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南海地区岩石圈资料稀少,阻碍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为此,本次研究结合大地热流、空间重力异常、高程、大地水准面和地震数据,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反演了两条2.5维岩石圈剖面.本次计算基于三种假设:岩石圈地幔的密度取决于岩石温度;研究区岩石圈处于热稳定状态;研究区处于重力均衡状态.在剖面A-E中,岩石圈底界面从珠江口盆地的105km迅速抬升到西沙海槽处的50km,在西沙海槽、西沙-中沙群岛和西南次海盆变化不大,为50~60km.在剖面F-I中,岩石圈底界面从西沙群岛-中建地块处的88km向海盆逐渐抬升,在西南次海盆处为46~50km,到郑和隆起再逐渐变深至64km.我们比较了西南次海盆岩石圈的冷却模型和热稳定模型,根据冷却模型由水深和热流数据所推断的西南次海盆年龄比实际年龄差很多,说明冷却模型不适用于西南次海盆.通过对比剖面A-E和剖面F-I,说明了剖面A-E经历了更长时间的拉伸,证明南海西南次海盆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是从北东向南西逐步打开的渐进式扩张.最后,我们综合分析西南次海盆及其大陆边缘的岩石圈结构、减薄陆壳区范围、碳酸盐台地的分布、下地壳韧性流动、流变结构和沉积层特征等多方面资料,认为西南次海盆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岩石圈地幔首先破裂而地壳后破裂,属于type Ⅱ型非火山型大陆边缘.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胡立天,张培震,郝天珧,徐亚
关键词: 西南次海盆,岩石圈结构,渐进式扩张,型大陆边缘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地质学
单位: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
基金: 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016ZT06N331)-环南海地质过程与灾害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资助(OMG18-04),中国科学院项目(Y4SL0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505232,41606085,41774049,91628301,91858212,41906049),“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国际合作项目(GASI-GEOGE-01)联合资助
分类号: P736.1
页码: 3464-3481
总页数: 18
文件大小: 6276K
下载量: 229
相关论文文献
- [1].松辽盆地岩石圈减薄的深部动力学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6)
- [2].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J]. 地震研究 2017(03)
- [3].利用S波接收函数研究华南块体的岩石圈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1)
- [4].基于CRUST1.0的中国大陆及邻域岩石圈结构计算及特征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6)
- [5].数值模拟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J]. 今日科苑 2008(18)
- [6].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的岩石圈大尺度热结构特征[J]. 地球科学 2018(S2)
- [7].利用S波接收函数研究下扬子及其邻区的岩石圈结构[J]. 中国地质 2019(04)
- [8].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哀牢山剪切带南段金矿区的岩石圈结构:岩石圈减薄与岩浆通道[J].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4)
- [9].“松科二井”邻域岩石圈精细结构特征及动力学环境——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揭示[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4)
- [10].探测岩石圈间断面精细结构的地震光照成像新方法[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3)
- [11].东北北部中新生代盆地群构造与深部结构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02)
- [12].地幔上涌对鄂尔多斯西缘岩石圈的改造:来自远震多尺度层析成像的证据[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7)
- [13].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物性结构特征及深部构造涵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6)
- [14].藏南哈热地区物探资料的收集与初步应用[J]. 新疆有色金属 2018(02)
- [15].贺兰山和银川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和断裂特征——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2)
- [16].华南东部吉安—福州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7)
- [17].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岩石圈结构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4)
- [18].青藏高原P波速度层析成像与岩石圈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3)
- [19].青藏高原东北部多尺度重力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2)
- [20].东大别地区岩石圈磁场分布与构造关系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3)
- [21].塔里木盆地地震波速扰动及泊松比成像[J]. 地学前缘 2013(05)
- [22].青藏高原松潘—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采集、处理与初步解释[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5)
- [23].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及排烃史研究——以东海椒江凹陷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12(03)
- [24].川东北-大巴山盆山体系岩石圈结构及浅深变形耦合[J]. 岩石学报 2011(03)
- [25].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海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与地壳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12)
- [26].利用地震光照成像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间断面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J]. 地震学报 2019(05)
- [27].华北大地电磁测深阵列观测实验与岩石圈导电性快速成像模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6)
- [28].接收函数方法与华北克拉通北部岩石圈结构的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