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市噪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噪声,股市,微观,收益率,效应,模型,反馈。
股市噪声论文文献综述
大摩华鑫基金公司[1](2016)在《如何应对股市噪声》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意思是在诗人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咬文嚼字而忽视了诗歌所承载的整体意境,就很难将诗词写作发挥到极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6-06-04)
刘志东,严冠[2](2016)在《基于半鞅过程的中国股市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统计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半鞅过程和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利用已实现幂变差的渐进统计特性,构造检验统计量,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对金融资产价格中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同行业的股票,上证50股票指数及其成分股的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中,噪音交易显着;约43%的风险来源于资产收益过程的随机波动风险,可用股票期权交易对冲;不同来源风险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随机波动的风险、系统性跳跃风险以及异质性跳跃风险;流动性越好的股票越显示出跳跃、尤其是无限小跳的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王成[3](2016)在《煤炭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越来越重视,社会公众、媒体和政府在关注企业在市场中发挥的经济职能之余,也越来越关注企业所应该发挥的社会职能。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相继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引,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这为煤炭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关系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首先运用社会责任理论、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噪声交易理论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和必要性以及噪声交易本质,运用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选取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股市效应指标,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煤炭行业的特点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构建了煤炭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和噪声交易衡量指标。再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煤炭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煤炭行业在面临重新洗牌的严峻时刻,企业想要在优胜劣汰中存活下来,除了积极履行和披露对股东、政府、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和债权人的一般性责任,还应积极履行和披露对安全生产和环境治理等行业特殊性责任,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履行和披露对社会弱势和公益群体的责任也能助其一臂之力;股市投资者应当客观分析煤炭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去除噪声交易影响,进行理性投资,帮助煤炭行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6-04-01)
董淑兰,王成[4](2016)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100强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3年共五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整体与企业股市效应正相关,但不显着;企业对股东、政府、供应商和员工的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股市效应显着正相关;企业对消费者、社区的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股市效应显着负相关;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股市效应正相关,但不显着;噪声交易与企业股市效应不显着正相关,但能扩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股市效应的影响程度。(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6年06期)
徐寅祥[5](2015)在《我国股市噪声交易对收益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实金融市场中,有很多异常现象标准金融学无法解释,比如金融市场中的股权溢价之谜、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性等现象,此类现象的产生使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石的标准金融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行为金融学在接受标准金融学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考虑了人们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形成噪声交易理论。股票市场噪声交易对收益率的影响问题,是我国加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构建成熟股票市场的重要问题。我国股市成立以来,市场噪声交易现象明显,具体表现为羊群效应、过度自信、过度投机及股市泡沫等。减少噪声交易,维持股票市场正常波动及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等,正是着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场上存在两种参与者,分别是理性套利者和噪声交易者,由于噪声交易的存在导致资产价格偏离资产均衡价格。本文在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对噪声交易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噪声交易的存在性问题进行验证,运用TARCH和EGARCH模型分析消息面的非对称冲击,并构建测度我国股票市场噪声交易指标体系的回归模型,以此衡量多个指标对上证收盘价的影响,反映噪声交易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加强市场自身调节,加大法律调控力度、健全监管机制,改变投资者结构、培育理性投资者,防范股市投资风险等相关对策,减少噪声交易,构建健康规范的股票市场,并对投资者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7)
王彩冰[6](2014)在《噪声交易的存在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行为金融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效市场假说面临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而经济人假说更是遭到广泛批评。事实证明,包括证券市场投资在内的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个人行为并非是完全合乎理性的,换言之,市场中也时刻存在许多非理性的交易行为,而这被称为噪声交易。本文通过分析噪声交易的来源及其分类,并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实际情况,着重探讨噪声交易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以相应的分析和说明为基础,研究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就噪声交易的不利影响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并对相关的改革举措进行深入探讨,以明确其政策走向。结论对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其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4年09期)
党略[7](2013)在《我国股市的微观结构噪声与波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来讲,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包括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性波动。波动性既是投资者投资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对当前市场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但是,由于市场微观结构的作用,使得观测到的价格常常会由于交易过程的影响而偏离均衡价格,因此通过观测价格估计得到的波动性不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市场运行的真实状况。交易过程中导致观测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各种因素即为微观结构噪声,包括非同步交易、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需要、交易者的执行策略、价格的离散变化、信息非对称等。因此,在考虑微观结构噪声的影响之后再去估计收益率的波动性能够提高估计的有效性,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证券市场的价格行为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与效率状况,对于企业进行资产定价以及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以沪深300指数每五分钟交易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研究了次贷危机前期,当期与后期我国股市的微观结构噪声以及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性波动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杠杆效应还有综合效应等波动特征。先利用跳跃扩散模型离散小波变换方法检测跳跃行为,并估计出跳跃行为的发生位置,次数,幅度和方差;然后将跳跃性波动从观测数据中分离出来;再利用TSRV方法对调整后的数据建模,估计出我国股市的噪声和连续性波动,从而就分别得到了我国股市的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性波动。最后根据估计结果,利用修正E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波动特征主要是集聚效应,规模效应,非对称效应以及综合效应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3-04-20)
罗冠男[8](2013)在《噪声交易理论与股价过度波动关系分析——以我国股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994年1月3日至2013年3月31日的中国股市为例,分析了噪声交易理论与股价过度波动间的关系,发现中国股市噪声交易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它导致股票价格频繁地、剧烈地波动,并据此提出投资者应该做足入市功课,不能盲目跟风投资,培养价值投资的理念,而金融市场监管当局应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视角(上)》期刊2013年04期)
李为[9](2013)在《中国股市噪声交易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是一种独裁者博弈模式,有限理性的噪声交易者和非完全理性的噪声交易者占很大的比重,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有从众心理,我国股市存在着传统金融理论(CAPM、EMH、MPT)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由于投资者认知偏差造成的从众心理和“羊群效应”,投资者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以及股票市场上的动量效应和长期反转效应等。本文从我国股市的实际出发,利用现代行为金融学有关噪声交易的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我国股市噪声交易的成分、杠杆效应和正反馈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噪声交易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包括噪声交易理论的由来,以及噪声交易的本质和内涵,并对噪声交易的风险和行为机制进行了界定。讨论了DSSW模型和噪声交易者的生成和获利机制。讨论了BSV、DHS和HS理论,以解释投资者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以及股票市场上的动量效应和长期反转效应。在分析中国股市噪声交易类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股市的发展态势分析了中国股市噪声交易的特殊表现:大幅波动、高换手率、受政策影响大等。研究了我国股市噪声交易的成分。以方差比检验(Variance-Ratio Test, VRT)为基础来构造一个噪声成分检验(Noise Composition Test, NCT)指标,并以此做纵向分析,考察中国股票市场在股改前和股改后的噪声成分。同时以近似全流通的股票和整个大盘做了横向比较。研究了我国股市噪声交易的杠杆效应。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噪声交易的行为常常受到政策的干扰。而行业特征的区间受到杠杆效应影响不同。基于沪深300行业指数,利用ARMA-GARCH模型分析了沪深的各个代表性行业指数的波动性,GARCH(1,1)模型中各行业的a+均小于1且非常接近1,表明各个行业的GARCH过程是宽平稳的,行业的波动呈现集聚性和持续性,外部的冲击对条件方差的影响具有持久性。TARCH(1,1)和EGARCH(1,1)模型较好地说明各种外部因素对各行业的冲击影响,表现为杠杆效应和非对称性效应,且模型都消除了ARCH效应。这两个模型都说明了各行业间均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利坏消息”冲击比等量的“利好消息”冲击会产生更强的的波动。过度的噪声交易特别是正反馈交易是引起我国股市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选用包括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沪深300指数,封闭式基金指数五个样本,采用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对我国股市存在的正反馈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使用正反馈交易策略的噪声交易者,两市的日收益与噪声交易者行为有关;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对治理噪声和遏制正反馈交易有积极作用;中小板的正反馈交易最为明显,其次是封闭式基金,然后是深圳成份指数、上证指数、最后是沪深300指数。利用资产定价模型BAPM,以受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过度的噪声交易。选用2007-2009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从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的收益率作为分析的样本,同时取其对应的同行业的配对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噪声交易者风险(NTR)与股票超额收益是显着负相关的,显着性越高,那么投资者投资此类股票受到损失的可能性越大。本文在下述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以VRT为基础构造NCT指标,分析了我国股市噪声交易的特殊性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利用ARMA-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噪声交易引起的杠杆效应分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二,建立基于正反馈交易的证券资产收益率均衡模型,并结合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对我国具有代表意义的五个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叁,以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为基础,分叁种类型对受处罚的上市公司的噪声交易进行了的实证分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1-01)
李为,王苏生[10](2012)在《正反馈交易视角下中国股市噪声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噪声交易以及在不同市场形态中的表现形式,引入理性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构建一个由它们共同作用的证券资产收益率均衡模型,结合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沪深300指数和封闭式基金指数5个样本进行了正反馈交易研究。分析认为:沪深两市的日收益与噪声交易者行为有关;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对治理噪声和遏制正反馈交易有积极作用;中小板指数的正反馈交易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封闭式基金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应该开发更多的适合长线投资的指数基金来稳定股市并恢复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股市噪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半鞅过程和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利用已实现幂变差的渐进统计特性,构造检验统计量,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对金融资产价格中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同行业的股票,上证50股票指数及其成分股的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中,噪音交易显着;约43%的风险来源于资产收益过程的随机波动风险,可用股票期权交易对冲;不同来源风险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随机波动的风险、系统性跳跃风险以及异质性跳跃风险;流动性越好的股票越显示出跳跃、尤其是无限小跳的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市噪声论文参考文献
[1].大摩华鑫基金公司.如何应对股市噪声[N].中国证券报.2016
[2].刘志东,严冠.基于半鞅过程的中国股市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统计特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
[3].王成.煤炭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关系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4].董淑兰,王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J].财会月刊.2016
[5].徐寅祥.我国股市噪声交易对收益率的影响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
[6].王彩冰.噪声交易的存在对中国股市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4
[7].党略.我国股市的微观结构噪声与波动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13
[8].罗冠男.噪声交易理论与股价过度波动关系分析——以我国股市为例[J].经济视角(上).2013
[9].李为.中国股市噪声交易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0].李为,王苏生.正反馈交易视角下中国股市噪声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