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甘肃省兰州市兰炼中小学总校第二小学730000
摘要: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特别是田径教学一直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大纲,缺少使学生一接触就感兴趣的内容。教材相对来说陈旧、单调,而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技术动作的要求较高,从而使田径课的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作为一名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应发挥教学的主导地位,合理应用趣味田径理念,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人文关怀,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在宽容、平等、博爱的教育氛围中学习运动技能,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趣味田径调节运动心理
一、小学田径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分析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近些年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田径课的热情远远不及其他课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外因分析
(1)教学设计、评价方面。田径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当教学设计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和强度时,如跨越障碍物、耐力跑等,部分学生感到难度较大,训练枯燥,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另外,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调、枯燥,缺乏新意,对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要求,评价单一,对动作不到位、不过关的学生态度冷漠,甚至拿他们当反面教材,致使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也是学生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
(2)教育观念、安全方面。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常常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学生心中的安全意识一定意义上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老师也不得不调整教学内容,将跨栏、跳高等技术的学习从小学阶段剔除出去,这样做使得本来就是小学阶段教学难点的项目学生心中存在抵触情绪,而过多的忧患意识反而使学生在做动作时畏首畏尾,出现体育损伤,进而引发群体心理恐慌的“蝴蝶效应”,甚至是学校在田径教学中因噎废食、止步不前。
2.内因分析
(1)身体素质、能力制约。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运动练习的基本条件,由于现今小学生营养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身体笨重、肥胖、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在进行对抗性项目或是在进行协调、技巧类项目时很容易表现出焦虑、恐惧等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2)意志品质、自信缺乏。体育的竞技类运动常常是赢在一种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上,现在的部分孩子由于从小娇生惯养,使得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乏自信,加之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当遇到有一定难度和强度较大的项目时,如长跑、跳高等项目,他们经常会主动放弃或心理上认为自己不行,由于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卑感。
二、趣味田径的活动形式及理念
我校体育教师在2011年5月参加了兰州市体育局举办的趣味田径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解与示范,受益匪浅,认识和了解了趣味田径项目的意义及目的,也激发了我们对趣味田径的兴趣。我们在开学初制定的学校教学计划中特意把趣味田径项目的内容加了进去,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也摸索出了一些消除以往学生在田径教学中心理障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趣味田径调节运动心理的方法
因为产生排斥、厌倦心理的原因不同,所以采取的干预方法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方法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讲解示范有感染力、改进教法推陈出新等。
1.尊重个体差异,营造愉悦课堂。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趣味田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2.注重理论教学,创设温情课堂。体育理论课一直是田径教学的薄弱环节,应该给予重视并与时俱进。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从而突出趣味田径之“趣”。
3.激发对抗意识,体验激情课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场地布置也要合理新颖,不断设计新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做到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摆放设计新颖美观。这样学生有一种新异感,大脑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高度投入,让激情燃烧在体育课堂练习中。
综上所述,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指导学生,使学生在锻炼中自我探索,并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对田径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愉悦中重拾田径,在运动中寻求快乐,获取健康的身心,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