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学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生化指标,MR,结核性脑膜炎
细胞学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邵艳敏,武文娟,张育德[1](2018)在《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结合MRI影像学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结合MRI影像学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TB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生化指标检查、头部MRI检查,并接受治疗。结果 TBM患者颅内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水平显着低于初次检查(P<0.05)。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低于初次检查,氯化物水平高于初次检查(P<0.05)。38例平扫显示脑膜增厚。105例脑膜病灶分布在基底池,5例脑膜病灶分布在侧裂池。81例患者出现多栗样病灶。脑实质多栗样病灶平扫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直径>5mm栗样病灶伴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发现小结节状强化。伴脑内结核性脓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环状强化。伴脑梗死患者为腔隙性梗死,病灶分布于基底节区。并发脑积水患者脑室系统扩张,以侧脑室最明显。80.91%痊愈、19.09%无效、3.64%死亡。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MRI呈脑实质多栗样病灶、脑膜增厚,增强扫描发现小结节状强化。(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张肖,高靖,张金虎[2](2016)在《宫颈液基细胞学和活检指标分级与中医证候、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及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对本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9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患者进一步分析临床中医证候分型,同时对TCT的剩余标本均采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进行再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NA倍体分析系统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关系。结果:1389例患者中CIN共247例,其中脾虚湿困型66例、阴虚夹湿型29例、湿热下注型67例、肾阳虚型29例、湿毒蕴结型5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2389例患者中,不明意义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169例,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1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3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1例,鳞状细胞癌(SCC)17例。DNA倍体分析共检出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异常者287例。病理活检中CINⅠ级156例,CINⅡ级54例,CINⅢ级37例,宫颈癌27例。以CINⅠ级及以上病变为阳性检出率,其中液基细胞学检查为LSIL及以上级别作为评估CINⅠ级及以上病理改变为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42%、66.96%、82.73%、45.56%;DNA倍体分析系统以出现DNA异倍体细胞作为评估CINⅠ级及以上病理改变为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5%、65.22%、86.06%、73.53%。结论:宫颈上皮内病变在不同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有一定统计学意义;细胞DNA倍体分析能有效提高宫颈癌筛查的阳性检出率。(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邹满钰,李娜,郭水良,印丽萍[3](2016)在《假高粱、黑高梁和高粱细胞学指标比较及其生态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L.)Pers.)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黑高粱(S.almum Parodi)和高粱(S.bicolor(L.)Moench)是假高粱的两种近缘种,其中黑高粱有入侵性,高粱则为栽培植物,不表现出入侵性.为了解影响植物入侵能力的生物学因素,比较了高粱属3种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大小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表明,高粱染色体平均投影面积最大,其次是黑高粱,假高粱的最小;就细胞和细胞核大小而言,都是高粱最大、其次是黑高粱和假高粱;在25~35℃的温度范围内,高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速率最低,假高粱的最高.3种植物的种子(颖果)以高粱最大,黑高粱和假高粱的显着小,幼苗相对生长速率以高粱最小,假高粱的最高.3种植物的细胞分裂速率与其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和种子大小存在显着相关,表明入侵性植物往往具有较小的分生组织细胞、细胞核和种子,但是有相对高的细胞分裂速率和幼苗相对干重.因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学指标在高粱属植物入侵能力评估上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梁跃东,杨兴林,张流,熊金凤,洪章萍[4](2015)在《贵阳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及血液生化细胞学指标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贵阳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状况,分析HCV不同基因型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及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临床已诊断为丙肝患者进行HCVRNA载量检测,并使用PCR直接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ALT、AST水平及血液细胞学指标。并分析基因型与HCV-RNA含量、ALT、AST和血液细胞学指标相关性。结果112例基因分型检测结果1a型4例(3.57%),1b型38例(33.93%),3a型20例(17.86%),3b型20例(17.86%),6a型30例(26.79%);各基因型间HCV-RNA载量与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细胞学指标除WBC外,中性粒细胞数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PLT和Hb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贵阳地区HCV基因分型与病毒载量、患者肝功能不具有显着相关性,但不同基因型间血液学相关指标具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5年01期)
马玉涛[5](2010)在《野生马齿苋种质资源的细胞学及主要生理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药食两用植物。自古民间就将马齿苋作为营养丰富的野菜来食用;《本草纲目》等古医书记载,马齿苋具有“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之功效,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马齿苋提取物多糖、黄酮等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抗氧化,防衰老等作用。马齿苋在我国分布广泛,多生于田间地头、路边、及沟渠边,其种质资源丰富。目前马齿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成分、药用生理、药用功能、临床应用及栽培技术等方面,有关马齿苋种质资源研究的报道较少,对其染色体数目、倍性尚无定论;生产上多采用野生资源,尚缺少高产优质的马齿苋品种。本研究以我国不同地区的20份野生马齿苋为材料,运用常规的细胞学方法和FISH技术研究不同居群野生马齿苋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及r DN A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以期为马齿苋的种质资源分类、评价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同时结合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为马齿苋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细胞学研究对20个不同居群的野生马齿苋和其近缘种大花马齿苋(P.grandiflora L.)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马齿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终变期可形成26个二价体,佐证了马齿苋的染色体数目为2n=52,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所有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4x=52,x=13。在11个居群马齿苋体细胞中发现有B染色体,B染色体在不同居群间、不同个体间数目存在差异;对其中4个居群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M7、M13、M15核型为1B型、M20是2B型;不同居群的马齿苋在核型公式、核型类型和随体数目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说明不同居群的马齿苋在染色体水平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花马齿苋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8,核型为“1A”型。与马齿苋相比,在进化上处于原始地位。2.基于rDNA的FISH分析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45S和5S rDNA为探针,对M20和M18 2个居群马齿苋和M21(大花马齿苋)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M20居群有4对45SrDNA位点和4对5S rDNA信号位点;M18居群有5对45S rDNA位点和2对5S rDNA信号位点。45S rDNA和5S rDNA在这2个居群染色体上位点数均存在差异,说明他们在染色体结构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分化,不同居群的野生马齿苋在种内基因组进化上存在遗传多样性。与马齿苋近缘的大花马齿苋(M21)则具有1对45S rDNA位点和1对5S rDNA信号位点,说明马齿苋在进化上高于大花马齿苋。3.马齿苋不同居群生理指标的测定对20个居群马齿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多糖含量和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出的不同居群马齿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其作为产品深加工的最佳采收期有所不同;筛选出的不同居群马齿苋多糖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动态变化是随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而增加,以8、9月份含量较高,宜于作为药用采收;筛选出的不同居群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并且其含量在7、8月份较高,可分别作为制作脱水蔬菜和口服液的最佳采收期;不同居群间各项生理指标的差异可能是其在种源地长期进化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与其内在的遗传机理有关。同时对各居群生物产量进行测定结合以上3个生理指标,初步筛选出4个可供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徐金金[6](2010)在《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及相关生化与细胞学指标的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切割手术前培养温度及切割手术后培养温度对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再生进程的影响,并着重对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中3种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变化、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表达以及刺细胞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切割手术前培养温度及切割手术后培养温度对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具有明显的影响。把在不同温度梯度下(温度范围9℃-30℃,每个温度梯度间隔3℃)培养的水螅通过切割手术得到的水螅前段和后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梯度下(温度范围9℃-30℃,每个温度梯度间隔3℃)培养,观察其再生进程。在切割手术前同一培养温度下,随着切割手术后培养温度的升高(9℃除外),水螅再生完成所需时间呈减少趋势;在切割手术后同一培养温度下,随着切割手术前培养温度的升高(27℃和30℃除外),水螅再生完成所需时间同样呈减少的趋势。切割手术前高温梯度下(27℃和30℃)培养的水螅手术后在低温梯度(9℃)下培养,头部和基盘均未再生完成。另外,水螅再生进程中出现了多头和多基盘等异常发育现象。在低温9℃、12℃、15℃下培养的水螅手术后其身体前段于9℃-30℃下再生完成的水螅中有少数个体出现多基盘的异常现象;低温9℃下培养的水螅手术后其身体后段在27℃和30℃下再生完成的水螅中有极少数个体出现双头的异常现象。2.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中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表达水平变化明显。在20℃时水螅头部和基盘在56h内均可完成再生。随着头部再生时间的延长,水螅SOD和CAT活力呈下降趋势,GSH-PX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随着基盘再生时间的延长,水螅SOD和GSH-PX活力呈下降趋势,CAT活力呈上升趋势。水螅头部再生进程中3种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与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的情况相比存在明显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水螅头部再生机制与基盘再生机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3.大乳头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仅在基盘周边区域外胚层中表达,而在基盘中央区域(反口孔)外胚层中无表达。通过ABTS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水螅基盘再生20h后其基盘过氧化物酶开始出现少量表达,其后过氧化物酶表达量逐渐增加;基盘再生52h后该酶表达量趋于稳定。水螅基盘再生进程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直接反映了基盘再生时细胞分化过程,基盘表达的过氧化物酶可能在维持基盘结构的稳定上起一定的作用。4.水螅的每个刺细胞中含有一个特殊细胞器即刺丝囊,大乳头水螅体内共有穿刺丝囊、钩刺丝囊、卷刺丝囊、粘刺丝囊4种类型的刺丝囊,并且在水螅不同体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水螅头部再生进程中新生头部和身体后部的刺丝囊的类型和数量均出现较明显的变化。随着头部再生时间的延长,新生头部穿、钩、卷、粘刺丝囊数量不断增多;而身体后部的穿刺丝囊和钩刺丝囊数量变化不明显,但卷刺丝囊和粘刺丝囊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新生头部不断增加的刺细胞不仅来自于间细胞的分化,还可能来自于其身体后部刺细胞的转移。(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木哈拜提·玉苏甫,李桂红,龚晓瑾[7](2008)在《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针吸细胞学诊断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70%~80%。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细胞的异型性改变不明显,如果经验不足,针吸细胞学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本文收集了57例甲状腺乳(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周治兰[8](2007)在《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诊断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特征,重点观察了乳头状结构、核内包涵体、砂粒体、核沟等几项指标。结果乳头状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7-09-01)
符布清,孙延涛,高峰,陈洪军,姚莉[9](2006)在《肝硬化患者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3系均减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佟力,杨凌,肖敏[10](2002)在《重组生长激素对小鼠血液细胞学指标变化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重组生长激素 (rhGH)对小鼠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CELL -DYN 170 0及骨髓涂片来监测rhGH对 30只小鼠的造血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结果 阳性对照组周围血细胞计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1) ,实验组周围血细胞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实验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除粒细胞系统增生稍减低外 ,其它各系统均无明显变化。阳性对照组骨髓中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及明显减低 ,粒细胞系统形态异常。结论 rhGH对接受化疗小鼠的造血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医药》期刊2002年02期)
细胞学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及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对本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9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患者进一步分析临床中医证候分型,同时对TCT的剩余标本均采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进行再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NA倍体分析系统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关系。结果:1389例患者中CIN共247例,其中脾虚湿困型66例、阴虚夹湿型29例、湿热下注型67例、肾阳虚型29例、湿毒蕴结型5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2389例患者中,不明意义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169例,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1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3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1例,鳞状细胞癌(SCC)17例。DNA倍体分析共检出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异常者287例。病理活检中CINⅠ级156例,CINⅡ级54例,CINⅢ级37例,宫颈癌27例。以CINⅠ级及以上病变为阳性检出率,其中液基细胞学检查为LSIL及以上级别作为评估CINⅠ级及以上病理改变为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42%、66.96%、82.73%、45.56%;DNA倍体分析系统以出现DNA异倍体细胞作为评估CINⅠ级及以上病理改变为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5%、65.22%、86.06%、73.53%。结论:宫颈上皮内病变在不同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有一定统计学意义;细胞DNA倍体分析能有效提高宫颈癌筛查的阳性检出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学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邵艳敏,武文娟,张育德.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结合MRI影像学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
[2].张肖,高靖,张金虎.宫颈液基细胞学和活检指标分级与中医证候、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6
[3].邹满钰,李娜,郭水良,印丽萍.假高粱、黑高梁和高粱细胞学指标比较及其生态学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梁跃东,杨兴林,张流,熊金凤,洪章萍.贵阳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及血液生化细胞学指标相关性研究[J].贵州医药.2015
[5].马玉涛.野生马齿苋种质资源的细胞学及主要生理指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6].徐金金.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及相关生化与细胞学指标的动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
[7].木哈拜提·玉苏甫,李桂红,龚晓瑾.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针吸细胞学诊断指标[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
[8].周治兰.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诊断指标[C].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7
[9].符布清,孙延涛,高峰,陈洪军,姚莉.肝硬化患者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
[10].佟力,杨凌,肖敏.重组生长激素对小鼠血液细胞学指标变化的初步观察[J].云南医药.2002
标签: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 生化指标; MR; 结核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