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藏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藏,形象,西藏自治区,军人,阿拉,游记,鞑靼。
西藏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白明月[1](2019)在《电影对西藏的形象建构研究——以《冈仁波齐》和《阿拉姜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西藏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越来越多。从早期的《红河谷》《静静的嘛呢石》等,到最近几年的《塔洛》《冈仁波齐》和《阿拉姜色》,以及2019年上映的《撞死了一只羊》等,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冈仁波齐》和《阿拉姜色》两部电影都是通过对电影主角朝圣之路的叙述,将藏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朝圣之路结合起来,展现藏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共同点。笔者试通过分析《冈仁波齐》和《阿拉姜色》两部电影,研究这两部电影对西藏的形象建构以及在进行形象建构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11期)
贾莉萍[2](2019)在《新时期构建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形象视角与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呈现出对外宣传受众的独特性、内容的独特性、外宣的补充性、外宣话语权等特点。构建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形象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加强语料库建设、内容与形式推陈出新、凝练旅游形象、旅游整体性的格局与体系、建立大数据平台、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宣传队伍等措施,从而提升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形象。(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9年10期)
袁佳嫕,袁爱中[3](2019)在《微信公众号中西藏形象建构的分析——以“西藏日报”和“阳光西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主观想象或者对客观事实的认知,构建更多的关于西藏形象。近年来,西藏的新媒体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这也意味着对西藏形象的建构有了新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力。本文针对西藏微信公众号传播西藏形象的具体方式展开论述,找寻其在传播西藏形象的过程中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路径。(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10期)
马小燕[4](2019)在《党益民西藏军旅小说中的军人形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益民在西藏军旅小说中塑造了公路守护神、藏族民众守护者、重情重义的兄弟、默默付出的军嫂等一系列形象,打破了以往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高大全"的传统军人形象,更多地关照现代军人的社会属性,赋予其生活化功能,还原了军人作为"社会人"的真实形象,使西藏军人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姜鑫雨,周德仓[5](2019)在《西藏政务抖音短视频对其形象建构的实证研究——以“西藏消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抖音短视频对新媒体市场占有的日渐壮大,政务部门也纷纷抢占其中。本文选取了西藏政务抖音号代表"西藏消防",对该账号发布的短视频作深入分析,同时为如何运营西藏政务抖音号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8期)
李雪妮[6](2019)在《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周年纪录片中的西藏形象——以《路见西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纪录片《路见西藏》以"路"为主线,透视藏族人在与外界交往中逐渐变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本文以《路见西藏》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纪录片在生态环境、人物形象、叙事模式叁方面对西藏形象的呈现方式和内容,研究认为《路见西藏》呈现了西藏和谐、开放、现代、温暖的新形象。(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13期)
李祈越[7](2019)在《《鞑靼西藏旅行记》中的西藏形象谫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鞑靼西藏游记》中,作者从多个方面记录了他眼中的西藏形象,包括西藏的生态环境、藏族人、西藏的社会风俗、宗教、城市建筑等。通过对这些西藏形象的梳理,发现作者对西藏的认知是多元的,有着客观的态度,但更多的是站在西方文化优越论的立场上,将西藏塑造成符合他们政治、经济利益的他者形象。《鞑靼西藏游记》构建的西藏形象深刻地影响了此后西方世界对西藏的认知,在古伯察之后西方人所着的旅藏游记中大多带有这种东方主义的印记。从资料上着眼,该游记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3期)
孙培佩[8](2019)在《浅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大学形象塑造——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形象塑造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并具有维护、服务和支撑意识形态的作用。当前大学形象的塑造受到来自历史文化背景、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其自身属性特点的影响,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面临被弱化的风险。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为塑造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形象实践路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西藏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王亭亭[9](2019)在《日本旅藏游客西藏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日文网站网络游记文本分析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日本等传统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分析日文网站的网络游记,得出如下结论:日本游客旅藏时间较短,旅游目的地集中程度高,对细节及服务要求较高,对导游依赖程度较高以及日本旅藏游客对西藏以积极的形象感知为主。(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小燕[10](2019)在《60年来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成功塑造出作为解放者的"金珠玛米"群像,展现出中国军人在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的丰功伟绩。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中的军人形象也经历了从单一的高大全形象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政治的人"向"社会的人"的转化,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也赋予小说作品更多的生活化色彩。(本文来源于《青藏高原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西藏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期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呈现出对外宣传受众的独特性、内容的独特性、外宣的补充性、外宣话语权等特点。构建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形象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加强语料库建设、内容与形式推陈出新、凝练旅游形象、旅游整体性的格局与体系、建立大数据平台、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宣传队伍等措施,从而提升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形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藏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白明月.电影对西藏的形象建构研究——以《冈仁波齐》和《阿拉姜色》为例[J].今传媒.2019
[2].贾莉萍.新时期构建西藏旅游对外宣传形象视角与方法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
[3].袁佳嫕,袁爱中.微信公众号中西藏形象建构的分析——以“西藏日报”和“阳光西藏”为例[J].今传媒.2019
[4].马小燕.党益民西藏军旅小说中的军人形象探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
[5].姜鑫雨,周德仓.西藏政务抖音短视频对其形象建构的实证研究——以“西藏消防”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
[6].李雪妮.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周年纪录片中的西藏形象——以《路见西藏》为例[J].传媒论坛.2019
[7].李祈越.《鞑靼西藏旅行记》中的西藏形象谫论[J].文教资料.2019
[8].孙培佩.浅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大学形象塑造——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J].西藏教育.2019
[9].王亭亭.日本旅藏游客西藏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日文网站网络游记文本分析为基础[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10].马小燕.60年来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研究[J].青藏高原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