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建筑职业技术教育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夏峻嵩[3](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于湾[5](2020)在《身体·媒体·戏剧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与科技的持续创新,人们的思维观念已进入一个动态多维、富于弹性的开放领域,建筑设计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语汇。一方面,建筑设计前所未有地拥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些建筑设计正由于视觉的偏好而出现一些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的因素。鉴于此,本次研究期望达到的目标首先是整合新时代和新文化背景下的多种因素,将其应用到设计研究中,另外尝试将实验性的创作方法与感性的知觉体验结合,使得最终的研究成果既含有时代的符号意义,又能够丰富“知觉”的理论含义。本文受到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的启发,从身体、媒体、戏剧三个方面对建筑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实验性探索。前四章除了对身体与建筑空间、媒体与建筑空间、戏剧与建筑空间进行相关理论与建筑实践的系统剖析以外,在研究过程中,还时刻含有对“知觉”的关照。最后,将研究中新的见解与方法融入进毕设创作中,以“日常之屋”为课题,用实验性的手法进行了创作实践。
徐畅[6](2020)在《南头古城实验: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初探》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已处于列斐伏尔所述的资本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空间生产运动中,建筑设计在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背景下逐渐趋于商品性、一致性,渐渐远离以人为本的实质。且工业与消费主义文化下视觉主导地位,导致人们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而远离身体,致使出现某种限制性和排他性。忽视身体,忽视感知,使建筑逐渐失去真实体验的同时,失去自身特征和个性。本文以身体感知理论为基础,以南头古城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以现象学的视角去检视空间场所与身体感知的关系,探索主体空间认知的基本方法,强调基于身体的感知、记忆与想象,构建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为建筑设计实践回归身体奠定一个理论基础。本文分三部分:首先,是相关理论概述、整理,构建现象学的视角:通过对现象学及相关学者理论的初步认知,梳理其主要观点,感知的身体、知觉是认知世界的方式与媒介,借由现象学对存在和自我具身体验的强调,从感知的两个维度——场所及身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对“空间认知”这一与建筑学相关命题奠定相应认识论的基础。其次,是在现象学的理论基础上梳理建筑空间的感知,运用建筑现象学及身体感知理论,结合典型案例,从场所和场所精神到身体和具体的空间知觉,从外部秩序到内在体验,从空间所处的环境背景到身体作为直接认知空间的方式,以沉浸式的实践的和具身体验的过程建立对空间的全面认知。最后,以现象学与建筑现象学的感知方式为视角,以南头古城为研究对象,尝试检视身体感知与空间场所的关系:从南头古城空间地理感知与记忆到空间主体的各感知体验(身体、事件、情感),从有关过去的历史记忆到现状日常生活的体验,再到未来的发展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现象学理论的实验观察验证与具体经验的知识构建。最终,完成从哲学感知——建筑感知——现实感知的思想认知过程。总之,人用整个身体的存在去感知、体验和衡量空间,空间围绕身体进行,也是人们记忆和想象的所在,并在感知、记忆的互动中完整。感知的研究方法着重于真实的建筑现实与感受的个人之间的互动,在交互的空间中,每一个观众不只是观众,更是演员也是主角,通过完整的视声味各感知和想象,创造独特的空间感知,在感知中认识存在。
朱厢炜[7](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蔚海涛[8](2020)在《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厦门市城市化率迅速膨胀,城市经历了颠覆性的空间景观巨变。在城市化和二元所有制结构影响下,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成为空间异类和城市孤岛。增量向存量优化的转变使得城中村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研究和实践对象之一,在空间利益和权力博弈的推动下,通常以政府和开发商主导的推倒重建与综合整理使城中村更新逐渐演变为更加激烈的人地矛盾和社会矛盾,城中村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城市非正规性研究是对社会空间和社会场景的再思考,追寻事物或行为的自发性和演变性规律,对日常生活和现有事物客观描述,以强调规范于体制之外的秩序表达。城中村是城市非正规性研究的重要空间场所之一,其内部空间秩序和社会结构展现出现阶段其复杂的公共空间形态和丰富的公共生活场景,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物质基础,成为创造城市生活价值的关键。同时国内现阶段以城市非正规性在城中村研究和更新方面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因此,城市非正规性与城中村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正向价值,既是寻求看城中村的另一种视角,也是对理论实践的客观科学补充。本论文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的工作流。基于城市非正规性理论下的建筑学和城市设计研究,以现象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为支撑,通过结合相关理论和城市更新案例,将城市非正规性特征主导的厦门城中村通过空间主导性将其整合、分类、取样本,并以非正规性视角对其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类比,归纳出厦门城中村空间特征及人群行为特征,并以社区空间和城市空间角度概括出现阶段城中村所面临的微观性和宏观性问题,以此基础提出非正规性空间营造更新的适用性策略。在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中从物质空间和文化基础角度提出针对功能业态、边界空间、内部空间和地域文化的活化更新策略,来寻找城中村与城市共生共享的发展方式。以此总结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后续城中村更新营造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陆垠[9](2019)在《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文中提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代建筑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主动寻求对工业化的回应。此时的德国经历着急剧的转变,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社会关系和政治格局均发生了变化,同样对新建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作为德意志制造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穆特修斯开始寻求扩大建筑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的方式,以满足德国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需求。1922年是德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风格变化的关键时期,随着一战的结束,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遭遇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陷入了住房短缺问题的影响。以陶特、格罗皮乌斯、恩斯特·梅和密斯为代表一批建筑师们开始着手解决住房问题,从而为自己定义新的社会角色。他们遵循着新客观主义的设计理念,拒绝将传统形式作为新建筑的外在形式,这不仅是外观上的摈弃,更多的是开始以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作为影响建筑形式的主要目标。新客观主义风格并没有延续一战前表现主义者所奉行的夸张化、具象式的建筑形式,而是寻求一种更加简洁、实用的特征,它成为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主导思想,影响着许多后来的建筑大师们,推动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发展。新客观主义思想可以被解读为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成果:外在的社会性与内在的思想观,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一致性。因此为了正确认识新客观主义在现代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新客观主义建筑师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来解读新客观主义的创作观与思想观,并通过对新客观主义较为详细的诠释,拓展现代建筑理论视野,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分析其设计要素。明确新客观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是由其所处时代的特异性、与表现主义思想的连续性,以及为明确的需求寻找清晰形式的设计观,这三种特征属性共同作用和引导的。尽管新客观主义在现在看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自身属性是二十世纪早期德国社会环境下建筑师与现实社会相互协调的必然结果,即使已经失去存在的社会环境,但它们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将其中更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与现代建筑一起延续下去。在最后,本文希望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这段建筑史的思路,将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最将回归到一种观点:建筑本身的形式并不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用来明确其价值的最终途径,建筑形式的本源应源自建筑师对这个时代中人们的观念和需求的反馈。
余姝颖[10](2019)在《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程泰宁作为当代中国标杆性的建筑师之一,始终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在60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程泰宁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并立足本土,建构了一套富含东方文化内涵的建筑理论体系。系统、深入地对程泰宁的建筑思想、作品、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国建筑理论发展和对年轻建筑师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在大量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人物访谈、案例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等多种方式,从时间、空间、思想三个维度对程泰宁进行研究。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从三个维度对程泰宁展开研究。第二章是从时间维度上梳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和人物访谈,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划分为求学、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多元开拓四个阶段。在求学阶段,主要分析了布扎体系和杨廷宝、刘敦桢等名师对程泰宁今后建筑创作发展的影响;在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和多元开拓等执业阶段,笔者主要从实践活动、理论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章是从空间维度上分析程泰宁建筑作品。以对1956-2018年间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统计为切入点,初步分析了程泰宁建筑作品中的规模、类型和地域分布特征。基于人物访谈、文献研究和部分案例的实地调研,进一步对程泰宁具体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进行解析。笔者在收集程泰宁本人发表论文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类文献的基础上,借助词频统计和人物访谈等方式,分析程泰宁的设计思想和教育思想特征。第四章是从思想的维度上研究程泰宁对建筑创作和教育的思考。本章以文献词频统计为基础,结合人物访谈和文本解读,深入分析程泰宁的创作思想和教育思想。关于程泰宁的创作思想,主要是从文化观、环境观和审美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关于程泰宁的教育思想,主要从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第五章,总结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和思想对中国建筑师执业的启示。本文共计约72000万字,图表共127张。
二、对建筑职业技术教育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建筑职业技术教育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身体·媒体·戏剧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 |
第一章 面向建筑设计的知觉·实验创作 |
第一节 知觉·实验的基本内涵 |
一、知觉 |
二、实验 |
三、知觉·实验 |
第二节 知觉·实验的理论基础 |
一、关于建筑学中知觉的理论基础 |
二、关于建筑与实验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基于知觉·实验的建筑创作新思维 |
一、观念性的探索 |
二、再思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身体”的实验 |
第一节 身体知觉与空间体验的理论 |
一、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 |
二、施莱默的“身体”概念 |
三、柯布西耶的身体“模度”理论 |
第二节 空间中的身体表达 |
一、“糟糕的熨烫” |
二、“窥视孔” |
三、“退出的房间” |
第三节 与身体知觉相关联的建筑实践 |
一、斯蒂文·霍尔作品分析 |
二、尤哈尼·帕拉斯玛作品分析 |
三、卡拉特拉瓦作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体”的实验 |
第一节 媒体技术与空间体验的理论 |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
二、史蒂芬·佩雷拉的“超表皮”理论 |
三、德勒兹的“虚拟与真实”概念 |
第二节 迷惑中的身体知觉 |
一、“悠闲住宅” |
二、“寄生虫” |
三、“啤酒屋” |
第三节 与媒体技术相关联的建筑实践 |
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品分析 |
二、史蒂芬·佩雷拉作品分析 |
三、彼得·库克作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戏剧”的实验 |
第一节 戏剧与空间体验的理论 |
一、狄德罗的“情境说”理论 |
二、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概念 |
三、戈夫曼“社会戏剧”理论 |
第二节 戏剧性与戏剧化的演绎 |
一、“扶轮公证人和他的热盘” |
二、“壁画” |
三、“模糊建筑” |
第三节 与戏剧相关联的建筑实践 |
一、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分析 |
二、雷姆·库哈斯作品分析 |
三、彼得·艾森曼作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的景观实验性研究 |
第一节 “日常之屋”的概念确定 |
一、选题背景 |
二、“日常之屋”的观念化营造 |
第二节 “日常之屋”的仪式感氛围 |
一、仪式感的生成与唤起 |
二、仪式感价值观的空间营造 |
第三节 “日常之屋”的安全感表达 |
一、安全感的控制与释放 |
二、安全感自体观的空间建构 |
第四节 “日常之屋”的自恋情节 |
一、自恋的能量与融入 |
二、自恋认知观的空间表达 |
第五节 “日常之屋”的欲望抒发 |
一、欲望的本质与还原 |
二、欲望人本观的空间塑造 |
第六节 “日常之屋”的恐惧梳理 |
一、恐惧的体验与整合 |
二、恐惧情绪观的空间生成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南头古城实验: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业态——社会背景 |
1.2.2 社会背景下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哲学背景 |
1.2.3 建筑理论所承载的体验、文化及情感等属性——建筑背景 |
1.2.4 建筑美学空间——建筑美学背景 |
1.2.5 建筑认知及设计方法论探索——建筑设计背景 |
1.2.6 当代建筑教育教学模式——建筑教学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向的特色与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1.5.1 基于身体感知的现象学理论综述 |
1.5.2 研究总体评价 |
1.6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视角 |
1.6.3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的方法 |
1.7.2 学科交叉的方法 |
1.7.3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7.4 案例分析的方法 |
1.7.5 综合分析的方法 |
1.7.6 实地调研的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场所与身体:现象学的感知理论 |
2.1 现象学概述 |
2.2 埃德蒙德·胡塞尔 |
2.3 场所感知理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 |
2.4 身体感知理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
2.4.1 知觉感知理论 |
2.4.1.1 感知基本概念 |
2.4.1.2 莫里斯·梅洛-庞蒂 |
2.4.2 身体中心——身体主体、身体确认、身体本能 |
2.4.2.1 身体——主体 |
2.4.2.2 扩展的身体 |
2.4.2.3 身体确认、身体本能(身体运动) |
2.4.3 感知规律 |
2.4.3.1 知觉首要 |
2.4.3.2 知觉与感觉 |
2.4.3.3 感知内化 |
2.4.3.4 可感知的感知 |
2.4.4 感知对象 |
2.4.5 感知方式与类型 |
2.5 小结 |
第3章 空间感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构建 |
3.1 空间感知理论 |
3.1.1 场所感知 |
3.1.1.1 场所、存在空间 |
3.1.1.2 场所结构——空间、特性 |
3.1.1.3 场所精神——方向性、认同感、特性 |
3.1.1.4 小结 |
3.1.2 身体空间感知 |
3.1.2.1 建筑七感——尤哈尼·帕拉斯玛 |
3.1.2.2 建筑的现象学感知——斯蒂文·霍尔 |
3.1.2.3 体验建筑——S·E·拉斯姆森 |
3.1.2.4 理解与感知建筑——彼得·卒姆托 |
3.2 建筑的感知与体验 |
3.2.1 体验建筑 |
3.2.2 视觉感知 |
3.2.3 听觉感知 |
3.2.4 触觉感知 |
3.2.5 嗅觉与味觉感知 |
3.2.6 联觉——多重感觉的体验 |
3.2.7 感知的其他品质——光影、时间、静寂、孤独记忆、想象 |
3.2.7.1 光与影 |
3.2.7.2 时间与静默 |
3.2.7.3 记忆与想象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南头古城的案例解析 |
4.1 南头古城空间遗产价值觉醒(现实背景) |
4.2 感知视角下的记忆与想象审视(过去-现在-将来) |
4.3 南头古城地理空间感知与记忆 |
4.3.1 南头古城的空间地理环境 |
4.3.1.1 大的地理环境背景 |
4.3.1.2 南头古城地理区位 |
4.3.2 南头古城的空间格局(古——近——今) |
4.3.3 南头古城的肌理 |
4.3.4 南头古城的城——村——城中村 |
4.4 南头古城的身体感知(五感、记忆、活动、情感等) |
4.4.1 从感知到记忆(基于感知的记忆) |
4.4.2 物质感知 |
4.4.2.1 空间感知(建筑、场所、地点) |
4.4.2.2 肌理感知(材质、色彩) |
4.4.2.3 声景感知 |
4.4.2.4 气、味感知 |
4.4.2.5 综合感知 |
4.4.3 事件、活动 |
4.4.3.1 重要历史事件 |
4.4.3.2 公共(社会)生活事件 |
4.4.3.3 日常生活事件 |
4.4.4 情感(文化) |
4.4.4.1 原住民空间文化:传统宗族祠堂聚落文化、民俗信仰 |
4.4.4.2 租户文化/外来移民文化 |
4.4.4.3 外部体验者情感(文化) |
4.3.3.4 专家学者情感(文化) |
4.4.4.5 改造介入者情感(文化) |
4.5 结论与讨论:南头古城意义价值及想象(过去-现在-未来) |
4.5.1 现象学视角下的空间/遗产价值 |
4.5.1.1 历史价值 |
4.5.1.2 文化价值 |
4.5.1.3 艺术价值 |
4.5.1.4 科学价值 |
4.5.1.5 经济价值 |
4.5.2 部分空间、文化或记忆缺失(现状问题) |
4.5.2.1 缺失现状 |
4.5.2.2 缺失原因 |
4.5.3 基于感知与记忆的未来想象 |
4.5.3.1 南头古城的未来想象 |
4.5.3.2 通向未来的途径方法 |
4.6 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主要结论 |
(二)本文研究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知道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8)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兴起对城市的思考 |
1.1.2 日常都市主义等城市设计理论的可行性 |
1.1.3 现代城市建设使人归属感和安全感缺失 |
1.1.4 通过参与式设计来获取城市空间的价值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5.1 国外 |
1.5.2 国内 |
1.6 研究特色和研究创新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中村非正规性相关概念与实践案例研究 |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中村社区 |
2.1.2 城市非正规性 |
2.1.3 公共空间 |
2.1.4 公共生活 |
2.2 非正规性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日常生活和日常都市主义 |
2.2.2 共享空间和动态·复合型空间 |
2.2.3 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空间行为 |
2.2.4 城市针灸 |
2.3 实践案例分析 |
2.3.1 城中村更新——南头古城更新改造计划 |
2.3.2 城市更新——巴塞罗那城市再生计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调研分析 |
3.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整合分类研究 |
3.1.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概况 |
3.1.2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分类研究 |
3.2 调研内容及调研方法 |
3.2.1 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 |
3.2.2 调研方法 |
3.3 旅游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大社社区 |
3.3.1 概况 |
3.3.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
3.3.3 街区街巷型空间 |
3.3.4 社区节点型空间 |
3.3.5 社区社会生活 |
3.3.6 小结 |
3.4 商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杏林社区 |
3.4.1 概况 |
3.4.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
3.4.3 街区街巷型空间 |
3.4.4 社区节点型空间 |
3.4.5 社区社会生活 |
3.4.6 小结 |
3.5 工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五通社区泥金社和店里社 |
3.5.1 概况 |
3.5.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
3.5.3 街区街巷型空间 |
3.5.4 社区节点型空间 |
3.5.5 社区社会生活 |
3.5.6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中村社区非正规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 |
4.1 非正规空间形态特征 |
4.1.1 社区肌理 |
4.1.2 街巷结构 |
4.1.3 建筑形式 |
4.1.4 活动空间 |
4.1.5 日常生活 |
4.2 非正规空间功能的状态和特征 |
4.2.1 空间功能状态 |
4.2.2 空间属性特征 |
4.3 非正规空间人群的空间行为 |
4.3.1 社区住民 |
4.3.2 商业经营者 |
4.3.3 社区外部人群 |
4.4 非正规空间存在的问题 |
4.4.1 微观性问题 |
4.4.2 宏观性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概念设计 |
5.1 项目概况与诉求 |
5.1.1 概况 |
5.1.2 项目诉求 |
5.2 项目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
5.2.1 区位分析 |
5.2.2 区域业态分析 |
5.2.3 路网交通分析 |
5.2.4 空间演变分析 |
5.2.5 建筑类型分析 |
5.3 “非正规性空间”营造的适用性策略 |
5.3.1 复合型功能营造 |
5.3.2 功能性有机营造 |
5.3.3 参与式社区营造 |
5.3.4 在地性延续营造 |
5.4 项目目标方向 |
5.5 项目更新策略 |
5.5.1 功能业态整合 |
5.5.2 边界空间更新 |
5.5.3 内部空间活化 |
5.5.4 地域文化复兴 |
5.6 非正规性空间对城市设计的思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调研问卷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范围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相关研究综述 |
0.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0.4.3 存在问题与研究预期 |
0.5 研究方法及策略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策略 |
第1章 新客观主义及其关联性研究 |
1.1 新客观主义的概念解析 |
1.1.1 艺术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1.2 建筑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2 战后艺术家对新客观主义的探索 |
1.2.1 绘画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2.2 摄影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3 与新客观主义相关的哲学思想 |
1.3.1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论 |
1.3.2 本雅明的寓言论 |
1.4 阿道夫·贝恩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 |
1.4.1 建筑层面 |
1.4.2 哲学层面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建筑与新社会:一场建筑风格的革命 |
2.1 德国新建筑风格的早期探索 |
2.1.1 穆特修斯与新风格 |
2.1.2 客观性思想的萌芽 |
2.1.3 标准化与个性化之争 |
2.2 表现主义:一场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 |
2.2.1 表现主义的出现 |
2.2.2 水晶的梦幻:陶特的表现主义 |
2.2.3 动态与功能:门德尔松的表现主义 |
2.2.4 转型:从表现主义到新客观主义 |
2.3 包豪斯:新客观主义的转型与发展 |
2.3.1 包豪斯早期的表现主义思想 |
2.3.2 包豪斯思想的客观性转变 |
2.3.3 新客观主义时期的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
2.3.4 新客观主义的影响与批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最低限度住宅:住房危机下的标准化生活空间 |
3.1 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1 欧洲住房危机 |
3.1.2 德国住房改革的早期探索 |
3.1.3 恩斯特·梅主导的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4 威斯特豪森住区 |
3.2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 |
3.2.1 早期的工人住宅 |
3.2.2 十九世纪的公寓建筑 |
3.2.3 最低限度住宅的概念 |
3.2.4 最低限度住宅与法兰克福 |
3.3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和布局模式研究 |
3.3.1 大中型公寓的布局模式演变 |
3.3.2 小型公寓功能空间的弱化 |
3.3.3 极简化的建筑结构和室内家具 |
3.4 最低限度住宅与CIAM |
3.4.1 建筑标准化 |
3.4.2 最低限度的最佳标准 |
3.4.3 低、中、高层住宅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魏森霍夫国际住宅展:新客观主义的国际宣言 |
4.1 魏森霍夫住宅展的背景与准备 |
4.1.1 德意志联盟与密斯·凡德罗 |
4.1.2 住宅展主题的探索:合理化与标准化 |
4.1.3 对建筑师的选择 |
4.1.4 场地的选择与设计 |
4.2 对低层独立式住宅的思考 |
4.2.1 格罗皮乌斯:标准化的模块组合 |
4.2.2 理查·多克:诗意的新客观性 |
4.3 对多层联排式住宅的思考 |
4.3.1 J.J.P.奥德:空间、节奏与精度 |
4.3.2 马特·斯塔姆:结构美学下的简约主义 |
4.4 对多层公寓式住宅的思考 |
4.4.1 密斯·凡德罗:规律的形态与灵活的空间 |
4.4.2 彼得·贝伦斯:为生活寻求阳光与健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新客观主义建筑的再思考 |
5.1 时代特异性下的新风格 |
5.2 对穆特修斯客观性思想的辩证性批判 |
5.3 表现主义与新客观主义的连续性解读 |
5.4 求同:需求引导形式 |
5.5 局限性与转变 |
5.5.1 局限性: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对个性精神的压抑 |
5.5.2 转变:两种不同的方向 |
第6章 结语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程泰宁出版论着 |
1.3.2 其他学者的研究 |
1.3.3 人物类研究的一般视角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时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 |
2.1 划分依据 |
2.2 求学阶段:(1952—1956) |
2.2.1 布扎体系的影响 |
2.2.2 名师影响 |
2.3 素养积累阶段(1956—1980) |
2.3.1 时代背景 |
2.3.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
2.3.3 理论积累 |
2.4 思想成熟阶段(1981—2002) |
2.4.1 时代背景 |
2.4.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
2.4.3 理论建构 |
2.5 多元开拓阶段(2003至今) |
2.5.1 时代背景 |
2.5.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
2.5.3 理论完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作品探析 |
3.1 本章研究方法 |
3.1.1 统计分析法 |
3.1.2 人物访谈法 |
3.2 程泰宁建筑作品一般特征 |
3.2.1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规模特征 |
3.2.2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类型特征 |
3.3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地域分布特征 |
3.3.1 江浙一带的开拓 |
3.3.2 地方特色的萃取 |
3.4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 |
3.4.1 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 |
3.4.2 空间的运动性体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程泰宁建筑思想分析 |
4.1 本章研究方法 |
4.1.1 文献统计范围 |
4.1.2 统计方法 |
4.1.3 初步分析 |
4.2 比较与融合:以文化观贯穿始终 |
4.2.1 互为参照的中西文化 |
4.2.2 立足本土的当代理论体系建构 |
4.3 融入与表现:以整体思维塑造环境 |
4.3.1 多维语境下的整体思维 |
4.3.2 “克制比张扬更难” |
4.4 意境与通感:以“情景合一”拓展审美维度 |
4.4.1 “情景合一”的审美主导 |
4.4.2 “通感”的审美方法 |
4.5 职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程泰宁的教育思想 |
4.5.1 以实践触发思考 |
4.5.2 力行公民教育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5.1 结语 |
5.1.1 时代的见证者 |
5.1.2 潮流的批判者 |
5.1.3 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的建构责任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对建筑职业技术教育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身体·媒体·戏剧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研究[D]. 于湾.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南头古城实验: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初探[D]. 徐畅. 深圳大学, 2020(10)
- [7]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D]. 蔚海涛. 华侨大学, 2020(01)
- [9]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D]. 陆垠. 东南大学, 2019(01)
- [10]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 余姝颖.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