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乳液论文_莫杨妙,陈绵锋,张湛垚,杨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壳乳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液,丙烯酸酯,形貌,阻尼,醋酸,结构,水性。

壳乳液论文文献综述

莫杨妙,陈绵锋,张湛垚,杨斌[1](2019)在《水性阻尼涂料用核壳乳液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EHA)为主要单体,通过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阻尼涂料乳液,并探究核层与壳层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乳液损耗因子(tanδ)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时,壳层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0℃升高至50℃,损耗因子峰值出现的位置往低温区移动;当壳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时,核层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0℃升高至-10℃,Tanδ-Temperature曲线由部分重迭的宽而矮的双峰逐渐过渡为窄而高的单峰,损耗因子峰值逐渐增大。采用本研究合成的乳液S1制备得到的阻尼涂料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3期)

孙嘉星[2](2019)在《PVAc/PS核壳乳液形貌结构调控和稳定机制及胶接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壳结构乳液因其特殊的多相结构,可赋予乳液更多优异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木材粘接等领域。本研究以常规化工原料醋酸乙烯酯(VAc)、苯乙烯(St)为主要原料,采用半连续非均相种子乳液聚合法,通过构建丙烯腈(AN)接枝结构制备了结构稳定的PVAc/PS反向核壳乳液,其中AN接枝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核壳相反转。系统探究了反向核壳结构的构建方式、壳聚合程度及热力学非平衡态动力学因素对核壳结构乳胶粒子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乳胶粒子形貌衍化规律及动力学调控的作用机制。此外,通过乳液性能测试,研究了所得核壳结构乳液的木材胶接、耐水等实用性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在PVAc核乳胶粒表面构建AN接枝活性点,制备了以PVAc为核、PS为壳的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研究了壳聚合程度对乳胶粒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壳聚合程度下可得到具有特殊形貌的乳胶粒子,且随着壳聚合程度的增加,乳胶粒形貌呈连续的动态衍化趋势。乳胶粒的特殊形貌对乳液粒径、相结构及乳胶膜的热机械性能均可产生显着影响。对乳液进行胶接及耐水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实验所得乳液胶接试件的压缩剪切强度显着增加,耐沸水开裂时间显着增长,乳胶膜吸水率明显降低。此外,探究了壳单体在核乳胶粒表面的生长机制,即在接枝活性点的作用下,壳单体St的自聚合转变为在核乳胶粒表面的原位自聚包覆生长,从而实现乳胶粒形貌与结构的动力学调控。(2)以AN为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过渡层单体,制备了具有不同接枝-过渡层结构的PVAc/PS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研究了接枝-过渡层结构下不同壳聚合程度的乳胶粒子的形貌衍化规律及体系中二次粒子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接枝-过渡层结构的构建对体系中的二次粒子能够起到调控及抑制作用,同时随着壳聚合程度的增加,乳胶粒形貌呈连续衍化过程。接枝-过渡层结构对乳液粒径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并能够增强乳胶膜抵抗热引发粘弹性形变的能力,改善其热机械性能。乳液性能测试表明,接枝-过渡层结构可以显着提升核壳结构乳液的胶接及耐水性能,其中最大干/湿强度可达13.19 MPa和5.72 MPa,乳胶膜的吸水率最低达2.84%,最长胶接耐沸水时间为134 min。(3)通过AN接枝构建了 PVAc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考察了核壳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乳胶粒形貌、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接枝结构能够在诱导引发壳层聚合的同时,抑制核壳间的聚合物链段迁移作用。当核层Tg逐渐升高时,乳胶粒形貌由草莓型结构衍化为球形结构,核乳胶粒表面的壳层凸起逐渐减小;当壳层Tg变化时,乳胶粒形貌及核乳胶粒表面的壳层凸起无明显变化。探讨了自由基分布对乳胶粒形貌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乳胶粒形貌对应粒径及相结构的变化。此外,实验结果为自由基分布精确控制乳胶粒形貌提供了合理的支持,分析并提出了乳胶粒形貌的可控设计及动力学控制机制。乳液性能测试表明,不同核壳Tg及特殊乳胶粒形貌对乳液的胶接及耐水性能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曲文娟,王佳平,雷芸娜,李少香[3](2018)在《无皂核壳乳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皂核壳乳液聚合是在传统乳液聚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聚合新技术,综合了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和核/壳乳液聚合技术的优点,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及发展。围绕国内外无皂核壳乳液聚合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无皂核壳乳液聚合的方法、机理及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并对无皂核壳乳液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8年11期)

王渴望,曲文娟,王杰,李少香[4](2018)在《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以可聚合单体苯乙烯溶解环氧树脂E-44,并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叁乙胺用量、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以及阻聚剂对苯二酚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然后以环氧丙烯酸酯为核单体,以丙烯酸丁酯为壳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考察了引发剂(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组成)用量、功能单体丙烯酸用量及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优条件为:催化剂2.0%(相对于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质量),阻聚剂0.5%(相对于体系总质量),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00∶1.05,在100°C下反应2.5 h。当引发剂用量为1.0%,功能单体用量为1.0%时,在70°C下反应所得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呈黄色,凝胶率为0.45%,固含量为33.40%,稳定性较好,其胶膜的水接触角为69.22°,浸泡在常温蒸馏水中5.5 d不发白或起泡,附着力1级,铅笔硬度2H。采用上述方法制备乳液不仅减少了作为环氧树脂分散介质的有机溶剂的用量,而且提高了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达到了96.40%。(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8年14期)

韦双颖,张红,桂成胜,张彦华,毕晓柯[5](2018)在《预乳化半连续法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性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硬核软壳聚丙烯酸酯乳液。文中研究了核壳质量比、核和壳中软硬单体BA/MMA质量比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对乳液粒径及表面形貌、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漆膜的硬度、附着力、吸水率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核壳质量比为5∶5、核中m(BA)∶m(MMA)为0∶50、壳中m(BA)∶m(MMA)为24∶26时,储存模量可达到3500 MPa,漆膜硬度为2H,附着力为1;乳胶粒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在100 nm左右。(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陈菲[6](2018)在《核壳乳液/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氨酯树脂和PA或PET超细纤维制备的超细纤维功能性复合材料常用于过滤、包装、服装等行业。基体树脂一般采用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水性聚氨酯树脂(WPU)作为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可以解决环保问题,但水性聚氨酯由于亲水基团的引入使耐水性降低,严重影响材料在湿环境下的强度。本论文合成了以WPU为壳、聚丙烯酸酯为核的聚丙烯酸酯/WPU核壳乳液,使其兼具聚丙烯酸酯优良的耐水性和聚氨酯的力学性能,用作超纤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并采用海岛纤维无纺布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超纤复合材料。研究了核壳乳液的合成工艺对树脂耐水性的影响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水性聚氨酯种子乳液的合成工艺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以IPDI为异氰酸酯组分、PTMG2000为聚醚组分、DMPA为亲水单体、丙烯酸羟乙酯为封端剂,用丙酮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种子乳液,研究了原料比对核壳乳液形成的影响,并对乳液进行粒径及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R值为1.2、DMPA含量为8%,种子乳液平均粒径67nm,有较好的稳定性。以溶胀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WPU核壳乳液,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核壳乳液形态以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在种子乳液中加入丙烯酸酯单体,以4%的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乳化剂乳化30min,搅拌溶胀6h以上,以BPO为引发剂,制备了稳定的核壳乳液。研究了不同核壳比、丙烯酸酯单体MMA/BA比例对乳液及乳胶膜的影响,发现当WPU:丙烯酸酯单体组分为2:1、且MMA:BA为2:1时,形成的乳胶膜耐水、耐酸性、力学性能均较好。耐水性比WPU提高了 82%,耐酸性提高了 77%,热性能也有所提高,Tg降低成膜较快。以制备的核壳乳液和生物基纤维莱赛尔无纺布、尼龙超细纤维无纺布通过含浸法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了树脂成分及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吸水性、透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预浸处理可提高复合材料强度和透湿性能,当预含浸PVA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强度提高36.9%,透湿性提高64.8%。(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0)

王渴望[7](2018)在《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皂核壳乳液聚合是无皂乳液聚合和核/壳乳液聚合相结合的聚合新技术,兼备了两者的优点。本课题从安全环保的概念出发,把乳液聚合用单体作为环氧树脂的分散介质,制备环氧丙烯酸酯。在提高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化率的同时还避免了有机溶剂挥发产生的环境问题。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并对乳液性能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研究了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分别作为分散介质时与环氧树脂E-44的相容性,确定最佳相容比例。然后以聚合单体稀释好的环氧树脂E-44、丙烯酸(AA)为原料,以叁乙胺为催化剂、以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制备环氧丙烯酸酯(EA)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E-44):m(St)=1:1.5,温度为100℃,催化剂用量为2%,阻聚剂用量为1%,E-44与AA摩尔比为1:1.05时,反应2h,环氧丙烯酸酯酯化率为95.48%;m(E-44):m(MMA)=1:1,温度为100℃,催化剂的用量为2%,E-44与AA摩尔比为1:1.05,阻聚剂用量0.5%时,反应3h,环氧丙烯酸酯酯化率为95.95%;m(E-44):m(BA)=1:1,在温度为100℃,催化剂用量为1%,E-44与AA摩尔比为1:1.05,阻聚剂用量为0.5%时,反应3h,环氧丙烯酸酯酯化率为91.22%。通过反应条件及反应产物的对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以苯乙烯作为E-44分散介质制备环氧丙烯酸酯。对产物进行提纯,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谱对产物进行表征,产物与预期目标一致。(2)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E-10N)为反应型乳化剂,以AA为功能单体,以BA为壳单体、以(1)制备的目标产物作为核单体,选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壳乳液滴加时间、核壳比、聚合温度、水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E-10N用量为10%,引发剂用量为1%,功能单体用量为1%,核壳比为1:1,壳乳液滴加时间为1.5h,聚合温度为70℃,水的用量为1.8倍时,合成的乳液性能较好,固含量为33.49%,单体转化率为96.45%。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的化学结构,用TEM对乳胶粒子的核壳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较完全,TEM结果表明合成的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3)以合成的乳液为涂料成膜物,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的水性防腐涂料的优化配方为:消泡剂用量为0.2%、分散剂用量为0.5%,颜基比为1.5。采用最佳配方制备的水性防腐涂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为:耐冲击性≥50kg?cm,附着力等级为1级,柔韧性为1mm。对涂层进行耐盐雾、耐水性及耐酸碱性测试。结果表明,配方9制备水性涂料防腐蚀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8)

朱科[8](2018)在《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核壳乳液及石墨烯复合涂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复合乳液兼具了环氧树脂高交联密度和聚丙烯酸酯优异的优点,成为了水性防腐涂层发展的重要方向。石墨烯以其独有的二维纳米结构和对水分子、氧气和电解质出色的阻隔性,作为金属防腐涂层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而达到提高防腐性能的目的。目前石墨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制备,但是如何提高石墨烯在水性树脂中的分散性却是石墨烯行业和水性防腐领域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以上问题,采用多种工艺制备出新型水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核壳乳液和不同类型的功能化石墨烯衍生物,将功能化石墨烯与上述乳液联合使用制备出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了构性及防腐作用机理。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出不饱和环氧树脂中间体(EM),以中间体(E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作为核相单体,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PEG(400)DA)和乙烯基叁异丙氧基硅烷(A-173)作为壳相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核壳乳液。并以此乳液作为基础树脂,加入水性涂料助剂制备水性防腐涂料。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配方下,当w(EM)=30%,w(A173)=3%时,AE-30-3表现出最佳的胶膜性能和防腐性能,具有最高的阻抗和腐蚀电压(-0.3797V)和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6.12E-7 A/cm2);在长期浸泡后,低频阻抗仅降低了两个数量级(空白试样降低了5个数量级),说明其具有长效防腐性。由乳液乳胶膜红外(FT-IR)结果可知,最终产物在3046cm-1处吸收峰消失,说明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设计结构产物。透射电镜图谱结果表明:此乳液乳胶粒为核壳结构。通过垂直扫描宏观分析仪可以看出,随丙烯酸环氧树脂EM和有机硅偶联剂A173含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略微下降,说明环氧基团,有机硅基团与聚合物发生了交联反应。(2)通过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以氧化石墨烯(GO)表面的环氧基团作为反应活性点,通过亲核开环将氨基聚醚磺酸钠(PPS)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然后通过水合肼(Hydrazine hydrate)还原得到水分散磺酸化石墨烯(PG)。将磺酸化石墨烯PG作为防腐颜料分散于水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核壳乳液,并通过添加水性涂料助剂制得防腐涂料涂覆于碳钢基板。FT-IR,XPS,XRD对P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AFM与TEM反应了所制备的PG为厚度4nm的纳米片结构,SEM和Turbiscan证明了PG在AE树脂中具有优良的分散稳定性。当PG含量为2%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佳,并且PG在树脂中分散性良好。电化学阻抗谱(EIS)与极化曲线(Tafel)结果表明添加了GO与PG后,提高了涂料膜阻抗和腐蚀电位,降低了腐蚀电流密度,防腐性能提高;涂层具有最高的阻抗和腐蚀电压(-0.115V)和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1.04E-8A/cm2);在长期浸泡后,低频阻抗仅降低了1个数量级,依然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表明磺酸化石墨烯PG与氧化石墨烯相比,厚度有所增加,片层大小降低。红外测试在3438 cm-1和1568 cm-1处所出现的仲胺特征峰,说明PPS基团的伯胺与GO表面环氧基团发生了亲核开环反应,在1205 cm-1,1071 cm-1处出现的磺酸基团特征峰可以证明PPS接枝到GO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PG出现了N元素,Na元素和S元素的特征吸收峰,并且在在285.35 e V出现了C-N特征峰,说明PPS链段的伯胺基团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环氧基团发生了亲核开环反应。胶膜断裂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磺酸化石墨烯在水性树脂中具有优良的分散稳定性。采用此类复合乳液作为铁板防腐涂料对其应用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w(PG)=2%时,涂层具有最高腐蚀电压(-0.115V)和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1.04E-8A/cm2)以及最长效的盐雾防腐性能。(3)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前体,通过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将氧化锡锑(ATO)锚定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制备得到氧化锡锑-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ATO-GO)。通过SEM,TEM,XRD和XPS对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以ATO-GO作为填料,分散到水性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乳液中制备出ATO-GO/AE纳米复合乳液。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兼具氧化石墨烯高比表面积、水分散性和氧化锡锑的导电性能。当ATO-GO添加量为1%时,ATO-GO/AE涂层表现出优良的长效防腐性能,可达到抗静电要求的导电性,满足抗静电防腐涂层的使用要求。XRD结果表明ATO-GO出现了氧化石墨烯和氧化锡锑的衍射峰,并且氧化石墨烯的衍射峰10.63o降低到10.21o,说明片层变得更加无序和松弛。XPS对ATO-GO的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看出ATO-GO出现了N元素,Si元素,Sb元素和Sn元素,并出现了C-N结构,说明通过KH550成功的将ATO负载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上。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在氧化石墨烯褶皱纳米片层结构上,分布了大量粒径为10-20nm的颗粒,证明了ATO-GO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复合乳胶膜断裂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TO-GO/AE的断裂面表面褶皱不平整,出现了由ATO颗粒排列组成新的交联网络,表明ATOGO纳米复合材料可均匀分散在AE水性树脂。通过四探针法测得ATO-GO在1%的添加量即可使涂料膜表面电阻降低到4.34E7Ω·cm,达到了抗静电涂层的要求。采用此类复合乳液作为铁板防腐涂料对其应用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ATO-GO添加量为1%时,ATO-GO/AE涂层表现出优良的长效防腐性能和抗静电性能。(4)本章通过原位磷酸酯化法,以尿素为催化剂,对氧化石墨烯的羟基进行磷酸酯改性,制得磷酸化氧化石墨烯(Ped GO),并应用于水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防腐涂料。XRD,XPS,TEM和EDX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磷酸化氧化石墨烯与设计结构相符,并在树脂中有优异的分散性能。电化学测试和中性盐雾试验结果表明Ped GO/AE涂层具有优异的长效防腐性能。通过研究发现,与氧化石墨烯相比,Ped GO优异的防腐性能源自于纳米材料的屏蔽性能和磷酸酯结构的钝化膜效应。利用FT-IR、XRD及XPS对GO和Ped GO的结构进行研究,FT-IR结果表明磷酸酯基团接枝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上。XPS结果表明Ped GO含有P元素,并且O元素含量增加,说明所制备的产物与设计结构相符。XRD结果表明Ped GO在23.49o处出现了宽的衍射峰,层间距为0.37nm。电化学阻抗谱(EIS)与极化曲线(Tafel)结果表明添加了GO与Ped GO后,复合防腐性能提高;相比于纯AE无填料涂料涂料,纳米复合乳液均表现较高的阻抗,并显着提高了试样的腐蚀电位,降低了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陶宇,李文强,王善,代梦琴,王成[9](2018)在《蒙脱土改性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成膜防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为聚合单体,有机蒙脱土(OMMT)为改性剂,采用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一系列软核硬壳型核壳乳液,并研究了OMMT的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乳液粒径、凝聚率、固含量、稳定性以及乳液膜的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乳液粒径、凝聚率、固含量、稳定性等基本性能影响不大;当有机蒙脱土被添加在核壳乳液的核层时,乳液膜的防水性能最佳,原因是核层的玻璃化温度较低,层状OMMT在其中分散更好,增大了水分子扩散的路径;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乳胶膜防水性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少量OMMT可以分散于膜中提高防水性,而过量的OMMT易团聚反而降低了乳胶膜的防水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霄,孙嘉星,刘旸,李志国,顾继友[10](2017)在《聚醋酸乙烯酯基核壳乳液形貌及其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壳结构化乳液体系中,胶乳粒子的形貌结构特性是决定复合乳液性能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制备高性能乳液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以疏水的聚苯乙烯(PS)为壳层组分,亲水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为核组分,系统考察了胶乳体系中无过渡层结构和存在接枝过渡层结构对粒子构建及其形貌的影响。通过微观形貌研究发现,在不存在过渡层结构时,稳定的PVAc/PS难以获得,胶乳粒子通过相逆转形成了以PVAc基聚合物为核的正向核壳结构。通过构建MA过渡结构,能够实现反向PVAc-MA/PS反向核壳乳液的稳定制备,乳胶粒呈明显的草莓型结构,且随着MA含量增加,壳层PS瘤型凸起之间存在明显的相融合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草莓型PVAc-MA/PS反向核壳乳胶粒的形成机制。该研究将为特殊形貌结构的核壳胶乳的设计制备提供一种新颖的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期刊2017-10-10)

壳乳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壳结构乳液因其特殊的多相结构,可赋予乳液更多优异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木材粘接等领域。本研究以常规化工原料醋酸乙烯酯(VAc)、苯乙烯(St)为主要原料,采用半连续非均相种子乳液聚合法,通过构建丙烯腈(AN)接枝结构制备了结构稳定的PVAc/PS反向核壳乳液,其中AN接枝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核壳相反转。系统探究了反向核壳结构的构建方式、壳聚合程度及热力学非平衡态动力学因素对核壳结构乳胶粒子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乳胶粒子形貌衍化规律及动力学调控的作用机制。此外,通过乳液性能测试,研究了所得核壳结构乳液的木材胶接、耐水等实用性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在PVAc核乳胶粒表面构建AN接枝活性点,制备了以PVAc为核、PS为壳的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研究了壳聚合程度对乳胶粒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壳聚合程度下可得到具有特殊形貌的乳胶粒子,且随着壳聚合程度的增加,乳胶粒形貌呈连续的动态衍化趋势。乳胶粒的特殊形貌对乳液粒径、相结构及乳胶膜的热机械性能均可产生显着影响。对乳液进行胶接及耐水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实验所得乳液胶接试件的压缩剪切强度显着增加,耐沸水开裂时间显着增长,乳胶膜吸水率明显降低。此外,探究了壳单体在核乳胶粒表面的生长机制,即在接枝活性点的作用下,壳单体St的自聚合转变为在核乳胶粒表面的原位自聚包覆生长,从而实现乳胶粒形貌与结构的动力学调控。(2)以AN为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过渡层单体,制备了具有不同接枝-过渡层结构的PVAc/PS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研究了接枝-过渡层结构下不同壳聚合程度的乳胶粒子的形貌衍化规律及体系中二次粒子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接枝-过渡层结构的构建对体系中的二次粒子能够起到调控及抑制作用,同时随着壳聚合程度的增加,乳胶粒形貌呈连续衍化过程。接枝-过渡层结构对乳液粒径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并能够增强乳胶膜抵抗热引发粘弹性形变的能力,改善其热机械性能。乳液性能测试表明,接枝-过渡层结构可以显着提升核壳结构乳液的胶接及耐水性能,其中最大干/湿强度可达13.19 MPa和5.72 MPa,乳胶膜的吸水率最低达2.84%,最长胶接耐沸水时间为134 min。(3)通过AN接枝构建了 PVAc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考察了核壳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乳胶粒形貌、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接枝结构能够在诱导引发壳层聚合的同时,抑制核壳间的聚合物链段迁移作用。当核层Tg逐渐升高时,乳胶粒形貌由草莓型结构衍化为球形结构,核乳胶粒表面的壳层凸起逐渐减小;当壳层Tg变化时,乳胶粒形貌及核乳胶粒表面的壳层凸起无明显变化。探讨了自由基分布对乳胶粒形貌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乳胶粒形貌对应粒径及相结构的变化。此外,实验结果为自由基分布精确控制乳胶粒形貌提供了合理的支持,分析并提出了乳胶粒形貌的可控设计及动力学控制机制。乳液性能测试表明,不同核壳Tg及特殊乳胶粒形貌对乳液的胶接及耐水性能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壳乳液论文参考文献

[1].莫杨妙,陈绵锋,张湛垚,杨斌.水性阻尼涂料用核壳乳液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广州化工.2019

[2].孙嘉星.PVAc/PS核壳乳液形貌结构调控和稳定机制及胶接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3].曲文娟,王佳平,雷芸娜,李少香.无皂核壳乳液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18

[4].王渴望,曲文娟,王杰,李少香.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J].电镀与涂饰.2018

[5].韦双颖,张红,桂成胜,张彦华,毕晓柯.预乳化半连续法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6].陈菲.核壳乳液/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7].王渴望.环氧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

[8].朱科.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核壳乳液及石墨烯复合涂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9].陶宇,李文强,王善,代梦琴,王成.蒙脱土改性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成膜防水性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8

[10].张霄,孙嘉星,刘旸,李志国,顾继友.聚醋酸乙烯酯基核壳乳液形貌及其形成机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2017

论文知识图

(a)微胶囊产品乙醇萃取后的SEM照片和...一核壳型乳胶粒子的制备不同MMA/BA质量比乳胶膜表面含氟基团...表面引发ATRP法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成膜表面的SEM图像核壳结构磁性L-adoPdeeF3O4一APNI微球制...

标签:;  ;  ;  ;  ;  ;  ;  

壳乳液论文_莫杨妙,陈绵锋,张湛垚,杨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