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特异性毒素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玉米,特异性,病菌,组分,真菌,色谱。
特异性毒素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王绍新[1](2006)在《HT-毒素特异性组分的分离及其在Ht1基因玉米质膜存在结合蛋白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玉米大斑病菌1号小种毒素的特异性组分进行分离,建立了高效的特异性毒素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紫外波谱分析;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了毒素特异性组分对原生质体死亡率的影响;进而用1-苯胺基-8-萘磺酸(ANS)荧光探针标记法和SDS-PAGE电泳法对特异性毒素组分与Htl基因玉米细胞互作过程中的质膜蛋白进行了研究,旨在证明Htl基因玉米细胞质膜上存在特异性毒素组分结合蛋白(TBP),为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毒素的致病机理提供证据。主要结果如下: 1.对玉米大斑病菌的1号小种菌株(99-2)的粗毒素进行硅胶薄层层析(TLC),分离到Ⅰ(Rf0.06)、Ⅱ(Rf0.21)、Ⅲ(Rf0.45)、Ⅳ(Rf0.60)、Ⅴ(Rf0.75)5个条带,分别对此5个条带进行生物测定,发现条带Ⅱ对带Htl基因的玉米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2.在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的HPLC分析条件下,对条带Ⅱ的洗脱剂中甲醇与水的比例进行摸索,最后确定60%甲醇为最佳洗脱条件。经对条带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进一步纯化,得到3种组分Ⅱ-1、Ⅱ-2、Ⅱ-3,其中只有Ⅱ-3具有特异致病活性。对Ⅱ-1、Ⅱ-2、Ⅱ-3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发现只有Ⅱ-3在300nm处有吸收峰,Ⅱ-1和Ⅱ-2的峰形相似,可能为类似物。 3.从HT-毒素Ⅱ-3组分处理玉米幼苗的叶片中提取原生质体,在0-1.5h内其死亡率与对照(蒸馏水处理幼苗)无明显差别,但1.5h后Ⅱ-3处理一直明显高于对照,说明Ⅱ-3加速了叶片细胞的死亡;在6h左右处理有显着上升,而对照变化不大。说明Ⅱ-3与叶片细胞作用后并不直接伤害细胞,而需经过一定时间,这一过程很可能是Ⅱ-3与受体结合后信号不断放大,最终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的过程。 4.以玉米叶片原生质体为研究对象,以ANS(1-苯胺基-8-萘磺酸)作荧光探针,用荧光法研究了Ⅱ-3与质膜蛋白的互作。在被ANS标记后的原生质体悬浮液中加入不同浓度HT-毒素Ⅱ-3组分后,ANS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呈现出了剂量—效应关系,表明Ⅱ-3与质膜上ANS某些受体发生了互作。本试验采用两种试剂,从两个角度表明了ANS受体和质膜上存在的Ⅱ-3受体具有蛋白特性。推测HT-毒素特异性组分的原始作用位点在质膜外侧,且特异性毒素组分与其受体互作具明显的饱和性。 5.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HT-毒素Ⅱ-3组分对玉米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质膜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Ⅱ-3对叶片中可溶性蛋白没有影响,但在叶片质膜蛋白中找到了3个与Ⅱ-3致病相关的蛋白,经分析其分子量分别为31.622KD、63.125KD和93.536KD,其中分子量为31.622KD和63.125KD的蛋白为叶片本身所特有。(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6-06-13)
王绍新,董金皋[2](2006)在《玉米大斑病菌特异性毒素组分分离条件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把从玉米大斑病菌的1号小种菌株(99-2)中提取的粗毒素进行硅胶TL层析,分离到Ⅰ(Rf0·06)、Ⅱ(Rf0·21)、Ⅲ(Rf0·45)、Ⅳ(Rf0·60)、Ⅴ(Rf0·75)5种组分,分别对此5组分进行生物测定,发现组分Ⅱ对带Ht1基因的玉米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经对组分Ⅱ进行HPLC的进一步纯化,又可得到3种组分Ⅱ-1、Ⅱ-2、Ⅱ-3,其中只有Ⅱ-3具有特异致病活性。对Ⅱ-1、Ⅱ-2、Ⅱ-3进行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发现只有Ⅱ-3在300nm处有吸收峰,Ⅱ-1和Ⅱ-2的峰形相似,可能为类似物。(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06年02期)
王绍新,刘颖超,李正平,董金皋[3](2006)在《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特异性组分与原生质膜蛋白互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叶片原生质为研究对象,以ANS(1-苯胺基-8-萘磺酸)作荧光探剂,用荧光标记法研究了毒素与质膜蛋白的互作.在被ANS标记后的原生质悬浮液中加入不同浓度HT-毒素后,ANS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呈现出了剂量—效应关系,表明HT-毒素与质膜上ANS某些受体发生了互作.本实验采用2种试剂,从2个角度表明了ANS受体和质膜上存在的毒素受体具有蛋白特性.初步推测HT-毒素特异性组分的原初作用位点在质膜外侧.(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张利辉,刘云惠,董金皋,李正平[4](2003)在《玉米大斑病菌特异性毒素组分的分离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斑病菌的 2号小种菌株用改良Fries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 ,培养滤液经 - 40℃冷冻干燥 ,加等体积甲醇去除沉淀后用乙酸乙酯提取 ,粗提物经HPLCC18柱可以分离出 8个组分 (峰 3~ 10 )。经生物测定发现 ,7号峰和 10号峰的纯品对玉米叶片有明显的毒性 ,其中 7号峰对带有Ht1基因的玉米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异性。制备所得毒性组分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扫描 ,发现 2个毒性组分的红外吸收光谱基本一致 ,吸收峰形状基本相同 ,只是其波数稍有变动。(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王朝华[5](2002)在《玉米大斑病菌特异性毒素组分的纯化及化学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叶部病害。大量研究表明,病原物(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产生的致病毒素(HT-毒素),是诱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本试验以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99-2菌株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通过分离图谱、峰高、峰面积等不同的角度相互比较,对HT-毒素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摸索。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超纯水作为流动相能够较好地将HT-粗毒素分离;在254nm~269nm波长范围内,紫外检测灵敏度高,便于毒素组分的观察与制备;流动相的pH值对HT-毒素的分离度有很大影响,在pH3.25时,各色谱峰分离度较好;空白对照表明,在检测波长范围内及最适pH值条件下,流动相无任何紫外吸收。试验选用1.8mL/min作为流动相的流速,并在57分钟后加入2%甲醇。这样,HT-毒素完成一次分离需要80分钟,可分离到13个组分。 利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对分离、制备的各组分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组分1、组分3(为混合组分)和纽分6对供试的玉米品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性。组分3和组分6在OH43Ht,玉米上引起的病斑面积大于在其它品种上的病斑面积。经HPLC分析比较,组分6与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分离到的特异性组分(HT-7)为同一组分。此外,本试验还分离到了一些无毒性的组分,并对活性组分6的纯度进行了定性分析。 对标准毒素组分(5-羟甲基-2 呋喃甲醛)进行HPLC分析发现,该组分与本试验分离到的组分8的保留时间相同。 在HPLC分析的基础上,对活性组分进行了制备,并利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等波谱手段对组分1和组分6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推测组分1的分子量可能为163,含甲基、亚甲基、-C-O-等的糖类;组分6可能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羰基、亚甲基、分子量为142的化合物。具体的化学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鉴定。(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2-06-01)
王朝华,刘云惠,董金皋[6](2002)在《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毒素特异性毒性组分的分离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常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斑病菌在寄主体内产生了一种致病毒素(HT-毒素)所致。本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对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的特异性毒性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旨在为毒素的结构鉴定和毒素结合蛋白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2-04-01)
特异性毒素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把从玉米大斑病菌的1号小种菌株(99-2)中提取的粗毒素进行硅胶TL层析,分离到Ⅰ(Rf0·06)、Ⅱ(Rf0·21)、Ⅲ(Rf0·45)、Ⅳ(Rf0·60)、Ⅴ(Rf0·75)5种组分,分别对此5组分进行生物测定,发现组分Ⅱ对带Ht1基因的玉米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经对组分Ⅱ进行HPLC的进一步纯化,又可得到3种组分Ⅱ-1、Ⅱ-2、Ⅱ-3,其中只有Ⅱ-3具有特异致病活性。对Ⅱ-1、Ⅱ-2、Ⅱ-3进行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发现只有Ⅱ-3在300nm处有吸收峰,Ⅱ-1和Ⅱ-2的峰形相似,可能为类似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异性毒素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绍新.HT-毒素特异性组分的分离及其在Ht1基因玉米质膜存在结合蛋白的证据[D].河北农业大学.2006
[2].王绍新,董金皋.玉米大斑病菌特异性毒素组分分离条件的优化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6
[3].王绍新,刘颖超,李正平,董金皋.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特异性组分与原生质膜蛋白互作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张利辉,刘云惠,董金皋,李正平.玉米大斑病菌特异性毒素组分的分离与纯化[J].植物病理学报.2003
[5].王朝华.玉米大斑病菌特异性毒素组分的纯化及化学结构[D].河北农业大学.2002
[6].王朝华,刘云惠,董金皋.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毒素特异性毒性组分的分离与纯化[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2