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性论文_刘应亮,柳加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概括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概括性,海事,法治,标记,名词,政策,限制性。

概括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应亮,柳加英[1](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学者学术写作立场概括性对比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立场方面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学生学术写作的确定性特点,但鲜有研究关注学生学术立场中的概括性特征。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与国际学者对比,旨在探讨中国学生学术写作立场中的概括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学术写作中使用的概括性标记显着多于国际学者,而国际学者明显使用了更多的限制性概括标记。此外,尽管对概括性特征的功能偏好相似,中国学生和国际学者在概括性标记的关注点和限制性概括标记的分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倾向于将主张概括至更大的范围以增强说服力,从而给人留下夸张的印象;而国际学者更倾向于限制学术写作的概括性,从而在学术立场方面建立起一种客观谨慎的形象。(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期刊2019年03期)

周惠,刘永兵[2](2019)在《二语学术写作中语义概括性的发展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以不定代词的使用为例,探讨我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语义概括性的发展特征。与期刊作者语料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二语学习者语义概括性标示词总体使用过度,合理概括化使用比例相对较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语义概括性使用呈现递减发展趋势,本科生阶段语义概括性标示词使用最多,硕士生阶段大幅度下降,博士生阶段较为接近期刊作者的使用情况。就具体类别而言,整体性概括持续减少,个体性概括不断增多,部分性概括呈现起伏变化。研究揭示了二语社会化进程中语义概括性波动式下降的规律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外语界》期刊2019年03期)

刘莹[3](2019)在《有害生物概括性名词的分类及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害生物的名词在信息写作、月报总结等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词汇。使用范围广泛,但分类及使用未见描述。本文就有害生物概括性名词的分类及使用进行了描述。(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段凯,郭靖,杜洪桥[4](2018)在《针对我国疫苗经济学评价研究的概括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疾病致死率,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健康水平,是公共卫生领域中性价比最高的用于降低传染性疾病负担的有效干预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复杂的疫苗生产工艺和对于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方面严格的注册及监管要求,导致疫苗开发及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因此在疫苗成本效益方面存在一些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公共卫生系统涉(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姚树举[5](2018)在《刑法立法表达应兼顾明确性与概括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实现良法善治,首先应当科学立法。立法表达是科学立法的关键环节,属于立法技术的重要范畴,直接制约立法政策的贯彻和立法目的的实现。探寻刑法立法表达规则,对于完善法治体系、实现良法善治,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改进刑法立法表达技术是完善刑法典、实现刑(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8-08-13)

余军[6](2017)在《德国宪法上的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基本法》第2条第1项之功能地位、规范构造与规范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德国《基本法》第2条第1项与明文列举的基本权条款之间的关系可用"普通法与特别法之关系"或"增补关系"解释,尽管两种学说对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在人权体系中的定位截然不同,但在具体的适用规则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均以"竭尽"列举自由权条款适用的可能性为前提。《基本法》第2条第1项的规范构造可分为构成要件和限制条件两大部分,对于构成要件的理解,主流学说和司法实务均持宽构成要件和外部理论说,尽可能地扩大该条款的涵盖保护范围,进而以原则权衡之论证程序来处理构成要件与限制条件的关系。《基本法》第2条第1项的规范领域可概括为对基本权主体的行为、状态与法律地位的保障,人格保护与自我决定权之保护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公法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杨海明,周静[7](2018)在《说“大概”与“大约”释义的科学性——虚词词典释义的精准度与用法说明的概括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义副词"大概"与"大约"的释义问题有四个方面:(1)二者的互换条件,(2)同现的分工及差异,(3)"大概"不能用"大约"替换的条件制约,(4)虚词释义的科学性。科学地解释副词需要注意叁点:词语诠释注重基本义、用法说明注重基本义及发展的影响、解释词义注重真实文本验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静[8](2018)在《论毒品犯罪中概括性认识的引入》一文中研究指出毒品犯罪中应引入概括性认识的概念。概括性认识属于概括故意中的认识因素,指行为人行为时对于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素认识不确定,对具体的危害后果仅认识到有发生可能性。概括性认识的特点有二:认识内容不确定、认识程度不确定。就毒品犯罪而言,尤其是在认定运输毒品罪时,行为人只要认识到其运输的可能是违禁品且仍然为之,而实际上运输的正是毒品,此时运输毒品罪即告成立。有学者认为"可能知道"也属于明知,但知道可能性在逻辑上不能等同于"可能知道"。如果行为人仅是可能知道其运输的是毒品,则意味着其可能不知道,只能疑罪从无。最后,由于概括性认识的程度比确定性认识要低,在量刑时应予体现。(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侯劲松,黄丹[9](2017)在《上海海事法院推行“概括性授权委托” 破解涉外海事诉讼程序性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黄丹) 境外当事人在中国参与诉讼时,授权委托材料需要经过公证、认证等诸多环节,短则数周,长则数月,手续繁多且耗时费力。在上海海事法院,一份《境外诉讼主体概括性授权委托书》就可将诉讼代理权授予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或律师,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7-06-27)

杨柳[10](2017)在《英语叙述语篇中概括性名词的语料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儿童的早期认知阶段,童话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所有童话中,由格林兄弟收集编写的《格林童话》自初次出版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有诸多不同版本的译本。在国内外,关于《格林童话》的研究日趋增多,《格林童话》的研究视角也逐渐增加。但是从词汇衔接的角度对《格林童话》进行的研究却为数不多,而对于《格林童话》中概括性名词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本文是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和概括性名词理为基础,对玛格丽特·亨特翻译的英文版《格林童话》中概括性名词的使用进行的研究。以韩礼德和哈桑的概括性名词理论为依据,本研究将《格林童话》中的概括性名词分为了7类,以回答下面的几个研究问题:1.格林童话中的概括性名词有哪些?2.格林童话中概括性名词如何分布,又有哪些特征?3.概括性名词对于作者实现写作目的的功能是什么?以及概括性名词如何帮助读者对语篇的理解?这个研究的主要研究步骤包括:(1)作者从由玛格丽特·亨特翻译的英文版《格林童话》中挑出50篇关于不同主题的文章,并且将这些文章分别保存为TXT格式文件,并创建《格林童话》数据库。(2)作者和另外两名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对文本分别进行标注,直到取得标注的一致性。(3)作者用AntConc3.4.4和SPSS2.0软件分别统计每一种概括性名词的分布状况。(4)作者挑选出每一类中频繁使用的概括性名词并举例来分析这些概括性名词在文本中的作用。(5)作者总结出《格林童话》中7类概括性名词的特点并举例说明。研究结果包括:(1)《格林童话》数据库中的概括性名词的数量占数据库总字数的11.66%,表明概括性名词在《格林童话》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2)7种概括性名词的所占比例不同:表示人类的概括性名词、非人类有生命的概括性名词、无生命的具体名词、无生命的抽象名词、动作名词、事实名词和地点名词分别占全部概括性名词的67.2%、10.4%、10.6%、1.3%、0.2%、1.8%和8.5%。(3)尽管概括性名词在整个语料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是他们作为篇章标示词的数量却不如作为普通名词显着。另外本研究也总结了《格林童话》中概括性名词的特点:(1)指称性。在《格林童话》中,为了代替重复使用的指示词,概括性名词就被用来回指上文中出现的一些词。(2)高度概括性。高度概括性是概括性名词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个特征使得一个概括性名词可以包含所有这一类名词的词义,但是概括性名词却不拥有这一类词的共有属性,也就不能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词项。(3)低可及性。低可及性为概括性名词的一个突出特点,和指示代词相比,概括性名词的信息含量偏大,这就需要人们在解读时付出更多的努力。(4)不对等性。在《格林童话》中,概括性名词不仅可以用来回指前文提到的某一事物,一些动作名词还可以回指某个抽象的动作或过程。(5)开放性。开放性指的是我们在运用概括性名词时,可以不受语法规则的禁锢,作者可以在概括性名词前加入限定词来表示情感和态度。总之,本研究总结了《格林童话》中概括性名词的分布状况以及《格林童话》中概括性名词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希望从概括性名词这一角度的《格林童话》的研究,能够帮助到童话翻译、赏析和研究,并且受益于童话的使用者。(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概括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以不定代词的使用为例,探讨我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语义概括性的发展特征。与期刊作者语料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二语学习者语义概括性标示词总体使用过度,合理概括化使用比例相对较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语义概括性使用呈现递减发展趋势,本科生阶段语义概括性标示词使用最多,硕士生阶段大幅度下降,博士生阶段较为接近期刊作者的使用情况。就具体类别而言,整体性概括持续减少,个体性概括不断增多,部分性概括呈现起伏变化。研究揭示了二语社会化进程中语义概括性波动式下降的规律性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概括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应亮,柳加英.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学者学术写作立场概括性对比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2019

[2].周惠,刘永兵.二语学术写作中语义概括性的发展特征研究[J].外语界.2019

[3].刘莹.有害生物概括性名词的分类及使用[J].四川农业科技.2019

[4].段凯,郭靖,杜洪桥.针对我国疫苗经济学评价研究的概括性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8

[5].姚树举.刑法立法表达应兼顾明确性与概括性[N].检察日报.2018

[6].余军.德国宪法上的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基本法》第2条第1项之功能地位、规范构造与规范领域[J].公法研究.2017

[7].杨海明,周静.说“大概”与“大约”释义的科学性——虚词词典释义的精准度与用法说明的概括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8].王静.论毒品犯罪中概括性认识的引入[J].岭南学刊.2018

[9].侯劲松,黄丹.上海海事法院推行“概括性授权委托”破解涉外海事诉讼程序性障碍[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

[10].杨柳.英语叙述语篇中概括性名词的语料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中显采了人钊清西陵旅游地研究区域的虚拟叁维地形...3.16 中国地区 NmF2 在 2004 年的月中值...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生命周期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故宫储秀宫正殿西隔扇上匾额采自...

标签:;  ;  ;  ;  ;  ;  ;  

概括性论文_刘应亮,柳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