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巯基苯并噻唑作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2-巯基苯并噻唑作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一、2-巯基苯并噻唑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罗开强[1](2020)在《防老剂及其改性对橡胶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防护:实验与分子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橡胶作为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独有的高弹特性及其他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国防、军工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中。然而,分子链中含有大量孤立双键(-C=C-)和活泼烯丙基氢结构的橡胶材料在热、氧气(O2)、光、臭氧(O3)以及应力条件下极其容易发生老化。特别是热氧老化,作为一种最普遍的老化方式,能够显着破坏橡胶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能,使橡胶制品在服役过程中过早失效,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入防老剂是延缓橡胶老化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但是大部分防老剂分子量较低,在高温或液体环境中容易从橡胶基体中迁移出来。防老剂的迁出不仅降低了防老剂的防护效果,而且还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因此,深入认识橡胶老化机理、防老剂防护机理以及采取一定措施抑制防老剂的迁出对提高橡胶的耐老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课题中,选取用量较大的丁苯橡胶(SBR)和天然橡胶(NR)为基材,采用实验与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将围绕橡胶老化与防老化机理、防老剂改性以及防老剂迁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防老剂对橡胶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橡胶材料的老化研究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新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部分:(1)将防老剂N-(4-苯胺苯基)马来酰亚胺(MC)通过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接枝到白炭黑(SiO2)表面,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防老化功能型白炭黑填料(SiO2-g-MC)。通过实验和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SiO2-g-MC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补强和老化性能的影响。与SiO2相比,SiO2-g-MC在SSBR基体中具有更好的分散状态和较强界面相互作用,因而对SSBR的补强效果更出色。与KH590改性的白炭黑(SiO2-KH590)或SiO2相比,SiO2-g-MC填充的SSBR混炼胶表现出更加理想的硫化加工特性。量子力学(QM)模拟结果表明MC中N-H键的解离能(333.1 kJ·mol-1)低于 SSBR 中 C-H键的最低解离能(338.4 kJ·mol-1),所以防老剂MC可以优先解离氢原子去终止过氧自由基(ROO·),从而延缓了 SSBR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过程。另外,将MC接枝到白炭黑表面上不仅可以抑制MC的迁移,而且还能减弱MC对SSBR硫化反应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热氧老化过程中,SiO2-g-MC/SSBR复合材料比SiO2-KH590/MC/SSBR复合材料呈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表明SiO2-g-MC可作为一种功能型填料用于高性能SSBR复合材料的制备。(2)将主防老剂MC与辅防老剂2-巯基苯并咪唑(MB)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较大分子量的新型键合主-辅防老剂(MBC)。通过实验和分子模拟方法,探究了 MBC在SBR基体中的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合成的MBC改善了 MC在SBR中的硫化延迟效应,有利于提高SBR复合材料的硫化加工速率以及力学性能;与结晶型MB或MC相比,具有无定型结构、较低溶解度参数和较高分子量的MBC在SBR基体中表现出较好的分散性和较低的迁移性;另外,含有芳氨基和硫醚基结构的MBC不仅可以终止过氧自由基,而且还能分解氢过氧化物(ROOH),二者共同作用提高了 SBR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因此,与MB/SBR或MB/MC/SBR复合材料相比,MBC/SBR复合材料在热氧老化过程中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和较高的氧化放热峰温度。(3)采用巯基-烯点击反应方法,使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与防老剂MC反应合成了另一种较大分子量的促进功能型防老剂(BTC)。结合实验和模拟方法,全面研究了 BTC对SBR复合材料硫化和老化性能的影响。发现BTC不仅减少了 MC对SBR复合材料硫化反应的负面影响,而且仍然具有促进剂加速硫化反应的功效。与结晶型MBT或MC相比,具有较高分子量、无定型结构和较低溶解度参数的BTC在SBR基体中呈现出较低的迁移性和更好的分散性。此外,BTC中的芳氨基和硫醚基结构可共同提高SBR复合材料热氧老化稳定性。因此,与MBT/SBR或MBT/MC/SBR复合材料相比,BTC/SBR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综合性能,即高的硫化反应速率、出色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热氧稳定性,表明BTC有望成为一种高性能SBR复合材料用的多功能助剂。(4)通过力学性能和化学结构的变化评估了防老剂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4010NA)/SiO2/NR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稳定性。然后,通过实验与分子模拟分析了 4010NA和SiO2对NR热氧老化性能的物理和化学影响。结果表明:(a)白炭黑的加入不仅能够减弱O2在NR复合材料中的渗透,而且还能抑制4010NA的迁移,从而提高了 NR的热氧稳定性以及4010NA的长期防护效果;(b)与NR相比,4010NA具有较低氢解离能和过渡态反应能垒,因而可快速捕获过氧自由基,极大地延缓了NR的热氧老化进程;(c)4010NA的硫化促进作用使4010NA/SiO2/NR复合材料具有适宜的交联密度,对力学性能的提高有益。因此,在热氧老化过程中,4010NA/SiO2/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着高于4010NA/NR或4010NA/CB/NR 复合材料。

王爽[2](2020)在《高性能耐油氢化天然橡胶的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橡胶(NR)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绿色原材料,具有成本低廉、高强度、高弹性、高耐寒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NR主链上存在大量不规则的反应性双键,严重影响了其热氧稳定性,同时因其本身非极性结构的影响,耐油性存在固有的缺陷,限制了天然橡胶的应用。本文从天然橡胶分子链结构出发,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的方法,在天然橡胶主链双键上引入极性酯基基团,成功提高了天然橡胶的耐油性。进一步用溶液加氢法,消除其主链剩余的活泼双键,制备出了具有耐老化性、耐油性等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氢化天然橡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的方法,在天然橡胶分子主链上接枝不同链长的含有酯基的巯基化合物,制备出了两种酯化改性天然橡胶,分别为天然橡胶接枝巯基乙酸甲酯(NRL-MT)、天然橡胶接枝巯基乙酸乙酯(NRL-ET)。研究了反应时间、胶乳浓度、巯基化合物用量、氨水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天然橡胶接枝率的影响,探究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稳定性等随接枝酯基含量的变化。对酯化天然橡胶进行耐油性测试,发现NRL-MT、NRL-ET的耐油性明显提高。2.分别对NRL、NRL-MT、NRL-ET进行溶液均相催化加氢,探索了反应时间、温度等条件对氢化效果的影响,发现酯基的存在有益于天然橡胶加氢,并对氢化样品的硫化胶进行了耐老化性能,力学性能,耐油性能的测试,分析了制备的新型氢化天然橡胶综合性能的变化。

李欣宇[3](2020)在《质子酸诱导基于硫磺素衍生物的PMMA和PLA的室温磷光性能》文中提出室温磷光(RTP)材料在生物组织工程、生物传感、数据加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先进的可以产生RTP的有机发光体是含有贵重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但是贵重金属由于资源有限、价格昂贵、低毒性以及有机金属发光体分子设计的范围较窄等问题,研究人员越来越专注于非金属有机发光体RTP的研究。通常的纯有机RTP材料,因为氧气,湿度和热运动因素会导致磷光失活。晶体结构的有机小分子因此可以成功实现RTP,但是晶体结构破坏以后,RTP的性能会大大减弱甚至会消失,因而小分子的RTP材料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聚合物含有大的分子量和长链结构决定了它可以具有很高的刚性,能有效地阻隔氧气和湿度,促进RTP的产生。除了晶体结构的小分子,有机聚合物也是一个理想途径去实现RTP。基于聚合物的RTP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热稳定性、成本低和加工容易等优异的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刺激响应型RTP聚合物近年来受到研究者们关注,目前对酸有响应的RTP材料主要集中在小分子晶体,而对酸有响应的RTP聚合物较少。所以寻找一种性能优异又生产操作简单且对酸有响应的RTP聚合物迫在眉睫。1.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硫磺素衍生物2-(4-(苯并噻唑-2-基)-2-甲氧基苯氧基)乙-1-醇(BOOH)、2-(4-(苯并噻唑-2-基)苯氧基)乙-1-醇(BOH)和2-((4-(苯并噻唑-2-基)苯基)硫代)乙-1-醇(BSH),通过核磁谱图验证分子的结构;稳态发射光谱显示硫磺素衍生物在室温下仅发射弱的蓝色荧光,经过质子酸(盐酸)诱导后,室温下发射黄色荧光;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表明质子化后的分子内发生电荷转移。由于硫磺素衍生物的RTP在室温环境中被淬灭,所以需要将其接入到高分子材料中,避免RTP失活。2.将BOOH、BOH和BSH分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得到PMMA/硫磺素衍生物共混物,经过质子酸(苯磺酸)诱导后,得到质子化的PMMA/BOOHH+、PMMA/BOHH+和PMMA/BSHH+真空下发射RTP。当PMMA/硫磺素衍生物共混物与苯磺酸的摩尔比例为1:8时,稳态发射光谱显示PMMA/BOOHH+共混物的磷光最大发射波长为564nm,发射橙红色RTP;PMMA/BOHH+共混物的磷光最大发射波长为526nm,发射黄色RTP;PMMA/BSHH+共混物的磷光最大发射波长为562nm,发射橙红色RTP。3.将BOOH、BOH和BSH分别与聚乳酸(PLA)聚合得到PLA-硫磺素衍生物,核磁谱图和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了高分子量的PLA-硫磺素衍生物。经过质子酸(苯磺酸、草酸和对甲苯磺酸一水)诱导后,稳态发射光谱显示PLA-BOOHH+和PLA-BSHH+会有橙红色RTP,PLA-BOOHH+最大发射波长为558nm,磷光寿命108.19ms。PLA-BSHH+最大发射波长为556nm,磷光寿命16.10ms。而PLA-BOHH+则是发射黄绿色RTP,PLA-BOHH+最大发射波长为528nm,磷光寿命105.39ms。除了苯磺酸,草酸和对甲苯磺酸一水也可以诱导PLA-硫磺素衍生物发射RTP,但是苯磺酸诱导PLA更易产生较长寿命的RTP,最长寿命108.19ms。

谭伟[4](2019)在《硫羰基的原位构建及相关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硫代羰基(C=S)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有机硫化物,能够被应用于诸多的研究领域,相关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探索。目前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劳森试剂、硫光气及二硫化碳等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基础上,虽然这些方法表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合成优势,但各自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硫化试剂具有难闻的气味、原子经济性差、高毒性、高腐蚀性和高易燃性等。这里,我们发展了一类新型的、实用的原位直接构建硫代羰基结构的反应模型,避免了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使用,实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硫代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并且成功地将发展的方法应用于功能性硫代羰基化合物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硫脲类化合物的研究。利用硫粉与氯仿的组合,原位构建出硫代羰基结构并结合反应体系中的胺源合成了各种硫脲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普适性,各种高反应性基团如羟基、烯基等在体系中均能有效的兼容以及底物的手性中心在反应中也能得到保持。同时,其还具有高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避免了高污染、高毒性等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使用。此外,我们顺利地将该方法应用于各种类型手性硫脲催化剂和农药分子的合成,并完成了相关化合物的克级规模制备。(2)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在一锅反应中,以邻碘苄胺衍生物或邻碘苯胺衍生物为原料,在硫化钾和氯仿的参与下,完成了五根新化学键的形成,原位构建了硫代羰基官能团,形式上实现了二硫化碳等当体的引入,合成了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并且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功能分子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克级规模制备。在机理研究部分,我们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的检测发现了硫化钾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生成三硫阴离子自由基(S3.-),提出了S3.-物种和二氯卡宾(:CCl2)中间体参与反应的机理。此外,我们探究了反应所得到的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首次发现了该类化合物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HDAC8)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催化域(cHDAC4)具有显着的抑酶活性。(3)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的研究。在一锅反应中,以有机硫代硫酸盐和有机胺为底物,在硫化钾和氯仿的参与下,完成了四根新化学键的形成,原位构建了硫代羰基结构,避免了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使用,合成了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同时,该方法也能够放大至克级制备的规模,具有实用性。在机理方面,结合实验结果和上一章关于S3.-的研究,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二氯卡宾(:CCl2)和S3.-物种参与作用的反应历程。另一方面,我们也考察了合成的开链状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该类化合物同样对HDAC8和cHDAC4表现出抑酶活性,并且个别化合物对HDAC8和cHDAC4显示出了优秀的选择性。(4)硫代内酰胺的合成。以环状有机胺为底物,通过可见光促进的胺类化合物α-C(sp3)-H键的硫代羰基化反应,实现了硫代羰基结构的原位构建,完成了各种硫代内酰胺化合物的合成。该方法具有反应模型新颖、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且被成功的应用于天然产物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的结构修饰中。在机理部分,通过控制实验,验证了亚胺离子是反应的关键中间体。根据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淬灭实验的结果,提出了硫化钾在溶液中提供的S2-、S3.-等无机硫阴离子是反应的活性物种并且参与了激发态光敏剂的淬灭及催化剂的循环。

周启龙[5](2019)在《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及其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内容为: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及其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含氮杂环在杂环化合物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都含有氮杂环。由于含氮杂环的重要性,过去几十年里,化学家们不断努力开发新颖有效的方法来合成这类结构。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氮自由基作为高活性的反应物种,具有引发链式反应的潜力,适合用于构建上述含氮的复杂多环体系。传统产生氮自由基的方法主要基于相对较弱的N–X(N–N,N–O,N–S,N–Cl或Br)键的还原裂解,或N–H键的氧化裂解,这些方式通常需要使用化学计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强氧化剂、高温热解或强紫外光解条件,不具备通用性,因此限制了氮自由基反应的应用。近年来,可见光催化的自由基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可见光催化无需使用化学计量的活化剂,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产生多种活性中间体,实现多种化学转化,因此成为构建碳碳键、碳杂键的热门方法。尽管可见光催化产生氮自由基的研究领域发展迅速,但大部分成果以断裂N–X键来产生氮自由基,此类方法需要使用不稳定的自由基前体或在氮原子上引入活化基团,制备步骤繁琐,在官能团兼容性、底物适用范围和实际操作等方面具有诸多限制。因此发展温和高效的、原子经济性的、由可见光催化断裂N–H键产生氮自由基的方法,对自由基化学和合成化学领域具有较大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发展了一种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在蓝色LED光照射下,以Ir(dtbbpy)(ppy)2PF6为催化剂、经脱氧处理的四氢呋喃为溶剂、KHCO3为碱,简单易得的光反应底物S11通过单电子转移(SET)过程产生氮自由基,随后与反应体系内的Michael受体发生分子内/分子间的自由基链式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地得到一系列四氢-β-咔啉类产物。该方法在可见光催化下直接由底物N–H键断裂产生氮自由基,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能高效构建手性四氢-β-咔啉骨架,具有应用潜力。化学研究目的之一在于应用,将丰富的化学反应用于材料研究、新药研发或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等,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目标。基于上述可见光催化的自由基串联反应,本论文成功将其运用到以下吲哚生物碱的集群式合成中:1)利用可见光催化的分子内/分子间自由基串联反应,从光反应产物259a出发,以6步39%的总收率高效完成了吲哚生物碱(+)-harmicine的合成;2)经过多次实验设计与路线优化,成功制备光反应底物382,实现了分子内/分子内自由基串联反应,高效构建了产物383中的四环骨架和C20位季碳中心,控制了C21位的立体选择性。从关键中间体383出发,分别以6步、7步、6步、7步和8步反应完成了天然产物(–)-eburnaminol、(+)-larutenine、(–)-terengganensine B和(–)-strempeliopine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以及(–)-terengganensine A的不对称形式合成;3)经过底物设计和条件筛选,以含炔基侧链的化合物438为氮自由基反应前体,实现了与丁烯酮(MVK)分子内/分子间/分子内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分别以11步和10步反应完成了deserpidine异构体(+)-16,17,20-epi-deserpidine(451)和衍生物457的合成。以上研究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补充,证明了本论文方法学在构建复杂吲哚生物碱骨架中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罗湘林[6](2019)在《黄原酸钾参与的烯炔硫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有机合成中,黄原酸钾是一类廉价且奇特的有机化合物。与其他含硫化合物相比,黄原酸钾不仅能参与自由基反应,还能作为“硫源”参与多种含硫化合物的构建。由于含硫杂环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和药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利用黄原酸钾为“硫源”,发展简单且高效的含硫杂环化合物构建新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的目标是以炔烃或者烯烃为原料,通过黄原酸钾促进C-S及C(sp2)-C(sp2)原子键的形成以合成多种功能分子,如噻吩、噻喃、烯烃等。具体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1)铜催化2-氟芳基炔醇与黄原酸盐的硫醇化、氧化串联反应制备2-羰基噻吩并吡啶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广阔的底物范围,良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并且,我们验证了其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黄原酸盐对2-氟芳基炔醇的亲核取代得到含硫醇的芳基炔醇中间体。接着,在铜的催化下,中间体经历硫酯裂解以及5-endo-dig环化得到2-羰基噻吩并吡啶产物。(2)乙基黄原酸钾与炔基氯化物之间的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四氢噻吩衍生物。该方法是不需要金属催化剂和氧化剂的条件下通过硫基自由基分子内环加成合成四氢噻吩。同时,该方法也具备底物范围广,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并使用廉价、稳定的乙基黄原酸钾为“硫源”等优点。(3)本文第四章介绍了一个新颖的方法选择性半还原内炔合成反式烯烃。该反应以廉价的乙基黄原酸钾为还原剂,水作为氢源。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例如,芳炔,烷炔以及末端炔烃等。其可能的反应机理是,首先是黄原酸钾与内炔的亲电加成获得乙烯基硫酯的中间体,再经二次加成得到烷基硫酯的中间体,然后在电子的转移下得到硫醚,最后构型的翻转以及热力学的控制得到反式烯烃产物。(4)本文第五章论述了乙基黄原酸钾激发自由基与苯乙酮合成α-酮酯类化合物。该反应可能苯乙酮与单质碘生成2-碘-1-苯基乙酮,然后在二甲基亚砜的氧化得到醛酮类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乙基黄原酸钾和碘共同提供乙基氧自由基生成α-酮酯类化合物。(5)本文第六章开发了乙基黄原酸钾促进烯烃的顺反异构以及D2O参与的D/H交换制备氘代trans-烯烃。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直接且高效的方法合成一系列的氘代反式烯烃。该反应首先通过乙基黄原酸钾促进顺式烯烃得到环硫醚的中间体,并释放二硫化碳、硫碳氧等,然后受到热力学的控制下C-S键的断裂以及D2O的氘化得到氘代trans-烯烃。

丁军[7](2018)在《离子型纳米捕收剂性能及其与微细粒黄铜矿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铜资源也不可避免被快速消耗,造成铜矿石日趋呈贫、细、杂的态势。因此,低品位、赋存复杂、难处理的铜资源是当前研究开发的主要目标。当前所熟知的浮选工艺及药剂制度,对微细粒级铜矿物回收利用率有限,为实现微细粒级铜资源的高效回收,研发新型高效的浮选药剂和浮选工艺是当前微细粒级铜浮选必须突破的难题。本文针对微细粒黄铜矿难以有效回收这一难题,根据黄铜矿的浮选性质,合成出阴阳离子两种纳米捕收剂(MNP和VNP)。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纳米捕收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然后将其应用于浮选试验,研究阴阳离子纳米捕收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并与丁基黄药的浮选效果进行对比,最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动电位测试和表面润湿性测试三种手段探究其与矿物作用机理。选择阴离子型乳化剂SDS,合成出带负电乳液MNP,选择阳离子型乳化剂CTAB,合成出带正电的乳液VNP,通过表征可知,MNP和VNP粒径分布在50nm100nm之间,分子量都在一万以上,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纯矿物浮选试验说明,MNP、VNP和丁基黄药三种药剂中,MNP对微细粒黄铜矿的浮选效果最好,在矿浆pH为68范围内,回收率均在95%以上,当加入抑制剂时,能够很好的实现铜锌分离。VNP和丁基黄药对黄铜矿的浮选效果相差不大,但VNP的选择性优于丁基黄药。由红外光谱图和动电位测试可知,MNP和VNP均能在黄铜矿表面产生吸附,MNP使黄铜矿表面的零电点由5.08减小至4.36,VNP使黄铜矿表面的零电点由5.08增大至6.98。通过测量矿物与药剂作用前后接触角的变化可知,MNP使黄铜矿的接触角从60.43°提升到了101.34°,大幅度提高了黄铜矿表面的疏水性,VNP也能增强矿物表面的疏水性,但效果较MNP更弱,这与浮选试验结果相吻合。

戴静闻[8](2017)在《基于三氟氯乙烯的氟烷基试剂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自1896年氟代乙酸乙酯的合成以来,有机氟化学(包括含氟高分子化学)作为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一直表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由于氟原子具有电负性强,极化率低和原子半径较小等特点,氟原子的引入会导致化合物产生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因此在众多高端科技(核能、航天、半导体等)及重大工业(氯碱工业和新能源项目等)和医药、农药等领域都对含氟化合物有着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由于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天然的含氟有机化合物,因此通过人工化学合成是获得含氟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近二十年来,人们致力于研究氟化和氟烷基化的新型方法,多种多样的含氟化合物和材料相继被制备出来,并且其中众多化合物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医药化合物和工程材料领域。但是随着生物医学研究和先进高科技材料的发展,探索新型的含氟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有机氟化学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论文从烯烃的双功能化反应和含氟聚合物的制备两个角度出发,以三氟氯乙烯为原料,制备出了多种新型含氟烷基化合物和含氟高分子材料,包括氟烷基化试剂、氟烷基硫化试剂、氟磺酸聚合物膜和含氟可降解聚合物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通过三氟氯乙烯与叠氮化钠和氯化碘的三组分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氟烷基化试剂,1-叠氮基-2-氯-1,1,2-三氟-碘乙烷(ACTI)。作为一种异双官能团氟烷基化试剂,两端分别为高反应活性的叠氮基团和氟烷基碘基团。在CuI和TBAA组成的催化剂下,实现了与芳基或烷基炔的"点击化学"反应,并且获得较高的产率。同时,我们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地探究。实验结果表明,TBAA不仅仅是作为CuI的配体,而且其醋酸根离子在催化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此外,生成物中的氟烷基碘官能团,与普通氟烷基碘相同的化学性质,可以实现一些自由基化学和光化学的特征性反应,从而合成各种具有不对称结构的含氟有机化合物。2.系统研究了叠氮化钠、三氟氯乙烯和2-硫氰基嘧啶的三组分化学反应的条件,首次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氟烷基化试剂基试剂,2-((2-叠氮-1-氯-1,2,2-三氟乙基)硫醚)嘧啶(ACTP)。作为一种异双官能团氟烷基试剂,其一端是氟烷基叠氮基团,另一端是氟烷基嘧啶硫醚基团。我们详细地考察了这两种功能性基团的反应特征及拓展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CTP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氟烷基化试剂,一方面,在CuI/TBAA的催化体系卜下,叠氮基团可以成功地与炔基化合物实现"点击化学’反应;另一方面,氟烷基嘧啶基团可以被氧化成嘧啶砜基团,并且且通过进一步的还原脱除和氧化反应,转换成亚磺酸钠和磺酸钠官能团。最后,利用这种新型的异双官能团含硫氟烷基试剂,成功的将氟磺酸基团引入到高分子侧基中,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含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材料,并且具有一定的质子传导性能。3.合成多种RAFT试剂(三硫代酯、二硫代酯和氨基甲酸酯等),分别考察其对于热引发三氟氯乙烯和乙烯基丁醚自由基共聚合的控制性,结果发现乙氧基对三氟甲基苄基二硫代甲酸酯表现出最佳的控制性。通过分子量分布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证明该聚合过程具有"活性/可控"的特征。利用1H、19F和13C NMR谱确认了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丁醚在自由基聚合条件下形成了交替结构。不过,MALDI-TOF-MS测试和绝对分子量的计算的结果表明,共聚物中存在三氟氯乙烯头尾加成的均聚单元结构,这说明三氟氯乙烯和乙烯基丁醚的交替共聚是基于交叉链增长的机理,而不是基于单体对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机理。对不同转化率下1HNMR积分计算和小分子的模拟反应,推测出在聚合中氟烷基自由基难于与二硫代酯化合物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反应,自由基优先与乙烯基醚单体反应,生成的乙基丁基醚自由基再向二硫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从而实现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最后,通过乙烯基自缩合(SCVP)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种基于三氟氯乙烯和乙烯基丁醚的含氟支化聚合物。4.5,6-苯并-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BMDO)是一种常见的自由基开环聚合单体,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含酯键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我们以过氧化月桂酰(LPO)为自由基引发剂,成功的实现了 BMDO和三氟氯乙烯以及乙烯基丁醚的三元和二元自由基共聚合。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通过1HNMR、13CNMR、19F NMR、FT-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三氟氯乙烯和BMDO、乙烯基丁醚都倾向于交替共聚合,共聚物中三氟氯乙烯的单元的含量几乎保持50%不变;在不同的BMDO和乙烯基丁醚的初始投料比下,所得共聚物中,BMDO和乙烯基丁醚含量比高于投料比。共聚物的热性能与BMDO含量有关,热稳定性随BMDO单元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此外,这种含氟共聚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结果表明它具有较好的化学降解性能。

康倩[9](2016)在《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粒子捕收剂及其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微细粒级矿物粒度小,质量和动量很小,界面自由能很高,导致其氧化速率高,溶解度增大,对药剂选择性吸附差,浮选速率低,矿泥罩盖、机械夹杂严重,使得微细粒级矿物成为选矿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国外开始有学者在进行纳米粒子浮选捕收剂方面的研究,因而应用纳米粒子做微细粒矿物浮选捕收剂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实根据。本论文首先根据浮选对捕收剂性质的要求及乳液聚合单体性质,设计合成St、MBT和St、VI二元共聚物,并通过聚合反应式和MS模拟来预测聚合产物可能的结构式。接着考察了乳液聚合制备新型疏水性纳米粒子捕收剂过程中,不同条件对纳米粒子捕收剂单体转化率和粒径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合成条件。然后对纳米粒子捕收剂进行了红外光谱、激光粒度、扫描电镜、Zeta电位和接触角测试来分析纳米粒子捕收剂的表面形貌、成分等特性。接着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粒子作捕收剂分别对微细粒黄铜矿、石英和黄铁矿进行了浮选用量和p H值条件试验,以获得纳米粒子捕收剂作用效果。最后从矿物与纳米粒子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Zeta电位、接触角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纳米粒子捕收剂与三种矿物的作用机理。在单体苯乙烯用量5.0 g,乳化剂SDS用量0.08 g,引发剂APS用量0.025 g,功能型单体2-巯基苯并噻唑为0.125 g,搅拌速度为400 r/min,温度为70℃的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粒子捕收剂HNP的单体转化率和粒径最优,分别为86.20%和77 nm。扫描电镜结果说明HNP的粒径大小、均匀性和分散性都是最好的。HNP的红外光谱图说明合成的聚合物中,St中的C=C双键和BMT的C=N双键分别打开发生聚合。接触角测试发现HNP的接触角为105.29,疏水性较好。纯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纳米粒子捕收剂的回收效果不同,HNP的回收效果最好。在自然p H值条件下,纳米粒子乳液用量为1.0ml,无起泡剂时,能很好地实现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石英的分离。红外光谱图和Zeta电位图可知,HNP与黄铜矿和黄铁矿之间存在化学吸附,与石英之间只存在氢键作用。接触角测试影响试验可知,HNP对黄铜矿的接触角有极大的增大,对黄铁矿的接触角也有增大,而对石英接触角的增大却不明显。由扫描电镜图可知,矿物的回收率与HNP在其表面的吸附有直接关系,HNP在三种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黄铜矿>黄铁矿>石英,与回收率结果一致。

郝瑞飞[10](2016)在《新型碳硫键引发剂及引发烯烃聚合研究》文中认为新型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开发和探索一直是高分子材料与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实验室也一直致力于新型引发剂的研究,已发现酯类化合物具有引发活性,如,苯甲酰乳酸乙酯)和和2,8-二苯甲酰氧基壬二酸二乙酯,并以其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了对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研究。在酯类化合物结构中引入羧酸基团,合成3-羧基苯甲酰乳酸乙酯和3-羧基苯甲酰乳酸两种水溶性引发剂。在此基础上,我们推测某些具有C-S键的特殊结构的化合物也能作为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本文以2-巯基苯并恶唑、2-巯基苯并噻唑和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三种物质分别与1-氯乙基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2-[(1-苯乙基)-硫基]-苯并恶唑、2-[(1-苯乙基)-硫基]-苯并噻唑和2-[(1-苯乙基)-硫基]-5-甲苯-1,3,4-噻二唑三种含C-S键的化合物,并采用1H-NMR、I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在相同聚合条件下,通过对比加入这三种化合物的实验和空白实验的聚合结果,证明这三种化合物能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聚合。详细研究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产率的影响,并利用GPC测定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其变化规律均与自由基聚合特征相符合。研究结果表明2-[(1-苯乙基)-硫基]-苯并恶唑、2-[(1-苯乙基)-硫基]-苯并噻唑和2-[(1-苯乙基)-硫基]-5-甲苯-1,3,4-噻二唑三种引发剂分别在76℃、76℃和68℃可以引发自由基聚合。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及量子化学计算对此类引发剂的引发机理做了探究。

二、2-巯基苯并噻唑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巯基苯并噻唑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1)防老剂及其改性对橡胶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防护:实验与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橡胶老化概述
        1.2.1 橡胶老化及特征
        1.2.2 橡胶老化机理与防护
    1.3 防老剂的防迁移研究
        1.3.1 填料表面接枝防老剂
        1.3.2 加工型反应性防老剂
        1.3.3 增大防老剂相对分子质量
        1.3.4 防老剂的缓慢释放
    1.4 分子模拟方法的发展及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4.1 分子模拟技术的发展
        1.4.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4.3 蒙特卡洛模拟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4.4 量子力学模拟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5 论文选题的立论、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5.1 本课题的立论和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分子模拟方法概述
    2.1 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
        2.1.1 力场选取
        2.1.2 模型构建与结构优化
        2.1.3 结构弛豫过程
        2.1.4 物理量参数计算
    2.2 蒙特卡洛(MC)模拟方法
    2.3 量子力学(QM)模拟方法
        2.3.1 氢解离能
        2.3.2 过渡态反应能垒(E_(barrier))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防老化功能型白炭黑对溶聚丁苯橡胶补强与老化影响的实验与分子模拟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3.2.2 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3.2.3 SSBR复合材料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分子模拟部分
        3.3.1 量子力学(QM)模拟
        3.3.2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3.4 防老化功能型偶联剂(KH590-MC)的结构表征
    3.5 偶联剂接枝改性白炭黑表征
        3.5.1 偶联剂接枝改性白炭黑FTIR测试
        3.5.2 偶联剂接枝改性白炭黑亲/疏水性
        3.5.3 偶联剂接枝改性白炭黑TGA测试
    3.6 SSBR混炼胶硫化特性参数
    3.7 SSB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3.7.1 SSB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3.7.2 SSBR复合材料断面SEM分析
        3.7.3 SSBR混炼胶RPA测试
        3.7.4 白炭黑与SSBR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
    3.8 SSBR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测试
    3.9 SSBR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3.10 SSBR复合材料热氧老化性能研究
        3.10.1 SSBR复合材料老化系数K
        3.10.2 SSBR与MC氢解离能
        3.10.3 防老剂MC在SSBR中的迁移特性
        3.10.4 SSBR与MC的溶解度参数
    3.11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键合主-辅防老剂/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热氧老化行为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4.2.2 键合主-辅抗防老剂(MBC)的合成
        4.2.3 防老剂/SBR复合材料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分子模拟部分
        4.3.1 量子力学(QM)模拟
        4.3.2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4.4 键合主-辅防老剂MBC化学结构表征
    4.5 防老剂的结晶特性
    4.6 防老剂/S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4.7 防老剂/S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8 SBR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
        4.8.1 力学性能变化
        4.8.2 氧化放热峰温度(TO)
    4.9 SBR基体中防老剂的抗氧化机理分析
        4.9.1 氢离解能和过渡态反应能垒
        4.9.2 防老剂在SBR基体中的分散性
        4.9.3 防老剂在SBR基体中的迁移性
    4.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促进功能型防老剂对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硫化和老化影响的实验与分子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5.2.2 促进功能型防老剂(BTC)的合成
        5.2.3 SBR复合材料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3 分子模拟部分
        5.3.1 量子力学(QM)模拟
        5.3.2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5.4 BTC的化学结构表征
    5.5 MBT、MC和BTC结晶特性
    5.6 SBR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
    5.7 S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8 SBR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测试
        5.8.1 力学性能变化
        5.8.2 氧化放热峰温度T_O
    5.9 SBR基体中防老剂的抗氧化行为
        5.9.1 氢离解能和过渡态反应能垒
        5.9.2 防老剂在SBR基体中的迁移性
        5.9.3 防老剂在SBR基体中的分散性
    5.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防老剂与白炭黑对天然橡胶热氧老化影响的实验与分子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6.2.2 NR复合材料制备
        6.2.3 测试与表征
    6.3 分子模拟部分
        6.3.1 量子力学(QM)模拟
        6.3.2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6.3.3 蒙特卡洛(MC)模拟
    6.4 NR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
        6.4.1 N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
        6.4.2 NR复合材料化学结构变化
    6.5 NR复合材料氧气渗透性分析
        6.5.1 NR复合材料气密性
        6.5.2 白炭黑对NR自由体积分数与空穴尺寸分布影响
        6.5.3 NR复合材料热空气失重分析
    6.6 防老剂4010NA分析
        6.6.1 氢解离能与过渡态反应能垒
        6.6.2 白炭黑对4010NA迁移性影响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2)高性能耐油氢化天然橡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符号和物理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橡胶的改性
        1.2.1 天然橡胶的化学改性
        1.2.2 天然橡胶的共混改性
    1.3 点击化学
        1.3.1 巯基-烯点击化学简介
        1.3.2 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的应用
    1.4 橡胶耐油性改性的研究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6.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2 课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耐油改性天然胶乳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主要表征方法
        2.2.5 测试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接枝天然胶乳的结构表征
        2.3.2 DMPA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3 胶乳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3.4 氨水含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2.3.6 巯基化合物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2.3.7 接枝率对NRL-MT热性能的影响
        2.3.8 NRL-MT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2.3.9 NRL-MT硫化胶性能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氢化耐油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原料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表征方法
        3.2.5 加氢度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结构分析
        3.3.2 酯化天然橡胶加氢的工艺条件探究
        3.3.3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热性能
        3.3.4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交联密度
        3.3.5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3.3.6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耐老化性
        3.3.7 氢化酯化天然橡胶的耐油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质子酸诱导基于硫磺素衍生物的PMMA和PLA的室温磷光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荧光团分类
        1.2.1 芳香族羰基化合物
        1.2.2 N-杂环化合物
        1.2.3 硼化物
        1.2.4 芳硫基化合物
        1.2.5 碲基苯类化合物
    1.3 掺杂晶体和共晶
        1.3.1 分散在溴代芳烃中的芳香醛/胺
        1.3.2 芳香烃与1,4-二碘四氟苯的共晶
    1.4 室温磷光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1.4.1 物理共混型高分子
        1.4.2 化学修饰型高分子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硫磺素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测试仪器和方法
        2.2.3 硫磺素衍生物的合成
        2.2.4 盐酸蒸汽酸化硫磺素衍生物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硫磺素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2.3.2 硫磺衍生物的光学性能
        2.3.3 盐酸诱导硫磺衍生物的光学性能
        2.3.4 苯磺酸诱导硫磺素衍生物电化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质子酸诱导PMMA/硫磺素衍生物共混物的室温磷光
    3.1 引言
    3.2 实验与测试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测试仪器和方法
        3.2.3 PMMA/硫磺素衍生物共混物的制备
        3.2.4 苯磺酸酸化PMMA/硫磺素衍生物共混物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苯磺酸诱导PMMA/硫磺素衍生物共混物在溶液中的光学性能
        3.3.2 苯磺酸诱导PMMA/BOOH共混物薄膜的光学性能
        3.3.3 苯磺酸诱导PMMA/BOH共混物薄膜的光学性能
        3.3.4 苯磺酸诱导PMMA/BSH共混物薄膜的光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质子酸诱导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的室温磷光
    4.1 引言
    4.2 实验与测试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测试方法
        4.2.3 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的合成
        4.2.4 苯磺酸酸化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
        4.2.5 草酸和对甲苯磺酸—水合物分别酸化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4.3.2 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的分子量
        4.3.3 苯磺酸诱导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
        4.3.4 苯磺酸诱导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的紫外吸收测试
        4.3.5 苯磺酸诱导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在溶液中的光学性能
        4.3.6 苯磺酸诱导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薄膜的光学性能
        4.3.7 草酸和对甲苯磺酸—水诱导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薄膜的光学性能
        4.3.8 不同极性溶剂下的苯磺酸酸化聚乳酸-硫磺素衍生物的紫外吸收测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硫羰基的原位构建及相关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代表性的硫羰基结构化合物
    1.2 硫羰基的性质
    1.3 硫羰基结构分类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1.4 论文立题
第二章 硫脲的合成研究
    2.1 代表性的硫脲化合物
    2.2 硫脲相关化合物的合成
    2.3 氯仿作为二氯卡宾前体参与插入N-H键的反应研究
    2.4 反应的设想与探索
    2.5 硫脲化合物的普适性考察
    2.6 手性硫脲催化剂的合成
    2.7 农药合成中的应用及相关化合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2.8 机理部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3.1 代表性的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
    3.2 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3 反应的设想与探索
    3.4 苯并噻嗪硫酮类化合物的普适性考察
    3.5 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普适性考察
    3.6 反应的应用及相关化合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3.7 机理部分
    3.8 相关化合物的抑酶活性探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4.1 代表性的二硫代胺基甲酸酯
    4.2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4.3 反应的探索
    4.4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库的建立
    4.5 克级规模制备
    4.6 合成方法的拓展
    4.7 机理部分
    4.8 相关化合物的抑酶活性探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见光促进的C(sp~3)-H硫羰基化反应合成硫代内酰胺
    5.1 代表性的硫代内酰胺化合物
    5.2 基于胺基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的可见光促进的C(sp~3)-H反应
    5.3 反应的设想与探索
    5.4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
    5.5 四氢小檗碱的结构修饰
    5.6 控制实验
    5.7 机理探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第六章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以及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与专利
致谢

(5)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及其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1.1.1 自由基的发现和发展
        1.1.2 氮自由基的研究背景
        1.1.3 氮自由基的产生方式
        1.1.4 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1.2 可见光催化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光反应的研究背景
        1.2.2 可见光催化反应中的催化剂
        1.2.3 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1.3 小结
2 可见光催化下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方法学研究
    2.1 课题提出与设计
    2.2 可见光催化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方法学探索
        2.2.1 光反应底物的制备
        2.2.2 可见光催化下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初步探索
        2.2.3 可见光催化下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条件优化
    2.3 可见光催化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方法学研究
        2.3.1 可见光催化下分子内/分子间自由基串联反应方法学研究
        2.3.2 可见光催化氮自由基串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2.4 小结
3 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
    3.1 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分子内/分子间串联反应在合成Kopsia吲哚生物碱(+)-harmicine中的应用
        3.1.1 吲哚生物碱(+)-harmicine的研究背景
        3.1.2 吲哚生物碱(+)-harmicine的合成
        3.1.3 小结
    3.2 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分子内/分子内串联反应在合成夹竹桃科eburnane和schizozygane吲哚生物碱中的应用
        3.2.1 Eburnane和 schizozygane吲哚生物碱的结构特点
        3.2.2 Eburnane和 schizozygane吲哚生物碱的研究背景
        3.2.3 Eburnane和 schizozygane吲哚生物碱的逆合成分析
        3.2.4 胺侧链的合成研究
        3.2.5 Eburnane和 schizozygane吲哚生物碱的合成
        3.2.6 小结
    3.3 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分子内/分子间/分子内串联反应在合成吲哚生物碱deserpidine衍生物中的应用
        3.3.1 吲哚生物碱deserpidine的研究背景
        3.3.2 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分子内/分子间/分子内串联反应的研究思路
        3.3.3 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分子内/分子间/分子内串联反应研究及deserpidine衍生物的合成
        3.3.4 小结
    3.4 结果与讨论
4 实验部分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简历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C.重要化合物图谱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黄原酸钾参与的烯炔硫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噻吩杂环的合成方法
        1.2.1 直接以苯硫醇为原料合成苯并噻吩杂环
        1.2.2 以邻卤代芳基炔化合物合成噻吩杂环
        1.2.3 以邻卤代芳基烯烃化合物合成噻吩杂环
        1.2.4 芳基并噻吩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 基于黄原酸钾的应用
        1.3.1 由黄原酸钾构建杂芳烃衍生物
        1.3.2 基于黄原酸钾对杂芳烃衍生物的修饰
        1.3.3 黄原酸钾作为“硫源”构建含硫杂环化合物
        1.3.4 黄原酸盐参与自由基反应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铜催化炔醇衍生物与黄原酸钾合成2-羰基噻吩并吡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反应试剂
        2.2.2 典型的实验操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底物拓展
        2.3.3 反应机理
    2.4 小结
第三章 自由基介导黄原酸钾和炔基卤化物合成(Z)-四氢噻吩衍生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反应试剂
        3.2.2 实验操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四氢噻吩反应条件的优化
        3.3.2 合成四氢噻吩的底物拓展
        3.3.3 四氢噻吩的应用
        3.3.4 控制实验
        3.3.5 假设机理
    3.4 小结
第四章 黄原酸盐介导半氢化炔烃合成反式烯烃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典型实验操作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反式烯烃反应条件的优化
        4.3.2 反式烯烃的底物扩展
        4.3.3 反应机理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黄原酸盐和单质碘激发自由基合成 α-酮酯类化合物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典型实验操作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5.3.2 α-酮酯类化合物的底物扩展
    5.4 反应机理
        5.4.1控制实验
    5.5 小结
第六章 黄原酸盐促进顺式烯烃的异构和氘水参与的H/D交换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6.3.2 氘代反式烯烃的底物扩展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离子型纳米捕收剂性能及其与微细粒黄铜矿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铜矿资源的概述
        1.1.1 铜的基本性质及用途
        1.1.2 铜矿资源现状和特点
        1.1.3 铜的矿床类型
        1.1.4 铜矿物的主要种类及主要物理性质
    1.2 黄铜矿的选矿技术研究现状
        1.2.1 全优先浮选工艺
        1.2.2 混合浮选工艺
        1.2.3 部分优先-混合浮选工艺
        1.2.4 等可浮浮选工艺
    1.3 黄铜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黄铜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1.3.2 黄铜矿浮选药剂存在的问题
        1.3.3 黄铜矿浮选药剂发展趋势
    1.4 纳米粒子的应用及其发展
        1.4.1 纳米技术基本概念和用途
        1.4.2 纳米粒子的合成
        1.4.3 纳米粒子在浮选中的应用
    1.5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课题来源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样的制备及分析
        2.1.1 纯矿物制备
        2.1.2 纯矿物试样分析
    2.2 试验所用药剂和仪器
        2.2.1 试验主要试剂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捕收剂合成试验
        2.3.2 纳米捕收剂的表征
        2.3.3 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2.3.4 浮选机理研究
第三章 离子型纳米捕收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3.1 纳米捕收剂的合成方法及机理
        3.1.1 纳米捕收剂的合成方法
        3.1.2 乳液聚合机理
    3.2 阴离子型纳米捕收剂MNP合成及其表征
        3.2.1 合成原理
        3.2.2 合成过程
        3.2.3 阴离子型捕收剂MNP的红外表征
        3.2.4 MNP的核磁表征
        3.2.5 MNP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试(GPC)
        3.2.6 固体含量测定
        3.2.7 稳定性测试
        3.2.8 粒度测定
        3.2.9 扫描电镜
    3.3 阳离子型纳米捕收剂VNP合成及其表征
        3.3.1 合成原理
        3.3.2 合成过程
        3.3.3 VNP的红外表征
        3.3.4 VNP的核磁表征
        3.3.5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试(GPC)
        3.3.6 固体含量测定
        3.3.7 稳定性测试
        3.3.8 粒度测定
        3.3.9 扫描电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型纳米捕收剂浮选试验研究
    4.1 M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条件试验
        4.1.1 不同pH值条件下M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1.2 不同用量的M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1.3 硫酸锌作用下、M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2 V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条件试验
        4.2.1 不同pH值条件下V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2.2 不同用量的V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2.3 硫酸锌作用下、VNP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3 丁基黄药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条件试验
        4.3.1 不同pH值条件下丁基黄药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3.2 不同用量的丁基黄药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3.3 硫酸锌作用下、丁基黄药对微细粒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子型纳米捕收剂的浮选机理研究
    5.1 红外光谱分析
        5.1.1 黄铜矿与MNP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
        5.1.2 黄铜矿与VNP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
    5.2 MNP和VNP对黄铜矿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5.2.1 MNP对黄铜矿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5.2.2 VNP对黄铜矿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5.3 MNP和VNP对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5.3.1 MNP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接触角的影响
        5.3.2 VNP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接触角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三氟氯乙烯的氟烷基试剂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三氟甲基化反应
        1.2.1 自由基三氟甲基化反应
        1.2.2 亲核三氟甲基化反应
        1.2.3 亲电三氟甲基化反应
    1.3 二氟甲基化反应
        1.3.1 自由基二氟甲基化反应
        1.3.2 亲核二氟甲基化反应
        1.3.3 亲电二氟甲基化反应
    1.4 三氟氯乙烯的共聚
        1.4.1 三氟氯乙烯与氟烯烃的自由基共聚合
        1.4.2 三氟氯乙烯与非氟烯烃的自由基共聚合
        1.4.3 三氟氯乙烯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异双官能团氟烷基化试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0 实验原理
        2.2.1 表征仪器
        2.2.2 1-叠氮基-2-氯-1,1,2-三氟-碘乙烷(ACTP)的合成
        2.2.3 ACTI与炔的CuAAC反应
        2.2.4 氟烷基碘的亚磺酸脱卤反应
        2.2.5 氟烷基碘和2-巯基嘧啶的反应
        2.2.6 氟烷基碘和烯丁基醇的反应
    2.3 结果和讨论
        2.3.1 1-叠氮基-2-氯-1,1,2-三氟-碘乙烷(ACTP)的合成条件优化
        2.3.2 ACTP与苯乙炔CuAAC反应的条件优化
        2.3.3 反应底物炔的扩展
        2.3.4 反应机理的研究
        2.3.5 氟烷基碘的进一步反应
    2.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异双官能团含硫氟烷基化试剂的合成及氟磺酸聚合物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理
        3.2.2 表征仪器
        3.2.3 异基双功能性氟烷基硫化试剂的合成
        3.2.4 ACTP和炔的CuAAC反应
        3.2.5 氟烷基2-嘧啶硫醚的氧化反应
        3.2.6 氟烷基芳基砜化合物的制备
        3.2.7 全氟己基芳基砜化合物的制备
        3.2.8 "一锅法"制备氟烷基磺酸钠
        3.2.9 制备2-(1-(2-氯-1,1,2-三氟-2-(嘧啶-2-砜基)乙基)-1H-1,2,3-三唑基)乙基丙烯酸酯(CTPEA)
        3.2.10 CTPEA的自由基共聚合
        3.2.11 制备氟烷基磺酸钠聚合物
        3.2.12 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
    3.3 结果和讨论
        3.3.1 2-((2-叠氮-1-氯-1,2,2-三氟乙基)硫醚)嘧啶(ACTP)的合成
        3.3.2 ACTP和炔的CuAAC反应
        3.3.3 氟乙基2-嘧啶硫醚的氧化
    3.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氟氯乙烯和乙烯基丁醚的RAFT/MADIX聚合及含氟支化聚合物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测试仪器
        4.2.3 热引发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丁醚的RAFT/MADIX聚合
        4.2.4 4-(乙烯基醚)丁基4-((乙氧基二硫代甲酸酸酯基)苄基)苯甲酸酯( VBETB)的合成
        4.2.5 乙烯基自缩合法制备含氟支化聚合物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热引发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丁醚的RAFT/MADIX聚合
        4.3.2 共聚物的MALDI-TOF质谱研究
        4.3.3 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丁醚的RAFT/MADIX聚合机理的研究
        4.3.4 含氟超支化共聚物合成
    4.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可降解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测试仪器
        5.2.3 5,6-苯并-2-亚甲基-1,3-氧环庚烷(BMDO)的合成
        5.2.4 三氟氯乙烯、乙烯基丁醚和BMDO的三元自由基共聚合
        5.2.5 三氟氯乙烯和BMDO的二元自由基共聚合
        5.2.6 共聚物的水解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三氟氯乙烯、乙烯基丁醚和BMDO的自由基共聚合
        5.3.2 共聚物的热性能
        5.3.3 共聚物的降解性能
    5.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结论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粒子捕收剂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铜矿资源的概述
        1.1.1 中国黄铜矿资源的概述
        1.1.2 黄铜矿浮选药剂及机理研究
        1.1.3 结束语
    1.2 微细粒级矿物分选概况
    1.3 纳米技术及其在选矿中的应用
        1.3.1 纳米技术基本概念
        1.3.2 纳米粒子浮选
        1.3.3 纳米粒子制备
    1.4 乳液聚合
        1.4.1 乳液聚合物料体系
        1.4.2 乳液聚合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样
        2.1.1 纯矿物样
    2.2 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2.2.1 试验试剂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捕收剂合成试验
        2.3.2 浮选试验
        2.3.3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2.3.4 红外光谱分析
        2.3.5 粒度分析
        2.3.6 扫描电镜测试
        2.3.7 接触角测定
        2.3.8 Zeta电位测定
第三章 纳米粒子捕收剂设计与合成
    3.1 纳米粒子捕收剂的设计
        3.1.1 纳米粒子捕收剂的性质要求
        3.1.2 新型高选择性疏水性纳米粒子设计
        3.1.3 乳液聚合反应
        3.1.4 纳米粒子捕收剂的结构式
    3.2 纳米粒子捕收剂的合成
        3.2.1 乳化剂种类影响试验
        3.2.2 乳化剂用量影响试验
        3.2.3 引发剂种类影响试验
        3.2.4 引发剂用量影响试验
        3.2.5 搅拌速度影响试验
        3.2.6 反应温度影响试验
    3.3 小结
第四章 纳米粒子捕收剂性质研究
    4.1 粒度
    4.2 扫描电镜
    4.3 红外光谱
    4.4 接触角
    4.5 Zeta电位
    4.6 小结
第五章 纳米粒子捕收剂浮选试验研究
    5.1 HNP用量和p H值条件试验
        5.1.1 HNP用量试验
        5.1.2 HNP的p H值条件试验
    5.2 HNP-1 用量和p H值条件试验
        5.2.1 HNP-1 用量试验
        5.2.2 HNP-1 的p H值条件试验
    5.3 HNP-2 用量和p H值条件试验
        5.3.1 HNP-2 用量试验
        5.3.2 HNP-2 的p H值条件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6.1 纳米粒子捕收剂与矿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6.1.1 黄铜矿与纳米粒子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
        6.1.2 石英与纳米粒子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
        6.1.3 黄铁矿与纳米粒子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
    6.2 纳米粒子捕收剂对矿物动电位的影响
    6.3 纳米粒子捕收剂对矿物接触角的影响
    6.4 纳米粒子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新型碳硫键引发剂及引发烯烃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由基聚合概述
    1.2 自由基聚合机理概述
    1.3 传统自由基引发剂
        1.3.1 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1.3.2 偶氮类引发剂
        1.3.3 氧化还原类引发剂
        1.3.4 光自由基类引发剂
    1.4 新型自由基引发剂
        1.4.1 多官能度引发剂
        1.4.2 大分子引发剂
    1.5 引发剂的选择
    1.6 本实验室已有成果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第二章 碳硫键引发剂的合成与衰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原料
        2.2.2 仪器和设备
        2.2.3 化合物的合成
        2.2.4 化合物的表征
    2.3 讨论
第三章 碳硫键引发剂对烯烃的聚合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原料
        3.2.2 聚合设备与分析仪器
    3.3 聚合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TBX、PTBT和PTMTB三种化合物引发能力的研究
        3.4.2 PTBX引发MMA聚合实验结果和讨论
        3.4.3 PTBT引发MMA聚合实验结果和讨论
        3.4.4 PTMTB引发MMA聚合实验结果和讨论
        3.4.5 PTBX引发St聚合实验结果和讨论
    3.5 引发剂机理探讨
        3.5.1 TEMPO捕捉实验
        3.5.2 键能分析
        3.5.3 硫自由基聚合实验
        3.5.4 三种引发剂在不同溶液中解离能计算
        3.5.5 引发剂的引发MMA聚合过程
        3.5.6 引发剂的引发St聚合过程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四、2-巯基苯并噻唑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 [1]防老剂及其改性对橡胶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防护:实验与分子模拟研究[D]. 罗开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2]高性能耐油氢化天然橡胶的研究[D]. 王爽.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质子酸诱导基于硫磺素衍生物的PMMA和PLA的室温磷光性能[D]. 李欣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6)
  • [4]硫羰基的原位构建及相关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 谭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可见光催化的氮自由基串联反应及其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D]. 周启龙. 重庆大学, 2019(10)
  • [6]黄原酸钾参与的烯炔硫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研究[D]. 罗湘林. 五邑大学, 2019(01)
  • [7]离子型纳米捕收剂性能及其与微细粒黄铜矿作用机理研究[D]. 丁军. 江西理工大学, 2018(01)
  • [8]基于三氟氯乙烯的氟烷基试剂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戴静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9]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粒子捕收剂及其表征[D]. 康倩.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5)
  • [10]新型碳硫键引发剂及引发烯烃聚合研究[D]. 郝瑞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标签:;  ;  ;  ;  

2-巯基苯并噻唑作为引发剂的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