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打破教师“铁饭碗”(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1](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阚天阔,施海泉[3](2020)在《《人民日报》“铁饭碗”集体记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人们对"铁饭碗"的记忆有所不同,在曲折发展时期认为靠集体才是铁饭碗;改革开放后开始呼吁打破"铁饭碗"这种错误思想;新世纪到来后,"铁饭碗"除了指代那些体制内的稳定工作,还主张能力为王。《人民日报》主要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报道企业模范、刊载讽刺故事来建构"铁饭碗"的集体记忆的,其对后来人们的社会心态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自主意识强化、物质崇拜盛行、竞争意识凸显。
林佳[4](2020)在《P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管校聘”作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管理改革的一项新机制,是实现县域内教师队伍统筹使用、均衡配置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水平,进而推动县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健康快乐。五年多来,这一新政落实情况怎样,政策相关各方的态度如何,改革推进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阻力与问题,改革该如何进一步深化,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浙江省P县是国家级“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县管校聘”工作推进卓有成效,多省教育行政部门专程组团前往考察学习。因此,基于“县管校聘”的P县调查由此展开。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为探究当前P县“县管校聘”的实施现状,研究首先通过呈现P县的政策文本与实施案例将其“县管校聘”作为一个“靶子”。其次,基于“靶子”所反映的政策宣传、程序公平、配套措施、改革成效等维度在该县按比例随机抽取部分中小学校进行“县管校聘”的问卷调查,并借助SPSS软件对数据的分析了解P县“县管校聘”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研究者还结合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少数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的访谈构建语料库,并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论利用Nvivo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形成与本研究高度相关的编码聚类。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与访谈资料的编码发现:“县管校聘”制度在P县已经实现中小学(包括高中)全覆盖。虽然“县管校聘”的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与政策受众对改革所持态度差异显着,但政策实施中,P县的政策宣传工作充分,操作程序公平公正,相关配套机制完善,改革成效卓着。总体而言,P县的实施模式是成功的,并且较好发挥了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的作用,对其他县(区)的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1.试点先行与全县覆盖相结合;2.改革推进与制度建设相结合;3.方案制定与实际校情相结合;4.民主推选与效绩考核相结合;5.刚性流动与柔性关怀相结合。当然,P县“县管校聘”改革推进中的阻力和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包括以下五点:1.学校教师观念转变难;2.校长治理能力受考验;3.标准弹性导致把握难;4.实施频率过高导致稳定降;5.人情因素导致“经念歪”。基于上述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县管校聘”体制改革的实践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改进:1.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升政策理解支持度;2.加强校长实施培训,营造公正的用人制度;3.细化相关条件标准,减少政策实施的漏洞;4.改变政策实施频率,形成灵活管理新机制;5.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提高竞聘上岗公平性。
丁亮[5](2020)在《“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的影响研究 ——以A大学为个案》文中提出“非升即走”制度作为一种选优制度和激励保障制度,其被很好地应用于高校中始于美国。它被公认为西方大学选拔和激励教师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一。自清华大学1993年在部分院系试点“非升即走”制度起,它在中国的实践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非升即走”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80%以上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实施“非升即走”制度,部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高校也开始实施该制度。各高校“非升即走”制度实施对象、实施步骤、实施效果等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高校和教师双方利益的制度。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非升即走”制度设计,发挥制度激励的最大功效,本研究选取了一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A大学,在分析A大学“非升即走”制度设计、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探讨该制度对新教师的影响,并提出了制度的优化策略。在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变革、高校教师聘任改革持续走向深入、A大学人事制度计划体制遇到现实困境的背景下,A大学开启了“非升即走”制度改革。从新教师聘任、晋升、薪酬和考核四个方面,分析A大学引聘范围及程序、岗位设置及聘用管理、晋升条件、晋升结果、薪酬构成、考核内容等“非升即走”制度整体设计。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发现制度对新教师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有亟待提升之处。这一制度对新教师工作任务产生影响,新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短期研究、产生“形式科研”、“效益科研”等“学术功利”,承担服务较多。制度造成了新教师工作时长增加、工作压力加大、牺牲生活投入工作、组织忠诚度降低、成为弱势群体、职业安全受到挑战和学术身份呈现出“符号性”的适应者等影响。本研究还就制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科和学缘等特征新教师的影响差异进行了研究。在发现问题、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A大学新教师激励优化策略。在新教师聘任激励方面,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确定师资引聘标准,增加外部竞争力度;在新教师晋升激励方面,设置“预聘”副教授岗位,重构晋升的学术标准,放宽晋升中的名额限制;在新教师薪酬激励方面,全面实施“年薪制”,试点推行“学术假”;在新教师考核激励方面,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在一定期限内放宽对新教师考核的指标要求,发挥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协同作用。
龙玉雕[6](2020)在《公立中小学聘任制教师的工作压力及缓解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在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至上世纪70起,国外相关研究就强调了教师职业的高压。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生存状态。在我国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压力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强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被社会寄予厚望,这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挑战。然而教育发展到如今,教师聘任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许多公立中小学校也开始实施岗位设置,向外招聘优秀教师。如此一来,中小学聘任教师也成为教师队伍中重要的一份子,且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同样之大。对于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无论是国内外,都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为了对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笔者首先对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发展历程、价值和中小学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影响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次为了解公立中小学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适合本研究所用的问卷,并结合教师聘任制的特点、访谈以及问卷试测的结果进行修订。主要以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的中小学聘任教师为主,实施了调查计划。通过因素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等调查结果显示:公立中小学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感较大;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存在差异;中小学聘任教师对教师聘任制认识不足导致在工作中产生压力;中小学聘任教师在不同压力源方面体现出的压力程度不同。为了对公立中小学聘任教师工作压力现状提出有效的缓解策略,笔者首先对压力源进行分析,与中小学聘任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去挖掘影响中小学聘任教师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聘任教师的自我界定模糊以及受传统观念束缚;外部因素主要是分析在实施教师聘任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导致聘任教师工作产生压力,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为:受聘教师与学校地位不平等;考核评价制度不规范;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解聘程序不完善;监督体制不健全。最后,针对影响中小学聘任制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提出缓解策略。其体现分别为:关注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聘任教师的心理负担;聘任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加大对教师聘任制的宣传力度,强化聘任教师的参与意识;明确聘任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形成积极竞争的机制;建立民主的评价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规范解聘程序,维护聘任教师权益;加强领导,建全监督约束机制。
孙路[7](2020)在《不甘与无奈 ——中考分流下进城务工家长的教育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考是义务教育后的第一次分流,从国家层面而言,中考教育分流是将学生分层别类,使学生进入不同的学校和课程轨道,并按照不同学校的要求和课程标准,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不同规格和类型的人才,为国家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从家庭层面来看,中考教育分流是和高考一样的重要分水岭,中考决定了大部分学生分流到不同轨道:高中——大学和职业学校——社会,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轨道的人数较少。受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和参差不齐的职校办学水平的影响,绝大部分家长不愿意子女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在中考即将到来的时候,家长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家长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作为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家长,子女没有机会进入城市的重点中学,他们面对城市薄弱学校的升学困难现实和强烈的升学愿望的冲突,这些进城务工家长会有什么样的状态来面对中考的教育分流?他们会做什么?这些行动能够改变子女的命运吗?思考这些问题可以了解进城务工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情况,回应教育公平问题。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择一所城市薄弱学校G校的进城务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面对中考教育分流时,他们不甘于子女被分流到职业学校轨道,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子女的教育中,他们基于自身的在城不利处境和薄弱学校的现实的思考,寻求可以利用的手段:日常教育和借助外力,以期实现子女通过进入普高向上流动。但是家长的这种教育行动同时是一种短期的、急切的和反作用的,家长的教育行动受到自身惯习、家庭资本和薄弱学校的限制,难以帮助子女向上流动,但底层家长主动参与子女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意义,它是家长教育角色意识的觉醒,应该被看到,应当被支持。因此,构建进城务工家长教育行动的支持体系十分必要,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设计及研究过程,研究者基于教育公平问题和个人兴趣,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中考教育分流背景下进城务工家长教育行动的动机、过程以及行动的结果;第二章是对G校的学校样态的描述,确定G校为流动儿童较多的城市薄弱学校;第三章是对进城务工家长的教育行动的动机的说明,动机主要来自于家长强烈的升学期望和寄托学生的教育信念;第四章描述了家长具体教育行动的过程,行动的手段是依靠日常教育和借助外力,这种短期的应急性行动对于子女在教育分流中的获得优势的作用较小,甚至产生反作用;第五章讨论了家长教育行动的限度,家长惯习、家庭资本和外部场域网络限制了家长的教育行动,家长的教育行动发挥作用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最后一章是对进城务工家长教育行动的可能的思考,这种行动具有一定意义,这种行动有助于消解底层家长的污名现象和增加底层学生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基于进城务工家长教育行动的限度的思考,应该从家长、学校和社会层面构建家长教育行动的支持系统。
董晶晶[8](2020)在《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及消解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事业单位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拥有庞大的组织和人员构成,在我国经济发展、科教文卫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社会进步发展的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量。人是构成组织的实体,事业单位因其巨大的功能覆盖范围必定需要各方各面的人才构成,为满足其发展需要,大量编外人员经过聘用制渠道进入事业单位,大多在专业技术和工勤服务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成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事业单位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单位员工的各司其职,因此有效管理聘用制人员以及处理好编内外人员的关系,并最大限度的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动力,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入口”环节,聘用制选才用人方式是一项巨大的突破和创新,为传统事业单位注入了新生力量,在更新观念、打破惯习以及合理配备各项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动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了单位效率,实现人才的最优配置。聘用制具有巨大的活力和作用,在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中有着广阔的前景,事业单位聘用制各项理念和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否落到实处关系着整个人事管理体制的变革及后续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就近年来的探索来看,各地的聘用制在事业单位中的运行暴露出了一系列困境,阻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甚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因此本文就目前聘用制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的消解路径。
韩俊芳[9](2019)在《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文化是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对人们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产物的复合体,具有快速性、广泛性、可控性等特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生自我健康发展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现实需要等因素使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缓。网络环境净化、网络技术日益完善、大学生自身保持觉悟等因素使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儒家课程分类和设置的相关理论、西方价值教育与价值澄清等理论资源为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在现实状况中既存在优势又面临问题。一方面,网络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提供新平台,使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交友价值观、生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出现转变;并且网络文化下多样化的培育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的趣味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网络不良文化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受到冲击;同时复杂的网络文化大环镜使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可控性与稳定性降低。而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网络媒介建设不够完善、课堂教学实施相对欠缺、学校活动落实等,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际效果。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需要进行实践转向,主要从指导原则、路径选择、策略实施等方面入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共存原则、“自主性”与“他律性”适应原则、“现实性”与“虚拟性”协调原则等主要指导原则下,从全方位扩展价值观培育场域、多方法丰富价值观培育手段、宽领域充实价值观培育内容等方面进行路径建构,从网络媒介、课堂教学、学校活动层面等多个维度将网络文化下的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实施策略具而化之。总之,借助多方力量的支持,以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促使大学生履行使命,焕发光彩。
韩小凡[10](2019)在《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 ——基于H省C校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帮助人们打破阶级的壁垒,实现阶层流动的工具,还是只是完成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批判教育学者的多数研究表明,学校教育不但没有成为实现教育平等的工具,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着社会的再生产。我国目前的社会状态正面临着转型,正处于新旧观念冲突的时期,新的价值观念不断地出现。学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也被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层出不穷,国内已有不少研究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反学校文化”行为,而且我国的农民工子女正是通过“反学校文化”行为实现了社会的再生产。研究者调查发现,农村的初中生中间也盛行着“反学校文化”,本研究试图探讨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本研究以我国北部的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为主、访谈和文本分析为辅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多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其中主要包括以学生会成员为核心的“老大帮”、以“兴趣”为纽带的“兄弟帮”、“貌合神离”的“姐妹帮”以及“民间”小团体的“亲戚帮”,这些群体既是传统社会影响的产物,同时也具有现代性的特征。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的发生主要经历了“学业失败与寻求认同”、“空间隔离与标签效应”以及“互动模仿与追求享乐”三个阶段,他们的“反学校文化”行为表现为对权威的抵制、对课程的排斥、寻找乐子和寻求刺激等方式。在观察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访谈来探究农村初中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原因。首先,城市文明的入侵、网络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等社会因素打破了思想的界限,为农村社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为农村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成为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的外力因素之一;其次,学校场域中的规训,学校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区隔以及师生关系的不断恶化等学校因素等为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最后,由于家庭文化资本的局限性,导致家庭因素也成为农村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文化与课堂知识的区隔、成就自然成长的家庭教育以及形同虚设的家校合作助长了“反学校文化”行为的发生。经过访谈得知,农村的初中生初入学校时,对教育改变命运仍然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随着在学校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以及自我效能感的降低,他们慢慢地开始反抗学校文化。在“反学校文化”的背后是他们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洞察”。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洞察”了“教育改变命运”。基于物质主义对读书是否有用的判断,“读书无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再次出现,并且在农村社会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基于对读书投资与工作就业的合理算计,他们不仅仅看到了读书的无用,更是看到了读书的无望,因此,他们甘愿成为“流动的音符”,复制父辈的命运,实现社会的再生产。最后,本研究探讨了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模式,并且把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英国工人阶级的“反学校文化”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同时为预防农村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的发生给出了建议。首先,社会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同时,尽力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农村的社会创设更多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其次,学校要明确“育人”的功能,把“育人”与“成才”相结合,不仅仅关注学校的工具性价值,同时要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家庭也要改变观念、提高素质,充分认识教育的育人价值,合理认识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积极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为子女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以及社会再生产进行了总结,对“反学校文化”对于促进校园文化的改善进行了反思。
二、南京打破教师“铁饭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打破教师“铁饭碗”(论文提纲范文)
(1)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代际 |
2.乡村教师 |
3.身份认同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田野调查法 |
(八)研究过程 |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
4.“代”的文化表征 |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
1.自然环境情况 |
2.自然灾害 |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3.教育政策的变化 |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人民日报》“铁饭碗”集体记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日报》“铁饭碗”报道的总体情况 |
(一)报道数量分析:改革开放后报道数量猛增 |
(二)报道体裁分析:多元化方式呈现“铁饭碗” |
二、《人民日报》建构“铁饭碗”记忆的变迁轨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无统一指代对象 |
(二)曲折发展时期:靠集体才是铁饭碗 |
(三)改革开放后:指代旧制度错误思想 |
(四)走进新世纪:主张能力为王 |
三、《人民日报》建构“铁饭碗”集体记忆的方式 |
(一)塑造典型人物:引发共鸣 |
(二)报道企业模范:树立榜样 |
(三)刊载讽刺故事:折射现实 |
四、“铁饭碗”记忆对社会心态的影响 |
(4)P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价值 |
3.问题限定 |
(二)文献综述 |
1.文献趋势分析 |
2.文献观点的分类综述 |
3. 文献述评 |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五)核心概念 |
1.城乡教育均衡 |
2.教师流动 |
3.县管校聘 |
一、P县“县管校聘”的实施概述 |
(一)P县“县管校聘”的历程概况 |
(二)P县“县管校聘”的文本解读 |
1.“县管校聘”的指导思想 |
2.“县管校聘”的竞聘原则 |
3.“县管校聘”的竞聘模式 |
4.“县管校聘”的竞聘程序 |
5.“县管校聘”的工作要求 |
(三)P县“县管校聘”的实施案例 |
1.细化基础工作,保障政策实施 |
2.科学设计方案,有序组织竞聘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县管校聘”的调查设计 |
(二)“县管校聘”的问卷试测与数据处理 |
1.项目分析 |
2.因子分析 |
3.信效度分析 |
4.正式问卷的形成与发放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县管校聘”的调查结果与初步分析 |
1.人口学特征 |
2.“县管校聘”改革实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县管校聘”的投票影响因素分析 |
4.“县管校聘”教师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四、访谈编码与剖析 |
(一)话说“县管校聘”的政策宣传 |
(二)话说“县管校聘”的程序公平 |
(三)话说“县管校聘”的配套措施 |
(四)话说“县管校聘”的人文关怀 |
(五)话说“县管校聘”的改革成效 |
(六)话说“县管校聘”的态度差异 |
(七)话说“县管校聘”的现有阻力与问题 |
五、研究结果与建议 |
(一)“县管校聘”的调查结论 |
1.“县管校聘”的实施模式概况 |
2.“县管校聘”的政策宣传充分 |
3.“县管校聘”的实施程序公平 |
4.“县管校聘”的配套措施完善 |
5.“县管校聘”的改革成效卓着 |
6.“县管校聘”政策相关者的态度差异显着 |
(二)“县管校聘”P县模式的启示 |
1.试点先行与全县覆盖相结合 |
2.改革推进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
3.方案制定与实际校情相结合 |
4.民主推选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
5.刚性流动与柔性关怀相结合 |
(三)“县管校聘”政策实施的阻力与问题 |
1.学校教师观念转变难 |
2.校长治理能力受考验 |
3.弹性标准导致把握难 |
4.频率过高导致稳定降 |
5.人情因素导致“经念歪” |
(四)“县管校聘”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建议 |
1.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升政策理解支持度 |
2.加强校长实施培训,营造公正的用人制度 |
3.细化条件统一标准,预防政策实施的漏洞 |
4.改变政策实施频率,形成灵活管理新机制 |
5.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提高竞聘上岗公平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县管校聘”调查问卷 |
附录 B“县管校聘”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的影响研究 ——以A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2.1 “非升即走”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1.2.2 “非升即走”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
1.2.3 “非升即走”制度的理论基础 |
1.2.4 “非升即走”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 |
1.4 理论框架 |
1.4.1 激励理论的内涵 |
1.4.2 激励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A大学“非升即走”制度的整体设计 |
2.1 制度设计的背景分析 |
2.1.1 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变革 |
2.1.2 中国高校教师聘任改革持续走向深入 |
2.1.3 A大学计划体制下人事制度的基本特征 |
2.1.4 A大学实施“非升即走”制度的现实诉求 |
2.2 制度设计方案 |
2.2.1 新教师聘任激励 |
2.2.2 新教师晋升激励 |
2.2.3 新教师薪酬激励 |
2.2.4 新教师考核激励 |
第三章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影响的调查研究 |
3.1 问卷调查情况介绍 |
3.1.1 问卷的编制过程 |
3.1.2 调查的对象及实施 |
3.1.3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3.1.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访谈研究情况介绍 |
3.2.1 访谈提纲设计 |
3.2.2 访谈样本选取 |
3.2.3 访谈实施说明 |
3.3 新教师对“非升即走”制度的总体态度 |
3.3.1 新教师关于“非升即走”制度合理性的态度 |
3.3.2 新教师对“非升即走”制度的支持度 |
3.3.3 新教师关于“非升即走”制度激励作用的态度 |
3.4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的影响描述 |
3.4.1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工作任务的影响 |
3.4.2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工作时间的影响 |
3.4.3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组织忠诚的影响 |
3.4.4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学术职业安全的影响 |
3.4.5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社会阶层”的影响 |
3.4.6 学术身份:部分顺从、有所保留的制度适应者 |
3.5 “非升即走”制度对不同特征新教师的影响差异 |
3.6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A大学“非升即走”制度的优化策略 |
4.1 新教师聘任激励优化策略 |
4.1.1 优化岗位分类管理 |
4.1.2 确定师资引聘标准 |
4.1.3 增加外部竞争力度 |
4.2 新教师晋升激励优化策略 |
4.2.1 设置“预聘”副教授岗位 |
4.2.2 重构晋升的学术标准 |
4.2.3 放宽晋升中的名额限制 |
4.3 新教师薪酬激励优化策略 |
4.3.1 全面实施“年薪制” |
4.3.2 试点推行“学术假” |
4.4 新教师考核激励优化策略 |
4.4.1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
4.4.2 发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同作用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附录一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的影响访谈提纲 |
(6)公立中小学聘任制教师的工作压力及缓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发展历程及价值 |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发展历程 |
1.教师聘任制的试点阶段 |
2.教师聘任制的全面实施阶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价值 |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
2.有利于学校资源的有效配置 |
3.有利于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
二、聘任制教师工作压力的类型及影响作用 |
(一)聘任制教师工作压力的类型 |
1.按影响因素分类:积极压力与消极压力 |
2.按持续时间分类:急性压力与慢性压力 |
3.按强度分类:巨砾压力和细砾压力 |
4.按数量分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与叠加性压力 |
(二)聘任制教师工作压力的影响作用 |
1.适度的工作压力能够激发聘任制教师的积极性 |
2.过度的工作压力影响聘任教师的身心健康 |
3.过度的工作压力带给聘任教师生活压力 |
三、公立中小学聘任制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2.调查工具的开发与问卷预测分析 |
3.调查过程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聘任制教师工作压力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聘任制教师人口学变量与工作压力的差异性分析 |
3.聘任教师工作感受与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4.聘任教师工作感受与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1.公立中小学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感较大 |
2.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存在差异 |
3.中小学聘任教师对教师聘任制认识不足影响工作压力的产生 |
4.中小学聘任教师在不同压力源方面体现出的压力程度不同 |
四、公立中小学聘任制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分析 |
(一)聘任教师自我界定模糊导致对自身角色认识不足 |
(二)聘任教师传统观念束缚造成对教师聘任制的误解 |
(三)教师聘任制中主体地位不明使受聘教师与学校地位不平等 |
(四)考核评价制度的不规范让聘任教师担忧自身发展前景 |
(五)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聘任教师在工作中有心无力 |
(六)解聘程序的不完善影响了聘任教师工作的热情 |
(七)监督体制的不健全使聘任教师在工作中孤立无援 |
五、公立中小学聘任教师工作压力的缓解策略 |
(一)关注聘任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聘任教师的心理负担 |
(二)聘任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提升自身素养 |
(三)加大教师聘任制的宣传力度,强化聘任教师的参与意识 |
(四)明确聘任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形成积极竞争的机制 |
(五)建立民主的评价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六)规范解聘程序,维护聘任教师权益 |
(七)加强领导,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不甘与无奈 ——中考分流下进城务工家长的教育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中考教育分流与教育公平 |
(二)家庭应考经历与教育行动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考教育分流 |
(二)家长教育行动 |
四、文献综述 |
(一)教育分流的相关研究 |
(二)家长教育行动的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的确立 |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
第一章 教育分流中的一所城市薄弱学校 |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
(一)历史沿革 |
(二)地理位置 |
(三)师生力量 |
二、学校的生存样态 |
(一)管与放:班级的区别对待 |
(二)紧与松:年级的不同策略 |
(三)亲与反:学生的多元体验 |
(四)留与走:教师的差异目标 |
第二章 家长教育行动的动机 |
一、逃离底层的教育期望——“不能再和我们一样” |
(一)走出农村:为子女奋斗 |
(二)身在城市:与子女共苦 |
(三)留在何处:替子女担忧 |
二、寄于子代的教育信念——“只能靠他们自己” |
(一)时间投入:教育陪伴少 |
(二)知识支持:课业辅导难 |
(三)习性培养:训斥批评多 |
第三章 家长教育行动的逻辑 |
一、日常化的行动 |
(一)无处不在的唠叨 |
(二)心灵鸡汤式的鼓励 |
二、借助外力的行动 |
(一)求助辅导机构 |
(二)获取身边人的经验 |
第四章 家长教育行动的限度 |
一、惯习主导下的日常教育 |
(一)自然成长的教养方式:走一步看一步 |
(二)压力绑架的亲子关系:对得起父母 |
二、资本支配下的应考行动 |
(一)有限的家庭资本 |
(二)实务的文化取向 |
(三)缺位的学校支持 |
三、场域裹挟下的教育行动 |
(一)城市空间:教育发展的不均 |
(二)社区空间:教育文化的区隔 |
(三)学校空间:薄弱学校的放弃 |
第五章 家长教育行动的意义 |
一、家长教育行动的可能力量 |
(一)消解底层家长的污名 |
(二)增加底层学生的流动 |
二、家长教育行动的支持系统 |
(一)家长层面:发掘底层教育的主体性价值 |
(二)学校层面:建立长效的家校合作机制 |
(三)社会层面: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
附录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及消解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事业单位聘任制运行前提的逻辑解析 |
一、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的理论依据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激励理论 |
二、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的现实依据 |
(一)传统用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 |
(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公共服务供求格局的均衡要求 |
(四)转型时期顶层设计的日趋完善 |
三、事业单位聘用制及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一)事业单位聘用制及其相关概念分析 |
(二)事业单位聘用制与事业单位常任制 |
(三)事业单位聘用制与企业单位用人制 |
第二章 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现状的逻辑叙事 |
一、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发展历程 |
(一)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的探索阶段(1978-90 年代初) |
(二)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 |
(三)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的突破阶段(2006年至今) |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过程的困境表征 |
(一)聘用制成员诉求的真切性与事业单位承诺的模糊性 |
(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冲击性与体制惯习的顽固性 |
(三)事业单位生产效率低下性与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均性 |
三、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的原因剖析 |
(一)理念制约:价值诉求及其内在关系的分歧 |
(二)仪式制约:体制转型与其单位惯习的矛盾 |
(三)技术制约:聘用技术及配套措施的缺失 |
第三章 国外拟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方式的相关借鉴 |
一、国外拟事业单位聘用制的运行概况 |
(一)行政单位政府雇员制的人员聘用 |
(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人员聘用 |
二、对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的相关启示 |
(一)国外拟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
(二)国外拟事业单位的科学化分类模式 |
(三)国外拟事业单位的法制化管理体制 |
(四)国外拟事业单位的自主化用人权限 |
第四章 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消解的路径解析 |
一、理念创新:转换事业单位聘用制的角色认知与组织定位 |
(一)实现事业单位全体成员的思想革命 |
(二)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转型 |
(三)加快事业单位转型过程的价值重塑 |
(四)更新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的现代理念 |
二、仪式创新:打破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体制与聘用惯习 |
(一)扫除传统仪式性规则导致的路径依赖 |
(二)实现用人制度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调试 |
(三)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 |
(四)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体制重塑 |
三、技术创新:完善事业单位的资源生产与分配系统 |
(一)扫除私人关系盛行导致单位资源分配的随意性——严格规范聘用制推行的相关事宜 |
(二)提高单位工作积极性——进行科学的岗位管理 |
(三)克服“平均主义”导致的单位“磨洋工”的现象——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 |
(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制化的再分配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网络文化全面且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
1.1.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简评以往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蕴涵 |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网络文化的内涵 |
2.1.2 网络文化的特征 |
2.2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
2.2.2 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
2.3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间的内在关联 |
2.3.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提供支持 |
2.3.2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成效影响网络文化 |
2.4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特点与意义 |
2.4.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特点 |
2.4.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
第三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探讨 |
3.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
3.1.1 大学生自我发展失衡的现实危机 |
3.1.2 大学生人际关系失序的实际隐忧 |
3.1.3 大学生价值观被引导的时代要求 |
3.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可能性 |
3.2.1 网络环境逐渐澄净 |
3.2.2 网络技术日趋完善 |
3.2.3 大学生自身有觉悟 |
3.3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资源 |
3.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3.3.2 中国儒家课程分类和设置的相关理论 |
3.3.3 西方价值教育与价值澄清等有关理论 |
第四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实状况 |
4.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出现的重要优势 |
4.1.1 网络平台开放,转变大学生价值观 |
4.1.2 培育方式多样,增强培育的趣味性与针对性 |
4.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网络不良文化,冲击大学生价值观 |
4.2.2 培育环境复杂,降低培育的可控性与稳定性 |
4.3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网络媒介建设不够完善 |
4.3.2 课堂教学实施相对欠缺 |
4.3.3 学校活动落实有待改进 |
第五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转向 |
5.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指导原则 |
5.1.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共存原则 |
5.1.2 坚持“自主性”与“他律性”统一原则 |
5.1.3 坚持“虚拟性”与“现实性”协调原则 |
5.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
5.2.1 全方位扩展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场域 |
5.2.2 多方法丰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手段 |
5.2.3 宽领域充实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内容 |
5.3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实施 |
5.3.1 网络媒介层面: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改进策略 |
5.3.2 课堂教学层面: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优化策略 |
5.3.3 学校活动层面: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提升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 ——基于H省C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基于研究者的兴趣 |
(二) 基于对社会现实的需求 |
(三) 基于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关于“反学校文化”的研究 |
(二) 国外关于“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研究 |
(三) 国内关于“反学校文化”的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文化”与“反文化” |
(二) “学校文化”与“反学校文化” |
四、研究过程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 研究现场的进入 |
(四)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五) 研究现场的退出 |
(六) 研究效度和伦理 |
第一章 行动的来源:“反学校文化”从何而来 |
一、背景介绍:田野调查现场的情况 |
(一) C校的地理环境 |
(二) C校的教学环境 |
二、“反学校文化”的行动主体 |
(一) 以学生会成员为核心的“老大帮” |
(二) 以“兴趣”为纽带的“兄弟帮” |
(三) 貌合神离的“塑料姐妹帮” |
(四) “民间”小团体的“亲戚帮” |
三、“反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 |
(一) 学业失败与寻求认同 |
(二) 空间隔离与标签效应 |
(三) 互动模仿与追求享乐 |
第二章 弱者的武器:“反学校文化”的日常呈现 |
一、抵制权威 |
(一) 对时间权威的抵制——“不准时” |
(二) 对空间权威的抵制——“要自由” |
(三) 对教师权威的抵制——“看不起” |
二、排斥文化 |
(一) 游离在外——对课程文化的排斥 |
(二) 话语争夺——对课堂文化的排斥 |
三、寻找乐子 |
(一) 课堂上的“故意违规” |
(二) 课堂外的“直接挑战” |
四、寻求刺激 |
(一) “烟雾缭绕”与“借酒消愁” |
(二) “我爱直播”与“网红梦想” |
第三章 外力的推动: “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原因 |
一、社会的变迁 |
(一) 城市文明的入侵 |
(二) 网络社会的发展 |
(三)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 |
二、学校中的规训与惩罚 |
(一) 学校场域的日常规训 |
(二) 课程知识的隐性排斥 |
(三) 师生关系的不断恶化 |
三、家庭文化资本的局限性 |
(一) 家庭文化与课程知识的区隔 |
(二) 成就自然成长的家庭教育 |
(三) 形同虚设的家校合作 |
第四章 片面的“洞察”: “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隐性预演 |
一、对文凭的质疑 |
(一) 基于工具理性的“读书无用” |
(二) 基于合理计算的“放弃投资” |
二、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洞察” |
(一) 读书无望 |
(二) 挣扎之后的“放弃” |
三、对“成功”的需求 |
(一) 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
(二) 甘愿成为“流动音符” |
第五章 问题的延续:研究反思与启示 |
一、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模式分析 |
(一) 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模式 |
(二) 两种“反学校文化”的比较 |
二、预防农村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的可能对策 |
(一) 社会: 支持与关怀并行 |
(二) 学校: 育人与成才并重 |
(三) 家庭: 支持与参与并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南京打破教师“铁饭碗”(论文参考文献)
- [1]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人民日报》“铁饭碗”集体记忆建构研究[J]. 阚天阔,施海泉. 新闻论坛, 2020(05)
- [4]P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的调查研究[D]. 林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非升即走”制度对新教师的影响研究 ——以A大学为个案[D]. 丁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6]公立中小学聘任制教师的工作压力及缓解策略研究[D]. 龙玉雕.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不甘与无奈 ——中考分流下进城务工家长的教育行动研究[D]. 孙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及消解路径研究[D]. 董晶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D]. 韩俊芳.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10]农村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与社会再生产 ——基于H省C校的个案研究[D]. 韩小凡.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