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泳墨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泳,墨水,电子,粒子,颗粒,表面,聚乙烯醇。
电泳墨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培源,胡文波[1](2015)在《电子墨水用由聚乙烯醇改性的TiO_2颗粒电泳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聚乙烯醇(PVA)对电子墨水用二氧化钛(TiO2)电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采取逐次分离沉淀的方法,使TiO2颗粒的电泳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PVA已接枝在TiO2表面。经超声振荡后,采用PVA改性的TiO2颗粒在电泳溶剂四氯乙烯(C2Cl4)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制作了电泳槽对改性前后的TiO2颗粒的电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PVA改性后,TiO2颗粒的循环电泳运动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可完成循环电泳运动的次数从未改性前的3次提高至改性后的30次以上,并且具有更快的电泳速率。(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08期)
王静,冯亚青,李祥高,张雪峰[2](2013)在《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墨水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为共聚单体,乙醇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油红G为染色剂,甲基丙烯酸为电荷控制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电泳粒子。测定了聚合物电泳粒子的密度、电泳淌度、染料包裹率和粒径分布等性能。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聚合物电泳粒子的化学结构、表面形状、粒径及粒径分布和热稳定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包含聚合物电泳粒子的电子墨水。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物电泳粒子密度为1.07g/m3,可与分散介质匹配。油红G包裹率为69.96%,聚合物电泳粒子呈粉红色。聚合物电泳粒子固体状态下粒径为1.0μm~1.5μm,分散状态下粒径为1.0μm~2.0μm,分布狭窄。电泳淌度为-0.03942m2 V-1s-1,聚合物电泳粒子在微胶囊内具有可逆的电泳行为,可用于电子墨水。(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李晶晶[3](2012)在《电子墨水用阳离子型白色电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泳显示器作为一种非发光型显示器件,同时具有纸张和电子器件的特点,既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又具有可数字化控制、可彩色化及柔性显示等优点。电子墨水显示器是电泳显示器的一种,它利用带电颜料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响应并与分散介质中的染料产生鲜明对比从而进行图像显示,其中带电颜料粒子又被称为电泳粒子,在电泳显示中起着图像呈递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叁烯丙基胺为交联剂、甲醇为溶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由TiO_2纳米粒(核)和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co-甲基丙烯酸甲酯)(壳)组成的杂化纳米粒(TiO_2-HNPs),以碘代甲烷为季铵化试剂,采用季铵化反应制备可用作电泳粒子的TiO_2阳离子杂化纳米粒(TiO_2-CHNPs)。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光散射(DLS)等方法对TiO_2-CHN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_2-CHNPs的Zeta电位(ζ)、白黑对比度和响应时间分别是16.8mV、30及3s,说明TiO_2-CHNPs适合作为电泳粒子应用在电子墨水显示器件中。此外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制备了TiO_2/SiO_2核-层结构的无机杂化粒子。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为交联剂,进一步采用ATRP法制备了二氧化钛/二氧化硅/聚合物核-层-壳结构的杂化纳米粒,以碘代甲烷为季铵化试剂制备了二氧化钛/二氧化硅/阳离子聚合物核-层-壳结构的电泳粒子(TiO_2/SiO_2-CHNPs)。实验结果表明,SiO_2层的厚度对TiO_2/SiO_2-CHNPs电泳粒子的性能影响较大,当SiO_2层的厚度由6.5nm增加到9.5nm时,ζ、白黑对比度和响应时间分别由23.2mV、36、2.8s增加到28.1mV、40、2.6s。以上结果表明,作为电泳粒子,TiO_2/SiO_2-CHNPs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并且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其各项性能都显着提高,这为继续探索制备性能优异的电泳粒子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06-01)
王静,冯亚青,李祥高[4](2011)在《颜料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墨水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汉沙黄10G为原料,以超分散剂和协同分散剂为改性剂制备了颜料电泳粒子。研究了改性汉沙黄10G在电泳介质中的分散性、粒径分布和电泳淌度,通过FTIR和SEM对超分散剂改性的汉沙黄10G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并以包含改性汉沙黄10G的分散液为核材料,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发现改性汉沙黄10G在微胶囊内具有可逆的电场响应行为。(本文来源于《化学工业与工程》期刊2011年02期)
杨红[5](2010)在《低密度、快响应电泳粒子及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微胶囊型电泳显示技术的概念以来,电子纸技术在近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公司进入电子纸市场。本文采用引入离子型共聚单体的方法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蓝色聚(苯乙烯-苯乙烯叁甲基氯化铵-二乙烯基苯)(P(St-VBTAC-DVB))有机电泳粒子。通过IR、NMR、UV、SEM、TEM、粒径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对粒子的粒径、带电量以及染料含量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发现,随着离子型共聚单体苯乙烯叁甲基氯化铵(VBTAC)用量的增加,聚合物粒子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转移到聚合物粒子中的染料比例减少,聚合物粒子在正辛烷电泳液中的带电量增加;随着体系中丙酮与水的比例(“酮水比”)的增加,聚合物粒子的粒径增大,转移到聚合物粒子中的染料比例增大,聚合物粒子在正辛烷电泳液中的带电量增加;随着Oil blue N用量的增加,聚合物粒子的粒径减小,转移到聚合物粒子中的染料总量增加;制得粒径分布在76~246nm之间的一系列单分散聚合物粒子,粒子在正辛烷中的最大zeta电位值为32.1mV,最大泳动率为6.76~10~(-6) cm~2·s~(-1)·V~(-1)。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S/TiO_2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利用SEM、TEM、粒径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复合粒子的包覆情况。研究发现,在制备过程中加入PVP有利于复合粒子的形成;水解/凝聚条件会影响制得的复合粒子的性能,相对于滴加钛酸正丁酯的无水乙醇溶液,通过滴加NaCl水溶液的方法制得的复合粒子表层TiO_2更厚且更致密;添加剂也会影响制得的粒子的性能,加入NaCl水溶液能得到表面覆盖有TiO_2的产物粒子,而加入柠檬酸水溶液不能制得表面覆盖有TiO_2的产物粒子;通过改变体系中钛酸正丁酯量的方法,可以调节复合粒子表层二氧化钛的厚度从5 nm到65nm之间改变,从而制得表层二氧化钛厚度不同的复合粒子;制得粒径分布为176~236nm的复合粒子,粒子密度为1.29g/cm~3~2.82g/cm~3,在正辛烷中的zeta电位值为42.0mV,泳动率为8.84×10~(-6)cm~2·s~(-1)·V~(-1)。本文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以十六烷为核、PMMA为壳的微胶囊。利用SEM、粒径分析及光学显微镜等方法考察了微胶囊的粒径等情况。所制得的微胶囊呈球状,表面光滑,且囊壁透明。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壁材含量的增加,微胶囊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随着分散剂浓度和/或搅拌速度增加,微胶囊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在PMMA与十六烷的质量比为1:4,分散剂浓度为2%、搅拌速度为1000 rpm、实验温度为35℃的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69.2μm,有可能用于制备微胶囊型电子墨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20)
路新成,牛晓伟,孙岳明[6](2009)在《电子墨水中电泳颗粒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胶囊化电子墨水显示器具有双稳态、低功耗、宽视角、高对比度、反射型显示等优点,而其中起图像构成作用的是分散在微胶囊中的电泳颗粒,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子墨水显示器的对比度和响应时间。着重介绍了电子墨水中表面改性纳米颜料颗粒作为电泳颗粒的原理、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并对电泳颗粒和微胶囊化电子墨水的应用现状进行评述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09年01期)
强洪,王志勇,邹洪[7](2008)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和区分水溶性钢笔墨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析鉴定纸上水溶性钢笔墨水的方法。研究从纸张上提取墨水的最佳条件。使用100mmol/L硼砂缓冲体系(外加体积分数为20%甲醇)(pH8.00),电压30kV,柱温25℃,检测波长为214nm,对市售的21支水溶性钢笔样品得到很好的鉴别。(本文来源于《现代仪器》期刊2008年01期)
乔淑楠[8](2008)在《染料电子墨水电泳的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纸,是具有普通纸质印刷物显示效果的超薄、柔软的电子显示器件,具有高反射率、宽视角、柔软便携、双稳态显示、耗电量低等特点。近年来,电子纸受到了广泛关注。电泳显示电子纸技术,是多种电子纸技术中发展最成熟,最接近产业化的技术之一。传统的电泳显示电子纸器件是基于分散体系中的带电颜料颗粒在电场下发生电泳移动完成显示的。文献记载的电泳显示电子纸原理器件所采用的电泳显示颗粒集中在无机颜料颗粒如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有机颜料,如PY14,PY12这两大类上。但是颜料电泳的最大缺点就是体系稳定性差。电泳显示过程中,由于比重大,颜料颗粒很容易絮凝,沉降破坏显示。能否找到一种新的电泳显色材料代替颜料是设计本课题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研究染料电泳体系的电泳原理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了几类染料电泳电子墨水的组成与性能关系,通过金相显微镜拍摄的照片详细地描述了染料电泳过程,密度计记录了染料电泳前后的密度变化,集中测试了金属络合染料类和酸性染料类电子墨水的电化学性能,系统研究了染料在溶剂中的存在状态。此外,对染料电泳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染料体系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证实了染料电泳显示,找到了几种电泳性能较好的染料电泳体系,通过测试证明了染料在溶剂中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存在,而是以分子的聚集态形式存在。进而推测电泳显示电泳液中染料带电的原理。此外,确定了金属络合红Red04和酸性黑1染料在电泳过程中伴随着电化学反应的发生,生成了氧化偶氮苯。并且测试得到了四种染料电泳的响应时间,分析染料电泳速度较慢的原因。认为目前染料在电子纸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期刊2008-01-01)
朱宛琳,王秀峰,王列松,伍媛婷,方俊[9](2007)在《电子墨水用SiO_2白色电泳颗粒的表面包裹及荷电》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控制正硅酸乙酯在氨水-无水乙醇中水解的方法,制备出适合电子墨水使用的白色SiO2颗粒。将经H2O2浸泡,由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MPS)表面改性的SiO2颗粒,与苯乙烯单体分散在异丙醇中,采用自由基共聚法在SiO2颗粒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聚苯乙烯包4裹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Ray)、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Zetasize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包裹前后SiO2颗粒的表面形貌、颗粒尺寸及包裹层厚,包裹后颗粒的表面化学键合情况,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表面Zeta电位以及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自制SiO2颗粒呈球形,粒径约300 nm,SiO2颗粒表面包裹了聚苯乙烯,包裹层较为均匀完整,层厚约为10~25 nm,并随包裹颗粒时所加苯乙烯单体量增大而变厚,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表面Zeta电位由-4.26 mV提高到-49.47 mV,包裹后颗粒在电势为9 V的电场下,响应时间理论计算值到达40 ms,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性良好,分散后静置48 h,分散率可达到87%。(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07年02期)
朱宛琳,王秀峰,王列松,程冰,伍媛婷[10](2007)在《电子墨水显示器用电泳颗粒制备和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泳颗粒性能对电子墨水显示器的对比度、响应时间有重要的影响。综述了以无机颗粒(TiO2、SiO2、碳黑等)、白色聚合物颗粒、粉状染料颗粒、染料微胶囊颗粒作为电子墨水电泳颗粒的制备方法,提高表面荷电量以及降低颗粒密度的表面改性方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着重介绍了电泳颗粒表面改性的多种方法、原理以及特点。(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07年01期)
电泳墨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为共聚单体,乙醇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油红G为染色剂,甲基丙烯酸为电荷控制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电泳粒子。测定了聚合物电泳粒子的密度、电泳淌度、染料包裹率和粒径分布等性能。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聚合物电泳粒子的化学结构、表面形状、粒径及粒径分布和热稳定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包含聚合物电泳粒子的电子墨水。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物电泳粒子密度为1.07g/m3,可与分散介质匹配。油红G包裹率为69.96%,聚合物电泳粒子呈粉红色。聚合物电泳粒子固体状态下粒径为1.0μm~1.5μm,分散状态下粒径为1.0μm~2.0μm,分布狭窄。电泳淌度为-0.03942m2 V-1s-1,聚合物电泳粒子在微胶囊内具有可逆的电泳行为,可用于电子墨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泳墨水论文参考文献
[1].王培源,胡文波.电子墨水用由聚乙烯醇改性的TiO_2颗粒电泳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5
[2].王静,冯亚青,李祥高,张雪峰.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墨水中的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
[3].李晶晶.电子墨水用阳离子型白色电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D].天津大学.2012
[4].王静,冯亚青,李祥高.颜料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墨水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1
[5].杨红.低密度、快响应电泳粒子及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D].浙江大学.2010
[6].路新成,牛晓伟,孙岳明.电子墨水中电泳颗粒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9
[7].强洪,王志勇,邹洪.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和区分水溶性钢笔墨水[J].现代仪器.2008
[8].乔淑楠.染料电子墨水电泳的原理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8
[9].朱宛琳,王秀峰,王列松,伍媛婷,方俊.电子墨水用SiO_2白色电泳颗粒的表面包裹及荷电[J].液晶与显示.2007
[10].朱宛琳,王秀峰,王列松,程冰,伍媛婷.电子墨水显示器用电泳颗粒制备和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