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579与腺苷对心肌离子通道作用的比较研究

AMP579与腺苷对心肌离子通道作用的比较研究

王雄[1]2004年在《AMP579与腺苷对心肌离子通道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AMP579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腺苷拟似物,具有作用强、半衰期长等特征。有关腺苷对各种离子通道的作用已有相关报道,但未见对大鼠心室肌离子通道的研究报道,AMP579对主要离子通道和转运体的研究则在任何动物及心肌组织均未见报道。本课题旨在较全面地研究AMP579对心肌离子通道的作用,并与同等剂量腺苷的作用相比较,探讨它们对心肌离子通道作用的差异,从更深层次上分析AMP579与腺苷对心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应差别的机制,估价AMP579作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前景。材料和方法 AMP579为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心胸外科研究室馈赠。研究对象为成年大鼠和豚鼠经酶分散的心室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离子通道电流。结果 1.对大鼠心室肌ICa-L的作用。腺苷在 10nmol/L至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ICa-L均无显着作用,但如果预先灌流10nmol/L的异丙肾,腺苷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异丙肾增强的ICa-L均有抑制作用(表1、2,图1、2),IC50为13.06μmol/L。AMP579 10nmol/L对ICa-L有浓度依赖性抑制,IC50为1.77μmol/L,对异丙肾增强的ICa-L亦有显着抑制作用(表3,图3、4)。AMP579对异丙肾增强ICa-L的抑制作用高于腺苷(在10μmol/L浓度抑制率分别为-11.1%与-5.2%)。在预先灌流腺苷A1受体阻滞剂PD116948之后,AMP579仍对ICa-L有显着抑制作用(表4),而在AMP579 10μmol/L抑制ICa-L基础上,灌流腺苷A1受体阻滞剂PD116948 30μmol/L对AMP579的抑制作用无影响,说明AMP579对ICa-L的直接抑制与腺苷A1受体无关(表5)。预先给予PKC阻滞剂GF109203X 0.4μmol/L,AMP579失去了对ICa-L的抑制作用(表6)。在AMP579 10μmol/L对ICa-L抑制的基础上灌流PKC阻滞剂GF109203X 0.4μmol/L,可逆转AMP579对ICa-L的抑制作用(表7,图5),说明AMP579对ICa-L的抑制与PKC有关。2. 对大鼠心室肌Na+/Ca2+交换电流的作用。腺苷在10μmol/L至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Na+/Ca2+交换电流无显着作用(表18,图16),AMP579对Na+/Ca2+交换的外向电流在1μmol/L以上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在1μmol/L以上的内向电流亦呈浓度依赖性增强,P<0.05(表18,图17)。在APM579 10μmol/L的基础上,加入腺苷A1受体阻滞剂PD116948 30μmol/L,对Na+/Ca2+交换外向电流与内向电流均无显着影响(表19、20,图18),在AMP579 10μmol/L的基础上, 加入腺苷A2受体阻滞剂DMPX 10μmol/L,对Na+/Ca2+交换外向电流与内向电流亦无明显作用(表21、22,图19)。在AMP579 10μmol/L的基础上,加入PKA阻滞剂RT5720 0.2μmol/L或加入PKC阻滞剂GF109203X 0.4μmol/L,对Na+/Ca2+交换的外向与内向电流亦无明显着影响 (表23-26,图20、21)。提示AMP579对Na+/Ca2+交换电流的激动作用可能是它对Na+/Ca2+交换体的直接作用。3. 对大鼠心室肌Ito电流的作用,腺苷和AMP579对大鼠Ito电流均有激动作用(表8)。腺苷和AMP579的EC50分别为2.33μmol/L和8.32μmol/L(P<0.05),腺苷的作用较强。两者激动Ito的机制也相同,均可被腺苷A1受体阻断剂PD116948阻断,(表9、10、13、14,图6、8)表明这一作用是经A1受体介导的。4. 对大鼠心室肌电压门控钠电流的作用。腺苷和AMP579对大鼠心室肌电压门控钠通道均有抑制作用(表16,图11、12)。作用的强度相似,腺苷和AMP579对钠电流的IC50分别为6.23μmol/L和9.46 μmol/L。5. 对豚鼠心室肌IK电流的作用,腺苷和AMP579对豚鼠心室肌IK电流及其尾流均有显着抑制作用(表17,图13、14),IC50分别为1.21μmol/L和2.31μmol/L。(P<0.05),表明腺苷的作用较强。6. 对大鼠心室肌IK1电流的作用,腺苷和AMP579对超极化电压阶跃激活的IK1内向电流均有显着抑制作用(表15,图9、10)。AMP579的作用较强,AMP579与腺苷对IK1的IC50分别为4.15μmol/L和20.7 μmol/L,(P<0.01)。讨论和结论 尚未见到有关腺苷对大鼠心室肌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全面观测了腺苷对大鼠心室肌各种离子通道的效应,其结果与前人在其它动物报道的腺苷对ICa-L、Ito和钠钙交换电流的作用相一致。经检索,未发现有关AMP579对心肌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报道。我们对AMP529研究的结论可归纳以下几点:1. AMP579对心室肌L型钙电流比腺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异丙肾增强的钙电流作用大于腺苷的抑制作用。10 μmol/L 的AMP579与10 μmol/L的腺苷对ICa-L的抑制率分别为-11.1%与-5.2%,AMP579对未经干预的钙电流亦有抑制作用。这可以解释其对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血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的较强作用。2. AMP579可以显着增强Na+/Ca2+交换电流,这一作用可能是其直接的药理作用。由于在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心肌内Na+浓度较高,静息膜电位负值减少,此时的Na+/Ca2+交换电流以反向模式(Ca2+内入,Na+外排)为主,因此,AMP579的这一作用对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不利的。这与它对L型钙电流较强抑制所带来的有利效应是相互对消的。关于AMP579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减少梗死面积的效应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3. AMP579对心肌细胞INa电流的抑制作用?

石瑞光[2]2006年在《腺苷和AMP579对离体大鼠主动脉扩张效应及作用机制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腺苷和AMP579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扩张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平滑肌张力实验方法,制备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模型,悬挂于张力换能器,经Powerlab生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动脉环的张力变化。用KCl(20mmol/L)预收缩血管达稳态后以累积浓度法分别加入腺苷和AMP579,以血管的最大收缩幅度计为100%,计算不同浓度的腺苷和AMP579引起的血管舒张率,做出它们的量效曲线。分别在去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腺苷A1受体阻断剂(PD116948)、腺苷A2受体阻断剂(DMPX)、PKA阻断剂(KT5720)、PKC阻断剂(GF109203X)孵育后,加入KCl收缩血管,张力达稳态后观察100mmol/L腺苷和10μmol/L AMP579引起的血管张力变化,探讨两药作用机制。并在无钙与含钙营养液中,比较两药扩血管作用的差异。结果:1. 20mmol/L的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腺苷在10μmol/L~(-1)mmol/L和AMP579在100nmol/L-30μmmol/L都显示出浓度依赖性的血管扩张效应;腺苷在10μmol/L、30μmol/L、100μmol/L、300μmol/L、1mmol/L,对KCl预收缩的动脉环的舒张率分别为4.4±3.7%、17.0±9.9%、32.0±11.3%、66.3±8.7%、94.8±4.1%;AMP579在100nmol/L、300nmol/L、1μmol/L、3μmol/L、10μmol/L、30μmol/L,对KCl预收缩的动脉环的舒张率分别为2.8±3.7%、14.9±7.0%、29.2±7.0%、51.3±15.1%、66.8±14.6%、86.1±12.0%;2.腺苷组:经L-NAME、格列苯脲、DMPX孵育以后,腺苷引起的动脉舒张率分别为7.3±0.7%(P<0.01)、5.3±3.6%(P<0.01)、6.1±5.1%(P<0.01);AMP579组:经去内皮和L-NAME、GF109203X孵育后,AMP579引起的动脉环舒张率分别为5.3±5.1%(P<0.01)、24.5±8.6%(P<0.05)、12.5±22.5%(P<0.01)。3.在含钙营养液中,AMP579引起的舒张率为46.5±6.6%,无钙液中为12.3±3.0%(P<0.01)。结论:1腺苷和AMP579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的血管扩张效应呈浓度依赖性,AMP579的效价强度约为腺苷的44倍。2腺苷的扩血管效应是经A2受体介导的,与KATP的开放及NO途径有关。腺苷是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其扩血管作用不依赖于细胞外Ca~(2+)的存在。3 AMP579的扩血管效应与NO途径有关,可能有PKC(依赖于Ca~(2+)的蛋白激酶)的参与。AMP579是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它的扩血管作用依赖于细胞外Ca~(2+)的存在。4腺苷既可以抑制细胞外Ca~(2+)流入细胞内,又可以抑制细胞内Ca~(2+)的释放。AMP579只可以抑制细胞外Ca~(2+)流入细胞内,而不能抑制细胞内Ca~(2+)的释放。

童光[3]2010年在《U50,488H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后心肌细胞死亡的形式是梗死和凋亡。Κ-阿片受体在再灌注开始时的激活可以减少MI/R导致的心肌梗死,但Κ-阿片受体在再灌注开始时的激活能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没有报道。PI3K-Akt-eNOS-NO是许多心肌保护药物保护作用的重要作用机制,但PI3K-Akt与Κ-阿片受体介导的保护作用的关系鲜有报道。目的(1)观察U50,488H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2)观察U50,488H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中PI3K-Akt-eNOS-NO信号通道的影响;(3)明确PI3K-Akt-eNOS-NO信号通道与U50,488H的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关系。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生理盐水组、U50,488H组、U50,488H+Nor-BNI组、U50,488H+Wortmannin组、U50,488H+L-NAME组,每组5-6只。U50,488H为选择性κ-阿片受体激动剂,Nor-BNI为选择性κ-阿片受体拮抗剂,Wortmannin为选择性PI3K抑制剂,L-NAME为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给予30min心肌局部缺血+3h再灌注后处死动物,检测各组大鼠心梗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心肌组织中Caspase-3蛋白活性、Akt、eNOS水平及其磷酸化程度、NO水平等。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给予模拟的缺血再灌注(SI/R),模拟缺血后,在模拟再灌注时分别给予正常DMEM培养液对照、U50,488H、U50,488H+Nor-BNI、U50,488H+Wortmannin、U50,488H+L-NA- ME和U50,488H+选择性Akt抑制剂处理。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心肌细胞中Caspase-3蛋白活性、Akt、eNOS水平及其磷酸化程度、培养液中NO水平等。结果再灌注结束后,与给予生理盐水组相比, U50,488H组的心梗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心肌组织中Caspase-3蛋白活性明显下降,心肌中Akt、eNOS磷酸化水平及NO水平上升;而U50,488H+Nor-BNI组、U50,488H+Wortmannin组各项指标均与给予生理盐水组无显着差异。U50,488H+L-NAME组的Akt、eNOS磷酸化水平上升,与U50,488H组无明显差异,但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及NO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模拟缺血再灌的心肌细胞中,与给予DMEM的对照组相比,U50,488H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心肌细胞中Caspase-3蛋白活性明显下降;心肌细胞中Akt、eNOS磷酸化水平及NO水平上升。U50,488H+Nor-BNI组、U50,488H+Wortmannin组、U50,488H+选择性Akt抑制剂组各项指标均与给予生理盐水组无显着差异。U50,488H+L-NAME组的Akt、eNOS磷酸化水平上升,与U50,488H组无明显差异,但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及NO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结论(1)U50,488H可减少在体大鼠心脏局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和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S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2) U50,488H可增加在体大鼠心脏局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和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SI/R)中心肌细胞Akt和eNOS的磷酸化,进而增加NO的产生,这一作用可能介导了U50,488H后处理的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3)通过观察U50,488H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中Akt、eNOS磷酸化及NO含量的影响和PI3K、Akt、NO选择性抑制剂对U50,488H后处理抗凋亡作用的影响,证实U50,488H后处理的抗凋亡作用依赖于其激活PI3K-Akt-eNOS-NO信号通路的作用。

彭蓓[4]2012年在《远端缺血后处理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各种疾病(脑卒中、微血栓、脑血管痉挛和硬化、脑血液动力学改变、颈部动脉疾病或椎动脉受压等)或手术(严重颅脑外伤手术、控制性降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颈动脉血管移植术等)中会出现全部或局部的脑组织的短暂缺血,引起脑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疾病经过积极治疗后或手术结束后会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但缺血后的血流供应恢复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脑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加重,这种恢复血流灌注后的脑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加重现象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为了减轻脑缺血造成的损伤,降低脑缺血的死亡率,如何有效的防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已经成为当今神经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背景大量研究试图寻找可减轻或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或药物,并且已经在动物模型上获得一定成功,但是这些方法和药物很少能成功用于临床。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短暂的亚致死性缺血或其它亚致死性应激可对随后的损伤性缺血提供保护作用,此现象被称为缺血后处理。最先在心脏发现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随后许多学者研究证实了在脑、脊髓、骨骼肌、肝脏、肾脏、肺脏和小肠等器官组织也存在缺血后处理现象。最近,有研究发现,一个器官的短暂缺血可诱导另一器官的缺血耐受,此现象被学者们称为远端缺血后处理。目前许多关于远端缺血后处理的研究是针对心脏和肾脏的,远隔后处理是否对脑也能提供保护作用还不清楚。但是神经元与其它细胞在遗传信息方面是相似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其它器官的适度应激可对脑也能够提供保护作用。为证实这一设想,本研究采用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LI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动脉阻断法行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研究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神经的保护作用,从而探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是否有脑保护作用,并且进一步研究PI3K/Akt/eNOS信号通路是否介导这一作用。本实验首先通过Nissl染色评价定大鼠海马CA1区和额叶皮层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形态学改变,观察其中存活神经元密度,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变,通过检测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和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影响,证明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以此为基础,于I/R后24h和48h取海马CA1区组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然后用TUNEL法检测48h海马CA1区及额叶皮层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然后,通过48h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指标来检测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水平,观察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随后,第叁部分则于I/R后再灌注48h时行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测定I/R后再灌注48h时海马CA1区p-eNS、 eNOS、p-Akt及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再灌注4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再灌注7d时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观察eNOS及PI3K/Akt通路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C)减少大鼠全脑缺血在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本实验发现:①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C)对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及锥体神经细胞凋亡发挥着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它可以减少大脑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从而可以使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减退得到明显改善,发挥其在全脑I/R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②RIPoC在大鼠的全脑缺血再灌注中可以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减少大脑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说明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与氧化应激和脑组织相关蛋白分子相关联,RIPoC在大鼠的全脑缺血再灌注中可以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及调节脑组织相关蛋白分子发挥其在全脑I/R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③预先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P13K抑制剂LY294002能够有效地抑制RIPoC脑保护作用,证实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RIPoC的脑保护作用是与PI3K/Akt/eNOS通路有关。RIPoC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Akt的激活,进而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能够减少RIPoC后的eNOS及p-eNOS的表达,并有效地抑制RIPoC的脑保护作用。同时,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能够明显减少RIPoC后eNOS及p-eNOS的表达。说明RIPoC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NOS的激活,从而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PI3K/Akt/eNOS信号通路在RIPoC的脑神经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的实验内容分为叁部分:1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组织相关蛋白分子的影响。3PI3K/Akt/eNOS通路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第一部分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摘要]目的:研究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C)在大鼠的全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四动脉阻断法(4-VO)制作全脑I/R模型。选择雄性SD大鼠(200-250g)。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I/R组,I/R+RIPoC组,RIPoC组。于I/R后7d取大鼠海马CA1区和额叶皮层组织行Nissl染色,观察中存活神经元密度,于I/R后4d开始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同I/R组相比,I/R+RIPoC组中海马CA1区及额叶皮层中I/R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明显减少(P<0.01),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减退明显改善(P<0.05)。结论:RIPoC在大鼠的全脑I/R中可以减少大脑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从而改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发挥其在全脑I/R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第二部分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组织相关蛋白分子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与氧化应激的关联,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关联。方法:用四动脉阻断法(4-VO)制作全脑I/R模型。选择雄性SD大鼠(200-250g)。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I/R组,I/R+RIPoC组,RIPoC组。电凝双侧椎动脉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至8min后松开,再灌注开始立即夹闭双侧股动脉实行15min缺血/15min再灌注,共计3个循环;于I/R后24h和48h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和额叶皮层的神经元凋亡,于I/R后48h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于I/R后24h和48h取海马CA1区组织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结果:同I/R组相比,,I/R+RIPoC组中海马CA1区及额叶皮层中I/R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及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海马CA1区中Bcl-2明显上调,Bax明显下调(P<0.01),SOD和CAT的活性明显增加,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RIPoC在大鼠的全脑缺血再灌注中可以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减少大脑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发挥其在全脑I/R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第叁部分PI3K/Akt/eNOS通路在远端缺血后处理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eNOS及PI3K/Akt通路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C)减少大鼠全脑缺血在灌注(I/R)损伤中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为200~250g,随机分为5组(n=20):假手术组(S组)、I/R组、I/R+RIPoC组、L-NAME+I/R+RIPoC组及LY294002+I/R+RIPoC组。采用四动脉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不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R+RIPoC组、L-NAME+I/R+RIPoC组及LY+I/R+RIPoC组于再灌注开始行双侧股动脉缺血15min,再灌注15min,共计3个循环。L-NAME+I/R+RIPoC组于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LY+I/R+RIPoC组于缺血前10min侧脑室注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再灌注48h时行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测定海马CA1区p-eNOS、eNOS、p-Akt及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再灌注4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再灌注7d时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R+RIPoC组、L-NAME+I/R+RIPoC组及LY+I/R+RIPoC组再灌注时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增加,神经元密度降低,行为学损伤增加。与I/R组比较,I/R+RIPoC组再灌注时凋亡细胞减少,神经元密度增加,行为学损伤明显减少。与I/R+RIPoC组比较,L-NAME+I/R+RIPoC组及LY+I/R+RIPoC组再灌注时凋亡细胞增加,神经元密度降低,行为学损伤明显增加。L-NAME能够抑制RIPoC后p-eNOS和eNOS的升高,LY294002不仅能抑制RIPoC后p-Akt的升高,而且能抑制RIPoC后p-eNOS和eNOS的升高。结论RIPoC能够减轻大鼠全脑I/R损伤,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途径介导的eNOS激活和上调有关。

傅俊英[5]2003年在《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 冠心病在40~49岁人群中发病率为58.36%,死亡数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缺血预处理具有强大保护缺血心肌作用,用药物尤其是中药诱导这种内源性调控保护可能是极积有效治疗冠心病新途径。目的:探索能够模拟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中药,研究大蒜素延迟保护的效果及其信号转导作用机制。方法:大蒜素延迟保护作用的整体动物实验部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30min缺血和2h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组(4次5min缺血5min再灌注预处理)、大蒜素预处理大剂量组(1.0mg/kg大蒜素预处理)、大蒜素预处理小剂量组(0.5mg/kg大蒜素预处理)。分别进行预处理(除缺血再灌注组)24h后,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复灌2h,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肌梗死范围(梗死区心肌重量占危险区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血流动力学(HR、LVEDP、LVPSP、CF、±dp/dt max)、电镜下心肌超微形态结构、生化指标(血浆LDH、CK活性及组织匀浆液MDA、Mn-SOD含量)改变情况。大蒜素延迟保护作用的离体细胞实验部分:利用培养的离体乳鼠心肌细胞模型,研究①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的量效关系:5、10、20、50μg/ml浓度大蒜素与乳鼠心肌细胞共同孵育30min进行预处理,24h后,用细胞存活率、细胞内外LDH活性及MDA生成等指标来观察不同剂量大蒜素对细胞低氧复氧损伤(2h低氧,2h复氧)的影响以探讨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②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的时效关系:20μg/ml浓度大蒜素与细胞共同孵育30min进行预处理后,在12、24、36h分别进行低氧复氧损伤,以观察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③信号阻断剂对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影响:PKC阻断剂H-7或MAPK阻断剂PD98059与细胞共同孵育10min后,再用大蒜素(20μg/ml)预处理30min,24h后观察信号阻断剂对大蒜素延迟保护作用的影响。④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大蒜素以及大蒜素加H-7或PD98059预处理24h后,直接用免疫杂交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nPKC-ε、HSP70和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整体动物实验部分:①缺血损伤使心肌梗死区重量占危险区重量百分比达52.9±6.5%,缺血和大蒜素(1mg/kg体重)预处理使百分比分别降至24.6±5.0%、36.7±5.5%(P<0.05)。②大蒜素(0.5、1mg/kg体重)预处理使复灌末LVEDP较缺血再灌损伤组分别降低32.34%及56.56%(P<0.01或P<0.05);LVPSP分别提高61.58%及94.33%(P<0.05);+dp/dt分别增加19.94%及49.84%(P<0.05)。-dp/dt分别增加24.17%及51.33%(P<0.05 或P<0.01)。但对动物HR、CF无明显改善作用。③缺血损伤后出现细胞、线粒体肿胀,肌丝结构不清,Z线模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等改变。大蒜素预处理有明显改善作用。大蒜素大剂量组效果优于小剂量组。④大蒜素(0.5、1mg/kg体重)预处理可使血浆LDH活性较缺血再灌损伤组分别降低30.51%、34.96%(P<0.05),组织匀浆液中MDA含量分别减少23.74%、21.72%(P<0.01)。离体细胞实验部分:①大蒜素5、10、20μg/ml剂量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6.01%、87.45%、94.42%,明显高于低氧复氧损伤组的76.65%( P<0.01)。20μg/ml组与低氧预处理组的96.45%比, P>0.05。50μg/ml组细胞存活率为38.34%,低于低氧复氧损伤组( P<0.01)。APC20组上清液中LDH活性较低氧复氧损伤组降低46.77%(P<0.01)。APC5、10、20、50 μg/ml组上清液中MDA较低氧复氧损伤组分别降低38.29%、52.03%、45.96%、27.80%(P<0.01)。APC 10、20 μg/ml组与低氧复氧组比较,细胞内液中LDH活性分别提高1.20、1.78倍(P<0.01)。APC5、10、20组细胞内液中MDA则分别降低40.77%、51.27%、59.02%(P<0.01)。②12、24h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0.03%、77.14%,较低氧复氧损伤组的65.16%明显提高( P<0.05或 P<0.01)。36h组的63.20%与低氧复氧损伤组无明显差异。24h组使上清液中LDH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内液中LDH明显增高,同时明显减少细胞内、外液的MDA含量( P<0.05或 P<0.01)。12、36h组仅能减少细胞内液中MDA的生成(P<0.01)。③H-7、PD98059拮抗剂组较大蒜素预处理组存活率分别下降15.71 %、12.43%(P<0.01)。上清液中LDH活性分别增加42.40%、30.73%(P<0.05)。上清液中MDA含量分别增加85.14%、1.27倍(P<0.05或P<0.01)。细胞内液中LDH活性分别降低44.33%、39.80%(P<0.05)。细胞内液MDA含量分别增加69.59%(P<0.05)、1.27倍(P<0.01)。④同时大蒜素及缺血预处理24h后,PKC-ε表达分别增加33.58%、31.01%(P<0.01),HSP70表达分别增加36.62%、43.66%(P<0.01),而PKC抑制剂H-7、MAPK抑制剂PD98059可分别完全抑制两种蛋白表达的增加。NF-κB在各组预处理24h后均无表达。结论:大蒜素能模拟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减少心肌细胞死亡,促进心肌形态、功能恢复,减轻过氧化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这种保护作用在预处理后12h产生,24h作用最强,36h基本消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蒜素激活信号转导途径,通过PKC-ε-MAPKs通路,促进HSP等表达上调,蛋白合成加速有关。

张克连[6]2008年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缺血后适应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缺血后适应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近期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大耳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BNP组、后适应组、BNP+后适应组,每组8只,四组均于结扎左室支40min后恢复左室支血流,进行再灌注180min。①对照组在结扎左室支后开始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持续至再灌注180min;②rhBNP组在结扎左室支后开始予静脉注射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持续至再灌注180min;③后适应组在结扎左室支后开始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剂量同对照组),持续至再灌注180min,并在再灌注开始时1分钟内予开通30s/再闭30s的连续3次循环,随后恢复冠状动脉血流。④rhBNP+后适应组在结扎左室支后开始予静脉滴注新活素(剂量同rhBNP组),持续至再灌注180min,并在再灌注开始时1分钟内予开通30s/再闭30s的连续3次循环,随后恢复冠状动脉血流。观察四组兔于再灌注前至再灌2小时期间心电变化、ST段下降程度,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缺血前、再灌注前、再灌注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血清丙二醛(MDA)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变化;实验结束后,四组各随机选择半数(4只)处死以Evan’s blue及TTC染色方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另半数于4周后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心脏结构与功能,包括左室后壁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等的改变。结果1.和对照组相比,BNP组、后适应组、BNP+后适应组再灌注120min末Ⅱ、Ⅲ、avF导联ST平均抬高值(∑STI)均降低,再灌注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再灌注180min末CK-MB、cTNI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均降低(P<0.05)。再灌注180min末后适应组、BNP+后适应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BNP组MDA水平、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别(P>0.05)。心肌梗死4周后心脏超声检查BNP组、后适应组、BNP+后适应组左室后壁室壁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FS、LVEF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后适应组在再灌注180min末MDA水平低于BNP组,SOD活性高于BNP组(P<0.05),其余各指标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别(P>0.05)。3. BNP+后适应组在再灌注120min末∑STI,再灌注180min末CK-MB、cTNI,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4周后心脏超声检查各指标均较BNP组和后适应组降低(P<0.05);再灌注180min末MDA水平、SOD活性与后适应组无显着差别(P<0.05),与BNP组相比有显着差别(P<0.05)。结论1.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缺血后适应可以减轻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及改善心梗近期(恢复期)心脏重构,保护心功能。缺血后适应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再灌注早期氧自由基的活化,减轻脂质过氧化并增加SOD的产生来实现的。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再灌注早期应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可以作为减少再灌注损伤药物治疗的一种选择。2.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缺血后适应联合应用可进一步减轻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

李秋朋, 贺媛, 陈迈[7]2019年在《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影响及远期保护作用》文中提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目前最为显着的治疗手段。但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开通并不意味着血流灌注的恢复。有研究表明,接受PCI术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中有5%~50%出现慢血流及无复流(NR/SF)现象~([1])。目前,对于NR/SF的治疗,包括冠脉内注射腺苷、冠脉内注射硝普钠、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术前及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等药物治疗,以及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血栓抽吸及远端保护装置等非药物措施。但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药物或器械可以完全预防NR/SF的发生~([2])。近年来,尼可地尔作为一种可以改善心肌微循环的药物受到关注,本篇通过搜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对PCI术中NR/SF的防治及在急诊PCI术围手术期,给予尼可地尔对ACS患者PCI术中NR/SF的影响及远期的心脏保护作用的评价作一综述。

秦伟彬, 何贵新, 陈雅璐, 林琳, 刘鹏业[8]2019年在《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秦伟彬1,何贵新2,陈雅璐1,林 琳2,刘鹏业2,黄俊能1,潘波洋1(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01)

参考文献:

[1]. AMP579与腺苷对心肌离子通道作用的比较研究[D]. 王雄. 山西医科大学. 2004

[2]. 腺苷和AMP579对离体大鼠主动脉扩张效应及作用机制的比较[D]. 石瑞光. 山西医科大学. 2006

[3]. U50,488H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D]. 童光. 第四军医大学. 2010

[4]. 远端缺血后处理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彭蓓. 中南大学. 2012

[5]. 大蒜素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 傅俊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6]. 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缺血后适应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D]. 张克连. 福建医科大学. 2008

[7]. 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影响及远期保护作用[J]. 李秋朋, 贺媛, 陈迈. 心脏杂志. 2019

[8]. 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秦伟彬, 何贵新, 陈雅璐, 林琳, 刘鹏业.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标签:;  ;  ;  ;  ;  ;  ;  ;  

AMP579与腺苷对心肌离子通道作用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