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碳分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分解,效应,根系,微生物,活性,氮素。
有机碳分解论文文献综述
陶宝先,张保华,董杰,刘晨阳[1](2019)在《有机碳质量对黄河叁角洲芦苇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能够影响凋落物对土壤的碳归还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然而,凋落物有机碳质量对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仍不充分。以黄河叁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为例,通过凋落物袋法、室内模拟实验及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有机碳质量对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探讨预测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凋落物分解,易分解碳组分(烷氧碳、双烷氧碳)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难分解碳组分(芳香碳)相对含量显着增加,疏水碳/亲水碳、芳香碳/烷氧碳比值逐渐增大,凋落物有机碳更加稳定,凋落物呼吸速率及失重率呈下降趋势。(2)凋落物失重主要受烷基碳、烷氧碳相对含量及C/N的影响,凋落物CO_2累积释放量主要受烷氧碳及双烷氧碳相对含量的影响。羰基碳相对含量可以用来解释Q_(10)的变异。因此,相对于生态化学计量比,烷基碳、烷氧碳、双烷氧碳、羰基碳相对含量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敏感性指标。(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杨轩[2](2019)在《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生产力及根系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末开始,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同时植物地下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对土壤养分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地下根系部分对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宁南山区云雾山封育保护区进行野外试验,选取5个不同恢复年限样地的典型植物群落,利用内生长法进行根系生产力试验,并选取该地区3种典型植物长芒草、铁杆蒿、百里香细根,采用分解袋法进行根系分解试验,研究植被恢复过程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地下生产力特征和根系分解特征,以及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以阐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根系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贡献,以期为植物与土壤间的养分循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群落组成、根系生物量随封育年限变化明显。封育1年是以糙隐子草、星毛委陵菜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5年是以百里香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10年是以长芒草、厚穗冰草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25年是以铁杆蒿、长芒草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30年是以长芒草、大针茅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之后植物群落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并且在不同封育阶段,根系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15cm土层,且随封育时间的增加,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也逐渐增加。(2)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地下初级生产力(BNPP)逐渐增加。封育5年样地植物群落地下初级生产力为:61.54 gC·m~(-2)·yr~(-1),封育25年左右植物群落地下初级生产力明显升高:140.23 gC·m~(-2)·yr~(-1)。在组成BNPP的两个成分中,根源碳所占的比例(57%~81%)大于根系生物量碳所占的比例(19%~43%)。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根源碳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封育时间越长根系生物量碳对BNPP的贡献越大。(3)根系分解过程质量损失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分解前45天,属于快速分解阶段,45天之后,为慢速阶段。分解360天后,根系残留率在49%~87%之间。植物根系分解速率与初始N含量呈正相关,与初始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叁种典型植物根系分解速率为铁杆蒿>长芒草>百里香。在原位样地分解与撂荒地分解根系的质量变化基本一致。(4)根系分解过程,碳一直呈现释放状态,而氮、磷呈现先释放后富集的变化。这是因为分解过程根碳大量损失,质量浓缩,所以氮磷富集。叁种根系中,铁杆蒿根碳养分保持率下降最快。并且根系在原位样地分解与撂荒地分解养分保持率动态基本一致。(5)根系分解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土壤全氮、全磷影响较小。根系分解对原位分解样地土壤有机碳的提高作用表现在0~45天,对撂荒样地的提高作用表现在45~90天,集中在分解试验的前期。根系对0-5cm土层有机碳的提高量大于5-10cm土层。(6)根系分解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但对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影响较小。土壤活性碳氮组分对环境比较敏感,呈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变化范围较大。整体而言,土壤活性碳氮组分中,0-5cm土层MBC受根系分解的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丘清燕,姚快乐,刘骏,葛志强,许文斌[3](2019)在《易分解有机碳对不同恢复年限森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的改变都将引起大气CO_2浓度的急剧改变。易分解有机碳的输入可以通过正/负激发效应加快/减缓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并最终影响土壤碳平衡。以长汀县不同恢复年限森林(裸地、5年、15年、30年马尾松林以及天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向土壤中添加~(13)C标记葡萄糖研究易分解有机碳输入对不同恢复阶段森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易分解有机碳输入引起的土壤激发效应的方向和强度因不同恢复阶段而异。易分解有机碳输入的初期对各恢复阶段森林土壤均产生正的激发效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15年、30年马尾松林以及天然林相继出现负的激发效应。从整个培养期(59 d)来看,易分解有机碳的输入促进了裸地与5年生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有机碳的矿化量分别提高了131%±27%与25%±5%;但是减缓了15年生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使其矿化量减少了10%±1%;然而,易分解有机碳输入对30年生马尾松林及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则无明显影响。土壤累积激发碳量与葡萄糖添加前后土壤氮素的改变百分比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0.44,P<0.05),表明易分解有机碳输入诱导的土壤激发效应受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的调控,土壤微生物需要通过分解原有土壤有机碳释放的氮素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孙小琳,孔范龙,李悦,狄丽燕,郗敏[4](2019)在《胶州湾滨海湿地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叁维荧光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胶州湾滨海湿地碱蓬、芦苇、互花米草枯落物的分解过程,测定土壤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变化,并利用叁维荧光技术对可溶性有机碳(DOC)进行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不同枯落物类型和添加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不同,表现为碱蓬>互花米草>芦苇,且原状混合>表面覆盖;光谱分析表明,分解过程各叁维荧光光谱的荧光峰数量、荧光中心位置和荧光强度都存在一定差异,添加枯落物后土壤未发现类酪氨酸峰;芳香类蛋白物质占比最高,腐殖质类物质次之.枯落物分解是以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导、枯落物性质为本质要素、多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对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该过程通过改变DOC的结构和化学组分,提高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能力,增强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利用性,促进微生物内源DOC的产生,加快湿地土壤碳循环.(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廖畅,田秋香,唐亚男,刘峰[5](2018)在《氮添加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但促进了难分解有机碳的矿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深层土壤是主要的土壤有机碳库。大气氮沉降的加剧会严重的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进而会影响激发效应。我们设置了不同氮浓度添加实验,以及~(13)C标记的葡萄糖来探讨不同氮有效性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并结合微生物功能群落以及矿质颗粒保护来探讨氮有效性的生物和非生物的机制。葡萄糖添加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产生正的激发效应,表明深层土壤的稳定性归因于外源碳的缺乏。但是同时添加氮却降低了激发效应的大小,随着添加氮浓度的增加,激发效应越低。这些结果比较符合氮矿化假说。随着氮浓度的增加,β-葡萄糖苷酶(BG),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木聚糖水解酶(XYL)等酶的活性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也会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这与氮矿化假说的核心内涵不符。氮的添加并没有降低微生物对含氮化合物的降解,反而增强了微生物对氮的矿化,也增强了微生物对难分解化合物的利用,这些结果都表明添加促使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发生的变化,从相对简单的有机碳向难分解的有机碳发生转变,CLPP结果也进一步证实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微生物对聚合类,胺类以及杂合类的利用会增强。这些结果都暗示尽管氮的添加降低了激发效应,却不利用土壤有机碳的固持。另一方面,随着氮浓度的添加,土壤pH也会随之下降,Fe-SOC也会显着降低,这也大大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说明氮添加通过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调控着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这些作用的调控虽然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却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李英臣,侯翠翠,刘月皓,陈迎迎[6](2018)在《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黄绵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秸秆还田背景下坡地土壤CO2排放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试验设置无玉米秸秆土壤对照(CK)及4种玉米秸秆添加处理:茎+土壤(CKS)、叶+土壤(CKL)、鞘+土壤(CKLS)、混合玉米秸秆+土壤(CKM)。[结果]培养结束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排放量实测值显着高于预测值,且促进作用主要是由培养初期快速分解阶段(1~28d)导致的。培养结束后混合玉米秸秆剩余质量预测值明显高于实测值,且元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全氮含量预测值明显低于实测值,C/N预测值明显高于实测值。培养结束后CKS处理土壤微生物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处理,其他几种处理差异不显着;添加玉米秸秆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明显降低,相应的土壤微生物量C/N增大,CKS,CKL和CKM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CKLS和CKM处理明显高于其他3种处理,CKS与CKL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结论]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按比例混合对玉米秸秆分解产生协同促进作用,混合分解过程促进氮累积。(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伊蕊[7](2018)在《不同制备温度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及微生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最稳定的碳汇,人工林土壤碳的累积是森林固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20年生杨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3)C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两种不同温度(300℃和500℃)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探讨激发效应的机制,为提高杨树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过60 d的培养,生物质炭显着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p<0.05),并且500℃制备的生物质炭的影响高于300℃制备的生物质炭。培养前期(0-7 d),生物质炭提高寡营养的G~+菌的比例,降低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而培养后期(30-60 d),生物质炭则提高富营养的G~-菌的比例,并提高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并且,仅在培养7 d时生物质炭显着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p<0.05)、G~-菌/G~+菌(p<0.05)和好氧菌/厌氧菌(p<0.05)。(2)生物质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培养后期(30-60 d),该时期生物质炭提高了土壤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糖苷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但抑制了土壤漆酶活性。(3)300℃制备的生物质炭能够显着促进土壤CO_2的排放,500℃制备的生物质炭则对土壤CO_2排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300℃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分解产生正激发效应,500℃制备的生物质炭则产生负激发效应,培养期间被激发的土壤CO_2排放分别为5.55和-25.3 mgC kg~(-1),激发效应的相对大小分别为3.35%和-15.2%。综上所述,生物质炭添加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而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产生影响,但除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质炭还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的碳源和化学性质而影响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晶晶[8](2018)在《温度和酸度对大兴安岭森林凋落叶分解释放溶解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SOC)是地球重要的碳库之一,其微小增加或者减少就会显着影响大气中CO_2的浓度。溶解有机碳(DOC)是SOC的重要来源。DOC是SOC中运动且易反应的部分,它影响着土壤动物的活动及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凋落叶分解是森林DOC的主要来源。全球变暖和酸雨是目前人类生存面临的比较严峻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影响了凋落叶分解和DOC释放。本研究选取了大兴安岭国槐(Sophora japonica L.)、山杨(Populus davidiana L.)、红豆越桔(Vacciniumvitis-idaea L.)、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 L.)、兴安圆柏(Sabina davurica Antoine)、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8个植物种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分解袋法,研究了凋落叶原始化学成分、温度及酸度对凋落叶分解释放DOC的规律,并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凋落物分解释放溶解有机碳的过程。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8个树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皆与凋落叶的初始N、P、K、纤维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凋落叶初始C、Si、Lignin、C/N、Lignin/N、灰分含量呈显着负相关。(2)在不同温度、酸度条件下,国槐、山杨等8个树种凋落叶分解释放DOC均是在前期(前30d)先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平稳下降状态。(3)不同树种的凋落叶对酸胁迫的响应不一致。在pH 3.5,pH 5.0和pH 7.0的酸淋溶液处理下,国槐、山杨、红豆越桔、狭叶杜香和兴安圆柏凋落叶分解释放DOC浓度在pH 5.0达到最高,其次是pH 7.0,pH 3.5。垂柳、笃斯越桔和白桦凋落叶分解释放DOC浓度在pH 5.0时达到最高,其次是pH 3.5,pH 7.0。(4)温度一定时,酸对凋落叶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酸度的增加,抑制越明显。8个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失重率均随着酸浓度的增加有所减少。(5)酸度一定时,温度对凋落叶分解具有促进作用。8个树种凋落叶分解释放DOC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温度的升高会加快凋落叶的分解,从而失重率和分解速率都会升高。(6)FLDOCM分解模型对国槐和红豆越桔凋落叶分解释放DOC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其次是狭叶杜香、笃斯越桔、兴安圆柏、垂柳、白桦、山杨凋落叶。模型模拟的8个树种DOC含量的相关系数在0.744-0.948。(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侯羿林[9](2018)在《施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分解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促使大气氮沉降增加,改变外源氮磷养分输入,影响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固存。土壤团聚体影响有机碳循环和周转,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分泌的土壤酶影响有机碳分解。然而,外源氮磷输入如何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功能及影响机理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借助长期施肥实验样地,研究施肥(N、P、NP)对土壤团聚体及其中颗粒有机碳(POC)周转速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和双指数模型,探究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土壤活性碳库和缓性碳库的大小及其与POC、土壤酶活性的关系,揭示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固存机制,对预测和理解高寒草甸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和机理以及高寒草甸的生态恢复和土壤碳库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施氮肥显着降低较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比(-11.83%)和有机碳含量(-11.59%);2.单施氮肥显着增加较大团聚体内粗颗粒有机质组分(cPOM)含量和微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质组分(fPOM)含量,降低矿质结合有机质组分(MOM)含量;3.单施氮肥和氮磷合施显着增加较大团聚体内粗颗粒有机碳(cPOC)含量,单施氮肥显着增加较大团聚体内cPOC/fPOC(+18%)和POC/MOC(+39%),微团聚体中细颗粒有机碳(fPOC)含量;4.单施氮肥显着降低较大团聚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58.22%)、酚氧化酶活性(-45.05%)和蔗糖酶活性(-34%),氮磷合施显着降低蔗糖酶活性(-34.51%);5.单施氮肥和氮磷合施显着降低了土壤累积碳矿化量(C_m)(约-450 mg kg~(-1)),单施磷肥显着增加土壤活性碳库的大小(C_a)(+0.392 g kg~(-1))而减小土壤缓性碳库大小(C_s)(-2.812 g kg~(-1)),土壤C_a和C_s的大小主要受较小团聚体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6.较大团聚体内POC与蔗糖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负相关,较小团聚体中POC与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呈正相关。由此,得出如下结论:1.施肥破坏土壤较大团聚体稳定性,尤其单施氮肥显着降低大团聚体内碳循环酶活性,促进POC的积累,加快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周转速率,不利于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有机碳累积;2.施肥抑制微生物呼吸,使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周转速率减慢,限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长期将影响有机碳输入,不利于发挥高寒草甸土壤“碳汇”功能;3.施肥影响土壤活性碳库与缓性碳库的大小,更多的有机碳从稳定态向活性态转变,不利于高寒草甸SOC的长期固存。(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田园[10](2018)在《九龙江口高位虾池排污对秋茄红树林底质有机碳储量和来源以及细根分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福建九龙江口靠近密集虾池的秋茄(Kandelia obovata)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两块排污区和两块对照区样地,其中排污区I的排污历史为14年,排污区Ⅱ为8年,探索虾池排污(主要是清塘排污)对红树林地下部分(底质和根系)有机碳主要过程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底质平均有机碳含量范围为1.78%-2.05%,排污区Ⅰ的底质TOC含量与对照区I之间无明显差别,而排污区Ⅱ的底质TOC含量显着低于对照区Ⅱ。不同地点的TN和TP含量从高到低排列为D1>D2>C2>C1,TN和TP含量范围分别为0.12%-0.16%、0.04%-0.08%,两排污区的底质TN含量均显着高于相邻对照区,且排污区Ⅰ的TN含量增幅较排污区Ⅱ大,排污区Ⅰ底质T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区Ⅰ,而排污区Ⅱ的底质TP含量与对照区Ⅱ无显着差别。有机碳储量平均每10cm可达17.56-22.55 t hm-2,两排污区的底质TOC储量显着高于两对照区。C/N值在不同排污样地以及底质深度之间均无显着差异。EOC含量平均值为0.21%-0.34%,排污区Ⅰ与对照区Ⅰ的EOC含量差异不显着,而排污区Ⅱ的底质EO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区Ⅱ。随着红树林底质深度的增加,TOC含量、TN含量、TP含量和有机碳储量总体上逐渐减少,且减少幅度在两个排污区更大。以上结果表明,长时期的虾池排污(14年)较短期(8年)对邻近秋茄林的底质碳和养分含量积累效应更为显着,且随底质深度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减弱。稳定碳同位素(δ13C)分析结果表明:表层0-10 cm处的底质δ13C值在不同排污样地之间无显着差异;40-50cm深度,排污区Ⅰ的底质δ13C平均值-25.53%。显着低于对照区Ⅰ,而排污区Ⅱ和对照区Ⅱ的底质δ13C值无显着差异,这说明虾池排污可能增加了秋茄林底质的不稳定性,且排污区Ⅰ较排污区Ⅱ影响大。高位虾池排污的贡献率最高(21.70%-57.00%)、毗邻海水悬浮物次之(31.00%-50.80%)、红树植物的贡献率最低(8.00%-47.30%),结果反映了高位虾池排污与潮水作用的综合效应。叁种根系生物量从高到低排列为:粗根>活细根>死细根。活细根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排污区Ⅱ的10-20 cm处,不同排污样地活细根生物量差别不大。死细根和粗根生物量均在排污区Ⅰ显着低于对照区Ⅰ。不同样地叁种根系的TOC含量总体上变化不大;总根系TN含量总体表现为:排污区Ⅰ>对照区Ⅰ,排污区Ⅱ>对照区Ⅱ;在0-50cm范围内,排污区Ⅰ总根系的TP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区Ⅰ;而各深度排污区Ⅱ与对照区Ⅱ这叁种根系的TOC含量、TN和TP含量总体上无明显变化;各层深度及总深度(50cm)的地下部分(底质+根系)有机碳储量、TN和TP储量表现为排污区Ⅰ>对照区Ⅰ且排污区Ⅱ>对照区Ⅱ。经过半年的分解实验,10 cm处的分解细根在两排污区的分解失重率大于两对照区,30 cm处变化不明显。随分解时间增加,各样地TOC含量和C/N值有增有减。埋于10 cm处细根TN含量随分解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且两排污区强于两对照区;30 cm处,排污区Ⅰ分解细根的TN含量显着低于对照区Ⅰ,而排污区Ⅱ与对照区Ⅱ之间无显着差异。在10 cm和30 cm处,排污区I的分解细根TP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区Ⅰ,而排污区Ⅱ与对照区Ⅱ之间无明显变化。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高位虾池排污对邻近秋茄林的累积效应:虾池排污对地下TOC含量和储量的影响不明显;致使地下TN、TP的含量和储量增加,且对TP含量和储量影响更大;排污历史越长,高位养虾对周边红树林地下养分含量和储量的影响越大。总之,在高位虾池排污背景下邻近秋茄林的地下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变化不明显,但一定程度上显着增加了地下部分TN、TP含量和储量,且排污历史越长增加效应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4-01)
有机碳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世纪末开始,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同时植物地下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对土壤养分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地下根系部分对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宁南山区云雾山封育保护区进行野外试验,选取5个不同恢复年限样地的典型植物群落,利用内生长法进行根系生产力试验,并选取该地区3种典型植物长芒草、铁杆蒿、百里香细根,采用分解袋法进行根系分解试验,研究植被恢复过程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地下生产力特征和根系分解特征,以及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以阐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根系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贡献,以期为植物与土壤间的养分循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群落组成、根系生物量随封育年限变化明显。封育1年是以糙隐子草、星毛委陵菜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5年是以百里香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10年是以长芒草、厚穗冰草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25年是以铁杆蒿、长芒草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封育30年是以长芒草、大针茅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之后植物群落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并且在不同封育阶段,根系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15cm土层,且随封育时间的增加,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也逐渐增加。(2)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地下初级生产力(BNPP)逐渐增加。封育5年样地植物群落地下初级生产力为:61.54 gC·m~(-2)·yr~(-1),封育25年左右植物群落地下初级生产力明显升高:140.23 gC·m~(-2)·yr~(-1)。在组成BNPP的两个成分中,根源碳所占的比例(57%~81%)大于根系生物量碳所占的比例(19%~43%)。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根源碳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封育时间越长根系生物量碳对BNPP的贡献越大。(3)根系分解过程质量损失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分解前45天,属于快速分解阶段,45天之后,为慢速阶段。分解360天后,根系残留率在49%~87%之间。植物根系分解速率与初始N含量呈正相关,与初始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叁种典型植物根系分解速率为铁杆蒿>长芒草>百里香。在原位样地分解与撂荒地分解根系的质量变化基本一致。(4)根系分解过程,碳一直呈现释放状态,而氮、磷呈现先释放后富集的变化。这是因为分解过程根碳大量损失,质量浓缩,所以氮磷富集。叁种根系中,铁杆蒿根碳养分保持率下降最快。并且根系在原位样地分解与撂荒地分解养分保持率动态基本一致。(5)根系分解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土壤全氮、全磷影响较小。根系分解对原位分解样地土壤有机碳的提高作用表现在0~45天,对撂荒样地的提高作用表现在45~90天,集中在分解试验的前期。根系对0-5cm土层有机碳的提高量大于5-10cm土层。(6)根系分解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但对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影响较小。土壤活性碳氮组分对环境比较敏感,呈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变化范围较大。整体而言,土壤活性碳氮组分中,0-5cm土层MBC受根系分解的影响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碳分解论文参考文献
[1].陶宝先,张保华,董杰,刘晨阳.有机碳质量对黄河叁角洲芦苇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2].杨轩.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生产力及根系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丘清燕,姚快乐,刘骏,葛志强,许文斌.易分解有机碳对不同恢复年限森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4].孙小琳,孔范龙,李悦,狄丽燕,郗敏.胶州湾滨海湿地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叁维荧光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5].廖畅,田秋香,唐亚男,刘峰.氮添加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但促进了难分解有机碳的矿化[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6].李英臣,侯翠翠,刘月皓,陈迎迎.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8
[7].张伊蕊.不同制备温度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及微生物机制[D].南京林业大学.2018
[8].赵晶晶.温度和酸度对大兴安岭森林凋落叶分解释放溶解有机碳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9].侯羿林.施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分解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
[10].田园.九龙江口高位虾池排污对秋茄红树林底质有机碳储量和来源以及细根分解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