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渔父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轼,陆游,渔父词
渔父词论文文献综述
罗浩春[1](2018)在《苏轼与陆游渔父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笔者统计,苏轼渔父词现存5首,陆游渔父词现存23首,两者的渔父词在宋代都有很大影响。在二人的渔父词中,我们既可以品味到苏轼无待于外的自我完成,又能捕捉到陆游郁郁不得志的孤愤隐忍;既能看到两者在"舟"与"酒"意象选择上的共同之处,又能发现二者运用意象的不同之处——陆游词意象群的丰富,苏词在单一的意象中将人物形象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苏轼渔父词蒙太奇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陆游渔父词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的表现方式也值得注意。(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赵曼一[2](2017)在《论释惠洪《渔父词》八首的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禅僧释惠洪的《渔父词》八首,作为辑录禅宗公案的典型叙事词作,巧妙运用多种叙事艺术。作者通过精心剪裁叙事内容、结合想象与细节描写手法、利用意象和意境进行叙事、选取多样化叙事视点,达到以词的形式参究公案的写作目的,从而将文字禅的理论应用于词的领域。(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Z1期)
胡中丽[3](2016)在《我自是无名渔父——谈陆游的渔父词》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游的隐逸词在词中占重要地位,隐逸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渔父词,其词通过对乡居故乡山阴的渔父般的生活的描写,再现故乡山阴的山水美景,表现自己的渔隐之乐,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也隐隐透露着他不甘终老江湖的幽愤。从中可以窥见陆游乡居生活的心态和他的人生态度。(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6年16期)
张百科[4](2016)在《风生水起钓诗意——小品《渔父》词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词为张志和《渔歌子》。《渔歌子》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渔父》。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着名。张志和,公元742年生,本名龟龄,字子同,号烟波钓徒、玄真子、浪迹先生,今浙江金华人,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会稽,后因颜真卿所邀去湖州,又不辞而别,不知去向。这是流传千古的一首词,开文人《渔父》词先河。词中描写了美(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6年01期)
李杰荣[5](2015)在《江南渔隐与元代吴镇的渔父词画》一文中研究指出渔父的隐士形象源自姜尚、范蠡、严光等典范人物,受其影响最深远的是唐代张志和。张志和首唱《渔父词》,又随句赋象,写景夹词,绘写江南渔隐图。张志和使江南渔隐传统在后世渔父词画中得以继续传承,渔父词传承了他的词风、词境和词旨,渔父图即传承了他的渔隐思想和词画融合一体的艺术形式。在元代的退隐大潮中,渔隐山水成一时之风气,赵孟瞓首倡,而吴镇即是"集以渔父为题一类词画之大成"者。吴镇的渔隐山水画,可分为以山水为主体和以渔钓为主体两种类型,在以山水为主体的渔隐山水画中,多是把渔人、渔舟作为山水画之点缀,仅占画面一角,而在以渔钓为主体的渔隐山水画中,把渔钓作为画卷的主体进行描绘,山水草木反成为衬托,反映了他内心的隐逸情怀。(本文来源于《阅江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王雨容[6](2015)在《论张志和《渔父》词之“真乐远韵”》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许多诗人,以诗名世,或只一篇,如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称为"孤篇横绝";或只一句,如谢道韫之"咏絮";或只一联,如谢康乐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虽其余别有好诗,不专在此,然传播于后世,脍炙于人口者,终不出此矣。张志和名于后世,亦是得力于他的《渔父》词。张志和(?—773),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年十六擢明经第。肃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因事贬(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12期)
陈曦[7](2014)在《渔父词好梦难圆》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运折射国运,国运决定家运。宋氏100年来家运渐蹙,与宋教仁的政治理想未在中国完全落地高度相关100年前,奔走革命、建设两道,坐过无数黄包车的宋教仁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曾孙宋克家几十年后为了谋生,却成了黄包车夫。宋克家1995年从湖南省桃源县一家五金厂下岗后,拉了3年黄包车,每天起早贪黑,也就挣几十块钱。摩的兴起(本文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期刊2014年02期)
刘晓雯[8](2012)在《葫芦提酒乐平生——吴镇和他的《渔父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吴镇在画史上成就斐然,他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题画诗的形式出现,而以《渔父词》为多,值得从纯文学的视角进行解读,吴镇是位"隐不绝俗"的"隐士",酒与画陪伴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适意的得道人生。(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5期)
王平[9](2011)在《张志和《渔父》词中“西塞山”地址考辨文献补白》一文中研究指出"渔父词"开创者张志和所做《渔父》中"西塞山"地址争议颇多,后世虽然论证,但文献索引缺乏"方志"之类基础文献,现经过考辨,"西塞山"为湖州西塞山。(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黄燕[10](2011)在《欸乃一声山水绿——冼星海艺术歌曲《渔父词》的“民族风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歌曲《渔父词》是冼星海晚年旅居苏联时期创作的《诗歌十首》(Op1.8)中的第一首,该作品虽不是冼星海的典范之作,但却体现了作曲家努力追寻艺术歌曲民族化的创作理念。文章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等角度入手,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民族风格"特色,这些特色在于:体现道家精神风貌的题材内容;充满古典诗词韵味的旋律形态;带有五声性、复合和弦与传统音乐"随腔"特点的钢琴声部;蕴含戏曲风味与书法神韵的意境渲染等。展现了冼星海对自身中国文化身份和时代创新精神的理解,而这些无疑也是当今中国音乐发展应该具有的自觉意识。(本文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渔父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代禅僧释惠洪的《渔父词》八首,作为辑录禅宗公案的典型叙事词作,巧妙运用多种叙事艺术。作者通过精心剪裁叙事内容、结合想象与细节描写手法、利用意象和意境进行叙事、选取多样化叙事视点,达到以词的形式参究公案的写作目的,从而将文字禅的理论应用于词的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渔父词论文参考文献
[1].罗浩春.苏轼与陆游渔父词比较[J].新乡学院学报.2018
[2].赵曼一.论释惠洪《渔父词》八首的叙事艺术[J].文教资料.2017
[3].胡中丽.我自是无名渔父——谈陆游的渔父词[J].文教资料.2016
[4].张百科.风生水起钓诗意——小品《渔父》词有感[J].新课程(上).2016
[5].李杰荣.江南渔隐与元代吴镇的渔父词画[J].阅江学刊.2015
[6].王雨容.论张志和《渔父》词之“真乐远韵”[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
[7].陈曦.渔父词好梦难圆[J].中国企业家.2014
[8].刘晓雯.葫芦提酒乐平生——吴镇和他的《渔父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
[9].王平.张志和《渔父》词中“西塞山”地址考辨文献补白[J].黑河学院学报.2011
[10].黄燕.欸乃一声山水绿——冼星海艺术歌曲《渔父词》的“民族风格”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