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路交通未来需求研究

湖北省公路交通未来需求研究

王成[1]2003年在《湖北省公路交通未来需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而湖北公路交通又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交流之特殊性,如何规划好、建设好湖北交通,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决策依据为预测交通量及区域公路设施的通行能力。科学合理地预测交通量,能够准确地掌握未来交通量的变化趋势。公路通行能力是指在特定的交通条件、道路条件及人为度量标准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公路通行能力预测分析与交通量预测分析,作为公路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可以确定公路建设的合理规模及合理建设模式,还可为公路网规划、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公路设计、公路建设后评估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就湖北公路交通之特殊性,如何规划好、建设好湖北交通、现有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改善、区域公路的规划进行了研究。 (1)在论述基本交通量预测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回归预测和时间序列预测技术,形成一种新型的公路网交通产生量预测方法。 (2)讨论了利用部分路段的调查交通量,来推算OD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减小收敛域的一种新方法。 (3)设计了静态多路径一次分配概率矩阵,采用了遗传算法,并运用矩阵理论设计了OD表反推计算程序。 (4)分析了将来交通量预测的各种方法,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 (5)运用Frater方法设计了将来OD表的计算程序。 (6)讨论了静态多路径一次选择交通分配及其软件设计。

程小飞[2]2005年在《湖北省综合交通需求预测及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湖北省确定未来2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实现工业化,加快城市化,稳步推进信息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国强民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全面发展的总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今后的10至20年是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湖北省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中西部交通强省的战略机遇时期。从发展趋势看,湖北省将充分利用自省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脚步,未来经济总量和运输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及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对原有的综合交通结构进行调整和规划。本文从定性角度出发,分析了湖北省综合交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规划以及湖北省城镇发展的现状、规划和城镇发展的空间格局对湖北省综合交通的区位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湖北省综合交通的合理定位。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法、多元回归和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湖北省未来年份的综合交通运输需求和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需求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发展目标,并对湖北省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进行规划。最后,在网络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湖北综合交通政策建议。

李晓伟[3]2012年在《交通一体化视角下的公路网衔接优化与实施决策》文中指出为了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取公路网的现状特征,针对公路网现状优劣判断的相对性,考虑到传统的评价方法重发展水平评价、轻发展能力解析等问题,以可拓学、关联函数为基础,构建了综合交通一体化视角下的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拓学的公路网现状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公路网现状发展状态;可以综合全面的反映公路网发展度的强弱;可以基于现实条件和实际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不但可以评定公路网发展水平的等级,而且可以反映其发展趋势,由此给以预警;进而达到提高公路网现状评价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目的。针对我国综合交通一体化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专题干线公路的概念,并将专题干线公路划分为产业功能区集疏运公路、港站场集疏运公路、“叁口”连接路,实现干线公路网各层次之间(如国省道与高速公路)的连接,干线公路与产业功能区(旅游景区、产业园区、能源基地)、重要交通枢纽(港站场区)和“叁口”(城市出口,省际接口,高速入口)的连接;同时,糅合现有几种规划方法的优点,以方案评价为依据、以专家分析与群体决策的路网优化目标为核心,以规划目标指导下的节点选择—线路规划—路网优化为主线,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路网优化方案,能够兼顾专家经验与地方实际需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性。考虑到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子系统和不同层面的多个指标,针对其评价指标繁多,不少单项因子不相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公路网灰关联投影评价模型。该模型以评价指标为因素指标集、以规划方案为论域集构建了公路网规划方案矩阵,应用[0,1]线性变换将其标准化;借鉴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思想将理想方案作为规划方案的参考点,应用灰关联分析法将理想方案和规划方案分别作为参考数列和被比较数列构建了正负关联系数矩阵;为克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增广加权关联系数矩阵及灰关联投影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充分发挥灰关联分析与投影决策的优势,避免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并且在实践应用中简洁易行,能够为公路网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考虑决策者风险态度对公路建设项目决策实施的影响,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决策影响因素的灰色特征,设计了交通一体化视角下的公路建设项目影响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公路建设项目灰关联排序模型。该模型通过[-1,1]线性变化将决策矩阵标准化,应用TOPSIS法得到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决策的参考点;将正负理想方案和方案分别作为参考数列和被比较数列,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了正负关联系数矩阵,并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及其正负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正负前景价值矩阵和方案综合前景值最大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应用极值法求解模型得出最优权向量,最终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排序。该模型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型,提高了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决策的精度和科学性。

杨雪英[4]2004年在《湖北省公路货运运力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义的交通运力是指运输供给能力,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路线、站场)和运输设备,两者共同构成实际意义上的运力供给。交通运力作为运输供给的主要承载者,其结构现状直接影响运能供给,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通常我们把运力理解为狭义的运力,即运输设备,本文研究的运力指运输设备或称为交通工具。本文以湖北省公路货运运力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为湖北省公路运力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研究表明:湖北省交通运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开放之初“走的了”的社会需求。从其近十年的发展变化趋势来看,可以认为湖北省公路货运结构日趋合理;但是从满足高等级、专业化需求来看还存在很大不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运力结构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下,交通发展面临更高的服务质量需求。因此进行运力结构调整符合时代需要,是实现更高社会目标的必然之路。 全文共分7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我国进行结构调整的背景以及国内外关于结构调整的理论;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公路货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地位,以及公路货运对于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城镇化进程等社会目标的作用。第叁章分别从总量、规模、空间布局、技术特性4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湖北省当前公路货运运力现状,得出总量过剩、专业化运力不足,布局过于集中,技术性能较差等结构问题。第四章研究国外公路运力发展的历史及趋势,以求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第五章在分析了运力发展内生因素(经济)和外部制约条件(政策、技术等)的影响下预测湖北省未来20年的社会需求,从科学角度说明未来高等级、专业化运力面临较大需求。第六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分别借鉴交通部颁标准、湖北省“十五”规划以及国内运力发达地区发展目标酌情确定运力结构调整的目标方案。第七章在以增量调整为主导,注重存量挖掘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加强市场准入,加强监管,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能力,实现预计目标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现状分析为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方式;具体分析过程采用时间纵向对比、区域横向比较的分析方法说明问题;预测过程采用了相关回归、指数平滑等数学方法科学决策。

张北平[5]2004年在《湖北省收费公路投资风险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湖北省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推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以来,各地利用这一政策,多方筹资,修建了一大批收费公路。收费公路的修建,使湖北省公路里程增加,等级提高,总体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收费公路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路网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同时,收费公路的建设资金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偿还贷款高峰到来后,每年需要大量的还本付息资金,还本付息的压力越来越大,投资风险凸现。据测算,湖北省收费公路中,叁分之一的收费公路的通行费收入在扣除管理、养护费用后,尚不能偿还贷款利息。 鉴于以上情况,如何利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发展公路建设,消除收费公路投资风险,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为了探求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由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湖北省收费公路站点布局和投融资政策研究”。本论文作为其子课题,着重对湖北省收费公路的投资风险和防范对策进行有益的探索。 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目的意义;第二章对收费公路的定义、类型、属性及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第叁章介绍了湖北省收费公路的现状;第四章分析了湖北省收费公路债务水平:第五章分析了湖北省收费公路的投资风险;第六章论述了湖北省收费公路的风险控制;第七章结论。 通过对湖北省收费公路投资风险及对策的研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使公路建设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与规模,消除收费公路投资风险,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持续高速发展。 该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分析收费公路的经济属性,确立“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一政策的可行性及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透过湖北省收费公路的现状,分析收费公路的投资风险,为有关部门投融资提供决策依据; 3、提出防范收费公路风险的对策,为相关部门控制投资风险提供参考。

陈爱早[6]2003年在《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自1984年收费公路政策在我国实施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收费公路按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经营性收费公路和收费还贷收费公路。在新增公路的投资结构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收费公路政策在为公路行业带来建设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如何利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发展公路建设,消除收费公路还贷压力可能带来的财务隐患,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以湖北省交通厅课题《公路建设债务负担问题研究》为依托,理论联系实际,对湖北省公路建设的债务问题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根据湖北省“十五”和“十一五”期公路发展要求和目标,分析研究湖北省收费公路建设过程中:债务结构的合理性,债务规模的适度性,债务风险的潜在性,偿债空间的局限性等,找出湖北省公路负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公路建设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与规模,适时控制公路债务风险,使湖北省公路建设在能充分利用收费公路政策的同时,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湖北经济的高速发展。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湖北省公路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由于公路建设、债务的增长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本文从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总额、汽车保有量、人口总数四个方面对湖北省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公路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公路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大公路建设的投入。并分析了收费还贷和经营性公路的负债、通行费收支情况,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湖北省公路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若干问题,诸如公路需求与建设、收入与支出、分制与集制的矛盾等。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公路建设负债情况,本文分别对收费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设置指标体系来对公路建设的合理债务水平进行分析。并对湖北收费还贷公路和高速经营性公路分别从整体上和典型个例上进行了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得出结论:湖北省高速经营公路的偿还债务的能力有盈余,收费还贷公路由于车辆分流等原因,其还本付息的能力不及高速经营公路。 为了及时控制贷款规模,降低债务风险,本论文对湖北省2003—201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公路建设的债务空间进行了测算。结合湖北省交通“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根据收费还贷公路和经营性收费公路 1999年一2002年的历史数据,对各地市、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通行费收入和支出的预测,进而汇总出全省至 20 0年各年度的通行费收支水平及债务空间。 最后论文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了有效地解决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规避债务风险,本文建议从以下五方面采取措施:l、狠抓增收节支,提高还本付息的能力;2、实行债务移植,减轻收费还贷压力;3、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农村路网建设。4、增加其他收入;5、争取社会投资。

房俊辉[7]2008年在《武汉市跨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河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沿江城市以期通过跨江发展实现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战略目标。交通是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跨江城市的交通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城市跨江通道的布局和发展战略的构建。武汉市是典型的跨江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最早实现陆路交通跨大江大河发展的城市之一。本文首先从论述江河与城市、交通与城市的关系着手,回顾城市交通发展的演变历程。其次,通过对城市跨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综述和国内外城市的跨江交通发展实践的案例分析,对当前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进行梳理,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跨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跨江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专门研究。然后,本文以武汉为研究对象,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跨江交通建设的历史过程,总结城市跨江交通呈现“单线-单环-多环”的圈层式、立体化发展的趋势;着眼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与交通发展现状,从区域、都市发展区和主城区的叁个层面对武汉市的跨江交通发展进行战略分析。最后,本文提出武汉市跨江交通发展战略的构建方式和概念布局,为其它沿江城市的跨江交通发展提供借鉴。

谢俊杰, 王庆, 胡小松[8]2012年在《湖北省普通公路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在全面分析我省普通公路管理体制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现行公路发展模式,对普通公路发展模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按照"需要与可能","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湖北省普通公路发展基本情况(一)公路管理体制沿革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同年8月,省公路局成立,隶属省交通厅,主要职能是省道公路工程及运输管理,省内设有5个工程队,2个办事处,经费由省政府供给。1956年5月,省交通厅撤销,省公路局与省公路运输局合并,成立省公路厅。1958年1月,省公路厅与内河航运局合并,恢复省交通厅建制,同年6月,公路体制下放,各地区行政专署成立公路运输局,县设段,公路干线管养下放到县,由县交通局领导,实行干支合一。随后,我省公路管理体制基本

蒋斌[9]2004年在《湖北省公路网络结构优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公路网结构指公路网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在路网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关系。公路网结构优化指公路网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它属于基础设施结构调整范畴,是湖北省交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公路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运输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正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公路逐步走向网络化、系统化,公路基础设施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凸现,主要表现在:公路总里程仍显不足;各层次路网规模和其功能、地位不匹配;路网布局不合理,路网整体功能没有发挥;公路技术等级结构不尽合理,高速公路明显偏少,高等级公路比重偏低。于是,公路网结构优化调整被提上了日程。未来20年是湖北省公路网进行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对于公路网的合理结构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实现?还需要相关理论从宏观层次上进行指导。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现有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其进行改进、完善、创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运用该理论对湖北省公路网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证明该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5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章对宏观层次的运输化理论、中观层次的综合运网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美、英、法等典型发达国家公路的成长周期、饱和临界点等演变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3章首先对国土系数法、类比法及节点模型法等确定区域公路网合理发展规模的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和评价,在分析现有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灰色聚类基础上的目标规划类比模型,这是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然后结合理论,对湖北省公路网的合理规模进行了探讨;第4章对湖北省公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利用生长函数曲线对其发展轨迹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第5章对公路网结构优化理论进行了阐述,并运用这些理论对湖北省公路网的行政等级结构和技术等级结构进行了优化配置。

李锋[10]2012年在《旅游交通对湖北旅游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交通作为旅游六大要素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交通通达性、道路质量的好坏都制约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常见的旅游交通方式主要有:公路旅游交通、铁路旅游交通、航空旅游交通、水路旅游交通、公共旅游交通等。高速铁路旅游交通是铁路旅游交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交通方式,它是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大力发展而兴起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催生了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诞生,此后我国又相继建设开通了武广高铁、沪宁高铁、郑西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线路,自此我国进入了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时代。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交通方式,对区域旅游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各旅游利益先关者的影响,他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的正是开通运营,4个小时之内就能从武汉到达广州,接着武九客运专线和合武客运专线相继开通,标志着湖北旅游进入了高铁时代。本文以高铁为例,研究分析了高铁的开通对湖北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并针对高铁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论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可能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等;第二部分: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旅游交通理论、旅游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旅游利益相关者等理论;第叁部分:研究区旅游与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分析。阐述了研究区域的旅游产业规模、旅游空间布局特点、旅游市场分布,以及研究区域的旅游交通现状等;第四部分:高速铁路对湖北旅游发展影响研究。分析了高铁的开通对湖北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即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交通方式、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等;第五部分:对策与建议研究。对我国高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并针对湖北省迎来的高铁时代,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意义的对策和建议,以此来促进湖北旅游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第六部分:本文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公路交通未来需求研究[D]. 王成.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2]. 湖北省综合交通需求预测及布局研究[D]. 程小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3]. 交通一体化视角下的公路网衔接优化与实施决策[D]. 李晓伟. 长安大学. 2012

[4]. 湖北省公路货运运力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杨雪英.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5]. 湖北省收费公路投资风险及对策研究[D]. 张北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6]. 湖北省公路建设债务问题研究[D]. 陈爱早.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7]. 武汉市跨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D]. 房俊辉. 苏州科技学院. 2008

[8]. 湖北省普通公路发展模式研究[C]. 谢俊杰, 王庆, 胡小松. 湖北省公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9]. 湖北省公路网络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 蒋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10]. 旅游交通对湖北旅游发展影响研究[D]. 李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湖北省公路交通未来需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