 藻类植物分类,锥囊藻属,形态观察,系统发育

    来源: 山西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山西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770233

    分类号: Q949.2

    DOI: 10.27284/d.cnki.gsxiu.2019.000326

    总页数: 102

    文件大小: 6602K

    下载量: 2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锥囊藻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