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地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浙贝母,ITS-PCR,品种,序列差异
产地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蓝艳,张晓芹,林娜[1](2019)在《浙贝母ITS-PCR体系优化与不同产地样品序列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浙贝母的ITS-PCR扩增体系,并对不同来源浙贝母品种的ITS序列进行差异分析。方法:浙贝母样品采用减压干燥法处理,以广谱植物基因组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浙贝母总DNA,对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Taq酶浓度、Mg~(2+)、dNTP浓度等因素进行考察。采用Conting Express和DNAman等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处理。结果:最优的浙贝母ITS-PCR扩增体系为:50μL反应体系中含Taq酶1 U,2.5 mmol/L Mg~(2+)、dNTP分别为4μL,退火温度为56℃。浙贝母的ITS序列全长668 bp,G+C含量为65.4%,不同产地浙贝母的ITS序列无差异。结论:所建立的体系可用以浙贝母ITS序列分析,为浙贝母的ITS序列研究奠定基础。ITS序列不适合作为浙贝母种间和产地间的鉴别工具。(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易定秋,赵小林[2](2019)在《不同产地的棉绒可纺性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使用河南绒,湖南绒,湖北绒,山东绒,河北绒生产棉浆粕,原液使用棉浆粕制成粘胶,黏胶可纺性的差异,山东和河北绒可纺性好,其他次之。(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1期)
龚意成,李昊彬[3](2019)在《不同产地安化黑茶品质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安化县芙蓉山、高马二溪、青云观与狐耳山在同一时期、同一海拔、同一品种与同一采摘标准下的鲜叶原料,采用相同的加工工艺加工制作黑毛茶,主要探讨不同产地在黑毛茶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从青云观山头采摘的鲜叶制成的黑毛茶感官品质和理化性质均表现良好,条索紧结,色泽黑褐,带嫩梗,滋味醇厚;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水浸出物、茶多酚、茶褐素等含量高于其他山上的鲜叶,其中茶多酚、茶褐素含量分别达到18.57%、5.45%。(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9期)
牟开萍,吕晨菲,杨静慧,刘艳军,王芝学[4](2019)在《市售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差异,本试验以3个产地(秘鲁、中国、美国)‘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测定了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等指标,并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红地球’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1.3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37%)、可溶性糖含量(10.37%)、糖酸比(51.85)均最高,且可滴定酸含量(0.20%)最低;而秘鲁‘红地球’葡萄果实维生素C含量(3.16 mg/100 g)最高,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57%)与糖酸比(23.66)均最低、可滴定酸含量(0.385%)最高;美国‘红地球’葡萄果实单果重(14.87g)最大。综合分析显示,‘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为中国产地>美国产地>秘鲁产地。(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文涛,曹瑶,陈瑞,曹晓燕[5](2019)在《不同产地黄芩种子质量差异及等级划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芩种子收获期实地调研收集全国不同产地黄芩种子,测定其净度、千粒重、水分、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比较不同来源农户自收自种黄芩种子的质量差异,并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中药黄芩种子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黄芩种子质量评级指标差异明显;以发芽率和生活力为主要指标,以千粒重和净度为参考指标,将黄芩种子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研究发现,农户自收自种黄芩种子质量普遍较低,不同来源的种子质量差异明显;并通过数据统计方法尝试制定了黄芩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9期)
吴可心,吴斌,彭晓曦,唐中华,陈林武[6](2019)在《不同产地杜仲叶片活性成分及杜仲胶质量分数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和陕西8个不同产地移植的杜仲苗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产地杜仲叶片活性成分及杜仲胶质量分数的差异,探索杜仲叶片活性成分、杜仲胶质量分数与环境因子的复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杜仲药用及胶用价值均存在显着差异。桃叶珊瑚苷质量分数最高的产地陕西杨凌、四川峨眉,在所有产地中分别具有较低和较高的年均温,推测杜仲叶片中桃叶珊瑚苷积累的量受温度较大影响,且不具线性相关。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温度高低对总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无显着性影响。原产自陕西杨凌的杜仲绿原酸、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最高,原产自四川蒲江杜仲总黄酮、茶多酚的质量分数最高,这两个产地为药用价值最优的产地;从胶用价值选种,四川蒲江、四川旺苍均可作为优良产区;经主成分分析,综合价值最高的杜仲产自四川蒲江。(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盼盼,郑鹏程,龚自明,冯琳,王雪萍[7](2019)在《不同产地珠形绿茶色泽与滋味成分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产地珠形绿茶品质差异,采用密码审评法、色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3个主产地样品在感官品质、色泽及滋味化学成分组成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宝石的容重最大,干茶和茶汤色度a值最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其他产地,而黄酮含量最高;涌溪火青和绿宝石的茶多酚、儿茶素含量相近,均显着高于平水日铸(P <0. 05); 3个产地绿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的含量无显着差异(P> 0. 05)。主成分分析解释了珠形绿茶特征变量62. 293%的方差信息,不同产地区分较为明显。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鉴定出关键差异性成分8种:a(干茶)、b/a(干茶)、b(茶汤)、a(茶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总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20期)
王雪松,张鸿伟,张晓梅,林黎明,徐杰[8](2019)在《基于UHPLC-ESI-HRMS的仿刺参磷脂轮廓产地差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产地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磷脂轮廓进行分析,并筛选潜在的产地差异磷脂标志物,为产地溯源提供方法学参考。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ESI-TOF-HRMS)对不同产地(胶南、威海和大连)仿刺参磷脂轮廓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产地的仿刺参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用于寻找不同产地仿刺参的磷脂分子标志物。结果表明,在仿刺参样品中共鉴定出160个磷脂分子种,据此构建的OPLS-DA模型[R~2X=0.889(cum),R~2Y=0.979(cum),Q~2=0.954(cum)]能够实现对3种不同产地仿刺参的有效区分和聚类,并筛选出以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为主的10个产地差异磷脂分子标志物。本研究所构建的方法能够基于磷脂轮廓对不同产地仿刺参进行有效区分,可应用于仿刺参的产地鉴别和溯源工作,为高值海产品的溯源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并为评价不同产地仿刺参营养价值差异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4):56-63](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期刊2019年04期)
沈梦兰,严斌俊,秦路平[9](2019)在《不同产地、炮制方法、采收时间的芍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不同来源芍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总结近10年的相关文献,比较浙江、安徽、河北、山东等地芍药,酒制、炒制、硫磺熏蒸等炮制方法,不同季节和生长年限采收的芍药,以及芍药根的不同部位,从不同产地、炮制方法、采收时间等方面阐明芍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不同产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差异明显。磐安、亳州等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较高。河北产的野生芍药,其芍药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并不高。其他成分的含量在不同产地芍药中的分布各有不同。不同炮制方法会导致芍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发生变化,短时间的煎煮可有效提高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酒制和炒制会降低芍药苷的含量,硫磺熏蒸则会促使芍药苷转变成芍药苷的磺酸盐,其他成分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夏季相比,芍药更适合在春秋季采收,且合适的采收时间是在第二次生长之后。根皮可对化学成分的转化和流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磐安、亳州等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较高,炮制会使芍药中其他有效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减少或转化,合适的采收时间应当在第二次生长之后。对儿茶素、没食子酸等含量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这些成分的含量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池福敏,次顿,谭占坤,辜雪冬,杨林[10](2019)在《不同产地藏猪肉矿物元素含量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林芝措高湖、山南索珠乡、昌都芒康和四川阿坝4个地区的藏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对各产地藏猪背最长肌脱脂肉样中的15种矿物元素进行检测,分析各产地藏猪肉中的常见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在含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常量元素中,各产地间在钾、钠、镁含量上均存在极显着差异,钙含量上差异不显着;微量元素中,铁、硒含量上差异极显着,铜、锌、铬含量上差异不显着,锰、镍以及铅、总汞、镉和总砷的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1期)
产地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使用河南绒,湖南绒,湖北绒,山东绒,河北绒生产棉浆粕,原液使用棉浆粕制成粘胶,黏胶可纺性的差异,山东和河北绒可纺性好,其他次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地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蓝艳,张晓芹,林娜.浙贝母ITS-PCR体系优化与不同产地样品序列差异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易定秋,赵小林.不同产地的棉绒可纺性差异[J].科技风.2019
[3].龚意成,李昊彬.不同产地安化黑茶品质差异研究[J].现代食品.2019
[4].牟开萍,吕晨菲,杨静慧,刘艳军,王芝学.市售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差异分析[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
[5].王文涛,曹瑶,陈瑞,曹晓燕.不同产地黄芩种子质量差异及等级划分研究[J].种子.2019
[6].吴可心,吴斌,彭晓曦,唐中华,陈林武.不同产地杜仲叶片活性成分及杜仲胶质量分数差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7].刘盼盼,郑鹏程,龚自明,冯琳,王雪萍.不同产地珠形绿茶色泽与滋味成分的差异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8].王雪松,张鸿伟,张晓梅,林黎明,徐杰.基于UHPLC-ESI-HRMS的仿刺参磷脂轮廓产地差异比较[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
[9].沈梦兰,严斌俊,秦路平.不同产地、炮制方法、采收时间的芍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10].池福敏,次顿,谭占坤,辜雪冬,杨林.不同产地藏猪肉矿物元素含量差异分析[J].现代食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