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度非对称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非对称,高度,氧化物,流体,固体,方程,燃料电池。
高度非对称膜论文文献综述
戴新安,郭子会,张谢东,董宇航[1](2019)在《非对称变高度连续钢桁梁桥受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对称变高度连续钢桁梁桥结构形式复杂,为了明确该类桥的受力特点,验证其结构形式及受力状态是否满足实际工程需求,以某工程实例,应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成桥状态下的全桥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弦杆产生的竖向位移主要受恒载与活载作用影响;上、下弦杆的应力大小主要受恒载与活载影响较大,温度及横向风力影响较小,根据不同杆件处的应力大小,在截面设计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各荷载工况下,该桥上、下弦杆的位移及主桁各结构的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设计满足实际工程要求.(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杨,刘楠,谭小耀[2](2011)在《基于高度非对称结构电解质中空纤维的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方便的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T-SOFCs)的制备新方法.首先应用改进相转化-烧结技术制备由致密电解质表皮薄层和多孔支撑层构成的高度非对称结构电解质中空纤维膜(微管),在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多孔支撑层内通过化学镀法沉积Ni催化剂作为电池阳极,而致密电解质表皮层直接作为电解质膜,在电解质微管外表面用浆料涂层法制备电池的多孔阴极,烧结后即得到完整的MT-SOFC.应用该方法制备了Ni-YSZ|YSZ|LSCF微管式电池,该电池以H2/空气作原料气,在800℃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59.6mWcm-2.(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1年03期)
刘杨[3](2010)在《基于高度非对称中空纤维电解质膜的微管式SOFC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icro Tubula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MT-SOFCs)是指直径约1mm左右的管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具有电极面积大、体积功率密度高、抗热震性能好、启动速度快等优点,特别在便携式微型电源及移动式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应用相转化-烧结技术,一次性制备出由多孔支撑层和致密表皮层薄膜组成的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电解质中空纤维膜,通过化学镀法在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多孔支撑层内沉积Ni催化剂制得SOFC阳极,在该阳极/电解质微管外表面涂覆LSCF阴极,烧结后即可制得MT-SOFC。本论文系统研究了这一MT-SOFC的制备新工艺。首先,采用相转化-烧结技术制备了由多孔支撑层和致密表皮层薄膜组成的高度非对称结构YSZ陶瓷电解质中空纤维膜(微管),研究了铸膜液组成、非溶剂添加剂以及芯液组成等对陶瓷电解质微管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的聚合物(聚醚砜,PESf)、溶剂(N-甲基砒咯烷酮,NMP)、电解质粉体(YSZ)及添加剂的比为1:4:5.4:1.8,且芯液组成为9.4%一缩二乙二醇(DEG)-90.6% NMP溶液时,通过1500℃高温烧结4h后,制得的YSZ陶瓷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表皮致密层厚度约4.68μm,而多孔支撑层的孔隙率可达35.39%,内表面上的孔密度达到了5000-8000.mm-2,微管的抗弯强度达到222 MPa。其次,应用化学镀镍法在YSZ陶瓷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多孔支撑层内沉积金属镍催化剂,经过高温烧结氧化-还原后得到MT-SOFC阳极,研究了化学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对Ni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组成为26.3g·L-1 NiSO4,26 g·L-1 NaH2PO2,30 g·L-1 H3BO3,30 g·L-1 NaCl,30 g·L-1叁乙醇胺,1.2 g·L-1 NaF的镀液在70℃施镀温度下经过30 min的施镀,制备出的镀层经过1200℃烧结之后,得到阳极层表面孔隙率可达40.32%,厚度达到了1.3μm,比表面积接近6 m2.g-1。最后,在制备好的Ni-YSZ阳极/电解质微管外表面涂覆一层La0.6Sr0.4Co0.2Fe0.803-α(LSCF)阴极材料,经过高温烧结后,制成微管式SOFC单电池。以30 mL·min-1的加湿氢气为燃料,50 mL·min-1的空气为氧化剂,测试MT-SOFC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800℃工作温度下,电池的开路电压接近理论值,达到了1.15V。此温度条件下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4.3 mW·cm-2,相对应的电流密度为0.24A·cm-2,电压为0.55V。(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04-30)
周承仙,王高,李仰军,郭建炎[4](2009)在《基于非对称双CCD交汇的信号弹高度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面阵CCD非对称交汇测量技术,建立了交汇测量的数学模型,在相机焦距和工作视场角等参数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对采集视频图像的处理,实现信号弹发射高度的测量,并给出发射高度不同时相应测量相机的布站方案,分析了误差来源,估算了系统误差精度.本测试方案具有测量精度高、容易实现、不受测量环境和场地的限制、排除了人工读取误差等优点,缺点是测量的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本方案也可用于检测烟花表演效果、烟花高度、烟囱高度的测量以及高压线悬弧高度的测量.(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孙树东[5](2003)在《PSF-DMAc-IBA体系制得的高度非对称聚砜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度非对称膜的概念是由Wrasidlo于1986年首次提出的。他发现聚合物溶液叁元体系降温,或加入非溶剂时都显着地出现浑浊。此时该系统由单相转变为一种液相分散至另一相的分散液,其稳定度取决于分散液的组成距双结点线的距离。利用这种性质,根据原料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聚合物溶液的组分和不同的制备条件,可得到不同的相体积比。由不同相的组成和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性能,如膜的形态,膜各层的平均孔径及分布,耐爆破强度和中空纤维外表层和芯层的孔径比(>125)。 高度非对称膜是指膜的皮层与其支撑亚层是连接成一整体结构的。沿膜的皮层向其亚层的纵深方向,膜中的孔泡直径逐渐增大,而且整个膜的孔泡呈叁维网状,泡间相互贯通,膜的通透率远比一般的超滤膜大,但流体通过的阻力小,并具有优异的截留性能。大孔径高度非对称膜对分离含有大粒子的流体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在血细胞的分离领域具有显着的实用性,例如可用于分离大的血细胞,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根据这些细胞尺寸的差异,都可从血细胞中分别分离出来。这种膜还可深加工,例如膜表面和孔内进行修饰,或接上生物功能基团(智能化)用以提高其亲水性,防止血蛋白污染,或去除血液或体液中不利于人体的有毒物质。 聚砜(Polysulfone,PSF)作为血液净化的膜材料具有十分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与其他合成材料相比已广泛受到临床医学界的欢迎。为此,研究开发PSF高度非对称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在大量阅读和总结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PSF—N,N-二甲孙树东:PsF·DM水c一IB八弊系制得的高度非对称聚讽膜基乙酞胺(N,N一dimethylacetamide,DMAe)一异T醇(150一butyl aleohol,IBA)所构成的制膜体系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改进的方法计算出由PSF一DMAC一醇类非溶剂构成的制膜体系的双结点线,并利用这些醇类非溶剂进行浊点滴定实验,浊点曲线与双结点线基本重合,验证了双结点线的计算结果。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证实,不同的醇类非溶剂对PSF一DMAc溶液的沉淀能力不同,其双结点线(浊点曲线)在叁元相图中的位置也不同。非溶剂的沉淀能力依次为:水>丙叁醇>1,2一丙二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而在热力学相图上,液一液均相区也按相同的顺序逐渐增大。 本文讨论了相互作用参数g。对热力学相图中双结点线的影响:溶剂一非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912对热力学相图的影响最为明显,醇类与DMAc的相互作用参数按以下顺序逐渐增大:水<丙叁醇<l,2一丙二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这是由于在与醇类作用时,溶剂DMA。属于非质子溶剂(Lewis酸),而醇类属于亲电子性非溶剂(Lewis碱),醇类的亲电子性强弱决定了与DMAc相互作用参数的大小。醇类一DMAc相互作用参数g,2的变化趋势恰好与液一液均相区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也恰好与非溶剂沉淀能力的变化趋势相反。热力学计算过程中还显示:非溶剂一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参数91。的增大,能使液一液均相区逐渐变小。 利用计算的双结点线和浊点实验结果,本文验证了Boom等提出的“线性化浊点理论”(linearized eloudPoint theo以LCp):该理论和与之相似的“一点法”都属于经验的公式和方法,与Boom等人根据热力学平衡理论推导的结论有明显的偏差。在低浓度范围内(聚合物浓度<l5%时),该理论基本成立,对于实际成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较高浓度范围,即有较大的误差。 通过计算和实验,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得出了PSF一DMAc一非溶剂叁元体系相图的玻璃化边界线。结合双结点线的计算和浊点滴定实验,首次推导出PSF一DMAc一IBA叁元体系的凝胶边界线,进而首次作出了该体系完整的热力学相图。 在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首次对PSF一DMAc一IBA叁元体系的传质动力学特征及对应的浸没成膜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传质动力学数学模型及扩散方程,计算出PSF一DMAc二元溶液体系和PSF一DMAc一IBA叁元溶液体系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在各种不同凝固浴中成膜起始瞬间的组成变化途径,并结合成膜过程中透光率实验结果,研究了成膜的形态结构: 当铸膜液为PSF一DMAc二元体系,以水为凝固浴时,传质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在浸没成膜的瞬间,组成变化途径穿越双结点线,进入液一液分相区。实际成膜结果显示,成膜过程属于瞬间分层,膜的皮层较薄,有大空泡,亚层为多孔状结构。 当铸膜液为PSF一DMAc二元体系,以IBA作为凝固浴时,计算结果显示:在浸没成膜的瞬间,组成变化途径全部位于单相区内,没有越过双结点线,铸膜液一凝固浴之间界面处聚合物的浓度高于用水作凝固浴的情况,易产生致密的皮层结构。实际成膜结果显示:成膜过程属于延时分层,所成膜皮层较厚、致密,亚层为泡沫状结构,无大空泡。 当铸膜液为PSF一DMAc二元体系,凝固浴为DMAc一水混合物时,计算结果显示:在浸没成膜的瞬间,组成变化途径位于单相区内,未越过双结点线,铸膜液一凝固浴之间界面处聚合物的浓度比只用水?(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3-10-01)
曹达鹏[6](2002)在《高度非对称模型流体及纳米介孔材料内真实流体吸附的分子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即高度非对称模型流体的分子模拟和纳米介孔材料内真实流体吸附的分子模拟组成。 胶体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与化学工业中的塑料、橡胶、食品、造纸油漆等工业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它也是生物化学、医药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胶体体系的研究中,研究者常常把高度非对称的硬球和方阱模型流体作为胶体溶液的理想近似模型。因此,在第一部分,本文将对高度非对称模型流体进行模拟,并建立实用的状态方程,为开发更合理的流体的宏观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模型框架。 此外,纳米介孔材料及其限定空间内的流体构成了化工中的复杂体系。该复杂体系内流体分子表现出的丰富的相态和奇异的行为,是纳米介孔材料在化学工业及其他相关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第二部分,本文对国际上已经较好地模型化了的叁种材料(即一维材料——MCM-41分子筛,二维材料——活性炭,准二维材料——层柱纳米材料)和流体构成的复杂体系分别作了较系统的考察。对于每种材料,使用‘实验测定——分子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国际上热门的天然气的吸附存储以及四氯化碳的吸附回收进行了展开。该部分的研究为吸附剂的开发和新型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全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在传统Monte Carlo方法基础上,首次将一种高效的联接胞腔算法引入到高度非对称混合硬球流体的模拟中。和传统的MC方法相比,联接胞腔算法节省了大量的CPU运算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模拟效率。随后,本文对胶体极限条件下高度非对称硬球流体的情形作了模拟,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描述流体微观结构的模拟数据,检验了现有的四种状态方程,对改进现有状态方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为开发新的状态方程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根据配位数模型的低密度和高密度边界条件建立了纯方阱流体配位数的预测模型。首次引入非对称条件下的硬球紧密填充理论,将纯方阱流体的配位数模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型(cNM)推广到了高度非对称的混合物情形。建立了非对称方阱混合流体的配位数模型。根据vande:WaalS理论,从建立的新配位数模型导出了实用的CNM状态方程。另外,木文首次模拟了不同交互作用能卜分厂大小比高达8.0的非对称混合方阱流体,得到了一批重要的模拟数据。用模拟所得的高度非对称方阱流体的数据,检验了叁种配位数模型状态方程和一种二阶微扰状态方程。其中包括本文提出的新的配位数状态方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配位数状态方程优于其他二种配位数状态方程。虽然微扰方程一般较优,但是在近似胶体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程却更好。 用美国Micromerities公司生产的ASAP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了低温(77K)下N:在MCM一41分子筛中的吸附,得到了氮气在MCM一41分子筛中的吸附等温线以及表征MCM一41分子筛特征的BET比表面、BJH孔容和平均孔径。 在模拟计算中,用巨正则MC方法确定了一组合适的MCM一41分子筛的势能参数,该组参数为联系实验和模拟建立了桥梁。随后,在上面建立的实验和模拟的桥梁的基础上,用GCMC方法模拟了超临界甲烷以及常温下的CCI;在MCM一41分子筛中的吸附情形。 在理论分析中,引入密度泛函理论(D FT),分析介孔中流体的结构和相态。研究表明DFT方法特别适合界面相对简单,吸附势能函数有明显解析式的限定空间流体的非均匀性表征。与GCMC方法相比具有计算速度快的优势。本研究所得到的MCM一41中的超临界甲烷和常温下CCI;的吸附结果与GCMC方法基本一致,从而表明两种方法均是有效工具。也为研究介孔中限制流体的行为提供了多样化研究手段。 根据常温下甲烷在活性炭中的吸附实验数据,首次用GCMC和统计积分方程(SIE)结合的方法求解了活性炭的孔径分布。该方法有效地表征了活性炭的几何非均匀性。得到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之后,使用该活性炭模型预测了常温下四氯化碳的吸附回收情况。模拟表明该活性炭是一种较好的吸附回收四氯化碳的材料。 对准维新型介孔层柱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柱子均匀分布在层板墙间的模型表征了层柱纳米材料,并模拟了甲烷在该模型材料中的吸附及其相行为。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在低温下,观察到了流体在层柱孔中的毛细冷凝现象以及吸附等温线上的迂回滞线环。在以土理想模型的基础一上,首次引入流体与层板墙间交互作用参数k,,建立了有效势能模型。根据77K温度下氯化错中氮气的吸附实验数据,确定了流体和层板墙间的有效作用参数k加=0.65,从而使得该模型能有效地表征流体与层板墙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该有效势能模型, (l)模拟了超临界甲烷在氯化错中的吸附,得到了它们的吸附等温线,局部密度分布以及流体在氯化错层柱材料中的微观瞬时构象,并观察到低压下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大于高压下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2)模拟了超临界甲烷在不同孔径和不同孔率的层柱材料中吸附。推荐孔率俨一0.94且孔径H=l .02 nm的层柱材料为吸附甲烷的较佳材料。另外也发现,在每种孔径下的超(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2-03-01)
屈庆,刘光恒[7](1999)在《高度非对称二元系超额焓的简化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焓超额焓是化学工业中混合与分离过程的重要热力学性质。由于超额焓的实验测定比较困难且不具有连续性;因此,国内外都对混合物超额焓的理论计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状态方程法在混合物超额焓的计算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计算体系也从常压体系扩展到高压体系以及...(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1999年03期)
刘光恒,屈庆[8](1998)在《用FRKS状态方程关联高度非对称二元系超额焓》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approach recently proposed by Liu and Qu was extended to correlate excess enthalpies of highly asymmetric binary systems.In this approach,FRKS equation of state was used, and L_(ij)(T,x)function was applied in place of single value of the binary interaction parameter L_(ij).Twenty four binary systems,including benzene -(C_(11)~C_(17))lakane,benzene -methyl naphthalene,xylene-(C_3~C_8)al-cohol,l-Hepetanol-(C_6~C_9)alkane,methanol,ethanol-chlorobenzene,were selected to do the test.For most of these binary systems, no equation of state method has been found accurate.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significantly the correlation of excess enthalpies for highly asymmetric binary systems.The calculated excess enthalpies for most of the selected system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高度非对称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方便的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T-SOFCs)的制备新方法.首先应用改进相转化-烧结技术制备由致密电解质表皮薄层和多孔支撑层构成的高度非对称结构电解质中空纤维膜(微管),在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多孔支撑层内通过化学镀法沉积Ni催化剂作为电池阳极,而致密电解质表皮层直接作为电解质膜,在电解质微管外表面用浆料涂层法制备电池的多孔阴极,烧结后即得到完整的MT-SOFC.应用该方法制备了Ni-YSZ|YSZ|LSCF微管式电池,该电池以H2/空气作原料气,在800℃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59.6mWc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度非对称膜论文参考文献
[1].戴新安,郭子会,张谢东,董宇航.非对称变高度连续钢桁梁桥受力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2].刘杨,刘楠,谭小耀.基于高度非对称结构电解质中空纤维的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J].中国科学:化学.2011
[3].刘杨.基于高度非对称中空纤维电解质膜的微管式SOFC制备[D].山东理工大学.2010
[4].周承仙,王高,李仰军,郭建炎.基于非对称双CCD交汇的信号弹高度测量方法[J].测试技术学报.2009
[5].孙树东.PSF-DMAc-IBA体系制得的高度非对称聚砜膜[D].四川大学.2003
[6].曹达鹏.高度非对称模型流体及纳米介孔材料内真实流体吸附的分子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02
[7].屈庆,刘光恒.高度非对称二元系超额焓的简化计算[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
[8].刘光恒,屈庆.用FRKS状态方程关联高度非对称二元系超额焓[J].化工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