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

张鹏[1]2003年在《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农业活动和生物资产的特殊性使农业会计独具特色,目前,国际上农业方面的会计准则只有两个: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AASB1037—自产和再生资产准则(Self-Generating and Regenerating Assets,SGARA)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41号—农业(IAS41—agriculture),而我国并没有相应的农业会计准则,因此,研究农业会计问题,特别是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证券市场中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对外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如经济、法律因素)的影响,其所提供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相权衡的会计信息,这既是会计计量的要求,也是会计计量的结果。 我们也分析了IASB第65号征求意见稿评论意见的争议,认为分析结论对我国的农业会计准则制定具有积极作用。 由于生物资产与其附着物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森林和土地,生物资产同其附着物构成一个资产体系,它们所具有的非市场性服务价值使传统会计计量低估了生物资产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该对不同生长期、与附着物有不同联系的生物资产,运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对于那些与附着物没有紧密联系的生物资产,如动物和一年生的农作物,公允价值是最恰当的选择;而对于那些生长期较长,与附着物有一定联系的生物资产,历史成本也许是最优选择;对于生长期长并与其附着物联系紧密的生物资产,我们认为应视其生长阶段和获得方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我们还运用经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价值相关性,但我们并没有找到支持现状的证据。 总之,我们认为,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是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现实选择。

徐秀红[2]2007年在《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企业资产的主体部分。因此,对生物资产如何确认、计量与披露,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加上生物资产自身特有的复杂性,使得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目前还无法提供详细的关于生物资产成本核算方面的资料。因此,研究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应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业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提出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体系,使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使我国农业会计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我国新制定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对现行农业企业的适应性,并根据我国农业企业的特点,参考国际的做法,探讨了我国农业企业生物资产计量的发展趋势,认为复合型计量模式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待资本市场等条件完全成熟后再全面实行公允价值计量。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实际实施以及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启发与借鉴。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基本理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若干相关概念,对生物资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部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确认。由国际上关于生物资产确认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现行相关的准则和制度中对于生物资产确认的规定两个部分组成。认为生物资产的确认应针对具体的生物资产选择不同的确认标准。第叁部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计量。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论述了生物资产计量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对生物资产计量的国际借鉴并结合我国农业企业所处的现实条件,来说明我国目前生物资产的计量为什么不能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等单一的计量属性,而是选择了一种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适当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复合型计量模式;最后根据一家猪场现有的会计资料,进行生物资产计量的案例分析来说明这一观点。第四部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由生物资产披露的一般要求和补充披露要求两部分组成。由于会计报表在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生物资产的披露应在可靠性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相关性进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江俐[3]2007年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活动和生物资产的特殊性使农业会计独具特色。但在实践中,财务会计对其计量研究相比工业企业资产计量处于滞后状态,且往往企图运用工业企业资产研究的一些成果硬性套入生物资产计量上,而忽视了生物资产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扭曲了经济实质。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提出了生物资产的概念,并规定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新准则自2003年1月1日开始执行,这一准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农业项目的会计处理,并为各国的农业准则的出台提供了借鉴。其后,陆续有一些国家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颁布了各国的农业或生物资产准则,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使用公允价值。我国也颁布过农业会计制度以及一些关于农业方面的补充制度和办法,特别是2004年财政部发布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标志着我国在会计规范上对农业及生物资产也越来越重视,但这些规定仍主要借鉴工业会计的规范内容,在全面性、完整性以及前瞻性方面都不再适应今天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状态,而且这些规定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方面都倾向于运用历史成本。2006年我国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独立于其他资产单列一章对其各个方面进行规范,这显示我国已经认识到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但在准则中,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上仍以历史成本为主,有条件的引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上的差异显示出研究农业会计问题,特别是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问题,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本文就是针对我国和国际上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上的差异,比较分析我国现行准则和国外相关规定;提出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的各自优势;找出了影响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最后,指出我国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上的规定可能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并提出了本文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上的观点。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概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确定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生物资产计量:基本理论与文献回顾。本章首先介绍的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主要是会计计量叁要素及其选择。会计计量基本理论的介绍为生物资产计量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生物资产计量对这叁要素的选择,建立了生物资产计量的理论基础;然后,本文回顾了国外及我国学者的关于生物资产计量和计量属性选择方面的文献,并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比较评述。通过对文献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外学者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方面研究的差异在于研究时间和争议的焦点上,并对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叁章: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发展研究。本章首先阐述了国外和我国关于生物资产准则及其对生物资产属性选择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由于农业、会计、以及农业会计在我国和国外的发展历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直接形成了农业/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发展的差异。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分析得出:对生物资产进行研究的机构不同、经历的阶段不同等客观原因给农业/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史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也产生了影响。第四章: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本章首先对现行准则关于生物资产计量属性方面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之后,本文分析了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各国及各个组织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问题的思考和把握,本文提出了作者自己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观点——将生物资产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资产负债表日计量,并按公允价值在这两个时点对生物资产分别进行计量。同时,本文在初始计量和资产负债表日计量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生物资产的种类进行细分,指出各个种类生物资产的具体的计量方法。此外,本文还明确了生物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损益确认方式,这是对生物资产计量及计量属性的有益补充。在本章的最后阐述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的优势。第五章:研究结论。本文的结束并不代表研究的结束,学术研究是没有止境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索。因此,在本文的结尾,提出了本论题可能的研究前景和方向,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主要贡献: (1)本文的选题是对一个较新领域的探讨。虽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我国并未挤入农业强国的行列。而生物资产及其计量在我国进行讨论的时间较晚,相关的文献和规范也较少,真正对于生物资产计量独立成文的规范是在2006年的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但不可否认,生物资产在我国仍占据着并将长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作者对于生物资产计量方面的看法,是对一个相对较新领域的非常有意义的探索。(2)本文不拘泥于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大胆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上选择公允价值。这个看法有别于生物资产准则中以历史成本为主,有条件的引用公允价值的规定,是作者充分考虑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生物资产自身及外界对生物资产计量的影响等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独创性。(3)将生物资产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资产负债表日计量,在这两个计量时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生物资产进行分类,并基于这种分类详细阐述各类生物资产的价值归集方式,使计量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如在初始计量根据生物资产取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列举了不同取得方式下各种生物资产的计量过程;在资产负债表日,本文按照林类、动物类、农渔类叁大标准对生物资产进行分类,详述了各个类别的生物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方式。总之,本文认为,不论是生物资产自身特殊因素的影响还是外在经济、市场、相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都应在生物资产的计量上得到广泛应用。

张昕[4]2007年在《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文中提出我国生物资源相对丰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物相关的行业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于生物及相关行业。会计信息对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作用尤为关键,反映在生物及相关行业上,就要求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要产生高质量的信息,就要求科学地确认与计量生物资产。针对生物资产的特殊性,本文运用了比较分析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对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针对我国的国情探讨了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的选择。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目的,然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接着阐述了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理论基础,详细解释了生物资产的定义、范围、特征以及分类。文章主要从确认和计量两个方面讨论关于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的深层问题,比较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关于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相关规定。在分析影响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模式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模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生物资产准则在与国际准则相接轨的趋势下,还应兼顾我国国情。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生物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差距,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准则指定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探索。

曹娇娇[5]2013年在《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已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林木类生物资产的计量问题是难点之一。本文以消耗性林木资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林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殊性,以价值理论、成本性态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理论,选择样本林场,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周期中林木生长量变化、成本性态特征与会计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分析我国会计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模式。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信息的质量可靠性较强,相关性较弱,消耗性林木资产在生长周期中的价值量不能得到充分的披露,导致企业或利益相关者不能全面评估其经营业绩。(2)通过消耗性林木资产生长量(价值量)与其成本性态的分析,5-7年是消耗性林木资产生长量(价值量)与成本的平衡点,此后,随着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生长,其生长量(价值量)越来越高于其历史成本。在平衡点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能较好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价值,在平衡点后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3)为了提高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信息质量,平衡点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平衡点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采用分生长阶段进行计量的模式,从理论上说是比较理想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模式。(4)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林业资源管理和评估技术的现状,从造林至幼龄林末期(约10年)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后变更为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分生长阶段计量模式是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利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作为公允价值替代估值是可能实现的途径。(5)无论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应辅之于实物量计量,以提高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丁传武[6]2014年在《生物资产会计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的农业大国,要保障13亿多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农业企业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农业企业的基本活动是通过对生物资产的管理,促进其生物转化,实现其价值增值。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的重要资产,对其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是农业企业走向市场的必要过程,对生物资产的分类、确认、计量及披露是现代农业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为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中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并要求中国境内的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通过以下六章对准则本身和准则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选择生物资产会计处理作为所研究问题的背景,通过相关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研究现状,据此确定了论文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会计目标理论出发,就国内外对资产的定义进行了探讨,确立了资产的定义、对生物资产及其相关概论进行了定义与甄别、对生物资产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对生物资产进行了分类。第叁章研究了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分析了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并据此对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在生物资产确认部分,特别讨论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确认;在计量部分,研究了国际及国内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争议,确认了我国生物资产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合理性。特别讨论了天然起源生物资产的计量和自己营造的生物资产的历史成本构成。提出了将天然起源生物资产列入生物资产的不合理性,并建议将有限期限的土地开发成本,分期计入生物资产成本的建议。第四章运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针对生物资产信息披露要求,比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会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与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就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要求提出了建议。第五章通过对在“农林牧渔”板块上市的61家公司披露的生物资产相关信息进行实证研究,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国证监会的“规则15”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执行状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产出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的总结。本文从资产概念入手,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生物资产的定义、分类、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了理论研究;运用相关会计理论和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国现状对我国生物资产的分类、确认和计量属性的确定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揭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执行状况、找出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产出的问题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徐捷[7]2010年在《会计计量属性在各项会计要素计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计量是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方面。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是主要集中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条件、会计人员的素质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单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计量方法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决策有用观取代受托责任观成为会计的目标使得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加全面。目前,针对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会计要素或者针对某一会计计量属性。欠缺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全面、综合的研究。而对于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计量属性的研究很少人涉及。本文首先从理论基础出发,剖析各项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例如会计计量属性的可靠性程度、相关性程度、可操作性、信息的取得成本和加工成本高低、对于市场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相互关系展开分析,了解相互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以区分和认识,使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更加的全面和系统。其次,在对各项会计要素特征的归纳和研究中,笔者从是否存在活跃市场、是否存在风险、是否需要主观的判断和估计、是否能够及时的反映波动和变化、是否可以获得历史信息等角度展开分析,以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对于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具体要求。之后,笔者对于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发现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资本保全的需要、如实披露的需要、会计目标的定位、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信息成本和效益的制约。而外部因素主要是会计计量的外部经济环境、会计计量技术手段的发展水平和会计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最后,笔者将篇幅主要集中在会计计量属性在各项会计要素计量的具体应用上,将研究对象分为资产类会计要素、负债类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类会计要素,对准则中已经规定了的各种要素会计计量属性选择进行了评价,对符合现实的选择方案进行了论证和肯定,而对于一些与现实相脱节、可操作性差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改进的方案。

刘梅娟[8]2009年在《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价值理论、产权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林业企业最重要的森林自然资本——森林生物资产和森林生态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主线,对森林自然资本价值的会计计量规范及其公允价值计量的获取技术、计量模式及财务报告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林业经营组织进行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会计核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森林生物资产尤其是森林生态资产,其获取技术途径应更多地考虑采用非市场价值的评估技术对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其估价技术方法应充分借鉴现行成熟的经济学(包括生态学)价值评价方法,但只有符合公允价值定义和条件的评价结果才是公允价值。(2)在森林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方面,其初始计量一般应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在后续计量时则应视不同的森林生物资产而定,而森林生态资产的初始及后续计量均比较适合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3)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的森林自然资本收益决定模式应以事项基础、总括收益观、名义货币实物资本保持观念、收入费用观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进行有机融合作为其收益确认或计量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4)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有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两种模式,在现阶段,宜采用独立报告模式,待将来有关的森林自然资本会计理论和方法成熟后,特别是科学地解决了货币计量之后,可采用补充报告模式。

梁丽媛[9]2008年在《生物资产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正是这一特点导致了对农业活动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复杂性。加上生物资产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目前还无法提供详细的关于生物资产成本核算方面的资料。而农业活动所涉及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经过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传递给信息的使用者完整、公允、规范的信息是农业会计核算中至关重要的任务。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已经成为会计学界乃至经济学界的重点关注问题。因此,研究生物资产会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在2006年2月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并要求于2007年1月日起开始实施。为了更好的把握和贯彻新准则,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准则实施一年来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确认、计量和披露状况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准则的执行情况,对进一步完善、贯彻新准则提出有效的建议。本文共分五部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部分。简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的内容体系、创新之处和不足,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基本理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若干相关概念,对生物资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生物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由国际上关于生物资产确认、计量和披露的相关理论叁个部分组成。第四部分:我国生物资产会计的影响因素与现实选择。在对生物资产会计的背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我国生物资产确认、计量和披露的现实选择。通过对生物资产计量的国际借鉴并结合我国农业企业所处的现实条件,来说明我国目前生物资产的计量为什么不能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等单一的计量属性,而是选择了一种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适当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复合型计量模式。第五部分: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与完善对策分析。本文以现有的35家农业上市公司2007年的财务报告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财务报告中涉及生物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执行前后情况进行了对比,根据整理和分析的结果指出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在生物资产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的实施情况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对准则的贯彻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建议。

林玲[10]2008年在《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资源是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森林资源资产中最具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那些以森林资源作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最主要的资产。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林业企业一直未能将林木资源作为一项资产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这一方面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准确地反映林业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无法正确地计算企业营林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另一方面,导致林木资源成为一种无账之物,从而致使许多林业企业在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视林木资源耗费的多少,进而导致森林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将消耗性林木资产纳入会计核算范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消耗性林木资产具有较强的生物转化能力和生长周期较长等特性,使之成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资产。正因为如此,研究制定有别于普通资产的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又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本文主要以此为重点展开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重点选择了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可分为六个章节。首先,第一章导论在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林木资产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在分析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会计确认问题进行了研究,突出了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确认的特殊性,提出了薪炭林应区分不同情况来确定其所归属的类别,应将消耗性林木资产确认为一项单独的长期资产来予以核算,应该把消耗性林木资产的自然增值纳入会计确认的范畴等各种构想。论文第叁章在分析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各自所具有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消耗性林木资产的计量还是应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主,而不宜要求中国的林业企业立即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林木资产的价值,并重点分析了造成中国尚未具备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消耗性林木资产价值的原因。文章提出了目前可以在各方面条件均比较成熟的林业企业中试行“历史成本主导计量,评估价值辅助计量”的办法,从而为今后逐步过渡到消耗性林木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主做积极的准备,这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内容。随后,文章对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应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消耗性林木资产价值增减变动的计量、消耗性林木资产主要相关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等与消耗性林木资产计量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第四章是本文的案例研究部分。论文第五章主要提出了与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相关的政策建议。认为应该制定一个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均较强的针对林业行业的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办法或实施细则,并加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资产评估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还应该加大中国林业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力度等叁个方面的建议。第六章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限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D]. 张鹏. 湖南大学. 2003

[2].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研究[D]. 徐秀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07

[3]. 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研究[D]. 江俐.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 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D]. 张昕. 兰州商学院. 2007

[5].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研究[D]. 曹娇娇. 浙江农林大学. 2013

[6]. 生物资产会计研究[D]. 丁传武. 广西大学. 2014

[7]. 会计计量属性在各项会计要素计量中的应用研究[D]. 徐捷. 西北大学. 2010

[8].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 刘梅娟.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9]. 生物资产会计研究[D]. 梁丽媛. 山东农业大学. 2008

[10].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D]. 林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