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言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体,井田制,辞赋,短歌行,两晋,句式,先秦。
四言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帅,曾绪[1](2019)在《语境顺应论视域下英译四言体诗新探——以曹操《短歌行》的两个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意义转换。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可以让原着的主旨和思想能更好地呈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从而最大化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本文以语境顺应为切入点,分别从语言语境、文化语境、物理世界语境和心理世界语境四个角度选取案例,试析《短歌行》的两个译本,探讨语境顺应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温瑜[2](2016)在《论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的语言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在语调手段运用上由多到少,语气词由多到少,句式从参差松散变为整齐严谨,重复句式从有到无,多化用《诗经》的语言句式,雅颂体句式出现,章法从重章迭唱和靠句式重复构建到单篇多种章法演变,赋比兴手法由多到无,表明了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的语言从民歌口语化痕迹向书面语庄重典雅化的转变。其原因主要是语言演变对诗歌的影响和哀悼诗表达内容对诗歌语言的限制。(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吕晓艳[3](2012)在《从互文性角度看晚清至“五四”前(1870-1919)的英诗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诗汉译始自1854年《论失明》的翻译。晚清至“五四”前期(1870-1919)形成“中西合璧”的外诗汉译传统,众多中国译者坚持以诗译诗,采用四言(诗经体)、五言、七言、骚体等中国古诗体来嫁接外国诗歌。此举更多地是考虑到英诗和中国传统诗体在文体特征和表情功能上的相似性,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辞气相副。前人的研究多注重译文文本分析,而本文从一个新的维度——互文性,审视晚清至“五四”前的英诗汉译。作者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比法、举例法等研究英诗汉译的形式转换。本文共五章,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范围、意义、目的、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介绍英诗汉译史、英诗汉译形式的演变;然后指出晚清至“五四”前(1870-1919)中国以诗译诗的传统;最后指出相关研究及其存在的不足。第叁章以互文性为理论基础,审视以诗译诗的传统,肯定以中国古诗体嫁接英语诗歌的文体效果,指出两者在诗体和诗情上都呈现出中外诗歌互文的特点。第四章以四言体译诗为例,具体分析英诗汉译中引用、模仿、自创四言和套用四字成语结构进行翻译的意图与实际效果。最后一章是结论,作者总结本研究的发现,指出本研究的开放性与局限性。本文强调中西文本之间经过吸收和转化之后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肯定以诗译诗的丰富性和适用性。作者认为以中国古诗体嫁接英语诗歌传递中外诗歌互文的契合,使中西文本达到诗情互文与诗体互文的效果。以中国诗学传统形式嫁接原作的诗体,使译本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以诗译诗的实践,不仅是有创造性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主体性的文学再创作活动,他们的翻译成果丰富了中国翻译文学的文体形式,客观上也继承和张扬了中国传统文学形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3-01)
韩高年[4](2011)在《《诗经》四言体成因蠡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体的核心是句式,从句式来观察《诗经》诗体,因其主要以四言为主,故可称之为四言诗。《诗经》四言体的成因是周代基于行礼奏乐的现实需要而对之前即已经出现的四言体的有意识的"选择",这种选择既具有中国古典诗歌起源处的语言上"先天"的决定性,也有周人诗歌依附于仪式并受其影响的因素。也就是说,《诗经》四言诗体的形成,一方面与先秦审美文化崇尚对偶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早期诗歌,尤其是《诗经》诗篇多为仪式而作或多在仪式场合由打击乐器伴奏而歌的事实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管琴[5](2010)在《两晋赠答诗体制析论——以四言体与五言体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早期文人诗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赠答诗同时指向"世运"与"人"。通过这种在不同个体间酬赠往还的诗歌体式的考察,往往可以推衍出诗歌体式的群体性变迁。两晋时期的赠答诗中,四言、五言诗的数量大致接近,而四言体略占优势。一般说来,述祖德、美功业、旨在营造庄重雅穆氛围的诗歌用四言体,述志、道情或是包含更广内容的诗作则多用五言体。这两种不同体式的诗歌的写作,既与作者的才性、文学气质有关,又随着诗体与情感的表现力之间的契合或是疏离有所区别,又因场合与应用功能的不同而导致分体。对旧的文学经典的自觉模拟、步步履之以及面对新的文学传统时不自觉的学习,对文学体式的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总的说来,两晋时期赠答诗的体制变化,与四言体、五言体内部的消长规律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何丹[6](2009)在《《诗经》四言体兴衰探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四言体"的结构呈现为一种"二二.四"式语音—节奏框架。其压模范围覆盖了周代诗乐舞诸范畴,形成了汉语四言结构的"绝对压模"时代。"诗体"的典范——《大雅》诗组规整的句式,其实是周代"双音钟"制约下的雅乐节奏的折射。而雅乐节奏的源头,则是文王时期所创的井田耦耕节奏影响下形成的岐周民谣的节奏框架。"诗体"的存续归根结底要依靠井田制的有效运行。而庞大的井田制,其根基其实建立在小小的木质农具周耜之上。因而,当战国初期"中国铁器时代"到来之时,井田崩溃,雅乐亡佚,"诗体"也走上了消亡之路,汉语四言结构的"绝对压模"时代终告结束。(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吴贤哲[7](2004)在《《诗经》四言体诗歌创作在汉代的赓续和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经学的昌盛使四言诗有着很高的地位,并成为汉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也产生了一些典范作品, 成为四言诗的尾声余响。由于汉代四言诗在思想内容上的缺陷和四言本身的局限,因此四言诗发展到汉代便衰微 了。但是,四言句式却被转化到汉代其他文体中继续存在。汉代其他一些韵文体如赞颂、碑铭以及辞赋等,在文体 上往往采用四言体或利用四言句式与其他句式搭配而成。四言诗在汉代的转化或流变,是促进这些文体发展的重 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04年12期)
葛晓音[8](2002)在《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诗经》至魏晋四言诗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方式 ,认为早期诗文具有某些共通之处 ,早期诗歌没有形成稳定的诗化四言句式 ,即《诗经》中的某些四言句从句法特点看保留着先秦一般散文的构句方法 ,从而决定了早期四言句的散文本质 ;四言的诗化主要是通过建构一批典型的句式来完成的 ,而句式的序列规律是四言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言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叁言加“兮”的形式 ,只要把这些句子和节奏延长一倍 ,即可构成楚辞句式 ,而四言的赋化趋势也与辞赋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02年06期)
四言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在语调手段运用上由多到少,语气词由多到少,句式从参差松散变为整齐严谨,重复句式从有到无,多化用《诗经》的语言句式,雅颂体句式出现,章法从重章迭唱和靠句式重复构建到单篇多种章法演变,赋比兴手法由多到无,表明了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的语言从民歌口语化痕迹向书面语庄重典雅化的转变。其原因主要是语言演变对诗歌的影响和哀悼诗表达内容对诗歌语言的限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言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帅,曾绪.语境顺应论视域下英译四言体诗新探——以曹操《短歌行》的两个译本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温瑜.论先秦至唐五代四言体哀悼诗的语言风格[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吕晓艳.从互文性角度看晚清至“五四”前(1870-1919)的英诗汉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韩高年.《诗经》四言体成因蠡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管琴.两晋赠答诗体制析论——以四言体与五言体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6].何丹.《诗经》四言体兴衰探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7].吴贤哲.《诗经》四言体诗歌创作在汉代的赓续和转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8].葛晓音.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